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地理位置 >> 如理作意打开一念之转
前言:
在准备阅读之前,请给心一个商量,如理作意:为了迅速断除贪爱和执取,损减烦恼,逐日去除所有的低劣法,已达到内心的清明舒适,为了找出所有的苦因,断除所有的苦因,平息所有的苦,我将心怀慈悲,如理作意,正知正念与四明觉,去面对和接受每一个当下内在与外在的状态。
“我将常作因果因缘思维,放下空洞与自耗的埋怨,我将务实地地在一动一静之中,让一切变得更好,或不更糟。”
首先觉知想要止息烦恼困扰的初衷,(苦);然后觉知梳理《转念作业》时,身心的变化(道),觉知身体的颤抖、心脏加速,直至越来越平静的过程;觉知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的升起与灭去;觉知心的变化,情绪的变化,嗔心(气愤)的升起与灭去,贪心的升起与灭去,焦虑不安的升起、停留与灭去;觉知看到真相,发掘因果关系,找到(苦因)时,内心的恍然开朗;觉知烦恼困扰减弱或消失的心的舒适轻松;觉知身心的转变,生命的转变(灭)……觉知理解一切都是妄想颠倒,因缘和合,无常、苦、无我的升起和灭去(道)……
每个人都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劫。互相体谅,透彻理解和行持“我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者,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属,以业为依靠。无论我所造的业是善是恶,我将是它的继承者。”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相随。”
不造诸恶,具足诸善,净化内心,去除心的污垢,止息烦恼,达到身心的舒适平衡,将生命导向永恒完美的寂乐。
主办人经常问她:「你开悟吗?」
她的回答是:「我只是懂得分辨什么会伤你,什么不会伤你而已。」
书中的练习不但带你深入而准确地运用「转念作业」,并且还呈现出它「对症下药」之效能--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境,它会产生相应的作用。
开始做「转念作业」时,尽先以你生活中的人物为对象,然后再渐次应用在你感到最痛苦的议题,比如:钱、疾病、不正义、自我憎恨,或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你也将学会如何看清那些障蔽你耳目而隐藏在真相底下的信念,以及懂得如何处让你坐不安的自我批判。
书里提供很多实际案,大致而言,这些「案主」在操练「转念作业」之前都跟你一样,相信自己的问题根本无解,认定这一生都得深受其苦:也许他们心爱的孩子死,或者他们非得跟貌合神离的怨偶共渡余生不可。
你也会看到一位受不婴儿啼哭而几近崩溃的母亲,一位活在股市交恐惧症的妇女,以及受尽童创伤威胁的人,乃至于因为难以与人和睦共事而深深自苦的人。然后,你会看到他们如何找到脱离痛苦的方法。或许透过他们的案及书内具体之见,你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出。
终究来说,每个人都大可采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学习「转念作业」,有些人藉由对话过程便能自我觉察。(我鼓励你在阅读那些对话时,尽可能地「感同身受」,一边阅读,一边往内观看,并试着探问自己的答案。)有些人则会直接操练「转念作业」:拿起纸笔,藉由「反躬自问」,努挖掘所有困扰的根源。
1一些基本原则
我很喜欢「转念作业」,因为它帮你进入内在,找回自身的喜乐,并经验到早已存于你内之物--那个永恒不变、坚定不移、始终存在、永远等你,却无以名之的东西。不需任何师,你是自己一直等待的那位师,而且你是唯一能终止自己痛苦的那个人。
我常说:「别相信我说的。」
你要自己找出属于你的真相,而不是我的真相。即使如此,很多人印证下的原则的确对初学者裨益良多。
请注意:你的想法正在跟真相「争辩」。
