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美洲一ldquo哥rdquo从

发布时间:2021/5/22 19:59:04   点击数:

  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科林伍德说得更透彻,他认为“历史就是活着的心灵的自我认识”。

  重读历史,是每一个当代人的义务。

  墨西哥人的命运实在是太坎坷了,他们的历史记忆中充满了悲情色彩。西班牙殖民年,独立之后又遭遇了近百年的厄运。先是美国通过战争夺了走大片领土,后来因债务危机又受到来自英、法、西诸列强的武装干涉,再后来,拿破仑三世从奥地利找来一个与墨西哥八杆子打不着的马克西米利安当傀儡皇帝。

  墨西哥的民族意识及国家观念在独立战争、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侵略的斗争中觉醒并日渐强烈,铭记历史、崇尚英雄、捍卫国家独立与民族尊严的观念成为社会的主流风尚和价值导向。

  一个重要表现是,在首都及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甚至乡村,以民族英雄或对国家作出过贡献的政治人物名字命名的街道、建筑物、广场或公园随处可见,纪念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碑、雕像随处可见。

  这些纪念碑和雕像,是艺术作品,是文化,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增加了城市的人文厚度。这些纪念碑和雕像的题材都与特殊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联,因此,除了其景观价值以外,我觉得更应当将其理解为墨西哥民族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带有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重构的目的。或许可以说,这是墨西哥人重读历史的一种特殊方式。

  连成串的纪念碑和雕像,密集地分布在改革大道、起义者大道和查普尔特佩克公园,我们或遇见,或路过,参观,拍照,凭吊,听讲解,做速记,与这座城市一道回忆和重读历史。

1

独立纪念碑:愿这片土地不再受伤

  这里是独立纪念碑,挺立在改革大道与佛罗伦萨大道的十字交叉路口。

  为纪念独立战争爆发周年,年9月16日建成了这座纪念碑。年曾受到地震的破坏,胜利柱以上的部分被摧折为几节,次年修复后还举行了由总统亲自主持的隆重仪式。

  纪念碑由圆形台基、方形底座、圆形胜利柱、镀金展翘的天使和三组雕塑组成。碑的四周,有新娘新郎拍婚纱照,有市民散步休闲,有游人观光拍照。实际上,纪念碑就是一座小型的街心文化公园。

  纪念碑总高度36米。顶端的天使造型,铜胚镀金,重达7吨,脚踏胜利柱展翅欲飞,独立纪念碑因此又被称为天使纪念碑。天使左手紧握一节链条,寓意殖民统治的枷锁已被彻底砸碎。右手托着一只用橄榄枝编制的桂冠,象征自由与和平。

  天使,英文Angel,源于希腊文Angelos,中文音译为安琪尔。多数宗教信仰中都有类似概念。基督教认为,天使是上帝的使者,负有服侍上帝、传达神旨、保护义人的使命。在穆斯林中,天使为真主安拉派往人间的天仙、天神,是一种妙体存在,造之于光,纯洁无染,无饮食无盹眠,神通广大。司马迁《史记·赵世家》中也有“余霍泰山山阳侯天使也”之类的句子。

  无论哪种文明类型,天使都代表着圣洁、正义与善良。

  天使是灵体,本无分性别。我们在文学、绘画、雕刻作品中所看到的天使,常常以年轻女性居多,男性较少,而且都是小孩。

  底座的下层四角,有四尊青铜女神像,分别象征法律、正义、战争与和平。另外还有两头青铜狮子,体态健硕,神态威猛,象征着力量,寓意民族、国家神圣不可侵犯。

  底座的上层四角,是一组大理石雕像,通体洁白,分别是莫雷洛斯、格雷罗、米纳和布拉沃为争取墨西哥独立而献身的四位民族英雄,居中站立者则是被尊为独立之父的伊达尔戈神父。神父左手持带有瓜达卢佩圣母像的起义军旗。

  此时,已近日暮,夕阳下的独立纪念碑显得格外的庄重与挺拨,金色的天使在夕阳的照耀下更加飘逸与辉煌。

  我凝望着伊达尔神父,思絮飘向了岁月的深处。一个土生土长的白人,一位神学硕士、天主教神父,率领一群印第安人拿起了指向殖民者的武器,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是怎样一幅景象啊!

