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如何看待全球化写给每一个关心世界的人

发布时间:2017/12/29 1:30:39   点击数:

推荐理由

1.权威作者。彼得·辛格,当代最具影响力、最关心现实的哲学家之一。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生命伦理学教授,曾任国际伦理学学会主席、世界动物保护运动的倡导者。

2.普林斯顿大学系列讲座精华,集大成之作。本书年初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开设相关讲座课程,经过听众多次反馈、学者讨论,16年三次补充修订,堪称当代哲学界探讨全球化的集大成之作。

3.紧贴现实,深入浅出,前瞻性强。以大分章、小专题形式,介绍了自“9·11”以来16年中全球化的重大议题及背后的道德博弈,包括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治理、恐怖主义的传播,WTO贸易受阻及影响、区域政治与博弈、国际法的实施与修订、联合国的改革、国际救援与慈善捐助。还有对进来全球事件的精准预测,包括《巴黎协定》、英国脱欧、ISIS恐怖主义,以及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的其他重要问题。

4.内含作者著名TED演讲《做高效的利他主义者》()相关内容。作者主张一种“高效慈善”,即捐助必须经过功利主义的严密计算,受到比尔·盖茨等慈善家认可。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一个变化着的世界出发,探讨了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贸易进程、国际法与人道主义干涉、对外援助与慈善等几个全球化的核心议题。作者辛格对于每个问题的阐述都试图超越国家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他站在伦理学家的高度,对全球化关键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作者以近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系列专题讲演为基础,认真总结了听众意见,与众多学者进行讨论,并对全书进行多次的补充与修改。本书篇幅虽然不算长,却是一部极有影响力的伦理学、政治学著作。

试读

该优先考虑我们的同胞吗?

请考虑全球化的两个层面:第一,生活在阿富汗、伊拉克或也门的人,有能力将死亡和恐惧突如其来地带往纽约、伦敦、马德里、巴黎和悉尼;第二,发电厂、汽车甚至还有牛群排放的温室气体。前者留下了令人难以磨灭的图景,全世界的人都能通过电视屏幕看到;后者导致地球气候产生了变化,但只有通过科学手段才能检测。然而,两者却共同揭示了我们现在已经身处同一个世界,而且汽车排放带来的那些十分不明显的变化,正在杀死更多的人,其数量远远多于恐怖分子明目张胆杀的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虽然科学家们收集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会危及数亿甚至数十亿人的生命,但各国领导人却一直难以达成一致的方案,实现充分减排,避免这种严重的气候风险演变成毁灭性的气候灾难——虽然这样一份协议明显符合全世界的整体利益。正如我们将在本书的阐述中看到的,就连年达成的《巴黎协定》(ParisClimateAgreement)也仅仅是杯水车薪。

从小布什身上我们能再好不过地看出,人们是多么缺乏必要的全球视角。在造成气候变化的问题上,过去半个世纪里美国的排放量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但作为该国总统,小布什却声称,“我们绝不会做任何伤害我国经济的事,因为美国人民才是重中之重。”这一说法绝不唐突,而是表达了众多政治领袖眼中天经地义的伦理观点。小布什的父亲,即老布什总统,也曾在年召开于里约热内卢的地球高峰会议(earthsummit)上说过大致相同的话。当时发展中国家的代表要求老布什将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资源过度消耗问题——列入议程,但老布什却说,“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不容置喙。”意思就是说,这种生活方式容不得讨论,即便这种生活方式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数百万人因日益难测的天气状况而死亡;即便长此以往,随着海平面上升和区域性洪涝,将会有数千万人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地。

但是,将美国人的利益摆在首位的,绝非只有这两届布什政府。20世纪90年代初,在讨论是否应当干涉波斯尼亚,阻止塞尔维亚人针对波斯尼亚穆斯林的“种族清洗”行动时,科林·鲍威尔(Colinpowell)时任比尔·克林顿(BillClinton)总统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他曾正面引用奥托·冯·俾斯麦(ottovonBismarck)的言论,声称全部巴尔干人民都不如他一个士兵的骨头重要。

作者:(澳)彼得·辛格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年11月

购买这本书







































白癜风的外用药
中药治白癜风的药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ddqh/1446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