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历史沿革 >> CineCina分享携手小田香与章梦奇,
活动介绍
在谈论电影作者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赞叹他们惊世的才华与独一无二的自我表现。即使每部影片都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团队智慧的结晶,但在提到作者性的时候,我们还是自然而然地会在脑中描摹出一个无所不能的个体——一个叼着烟的白人男性的原型:奥逊·威尔斯、希区柯克、戈达尔……该如何去生成女性电影与女性作者的概念?在第二届中日女性影展的策展上,我们给出的一个思考方向是:“轨迹”。
同样是出生于年(大阪与随州)、同样是从年开始,以自己及亲人作为最初的对象来进行电影创作、同样是在全职拍摄电影之前有着一份自己的职业专长(篮球与舞蹈)、同样是把身体作为影像的一部分去探索与呈现、同样在世界知名的电影人手下进行了学习(贝拉·塔尔与吴文光)、同样找到了纪录片作为影像实验的媒介并在世界各大纪录片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又同样在年迎来了自己电影生涯的第十一个年头……当我们开始下笔描绘这两条“轨迹”时,首先看到的是它们如何并行于银幕内外,如心灵感应一般共享着许多想法与视角。通过身体力行的影像实践走出这两条“轨迹”的,是我们中日女性影展第二弹的两位主角:小田香与章梦奇。
两位作者的“轨迹”时而交会,在某些场景——比如年的山形国际电影节上,我们想象在同一个影厅里观影、同一家小酒馆里与人谈天的她们擦身而过的画面。两位作者的“轨迹”又时而分离:当小田香离开日本前往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时、章梦奇正响应着“民间记忆计划”的号召,从大都市北京潜回父辈的村庄;当小田香渐渐把摄影机从身份与家人身上移开,更多对准了机械环绕的碳矿与神秘莫测的地下水洞穴时、章梦奇却醉心于历史在每一位老人脸上刻下的纹路,并试着把摄影机这个记忆的道具交给孩子们去掌控……但即使这两条“轨迹”再怎么闪转腾挪,她们都还是同样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着。那个方向没有终点,只有真实与虚构的裂口、历史与人类的缝隙、爱与身体的界限。
在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与深焦DeepFocus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日女性影展上,我们向大家介绍了阿部はりか(AbeHarika)、柴波、金子由里奈(KanekoYurina)、鲁瑞琪等四位新锐女性导演与她们的作品。该活动开票半日内即被抢售一空,收获了广大影迷朋友们的支持与赞赏。以此为契机,第二届的中日女性影展更进一步,向广大影迷朋友们推荐小田香与章梦奇这两位在电影节上履历丰厚、纪录片业界内广受瞩目的作者。我们希望能以中日女性影展为节点,让两条全速前进的“轨迹”能短暂地停留并收束、看一看互相在这十年来的经验与收获,以便更好地重新出发。因此,我们还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对谈,邀请小田香与章梦奇两位导演针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讨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在延续中日女性影展越境探索的主题之上,更是加入了一种新的对作者范式的期待:我们希望凭借相遇而让作者不再孤单、希望凭借着对彼此相似经历的认同而建立共同性、希望作者不再是一个全能高大的“我”而是携手共行的“我们”。
导演与展映影片简介
导演简介
小田香
小田香(OdaKaori)
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的小田香是一位电影导演/艺术家。她的作品通过影像与声音来探索人类的记忆维度。
年,小田香在美国霍林斯大学的毕业作品《噪音如是说》为她赢得了该年奈良国际电影节新潮单元的观众选择奖,同时也被以东京国际LGBT电影节为首的多个影展选中进行了展映。
从年起,小田开始在国际知名电影作者贝拉·塔尔先生开办的,位于萨拉热窝的电影学校进行学习。她摄制于波斯尼亚的作品《矿》(「鉱 ARAGANE」)()为她赢得了年山形国际电影节亚洲千波万波单元的特别奖。除了《矿》之外,她的其它中短篇作品也曾多次被里斯本纪录片展(Doclisboa)、莱比锡纪录片展(DOKLeipzig)、马德普拉塔电影节(MardelPlataIFF)等影展选中。