  年9月16日,神父在北部小镇多洛雷斯的教堂敲响了钟声,一群印第安人从四面八方应声而来。神父发表演说,“你们愿意成为自由人吗?年前,可恨的西班牙人从我们祖先手里夺走的土地,你们愿意夺回来吗?”顿时,人群振臂高呼“绞死西班牙强盗!”接着他领导群众高呼“独立万岁!”、“美洲万岁!”、“打倒坏政府!”这就是墨西哥历史上著名的“多洛雷斯呼声”。这呼声,揭开了墨西哥乃至整个拉美地区独立战争的序幕。

  神父却在不久后的一次起义中不幸被殖民军抓获、处死。

  我在油画中读到的伊达尔戈,慈祥而优雅,是一位先生。我在纪念碑读到的伊达尔戈,坚毅而英武,是一位战士。我在历史中读到的伊达尔戈,铁肩道义,是一种精神。

  墨西哥独立以后,9月16日被定为独立日,亦即国庆日。

  天使啊,她铭记着过去的荣光,怀着光明的憧憬,守护着这个民族和国家,保佑着这座城市努力拼搏的每一个人!

祖国纪念碑:一个民族永远的痛

  在改革大道西端有一座城市公园,叫查普尔特佩克公园。公园占地多万平方米,很大。

  公园里湖水悠悠,古木参天,时序虽已由夏转秋,而绿意依旧浓。这座森林公园的存在对于因盆地地形而造成空气流动性较差的墨西哥城来说十分重要,是城市之肺。

  公园里布满了众多的博物馆、艺术馆和历史遗迹,所以,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公园。

  墨西哥著名的国家人类学博物馆就“藏”在公园的深处,是我们那天参观的主要目的地。

  进得公园大门,一组白色大理石柱和雕塑旋即映入我们的眼帘。我在《此时,我想起了小英雄费尔南多》一文曾说到过美墨战争中牺牲的六位小英雄的事迹。这组大理石柱及雕塑叫祖国纪念碑,就是墨西哥政府为纪念这六位小英雄,于年英雄周年祭典时建成的,当时叫“青年英雄纪念碑”,后来改名为“祖国纪念碑”。

  纪念碑依山而建,它背后小山丘上有古城堡,城堡是西班牙人在原阿兹特克雨神庙遗址上建的。城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功用,先后被用作提督府、皇宫、军事学校、总统官邸、国家历史博物馆。

  纪念碑实为一座碑园,由小广场、纪念柱、雕像群三部分组成。

  六根洁白的大理石纪念柱呈弧形依次排列在广场上,代表着六位顶天立地的小英雄。六根柱子正中间,有一组叫《母亲》的雕像,也是大理石材质。碑座上坐着的母亲很高大,左手抱着已经为国捐躯的儿子,右侧还站着一个儿子,碑座上刻着“纪念祖国保卫者,--”。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想起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圣伤》和拉斐尔的油画《西斯廷教母》,两件杰作讴歌了伟大母爱这一相同主题。

米开朗基罗 《圣伤》

  在广场前围栏的结构柱上以及大理石柱背后楼上的阳台,六位英雄的雕像默默地站立在这青山绿水之间。

  围栏外及广场背后的小山丘上,长着一排排开着紫色花朵的树。第一次见到,不知道是什么树,上网查阅方知叫蓝楹,很美的名字。干与枝色黑如漆,形曲婉转;枝繁而无叶,花儿开得密密匝匝,浅紫色,纯而高贵;幽幽暗香,扑鼻而来。花开花又谢,飘落满地,厚厚一层,美极了。原来,“蓝颜”“红颜”是各有其美。这树这花,有季候的敏感,总让人感觉像是在日本看樱花一样,当樱花随风飘散、漫天飞舞之时,我们陶醉其中,稍稍释然、短暂销魂之后,一种莫名的惆怅与忧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在纪念碑建成以后每一年的9月13日——英雄祭日这一天,官方都要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总统亲自出席并带头呼喊六位英雄的名字,高呼“他们为祖国而死”“墨西哥万岁”等口号。

拉斐尔 《西斯廷教母》

  九月是墨西哥的“祖国月”,大概就因为国家独立日与英雄祭日都在这个月份吧。是月,国旗烈烈,举国只有三种颜色:绿、白、红!

  那位年仅17岁小英雄在纵身跳崖的最后一刻,还从城堡上取下国旗裹在身上的影像已永久地载入墨西哥的历史册页。

  纪念碑承载了一段不幸的记忆,是一个民族泪,一个民族永远的痛!

  六名“墨西哥儿子”真让人心疼,看看他们告别这个世界时的花样年龄吧:

  维森特,14岁:

  弗朗西斯科,15岁;

  费尔南多,17岁;

  埃斯库蒂亚,17岁;

  阿古斯丁,18岁;

  胡安,19岁。

  “第一眼便爱上了你,在绝望中等待爱情”,这是蓝楹花的花语。小英雄如蓝楹花落,他们在离去的时候,爱情应该还没有来临吧?

