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法国日增例英国新菌株失控,法

发布时间:2021/7/6 14:46:08   点击数:

巴黎12月20日电(鲁佳)截至20日下午,法国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达例,24小时内新增例;病亡患者为例,增加例。

英国19日宣布针对该国出现的新冠病毒变种启动新一轮封锁,这在欧洲引起轰动。虽然有关信息仍很零散,病毒变种的具体影响仍不清楚,但各国的担忧越来越强烈,欧盟正在试图阻止英国这种新冠病毒变种的传播。

2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针对这一形势在欧洲层面进行协调,与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Merkel)、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VonderLeyen)、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CharlesMichel)通过电话进行了协商。

20日17点,马克龙在法国紧急召开卫生防御视频会议。会上决定,法国将从20日午夜开始,暂停与英国的一切客运和货运交通联系,包括公路、铁路、空中、海上交通。在欧盟作出进一步决定之前,这一限制将持续至少48小时。

不过,法国总理府在声明中对这种新菌株的潜在危险持谨慎态度,“基于目前所知,这种基因变异似乎不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或造成对疫苗的耐药性。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种菌株更具传染性。”

荷兰政府于19日至20日的夜间率先宣布,暂停所有从英国起飞的客运航班,直至年1月1日。首相马克·吕特(MarkRutte)呼吁荷兰人不要去英国,除非绝对必要的情况。荷兰卫生部表示,这种病毒变种传播更快,也更难发现。未来几天,荷兰政府将与其他欧盟成员国探讨如何控制英国新病毒株传播的风险。

比利时首相亚历山大·德克罗(AlexanderDeCroo)20日早晨也宣布,将从20日午夜开始暂停从英国起飞的航班和“欧洲之星”列车,为期至少24小时。

意大利外交部长路易吉·迪马约(LuigidiMaio)20日下午宣布,暂停与英国的航班。

德国20日下午晚些时候宣布,将“减少”与英国和南非的交通联系。德国政府消息人士称,从20日午夜开始暂停与英国的航班,直至12月31日,之后或将在年1月予以延长。

保加利亚宣布暂停往返英国的航班,直至年1月31日。

爱尔兰20日傍晚宣布暂停与英国的航空联系。

奥地利卫生部也表示,希望禁止从英国起飞的航班入境。

西班牙要求欧盟就暂停英国航班作出“协调”回应。

根据英国政府公布的报告,在英格兰东南部发现的这种病毒新菌株更具传染性,病毒载量也更高。英国卫生当局已通知世界卫生组织,称这种病毒变种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染性高出70%,但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新菌株会导致更高的死亡率,也没有迹象表明它会影响疫苗和治疗。与此同时,南非研究人员也发现一种病毒变种,并报告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可能解释第二波疫情之所以传播速度更快,对年轻患者的影响更大。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Johnson)19日宣布,从20日起采取进一步限制措施,尤其在首都伦敦(Londres)和东南部处于四级警戒状态的地区,居民被要求留在家中,关闭非必需品店,同时禁止跨地区和出国旅行。自上周末以来,这些地区的酒吧、餐馆和博物馆已经关闭。鲍里斯·约翰逊呼吁谨慎过节,选择小规模圣诞派对,但没有改变三户家庭这一聚会上限。此外,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已决定在圣诞节后重新封锁。

伦敦市长萨迪克·汗(SadiqKhan)对政府“走走停停”的抗疫措施提出质疑,认为这会导致公众的焦虑、绝望、悲伤和不信任。但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MatthewHancock)强调,新冠病毒的新变种已经“失控”,导致英国大部分地区被封锁,而且这种封锁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必须重新控制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限制社会接触。在大规模接种疫苗之前,很难控制疫情。”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副主任万桑·埃努夫(VincentEnouf)表示,病毒出现变种十分正常,这对于病毒的存活本身是必要的。病毒不断进化,产生新的菌株,以突破人们产生的抗体,在人们日益增强的免疫系统中生存。这并非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首次变种,此前最近的一次是丹麦水貂事件。