当我们深信不疑的想法跟真相起争辩时,我们才会受苦;而唯有内心全然清明之际,眼前的真相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如果你「想要的真相」跟「眼前的真相」相互冲突,就犹如试着教猫学狗叫。你当然可以一试再试,到最后,猫只好紧盯着你叫声「喵~」。你大可秏尽余生,不断教猫学狗叫,只因你要的真相与眼前真相不符,其结果,成功的可能性必然渺茫。
只要注意一下,你会注意到心里整天浮现的念头不外乎:「人们应该仁慈些」、「小孩子应该为端正」、「我的邻居应该好好整修他们的草地」、「杂货店里排的队伍应该移动快一点」、「我的先生(或太太)应该同意我」、「我应该瘦(或漂,或成功)」。这些想法都与眼前真相不符,你觉得这说法令人沮丧,没错,因为我们感受到的压力,全是自己跟真相「争辩」造成的。
『我希望我没有困扰』或是『我困扰,现在我能做么?』」
「转念作业」揭出你认为不该发生的事「应该」发生。它应该发生,是因为它的确发生,世上已无任何想法改变得它。这不表示要你宽恕它,或赞同它,只意味着你可以看着事件,既不抗拒,也不会因为内心挣扎而迷失方向。
没有人希望他的小孩生病,也没有人愿意发生车祸,但是,一旦发生这些事情,在脑子里不断跟它们争辩又有何用?然而,我们明知不该如此,却乐此不疲,只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切断它。
我是真相的热爱者,并非因为我是灵修人士,而是因为每当我与真相争辩,受伤的一定是我。当我们与真相争辩,必会紧张和挫败,而且感觉不自在,或心不平衡。其实,眼前的真相往往并没有那么糟。只要我们停止与真相对抗,灵动自然会变得简单、灵活、仁慈,而且一无所惧。
管好你自己的事
整个宇宙里,我只找到三种事:
我的事、你的事、大自然的事。
(对我而言,「大自然」这个字,就代表「真相」。真相就是大自然,因为它在无形地操控你、我;或者说,任何其它人都掌控不的事,我通称为大自然的事)。
我们的压力,绝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在心里管好自己的事。当我想:「你必须有份工作、我要你快乐、你应该准时、你必须好好照顾自己」,我就是在管你的事。当我为地震、水灾、战争,或自己何时会死而操心挂虑时,我是在管神的事。如此这般地,我们的心里一直在管你的事,或大自然的事,怎可能不导致分裂痛苦的后果呢?
一九八初,我注意到这一点,当时我心里正在管我母亲的事,比如说,我一想到「我母亲应该解我」,顿时之间,就会涌上无比的孤寂之感。同样地,我也领悟到,每当感到心痛或孤独时,经常都是因为我在管别人的事。
如果你正在过你的生活,我的心却跑去管你的生活,那么谁在活我自己的人生呢?原来,我们两人都跑到你那里。既然我心里忍不住跑去管你的事,就不可能管我自己的事,我便和自己分离,无怪乎我的人生处处碰壁。
当我自以为知道什么对别人最好时,其实我早已捞过界。即使以爱为借口,也是一种傲慢自大,必然会带来紧张、焦虑,和恐惧不安。毕竟,我需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最该做的事?那才是我唯一的本分。在我设法解决你的问题之前,让我先处好自己的那件事。
如果你充分解我说的三种事,并且懂得只管你自己的事,必然会享受到一种超乎想象的自在。下次你觉得有压力或难过时,不妨问问自己:你心里正在管谁的事?你会忍不住大笑的。只须要一反问,便能把你带回自己身上来,帮你看到自己从未真正活在当下--这一生,你一直在心里管着别人的事。一旦意识到你正在管别人的事,便足以把你回答很棒的自己。
练习一阵子之后,你会觉得普天之下,无事一身轻,原来,你的生命自己运转得亨通无碍呢。
?
用「解」来跟你的想法「相遇」
想法本身不具任何杀伤,除非我们对它深信不疑。带给我们痛苦的,并不是我们的想法,而是我们对想法的执着。执着于一个想法,意味着坚信不疑地认为它是真实的。信念,就是我们经累月执着不放的想法。
大部分的人认为他们「就是」自己心目中认定的那种人。有一天,我发现不是我在呼吸,而是被呼吸。紧接着,我也惊讶地发现我没有在想,而是被想,而且那个想法未必跟我个人有关。你曾否清晨醒来对自己说:「我认为我今天再也不去想。」太迟,你已经在想!