胡亚雷斯总统纪念碑:印第安的男神

摄影/杨胜辉

  沿着胡亚雷斯大街前往国家艺术宫,途中“遇见”一座扇形的白色大理石雕塑,非常吸引眼球。导游介绍说,这里是胡亚雷斯总统纪念碑,给大家20分钟的时间参观。

  回想起来,我们来到墨西哥的首站和次站,都与一位伟人有着某种关联和“交集”。首站囯际机场叫胡亚雷斯国际机场,次站入住的酒店也座落在叫胡亚雷斯的大街。

  纪念碑是为纪念墨西哥独立周年于年建立的。

  纪念碑的造型很别致,整体呈半圆形,似巨人张开双臂拥抱他的参观者。中央部位为方形碑柱,下端由两头雄狮托举,上方是胡亚雷斯总统的坐像,身后是为胡亚雷斯加冕的两尊女神。

  自从狮雕技艺在汉代由中亚、西亚传入我国以后,石雕狮子便被广泛地置于宫廷、衙门、寺庙、园林、陵墓及大户人家的入口处,成为灵兽、神兽、仁兽和守门神。

  去年我去到瑞士卢塞恩小镇,参观了著名的狮子纪念碑,见到了那头被马克吐温称为“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狮”,其痛苦不堪的表情至今难忘。

  此次墨西哥之旅,已两见狮雕。

  看来狮雕艺术还称得上是一项世界性的文化门类。

  纪念碑基座上刻有一只雄鹰,爪趾锋利,昂头展翅,活灵活现,象征着奋斗和力量。

  两尊凝望着大地的女神,一为和平女神,一为自由女神。

  背后插翅、右手持橄榄枝者是和平女神。出典于《圣经》。在《创世纪》诺亚方舟的故事中,上帝为了惩罚人类用洪水淹没人间,诺亚带着家人以及万物生灵躲避灾难,很久后鸽子衔回橄榄枝,预示洪水退去,橄榄枝成为和平的象征。

  右手持火炬者是自由女神。最著名的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纽约哈得逊河口自由岛上的那一尊,已成为美国精神的象征。这尊自由女神像由法国政府于年赠送给美国。自由女神为什么右手持火炬呢?答案就在女神象基座上镌刻的诗句中:“无论是无家可归/无论是饱受颠簸/全都给我,全都给我!/在这通向自由的金门之前/我高举照亮黑夜的熊熊灯火。”

  纪念碑的后面是阿拉梅达公园,纪念碑实际上已经成了公园的一个景点。

  阿达梅达的意思是杨树林,因为遍植杨树而得名。建于16世纪末的杨树林,可以说是墨西哥城最古老的公园。殖民时期的阿拉梅达是西班牙总督区最重要的公众场所,一度还是中世纪宗教裁判所焚烧异教徒的地方。后来,又被当作为爱情决斗的地方。直到现在,杨树林仍然是墨西哥城最吸引人的去处之一,尤其每逢节假日,这里更是游人如织、熙熙攘攘。

  透过遮天蔽日的杨树,处处可见青铜人体雕塑,这些作品生动有趣,展现了多姿多彩的生命状态。

  公园里还有一座以著名画家里维拉的名字命名的艺术博物馆。里维拉被誉为墨西哥的壁画之父,他的第三任夫人弗里达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画家。我在以后的文章中还将说到这对画坛上的传奇夫妇。

  胡亚雷斯出生于一个印第安农民家庭,是墨西哥第一位纯印第安血统的总统。他的经历具有传奇性,他的成长故事很励志。

  据说这位总统的身高只有1米35,而墨西哥人民却给予了他崇高的地位,认为他是一位极为伟大的政治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园、学校、建筑物在全国就有近百个。因与美国总统林肯有极为相似的经历——两人都出身于社会底层,都有苦难的童年,都为弱势群体做了许多好事,胡亚雷斯还被人们称为墨西哥的林肯。他连续担任了四届总统,年死于任上办公桌旁,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国家宫的办公室,如今已成了一个供人参观追怀的历史文物了。

  读过西班牙传记作家贝雷·弗伊克斯写的《胡亚雷斯传》之后,我对这位总统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颁《改革法》,实行政教分离,没收教堂以外的教会财产,剥夺教会世俗权力,禁止教会占有不动产。大力新办学校,改善印第安人的生活。领导抗击拿破仑三世组织的墨西哥远征,经过五年的艰苦斗争,赶走了侵略者,推翻了侵略者扶植下的马克西米利安傀儡政权,胜利结束抗法卫国战争。

  历史学家说,胡亚雷斯一生为捍卫墨西哥民族的独立、打击国内封建势力立下了不朽功勋,成为墨西哥国家统一、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一生谦虚谨慎,墨西哥人民至今一直崇敬他,将多项桂冠戴在他的头上,比如,民族英雄、改革之父、祖国之父、功勋总统,等等。人民还尊他为“维护人民权利的斗士”、“使自由复活的美洲英雄”。