法国政府的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朗斯(PatrickVallance)表示,这种新菌株出现在9月中旬,在英国伦敦和东南部地区造成感染,如今已成为当地病毒传播的“主要”形式,导致12月住院患者大幅增加,南非最近也发现了病毒变种。研究人员正在对这些突变进行研究,从而通过开发疫苗等方式更好地予以根除。法媒认为,鉴于这种病毒变种也可能在法国出现,即将来临的圣诞节假期是一场真正考验。

世界卫生组织20日呼吁欧盟成员国加强控制,以应对在英国传播的新冠病毒变种。根据该组织的说法,在英国境外,丹麦已报告了9例,荷兰和澳大利亚各报告了1例。

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10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总统马克龙的健康状况与19日相比更加稳定。而19日马克龙虽然仍有疲劳、咳嗽等症状,与18日相比已经更加令人放心。

法国总统马克龙19日与阿尔及利亚75岁的总统阿卜杜勒马吉德·特布恩(AbdelmadjidTebboune)进行了电话交流,这是自阿卜杜勒马吉德·特布恩今年10月感染新冠病毒住院以来他们的首次交流,两位领导人互致问候,交流病情,祝愿对方早日康复,并讨论了双边关系和地区问题。

法国右翼共和党小组主席达米安·阿巴德(DamienAbad)曾于15日在总统府爱丽舍宫与马克龙共进午餐。达米安·阿巴德19日宣布,他进行了PCR检测,结果呈阴性。他同时祝福总统早日康复。

法国国民议会议长理查德·费朗(RichardFerrand)1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作为病例接触者正在接受隔离,但不妨碍工作,只是工作条件发生了变化,不能与人碰面,只能视频交流,“正如许多在远程办公的法国人一样。”关于疫苗,理查德·费朗表示,“轮到我的时候,我会接种。”他还确认,法国不会通过增税来应对债务高企,“我们已经失去了6万同胞,死于新冠病毒的美国人比死于二战的年轻士兵还多,全球一半地区被封锁,世界经济已经崩溃。因此我们必须投入尽可能多的资金,而不是拧紧螺钉,首要任务是克服卫生危机,创造财富。”理查德·费朗对马克龙给予大力支持,认为马克龙在疫情中,推动德国以及整个欧盟建立起欧洲复苏计划,“谁能比他做得更好?”

葡萄牙总理安东尼奥·科斯塔(AntonioCosta)的内阁宣布,安东尼奥·科斯塔作为马克龙的接触者,虽然其17日新冠病毒检测呈阴性,但必须继续接受预防性隔离观察,直至29日。

医院集团(AP-HP)总干事马丁·赫希(MartinHirsch)20日警告称,法国还没有走出第二波疫情,并且不排除当局会实施进一步遏制的可能性。他预计,面对新冠病毒传播,还会有三到六个月的复杂局面,可能还会有另一波感染高峰,呼吁公众保持警惕和克制,将社交互动减至最低,切勿在节日期间放任自流,“放纵自己是没有好处的。”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流行病学家、科学委员会成员阿诺德·丰塔奈(ArnaudFontanet)认为,新冠疫苗接种对于遏制疫情的效果将在年中显现,如果三分之一的易感染人群接种了疫苗,到年上半年结束时,法国卫生系统的压力应该会减轻,但“年的头三个月仍将是一段痛苦时期。”他补充说,在过去三周,法国每天的住院患者数量稳定在例左右,在新年前夕,这种情况非常令人担忧。

阿诺德·丰塔奈还谈到,根据巴斯德研究所于10月底至11月初的研究,餐馆和酒吧是病毒传播的重要场所。而且,44%的感染者是从熟人处感染新冠病毒,这项研究证实了家庭和聚会在病毒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一起进餐时。