所有的想法自己出现,它们来自虚无,又回归虚无,有如云彩过空无一物的天空。它们来又走,绝不停,也不会造成任何伤害--除非我们开始把它们当真。
虽然人们常常谈论「如何调整」自己的想法,有关的论调也充斥世间,事实上,没有任何人掌控得自己的想法。于我而言,我不是放下我的想法,而是用「理解」去面对它们,于是它们放下我。
所有想法,就像徐徐微风、树上的叶片,或下的雨滴那般,是自然而然出现的,透过「反躬自问」,我们成为好友。你可曾同意一滴雨下?雨滴不属于个人所有,就像念头也不属于个人。所有痛苦的念头,一旦你能彻底理解,下次再出现时,你可能发现它变得有趣,昔日的梦魇如今只剩下有趣或有意思。下次它再出现时,你也许会感到可笑。再下一次,你甚至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这就是「爱上真相」所带给你的。
觉察你的「故事」
我常使用「故事」这字眼来形容我们深信不疑的各种想法,或一连想法。
一个故事,可能涉及过去、现在,或未来;它可能述说事情应该怎样、可能会如何,或为何如此发生。当有人一言不发地走出房间时;当某人面无表情或没回电话时;或陌生人对你面微笑之际;在你拆开很重要的信件之前;或你的胸口感受到一股莫名悸动之后;当你的板请你到他的办公室;或是你的伴侣以某种语调跟你说话‥‥。这些时刻,你心里不自觉地浮现各式各样的「故事」,一天不下数百回。所有的故事全是未经检验、未被审查的想法,都在告诉我们这些事件的特有意义,而我们毫不觉察它们充其只是我们的「推论」而已。
有一次,我走进我家附近餐厅的女洗手间,一位女士刚好从厕所出来,我们彼此相视一笑。当我关上厕所门时,听到她一边唱歌一边洗手,忍不住赞叹:「多美妙的歌声啊!」随即我听到她离去的声音,同时也发现整个马桶座竟然湿溚溚的。我心想:「怎有人这么粗心呢?她怎有办法湿整个马桶座呢?莫非她是站着?」突然,一个念头闪入:她是个男的,一位有男扮女装癖好的人,却用假音在女洗手间高声唱歌。我想尾随她(他),让他知道他把马桶搞得多脏。我一边擦拭马桶座,一边想着待会儿要对他说的话,然后,我按下冲水钮,没想到马桶里的水溅得到处都是,搞湿整个马桶座,我站在那里傻笑一阵。
这整个事件,事情的发展是那么自然而仁慈,在我采取进一步动之前揭穿我心里的「故事」,但通常而言不会这么幸运的。在我找到「反躬自问」这个方法之前,我根本无法切断这类想法。小故事衍生成大故事,大故事再塑造成某种人生信念,世界变得多么可怕,处处危机四伏。最后,我害怕和沮丧得不敢离开卧室。
当你不知不觉地接受那些未经审查的推论时,你就是陷入我所谓「梦」。
梦,经常会变成烦恼,有时甚至转变成梦魇。这个时刻,便是你练习「转念作业」的当时机,诚实地检验你的信真实性。「转念作业」会让这类令你不舒服的「故事」愈来愈少。没有故事时,你将会是怎样的人呢?你的世界有多少是由未经审查的故事组成的呢?你永远不知道,除非你往内探问你自己。
找出痛苦背后的想法
所有我们经历过的压力,无一不是因为执着于不真实的想法造成的。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存在着一个不一定真实的想法。「风不该吹个不停」、「我先生应该同意我」,就这样,这些想法必然「跟真相争辩」在先,紧接着,我们才会感受到压力,然后我们再依着那个感受去动作,造出多的压抑来。然而,我们始终不愿去理解根本的原因--那些想法、那些故事--却宁可从外境下手,设法去改变别人,或是藉由性、食物、酒精、药物,或钱,得到暂时的慰藉,还兀自以为一一掌控得宜。
