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地理位置 >> 又一个免签国家,被称为最佳旅行国,既物美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又称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及苏菲,霍恩贝格公爵夫人遇刺案是指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及其妻子霍恩贝格女公爵苏菲遭到萨拉热窝刺客六人组(五名塞尔维亚人,一名波斯尼亚人)成员之一的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枪杀的事件。该刺客组织由波斯尼亚塞尔维亚人、黑手秘密社团成员达里洛·伊利奇领导。刺杀事件的目标是断绝南部斯拉夫民族省份与奥匈帝国的联系,给合并成南斯拉夫带来可能,刺客的动机与后来的波斯尼亚青年运动一致。
刺杀事件导致奥匈帝国决定向塞尔维亚开战,在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王国发出的最后通牒被部分驳回后,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星期内奥匈的盟友德国,与塞尔维亚的盟友俄罗斯,以及俄罗斯的盟友法国与英国纷纷加入战争,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谈及萨拉热窝事件,来源于历史书上关于一战爆发的只言片语,当时只是把它当作考点记下,可未曾想到,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去到他的国家,在他的土地上寻找历史的踪迹。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是欧洲南部巴尔干半岛西部的多山国家,波黑为组成原南斯拉夫的六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即加盟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之一,于年代,南斯拉夫战争时期独立,并且根据《岱顿协定》,波黑目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独立主权国家。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本身仅为历史学上两个地理区域名称,时至今日在该国仍然没有直接使用这两个地理区域名称所代表的政治实体存在,仅有使用种族名称波斯尼亚人跟克罗地亚人(波黑联邦)、及塞尔维亚人(塞族共和国)所代表的政治实体存在。邻国有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以及黑山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作为历史的转折点,一战的导火线,历经二战,想必也是个多灾多难的城市,寻着历史的脚步,我接踵而至。
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是波黑的首都,是波黑人口最多的城市。萨拉热窝是波黑的社会及文化中心,拥有区域性的政治、教育、娱乐、媒体、时尚、科学和艺术影响力,还是波黑主要的经济中心。萨拉热窝以其宗教多样性闻名于世,伊斯兰教、东正教、天主教、犹太教数世纪以来都共存其中。
因其悠久的历史和宗教及文化多样性,萨拉热窝常被称为“欧洲的耶路撒冷”或者“巴尔干的耶路撒冷”。直到20世纪后期为止,萨拉热窝都是欧洲仅有的清真寺、天主教堂、东正教堂和犹太教堂可以比邻共存的大都市。
年3月,萨拉热窝被评为“最佳旅游都市”,然而这座经历多年战争的城市到底有着什么足以配得此名?
拉丁桥
拉丁桥的旧称是普林西普桥。这座桥是萨拉热窝事件的现场。因此也成为不少游客观光之地。桥梁过去是木造桥,在洪水中被破坏,年重建。年,在这座桥的北侧,大公夫妻被暗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为纪念南斯拉夫爱国主义,桥梁曾改名为普林西普桥,南斯拉夫解体之后其名称恢复为拉丁桥。
这座籍籍无名的大桥,因萨拉热窝事件,站上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心。拉丁桥头有玻璃的纪念碑,桥上有很多有意义的锁,当然也少不了一颗颗被子弹穿孔的墙。若抛开历史不谈,这便是一座朴素的大桥罢了,在桥上看着流水潺潺,蓝天白云,忘却历史,未尝不是一种享受。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战火的硝烟给萨拉热窝虽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伤害,但若非如此,这座城市也不会成为多文化城市,更不会被誉为“欧洲的耶路撒冷”,或许这是上帝给这个国家最好的礼物。
