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当地气候 >> 第四集饭桌上的政治下
这一集涉及的内容因为有一场晚宴上的政治谈话,所以相关的历史背景较多,特别是一战爆发前,几个重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增加一期图文内容,大家一起回顾下高中历史课,看看其中是否有缺失。
一、乔治五世的海军情结
关于乔治五世,我们在第一集的图文中已经讲过了,包括这集里提到的他的“继承”婚姻。无需多言。
这一集里说到了他喜欢跟------海军老战友在一起------这其实带过了乔治五世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英国人称乔治五世是“水手国王”也与此相关
年9月,12岁的他和哥哥被父亲爱德华七世被派到战舰上服役,接受航海教育,成了最年轻的海军学员。-年服役期间,两位王子乘训练舰“巴坎蒂尔”号去了加勒比地区、南非、澳大利亚的英国殖民地,还去了美国维吉尼亚州的诺福克、南美洲、地中海、埃及与东亚。在日本,乔治王子还请了当地的艺术家在他的手臂上纹上了红蓝两色龙的纹身。
后来哥哥阿尔伯特王子,离开战舰,去三一学院接受王储教育,而乔治王子的前途,则是一生在海军中做一名职业军官,24岁成为一艘鱼雷艇的艇长。26岁升为海军中队长。不过,晋升不久他就害上了一场严重的伤寒,才使得他的海军现役生涯告一段落。后来他一直对自己的海军生涯恋恋不忘,热衷于参加各种舰艇比赛,所以才有了“水手国王”的称号。他对海军老战友念念不忘,也就不足为奇了。
Ps.书里还提到了,乔治五世被伦敦知识分子哂笑的另一个爱好----集邮。
这个爱好早在早在英国海军军校学习时就产生了,14岁时开始集邮。主要收集研究英国及其殖民地邮票。乔治五世即位后,还亲审每一套准备在英国及其殖民地发行邮票的设计图稿,遇有珍邮拍卖,必派出代表参加竞拍。乔治五世因在集邮上的成就,年5月被皇家集邮学会列为卓越集邮家名册之首。
二、从沃尔特的谈话开始
这一集里最精彩的是宴会上那一席谈话,沃尔特作为一个德国人,历数了各大国的野心和复杂关系,我们就按照他说的顺序,一个个梳理下真实的历史背景。
1、三年前(年),德英法为摩洛哥争吵不休
这里提到的是两次摩洛哥危机中的第二次,我们还是先说说第一次。
看看摩洛哥的位置就知道,它处于非洲的西北角,北接地中海,西接大西洋。
而他最重要的港口丹吉尔到大西洋的门户---直布罗陀海峡,战略位置简直太重要了。
因此自然成了各大列强争夺的目标。摩洛哥跟几乎所有的列强,包括已经是纸老虎的意大利都前有不平等条约。也正是因为各大列强都虎视眈眈,才使得这个小国到20世纪初仍然保持着形式上的独立。但其中最饥渴的就是占领了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的法国
年,一直就是世仇的英法两国,因为德国的崛起,就殖民地问题签订了协议(后来俄国也加了进来,此为三国协约),蜜月期中,英国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开始对摩洛哥正式下手(各种干涉内政)。德国不干了,年德皇威廉二世乘坐豪华游轮突访摩洛哥最重要的港口丹吉尔,意思是愿意给摩洛哥当靠山,反对法国的吞并,于是法国也派出军舰以示挑衅。结果是一直是德国手下败将的法国(普法战争)服软了。德国见好就收,提议召开国际会议商讨摩洛哥问题,结果13个与会国家因为忌惮崛起的德国,只有奥匈帝国站在徳国这边。德国最终被迫妥协在摩洛哥问题上签订了有利于法国的条约:承认摩洛哥独立,但又承认法国和西班牙对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权。
--------以上即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法国加紧对摩洛哥的控制,可是没多久新的德法冲突又来了,这就是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年春天,摩洛哥爆发了反苏丹和法国侵略的起义,法国趁机派1.5万军队直接把摩洛哥纳入自己的殖民地范围。德国以自己在摩洛哥的利益受损为由,派了炮舰,突然开到摩洛哥的另一个港口阿加迪尔港,炮口大开。这艘炮舰叫“豹”,于是,这场军事行动就被命名为“豹的跳跃”。于是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又开始了。
这一次,法国主战派强硬起来,要跟德国拼了,英国也认为德国军舰停在阿加迪尔港是无视自己的海上霸权的威胁行动,于是也加入进来。英法的强硬,使德国被迫退让,最终与法国签了一个协议:德国承认摩洛哥受法国保护,法国也把法属刚果的一部分作为赔偿给德国。