事实上,我们随时都会受情绪的打击而一蹶不振,所以,记住这一点,会大有帮助:任何压力感受正如一个闹钟,善意地提醒你:「你被逮入梦境里。」不论是沮丧消沉、痛苦和恐惧,都是一项礼物,它们说:「甜心,请看一看你现在的想法,你正活在不真实的故事里。」而活在不真实的故事里,是不可能没有压力的,如果我们不尊重闹钟,就会设法从身外寻求改变,想要操控这些感受。通常感受会比念头先出现,所以我说感受其实是个很好的闹钟,让你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待审查。透过「转念作业」审查不真实的想法,常能带你返回你自己的真相里。如果你相信另一个不真实的自己,或活在任何不愉快的故事里,你不可能不感到痛苦。
当你的手碰到火时,需要别人叫你把手拿开吗?难道一定要你下决定才能拿得开吗?不!只要一有烫灼之感,它就移开。你不必指挥它,手会自移开的。同样地,一旦你透过「反躬自问」,认清不真实想法所造成的痛苦,那时,你就会自动离开它。很显然,抱持某个想法之前,你没有痛苦;有这个想法,你便陷入痛苦里。当你认出想法的不真实,自然就不再受苦,这就是「转念作业」的功效。「当我持有那想法时,我会如何反应呢?」此时,你正在痛灼你的手;
「倘没有那想法,我将会是怎样的人呢?」你一看清,就不再受火的烫。
我们在反自己的想法时,如果感受到手被烫着,便会自然地返回原点,根本无需别人提醒。下一次,当这个想法再升起时,内心便自动远离火场。
「转念作业」邀请我们觉察内心的因果关系。一旦认出这个关系,所有的痛苦便会开始自化解。
反躬自问
我把「反躬自问」这字眼当成「转念作业」的同义字。
「反躬自问」(inquire)或「审查(investigate),就是让一个想法或故事接受「四问话」和「反向思考」的考验(请见下章)。
多半时候,人们处身在混乱或痛苦的世界,而「反躬自问」正是结束混淆、化解痛苦,进入内心平安的一种方法。重要的,「反躬自问」能让我们领悟到,一切答案原来都在我们内心,而且永远都在。
「反躬自问」不仅是一项技巧,它能从内心深处把我们本有的存在真相带回生命里。练习一段时日后,「反躬自问」便会在你内心自动运作。一有念头出现,「反躬自问」随之现身,为它们找到平衡,成它们最佳的伙伴。这内在的伙伴能让你成为一位仁慈、灵活、无惧,而且幽默的听者,成为你自己的学生,一位值得信任的朋友,既不怨恨,也不批评,不怀恨,因而活得清澈醒悟,自由自在。到最后,这种醒悟自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平安和喜悦也显得那股自然而必然,又密切又固地融入你内心的每个角,进入每个关系和经验里。整个过程如此微妙,你甚至可能意识不到,只知道过去的你真是苦不堪言,而现在,不再受苦。你非反躬自问,便是执着于一向的想法,此外,你别无选择。
2大化解
我常听人们这样评论「转念作业」:它未免太简单吧。人们说:「解脱不可能这么简单!」我的回答是:「你敢肯定那是真的吗?」
批评你的邻人,把它写下来,问四话,然后反向思考。谁能想到解脱竟是如此简单呢?
把想法写在纸上
「转念作业」的第一步,就是写下你的批评,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任何让你焦虑不安的情境,可能是某位令你讨厌、担心的人,或是使你生气、害怕、难过的人,或让你感到矛盾、迷惑的人。不管你认为他们是怎样的人,请直接写下你的忠实评论。[可写在白纸上,或附录二的「转念作业单」,或进入网站htnp://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dlwz/22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