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地理位置 >> 英伦玫瑰戴安娜我从未尝试成为任何人,除了
是“戴安娜”三个字让“戴安娜王妃”熠熠生辉。
-01-
上周刷微博时,偶然看到了戴安娜王妃的相关新闻,美国一家杂志竟然将戴安娜王妃的致命车祸做成主题公园的最新景点,这种吃人血馒头的无耻行为遭到一众网友的炮轰。
无良媒体确实该骂,而戴安娜王妃如流星般短暂却闪耀的人生,想来也总有感叹。她或许不是最漂亮的王妃,也曾有不少负面新闻,学历不高连高中都没有读完,但她是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个人物”之一。
当我们在怀念戴安娜王妃时,我们在怀念什么?
01
天生的母性
戴安娜出生在英国名门望族“斯宾塞家族”,是第八代斯宾塞伯爵的第三个女儿。她的到来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增添更多快乐,因为她的父母都在期待一个健康的男孩。
戴安娜的父母曾有过一个叫约翰的儿子,但因出生时存在严重畸形,出生后10小时就被肺衰竭夺去性命。
没有为斯宾塞家族生下男性继承人,这直接恶化了戴安娜父母的关系,尽管在戴安娜四岁时他们拥有了一个男孩,但最终二人还是离婚了。
戴安娜的父母
因此,尽管物质条件优渥,幼时的戴安娜饱受负面情绪影响。不是男孩的自卑感,父母离异带来的不安与恐惧,连学习成绩都不如姐姐甚至弟弟优秀,种种这些都让她变得敏感和内向。
等到戴安娜成长为十几岁的少女时,情况迎来转机。出色的体育与艺术成绩让她更加自信,更为重要的是,她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了认可与赞赏。
戴安娜天生拥有对弱者的“共情心理”,愿意付诸行动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而这种帮助也能让受助人如沐春风。
除了十分爱护小动物、在父母离异之后安抚弟弟,戴安娜那时常到安置残疾人士医院去拜访,陪老人们一起聊天、喝茶,与患者们一起跳舞,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也总能感染他人。
这种“天生的母性”让戴安娜乐于从事志愿工作,凡是被她照顾过的人都非常喜欢她的个性,戴安娜也经常收到夸赞。
那个羞涩、紧张如受惊小鸟版的少女开始绽放光芒,变得自信、爱笑、充满力量。而这种对弱势力的同情一直延续到她日后的人生中,甚至更为执著和深沉。
02
成为王妃的幸与不幸
谈到戴安娜,无法绕开她与查尔斯王子的婚姻。
有人评论那场轰动全球的“世纪婚礼”为“童话骗局”,查尔斯始终爱的都是卡米拉,而英国皇室绝不允许自己的王子沾染一位有夫之妇。
所以,已到适婚年龄的查尔斯需要一位理想的妻子,她应该“相貌迷人性情甜美,结婚之后适合相夫教子,没有太多恋爱经验”。
换句话说,他需要一位遵守“皇室生存守则”并拿得出手的妻子来为自己遮掩地下恋情。
查尔斯与卡米拉
于是,当查尔斯遇到纯真、善良、毫无恋爱经验的戴安娜时便展开了火热的追求。
戴安娜与查尔斯第二次见面时,她观看了查尔斯的马球比赛,之后两人就坐在干草堆上聊天。当谈到被刺杀身亡的蒙巴顿伯爵(蒙巴顿伯爵与查尔斯关系亲密,是他的精神导师),戴安娜说查尔斯王子在葬礼上的哀伤也让她非常不安。当时的查尔斯王子的确需要别人的安慰,戴安娜的一席话让他很受触动,甚至靠过来开始亲吻戴安娜。从未谈过恋爱的戴安娜被他的这一举动吓到了,马上闪到了另外一边。
不过,他显然看错了眼前这个一脸羞涩的姑娘。戴安娜深受祖母芭芭拉·卡德兰的爱情小说影响,她始终都在憧憬着真爱。
婚后,当戴安娜意识到自己丈夫与卡米拉不同寻常的关系时,查尔斯的解释为“我拒绝成为一个没有情妇的威尔士亲王”,戴安娜的爱情童话破灭了。
在这场没有爱的婚姻中,戴安娜唯一的精神支柱是他的两个儿子威廉和哈里。
在纪念戴安娜逝世20周年推出的纪录片《我们的母亲,戴安娜》中,戴安娜的弟弟查尔斯·斯宾塞说,当戴安娜向他倾诉自己的痛苦与无助时,两个儿子进入房间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在那一瞬间,戴安娜脸上闪现出的光芒令他终生难忘。
纪录片《我们的母亲,戴安娜》截图
面对儿子们的戴安娜不再是谁的王妃,她要做最普通、最寻常的母亲。
戴安娜和儿子们一起坐在滑雪场的缆车上
与传统的皇室母亲将孩子交给保姆照看不同,戴安娜一直亲自抚养两个儿子,亲自送他们上学,一起滑雪、游泳,一起去迪士尼玩,尽她所能去参与儿子们的童年。
戴安娜与儿子们在迪士尼
她还会带着儿子们偷吃汉堡,偷跑到电影院看电影,往儿子们的袜子里塞满糖果,甚至“恶趣味”地为儿子们设计一些搞笑的穿搭。
在儿子们眼中,戴安娜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调皮孩子。
戴安娜在儿子运动会上赤脚奔跑
03
真正的人道主义
就像做了一场大梦,到这里,梦中人要醒了。不再附庸在皇室的光环之下,戴安娜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
前文提到,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怀一直是戴安娜的人生坐标。在履行王妃的日常公务当中,她渐渐体会到名人的力量对于推动公益事业的巨大作用。
因为所处位置的特殊性,换做其他人,可能会选择一些争议较小、不那么严峻的问题来入手。然而,戴安娜迅速选择了当时最为尖锐的问题——艾滋病。
戴安娜探访艾滋病患者。在《优雅:戴安娜王妃的美丽和自信》一书中,戴安娜的私人护卫官肯·沃尔夫写道,女王及其顾问们对于戴安娜所进行的消除艾滋病偏见的工作甚为担心。在他们眼中,皇室成员应该远离是非旋涡,涉足艾滋病这一领域可能会伤害温莎王朝。
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确诊,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成了最致命的疾病之一。然而,关于艾滋病的无知和偏见流传甚广,很多人都害怕接触诊断结果为阳性的人,艾滋病患者在看牙医时,医生会将自己将自己包裹成“像穿了太空服一样”。
纪录片《我们的母亲,戴安娜》截图
尽管没有得到皇室的支持,戴安娜在推广艾滋病公众认识上一刻也没有停留。
当她应邀出席在医院举行的第一届“艾滋病防治特殊贡献奖”颁奖典礼时,她没有戴手套与12名艾滋病患者一一握手。
年,戴安娜王妃造访艾滋病诊所,与一位艾滋病患者握手,当时她并没有戴手套。来源:东方IC
比尔·克林顿总统对此评价道:“在年,在人人相信艾滋病可以通过轻微接触就能传染的年代,戴安娜王妃坐到了一个艾滋病患者的病床上,握住了他的手。她告诉了世界,艾滋病患者需要的不是隔离,而是热心与关爱。”
一个简单的握手,就能够唤起公众对这种可怕疾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dlwz/21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