所以书里说两次摩洛哥危机都没有变成战争打仗,只是危机。不过年,法国与摩洛哥签订了《菲斯条约》最终彻底控制了摩洛哥。
2、巴格达铁路----从君士坦丁堡到安纳托利亚
年开始,德国为争霸世界,推行东进政策,把势力伸入近东,想要修建一条铁路,起自博斯普鲁斯海峡巴格达至波斯湾的铁路使之与欧陆铁路相联接,成为一条自汉堡、柏林经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直抵波斯湾的大铁路。
这一铁路不仅使德国势力控制土耳其;而且严重威胁高加索、波斯等地区和英属印度。因此,遭到俄、法尤其是英国的反对和阻挠。
直到年6月15日英、德双方才草签协定,英国不再阻挠此路的修建,德国也承诺铁路以巴士拉为终点,不再延伸到波斯湾。不过这项协定因为第一次世界爆发并未正式签约。
巴格达铁路的全线工程拖到~年才由英、法、土三国分段建成,但此路已不再具有大战前那样的国际政治意义。
3、奥匈帝国、俄国------------伸手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这个名词大家都不陌生,它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处,及控制着地中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线,地理位置太重要,而且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14世纪以来,这一地区都在土耳其人的统治之下,所以这个地区的各民族都强烈希望能建立民族国家。19世纪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还在意土战争土耳其落败之后,于年成立了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已经衰微的势力。
这样一来,各大国就趁乱开始伸手巴尔干,特别是奥匈帝国和俄国。在年就开始向南扩张,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匈帝国,支持的是土耳其,以免巴尔干民族主义兴起影响自己的继续扩张。德国作为奥匈帝国的背后的大哥自然也是支持土耳其。俄国因为与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民族有血缘关系,支持的反土耳其的巴尔干同盟。英法不希望奥匈帝国伸手填补土耳其的空缺,更是要抑制奥匈帝国背后的日渐强大德国。于是英法俄三国就站在了一起。
接着年10月巴尔干同盟就对,土耳其宣战了,这就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两个月和,土耳其就败而求和,当然,求和也得拉着背后的列强壮声势。于是,这两方背后的列强集团都参与了谈判。最后签订了《伦敦和约》巴尔干各国获得独立,土耳其之保留伊斯坦布尔及其附近的一小片地方。
但伦敦和会之后,没有了土耳其势力的巴尔干各国之间因为领土分割问题,矛盾更加尖锐,伦敦和约中取得土地最多的保加利亚成了众矢之的,于是塞尔维亚和希腊和保加利亚成立了反保加利亚同盟,得到了俄国的支持,奥匈帝国为了反俄国又站到保加利亚背后。并怂恿保加利亚在年向希腊和塞尔维亚开战,挑起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土耳其也趁乱加入塞尔维亚一方,希望捞回些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的损失。一时间,巴尔干半岛成了成了群殴的战场。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是,保加利亚几乎丢失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从土耳其取得的全部领土,连原先自己的地盘都被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瓜分了。土耳其也重新获得色雷斯东部地区。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之后,土耳其河保加利亚投靠德奥集团,伺机报复。塞尔维亚和希腊、罗马尼亚靠向英法俄协约国,巴尔干就成了两大集团争夺的舞台。
而塞尔维亚是两次巴尔干战争的赢家,势力做大,成了德奥的眼中钉。巴尔干的火药味,已经浓到只差年的一声枪响,这个火药桶就会随时爆炸了。