  用时髦一点的语言来说,胡亚雷斯就是印第安人的男神。

  一国之主,如果他(她)对人民是真好,就必将受到人民永远的敬仰和爱戴。如果他(她)把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无论多么自命不凡,也无论有多少项光环罩在头上,最后都将被无情的历史剥得精光。比如希特勒、萨达姆、卡扎菲之流。

帝国最后一滴血:夸乌特莫克青铜像

  在改革大道和起义者大道的汇合处,矗立着阿兹特克的最后一位君王夸乌特莫克青铜塑像纪念碑。

  作品由墨西雕塑家米格尔·诺雷尼亚于年创作,被认为是19世纪墨西哥的扛鼎之作。立于基座上的夸乌特莫克手持梭镖掷向远方,毕现其英勇的战斗姿态。基座上的浮雕反映了他带领印第安人与殖民者战斗的场面。

  年西班牙人开始踏上墨西哥的土地。年4月,埃尔南·科尔特斯率领的侵略军在经历了“悲痛之夜”之后,挥兵指向特诺奇蒂特兰城,首都告急。

  在大兵圧城的危难时刻,夸乌特莫克被推举为阿兹特克首领。他在粮食断绝、天花流行的情况下,率领阿兹特克人与西班牙殖民者浴血战斗达3个月之久。年8月,该城失守后被俘。在酷刑拷打下,夸乌特莫克依然拒不透露阿兹特克人财宝的埋藏地,最后被西班牙人绞刑处死。

  夸乌特莫克走向了刑场,为他的帝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血色黄昏下的刑场成了帝国的坟场。

  末代君主虽败犹荣,后人依然勒碑纪念。墨西哥海军有一艘舰船,叫夸乌特莫克号,舰首立有此公的塑像。未曾见到实物,但从资料图片看,很是壮观、漂亮。年墨西哥央行发行了带有夸乌特莫克肖像的纪念银币,现在成了很抢手的收藏品。

为闯入者树碑:哥伦布青铜塑像

  离夸乌特莫克雕像不远,在改革大道的南端,有一座广场,广场上矗立着史上最牛水手的铜像。这位水手的名字,如你所知就是大名鼎的新大陆发现者,意大利人哥伦布。广场因此得名哥伦布广场。

  纪念碑建立的时间是年。整座纪念碑的全部构件是由艺术家卡洛斯·科迪埃在法国创作的。一般雕象的基座大多是四边形,而这座雕像的基座较为特别,是六边形,用红砖色大理石贴面。基座的下端还有四座传教士的雕塑,象征欧洲天主教对新大陆的洗礼。

  月在天上,船在海上。无际的苍穹,无垠的蔚蓝,漫长而又枯燥的航行,不时有巨浪袭来,有狂沙吹来,水手可曾有过恐惧?可曾想到过退缩?

  苦涩的沙,吹痛脸庞的感觉,

  像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哭泣……

  他说风雨中,这点疼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郑智化演唱:《水手》)

  哥伦布将发现新大陆的故事和新大陆图纸带回到西班牙以后,整个欧洲的航海家都看傻了眼,引发了他们前去新大陆冒险、淘宝的热潮。

  按说哥伦布是一个闯入者,一个不速之客,他带回的图纸直接成了后来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殖民美洲的路线图,可墨西哥人不但不恨他,反而还在首都第一街为他树起了高大的纪念碑。这是一种怎样的胸襟呢?

  墨西哥城博物馆,是一座从殖民时期留下来的古老建筑,门前广场上矗立着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五世跃马挥戈、神气活现的青铜雕塑像,刻在基座上的一段铭文反映了墨西哥人对待闯入者的一种历史主义态度。铭文是这样的:

  墨西哥人民把这座雕像保留了下来,仅仅作为一件艺术珍品。

  哥伦布为航海史书写了壮丽的一页。有人作过统计,迄今为止,全世界纪念哥伦布的碑、雕像、广场等已达余处。哥伦布成功了,他的人生足够精彩!

  美洲的全称叫亚美利加洲,是以意大利另一位航海家亚美利加的名字命名的。他在哥伦布到达美洲的七年之后,即年才来到南美的亚马逊河口,而哥伦布早在年就来到了这里。那么,美洲为什么不叫哥伦布洲、美国为什么不叫哥国呢?原来,哥伦布出发时的目的地是他魂牵梦绕的东方,他误以为他的所到之地就是印度。如果打开世界地图,散落在墨西哥海湾与加勒比海之间有一串群岛叫西印度洋群岛,命名的来由即与哥伦布的“发现”相关。

  历史,有时候很搞笑,很幽默。

欢迎订阅,欢迎转发,欢迎转载!

转载时只需注明来源即可!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ddqh/2066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