尽管现在有一些指标表明,第三波疫情可能正在法国形成,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科研副主任让-斯蒂芬·德尔辛(Jean-StéphaneDhersin)认为,第三波疫情不是不可避免,而且必须尽可能避免,人们对防护措施的遵守情况很重要。

让-斯蒂芬·德尔辛于今年2月主持建立了新冠病毒监测平台。他回顾说,从夏初开始,已经发现爆发第二波疫情的风险。之后,重启封锁取得了成果,病毒传播率R指数下降到0.5,两周前回升到0.58,但现在R指数又升至1.1,“这是很不好的现象,只要R指数低于1,就可能避免第三波疫情。”不过,他认为,公众的防疫意识和行动有所提高,这会发挥积极作用。

近日,法国的新冠确诊患者和住院患者指标再次上升,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以及圣诞节期间的人群聚集,这都可能促进病毒传播,使节后面临第三波疫情的爆发。在美国,感恩节之后的感染数据严重反弹就是先例。法国科学委员会主席让-弗朗索瓦·德尔弗莱西(Jean-Fran?oisDelfraissy)也承认,法国爆发第三波疫情的风险很高。格勒诺布尔(Grenoble)医疗中心的传染病学家让-保罗·斯塔尔(Jean-PaulStahl)更坚称,“1月中旬之后,我们将直奔第三波疫情。”究其原因,他指出,全国各地普遍存在违反防疫规定的现象,人们不愿理解和遵守政府关于跨年夜宵禁和聚会不超过6人的限制措施。他举例说,在鱼店看到顾客正在为20多人的聚会订购海鲜。

巴黎科钦研究所(institutCochin)病毒学家摩甘娜·博姆塞尔(MorganeBomsel)强调,不能指望即将接种的疫苗,防疫必须从现在开始,至于是否要为了保护家人而放弃圣诞节聚会,这是非常个人化的选择。但如果要参加聚会,必须戴上口罩,如果家中有花园,可以安排在户外就餐。

法国国家卫生管理局(HAS)18日发布一份建议,称已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员没必要系统性地接种疫苗,首先必须为那些不曾感染的人员接种。虽然这种免疫保护的期限尚不清楚,目前难以确定二次感染的几率,但复阳的病例并不多,全世界大约只有十几例。但管理局补充说,如果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员愿意接种疫苗,可向医生咨询来一起决定接种事宜。医院(h?pitalBichat)老年医学部门负责人阿加特·雷诺-西蒙(AgatheRaynaud-Simon)认为,曾感染人员接种疫苗不会有风险,只会增强免疫力。

法国颁布了一项法令,允许对于从瑞士或西班牙滑雪归来的法国人进行隔离,但在72小时内检测呈阴性的人员以及出于职业原因的人士可获豁免。

法国负责公共账务问题的部长级代表奥利维耶·杜索普(OlivierDussopt)表示,疫情期间,法国的消费信贷数量“没有爆炸式增长”。尽管目前存在经济危机,但从年11月到年11月,消费信贷总数“仅增长了0.5%”,与此同时,法国家庭向银行提交的过度负债档案数量正在下降。

从19日上午开始,抵达科西嘉岛(Corse)的旅客必须出示72小时内进行的新冠病毒检测阴性证明,还须证明自己没有任何症状,在出发前14天内没有接触过确诊病例。这些措施适用于11岁及以上人群,有效期至年1月8日。据悉,19日当天抵达科西嘉岛的旅客98%的检测结果呈阴性,93人未持阴性证明,但其中只有8人属于“故意欺诈”。

法国最高行政法院将于21日审议文化界人士提起的九项诉讼。法国政府将电影院和剧院等文化机构的关闭时间延长到至少年1月7日,这一决定遭到专业人士的质疑,认为非常不公平而且与抗疫不成比例,由此发起紧急程序诉诸司法,要求提前重新开门,以免对该行业造成灾难性后果。