4、法国的复仇计划
一说到一战前的德法矛盾,我们很容易只想到普法战争,但实际上德意志和法国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中世纪以来法国一直是欧洲的大国,从年到年,法国侵入德意志不下14次之多,平均每10年一次。当然,普法战争确实是一战前的法国最惨痛的一次失败。我们就把普法战争的内容回顾一下。
法国进入19世纪以后,特别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资本主义有了迅速的发展,完成了工业革命。普鲁士是德意志联邦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年,野心勃勃的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他通过“铁血政策”于年和年,先后打败丹麦和奥地利,实现了北德意志的统一。
当时法国掌握了战略要地斯特拉斯堡,对南德诸邦威胁很大。普鲁士为消除统一德意志的最后障碍,称霸于欧洲大陆而加紧备战,准备与法国一决雌雄。没想到,这时正好发生了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年春,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二世死后无嗣,王位出现空缺。西班牙同俾斯麦秘密达成协议,请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堂兄利奥波特亲王去当国王。法国的拿破仑三世觉得这是令法国东西受敌的重大事件,向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提出抗议,威廉一世觉得此事可以谈,于是给拿破仑三世和首相脾斯麦都发了电报表明自己的态度。没想到,一心求战的俾斯麦修改电文为拒绝谈判的内容,还在报纸上公开发表。结果就是,俾斯麦如愿以偿,拿破仑三世以受到侮辱为借口对普鲁士宣战。
但开战后,侮辱来得更猛烈了。拿破仑三世一路败退,特别是在色党的惨败引发了巴黎爆发了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之后普军长驱直入,占领法国东北、包围了巴黎,法国投降。第二年,在法兰克福签订了正式和约,法国向德国割让了阿尔萨斯全部和洛林的一部分,赔款50亿法郎。
不仅如此,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还在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厅里加冕为德意志皇帝,这导致法德之间的仇恨不共戴天
5、意大利的小目标
意大利在一战前的领土诉求主要集中在它和奥地利接壤的北部
书中提到的特伦蒂诺和蒂罗尔都位于意大利北部和奥地利接壤的部位
特伦蒂诺----对意大利是得而复失的一个痛点:
14世纪开始是哈布斯堡王室的领地。年被打败奥地利的拿破仑成立的意大利傀儡王国吞并,后来当拿破仑被打败后,该区重归奥地利统治。
蒂罗尔-----主要指的是蒂罗尔的南部平原地区
这一地区主要是阿尔卑斯山,在奥地利和意大利的自然国界它包含了意大利与奥地利之间的几条重要交通要道,所以年意大利在一战后的分赃中把特伦蒂诺、南蒂罗尔也要收为己有。
下图中,意大利北部那一点点由奥匈帝国划出的领土,就是这两个地区
书中提到的达尔马提亚大部分海岸----
我想听过《海都物语》的各位朋友应该都不会陌生,这里对威尼斯来说,就是自己的海上驿站和人力资源库(水手),是当年威尼斯称霸亚得里亚海的重要基地。意大利之所以宣称达尔马提亚的主权,就是因为意大利统一前,威尼斯曾统治过该地区,以致意大利有了口实,也就是所谓的“自古以来”。
不过,一战后凡尔赛会议确定领土瓜分和归属,并不基于历史,而侧重于民族成份。达尔玛提亚地区主要是克罗地亚人,及少数塞尔维亚人,意大利人极少,因此未将该地划归意大利。
最后要说的是,沃尔特对德国的看法,只是出于他的个人观点绝不是史实,由此也铺垫了沃尔特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和立场。
赞赏
长按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好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ddqh/1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