萨拉热窝大清真寺
萨拉热窝清真寺位于萨拉热窝老城中心地带,由当时担任奥斯曼帝国驻波斯尼亚总督的加济·胡斯列夫·贝伊主持兴建,年建成,由于内战时期受损,在上世纪90年代进行了重建工作,现为整个波黑最大、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与伊斯兰宗教中心。寺中有陵墓,波斯尼亚历史上多位伟大人物长眠于此。
世界上的清真寺数不胜数、风格迥异,在奥斯曼的影响下,我在这座清真寺身上看到了伊斯坦布尔的影子,当我游览在其间时,一位路人向我介绍了起来,虽不太能听懂,但我猜想大概向我阐述的内容是这是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院内的宣礼塔是清真寺的最高点,往西看去,有一座和宣礼塔一样高挑的钟楼,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一处重要的取景地。整个清真寺状态被维护得很好,人们在池前接受洗礼,听着教堂的钟声和祷告,洗却浮尘,净心入寺……
萨拉热窝事件让萨拉热窝被人们所铭记,而波黑被称作“欧洲的火药桶”少不了波黑战争的足迹。
波黑战争
波黑战争是指从南斯拉夫联邦独立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与多方之间的战争,持续时间为年3月至年之间。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最后在西方军事下结束。
同样在这场战争中少不了被伤害的城市——莫斯塔尔
莫斯塔尔
莫斯塔尔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南部城市。在内雷特瓦河畔,东北距萨拉热窝约80公里。为波黑南部最大的中心都市,波黑国内第五大都市。在波黑战争期间,莫斯塔尔被实际上独立的克罗地亚赫塞哥波斯尼亚共和国定为首都。
波黑战争让莫斯塔尔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处建筑被轰炸。年波黑战争结束后,莫斯塔尔以极快的速度复兴。因战争而化为废墟的场所建设了新的住宅和购物中心。年,被破坏的老桥和附近的历史建筑物开始重建,年几乎都已经完成。
莫斯塔尔的象征——一座架在内雷特瓦河上的莫斯塔尔古桥。
莫斯塔尔古桥
莫斯塔尔古桥是莫斯塔尔的一座16世纪的桥梁,横跨内雷特瓦河。古桥呈拱形,4米宽,29米长。桥的两头各有一个石砌桥头堡。桥拱采用本地的石头建造。由于拱的内弧面大量不规则的变形导致了目前拱的形状。桥的墩台为石灰石,与水边悬崖边上的翼墙相连。古桥矗立了年后于年11月9日波黑战争期间被摧毁。年7月23日重新开放。年,该桥及周边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老桥前世今生便是莫斯塔尔的血泪史,是波黑著名的明信片角度。与拉丁桥不同,这座古桥风景如画,依山傍水,古桥像走进了油画中。老桥附近的游客很多,各自操着不同的语言,我想也是被这风景吸引而来。桥面的石头被众多游客踩得无比光滑,兴奋的我差点与这桥产生了亲密的肢体接触,若大家有幸前来,千万要小心。跳桥是当地的一个民俗文化,现在也变成了当地的一道风景线。
老桥坐落在古城的中央,古城里集聚着各式各样的餐厅、咖啡厅、酒吧、手工小店,店铺老板们都十分热情的招呼着每一位游客。夜幕降临时坐在靠近河边的小餐馆吃吃饭、小酒吧品品酒、亦或者前来闲逛,买买伴手礼都是个不错的地方。
莫斯塔尔是波黑重要的观光地,除莫斯塔尔古桥外,Blagaj小镇的风采也值得一去。
BlagajTekke
Blagaj是一个村庄,城镇在南部,东部地区莫斯塔尔盆地,是波黑最有价值的混合城乡结构之一,与城市布局中的其他类似结构不同。blagaj位于布纳河的春天和历史悠久的tekke。BlagajTekke建于年左右,拥有奥斯曼建筑和地中海风格的元素,被认为是国家纪念碑。
BlagajTekke位于悬崖底部,除了清真寺外,附近泉水汩汩,一一流入布纳河,这里是大自然的领域,在此听听鸟语,闻闻花香,感受与世隔绝天堂般的宁静,无人打扰的闲暇。这是属于莫斯塔尔的世外桃源,清新幽静。
上帝为你关了一扇窗,自然也会为你开启一扇门。容忍与开放在这座城市展现的淋淋尽致。虽被战争洗礼,但它却是多元文化的宝石,依偎在大自然怀里的宠儿。
Tips
签证:波黑于年5月29日正式对我国免签,拿上护照,说走就走。
机票:国内目前没有直飞波黑的航班,可选择俄航转机,再飞往波黑。
货币:马克,1马克大约=4块钱人民币,先在国内兑换好欧元,再在当地小店兑换马克,汇率不错。
当地购买就行,每家店价格都不一样,有些价格相差很大,货比三家再购买,以免踩坑。(差不多一张20RMB,七天期限)
消费水平:同处在巴尔干半岛的波黑物价与塞尔维亚相差不大,都相当友好。
出门在外,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的钱财,贵重物品。
让我们趁年轻,带上青春一起出发
轻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