名科学家在《柳叶刀》上发表联署文章,呼吁欧洲作出统一回应来遏制病毒传播,以避免发生新一波疫情,从而对健康、社会、就业和企业造成更大损害。他们提出的目标是,到年春季将发病率(每周每10万居民中的确诊数)降低到7例。

诺曼底大区(Normandie)卫生机构20日发布的一份临时报告显示,从周一到周六,在勒阿弗尔(LeHavre)大都会区开展的大规模免费筛查,已进行了次检测,不包括直接在企业进行的检测。结果显示,其中人的报告为阳性。

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个国家和地区造成确诊患者超过.7万例,病亡患者超过.5万例。病亡率最高的国家依次为比利时、意大利、秘鲁、斯洛文尼亚和波斯尼亚。

美国当选总统乔·拜登(JoeBiden)及其妻子将在21日周一接种新冠疫苗,以鼓励民众信任和接受辉瑞(Pfizer)疫苗。未来的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KamalaHarris)也将于下周接种疫苗。

美国政府从19日起已经开始分发莫德纳(Moderna)新冠疫苗。

意大利在节日期间实施严格限制,从21日至年1月6日,关闭商店、酒吧和餐馆,禁止跨地区旅行。但意大利人将能够在居住地区每天走亲访友一次,可以邀请两名成年人来家做客,客人可携带不满14岁的孩子。

德国在过去一周每日平均病亡人数为例,创下疫情开始以来的纪录。春季的第一波疫情中,一周内平均病亡人数最高纪录为例。

以色列71岁的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yaminNetanyahou)于当地时间19日晚,在特拉维夫(Tel-Aviv)附近拉马甘(RamatGan)的医院接种了美国辉瑞(Pfizer)与德国BioNTech生物技术公司开发的疫苗,并在以色列发起了全国疫苗接种运动,医疗工作者和易感染人群将首批接种。

瑞士批准了美国辉瑞(Pfizer)与德国BioNTech生物技术公司开发的疫苗。瑞士健康产品监管机构表示,这种疫苗是“安全的,好处大于风险”。

智利总统塞巴斯蒂安·皮涅拉(SebastianPinera)被曝在海滩上没有佩戴口罩,被处以美元(约合0欧元)的罚款。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以及一些与首都接壤的州暂停非关键经济活动,直到年2月10日。市长克劳迪娅·希恩鲍姆(ClaudiaSheinbaum)解释说,期间只允许食品、运输、工厂和银行营业。尽管市政当局一再呼吁减少出行,医院饱和程度已接近75%。

印度确诊患者超过万例,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患者第二多国家,该国病亡患者超过14.5万例。图为印度孟买(Mumbai)的一个贫民窟,一名男子装扮成圣诞老人,分发口罩和消毒洗手凝胶。

泰国距离首都曼谷(Bangkok)约一小时车程的马哈查伊(Mahachai)贝类市场发生集群感染,新增有关感染者例,上万人进行了检测筛查,其中包括许多来自缅甸的工作者。

韩国连续五天的每日新增确诊患者超过例,其中,首尔(Séoul)一所监狱爆发集群感染,确诊例阳性患者。

澳大利亚对该国最大城市悉尼(Sydney)实施新的限制措施,关闭海滩、酒吧和酒店,要求居民留在家中,只有在必需原因下才能离家,直至23日午夜。新南威尔士州(Nouvelle-GallesduSud)还颁布一项禁令,除小型婚礼和宗教仪式之外,禁止在封闭场所唱歌跳舞,强烈建议公众佩戴口罩。

加拿大将多伦多(Toronto)等地已实施近一个月的封锁措施延长两周,将于年1月4日重新评估。从21日开始,多伦多西南70公里处拥有50多万居民的汉密尔顿(Hamilton)也将实施封锁。

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JustinTrudeau)承诺,如果加拿大订购的新冠疫苗有任何盈余,将与全世界分享。据悉,拥有万人口的加拿大已从七家制药公司订购了4亿多剂疫苗,是世界上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推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ddqh/2137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