小田香的新作《沉洞泉》(「セノーテ」)在年被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光明未来”单元出品后,更是为她赢得了由日本最重要的作者电影节PIA电影节所设立的第一届“大岛渚奖“。大岛渚奖旨在发掘撑起日本电影界未来的才能与世界级的作者。而小田香能从坂本龙一、黑泽清、荒木启子等世界级的日本电影/文化重员手中获得这个奖项,也恰恰证明了她无与伦比的才华与实力。同年,小田香回顾展开始在日本各大电影院线巡回展映,更是为她赢得了不少的群众基础。
01
《沉洞泉》
(「セノーテ」)
年/75分/墨西哥·日本
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北部的洞窟内,有一种被称为沉洞泉(“CENOTE”)的灰岩深井。对于生活在没有川湖之处的古代玛雅人而言,沉洞泉不仅是唯一的水源,也曾作为活人祭祀的仪式场所被人使用。而今天,有着玛雅文明血脉的人们依然生活在沉洞泉边。影片试图将玛雅人所信奉的精灵之声与玛雅戏剧中台词诵读,结合于浮游在水下与地面之间的影像,勾勒出玛雅文化中对于现世与黄泉、现在与过去之间的联系。
02
《矿》
(「鉱 ARAGANE」)
年/68分/监制:贝拉·塔尔
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首都萨拉热窝的近郊,有着一个已有多年历史的煤矿。在地下米处,挖掘机与矿车的声音爆炸般响亮。在这样一个与死亡摩肩擦踵的场所,矿工们的脑中到底会发生出何种想象,而他们的身体又会面临怎样严酷的考验?仅凭一台摄影机,小田香单枪匹马亲身潜入地底去寻找她的答案。
03
《噪音如是说》
(「ノイズが言うには」)
年/38分
暑假归国的主人公选择在自己23岁的生日宴会上向家人公开出柜。面对突如其来的消息,母亲选择拒绝接受,而父亲则选择用沉默来逃避。对家人反应感到失望的主人公征求家人的协助,开始制作有关于自己出柜的影片,以表演的方式再现实际发生过的出柜场面。
04
《翻花绳》
(「ひらいてつぼんで」)
年/13分
少女一边玩花绳一边等待着公交车。巴士每到一站都会迎来一位乘客,直至点满火把的终点。在京都花背村举行的祭典上,此岸与彼岸的少女们携手而行。
05
《闪瞬》
(「FLASH」)
年/25分
在从萨拉热窝到萨格勒布的长途火车上,作者望着窗外的异国风景感受到了一丝怀旧之情。灵光一闪之间,作者开始回忆自己记忆中最初的光景。
06
《色彩论:序章》
(「色彩論 序章」)
年/6分
从歌德的色彩论出发,作者借用16mm的黑白影像探讨了光、眼、摄影机与色彩之间的关系。
07
《向着那份温柔》
(「あの優しさへ」)
年/63分
拼接小田香在故乡日本拍摄的私人影像与在萨拉热窝学习电影的三年间积累的素材,讲述了抱有性别问题的人们跨越国界的对话、并探讨了贫穷与劳动等问题。是直击纪录片本质的、充满私人气质的作品。
导演简介
章梦奇
章梦奇
年出生,居住于北京与湖北随州殷店钓鱼台村。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年北京“草场地工作站”驻站作者。年参与吴文光发起的“民间记忆计划”。
章梦奇的“自画像”系列纪录片和剧场创作,围绕其家乡湖北省随州市殷店镇钓鱼台村——“47公里”为基点,在探寻历史与照亮现实之间持续长达十年的创作,并以一年一部影片形成期独特的作品群。
其“自画像”系列纪录片作品曾入选“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法国真实电影节”、“瑞士尼永真实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伦敦开放城市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其中年创作的《自画像和三个女人》评选为“第八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纪录片十佳,年创作的《自画像:47公里斯芬克斯》获得“韩国DMZ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国际最佳纪录片’白鹅奖’”。
其“自画像”系列剧场作品曾在瑞士FoundationCULTURESCAPES艺术节、法国青年舞蹈交流季、维也纳ImPulsTanz舞蹈节与克罗地亚ZKM青年剧场等国际戏剧舞蹈节展演。章梦奇作为“民间记忆计划”的成员,也参与创作了计划中的集体剧场作品:《回忆·饥饿》《回忆·墓碑》《阅读饥饿》《阅读父亲》等。
01
《自画像和三个女人》
导演、剪辑:章梦奇
拍摄:章梦奇、章燕
制作:年
我23岁,这是每个女人怀梦的年龄。女孩在孕育自己梦想的同时又要背负着另外两个女人的愿望。这个片子从自我寻找开始,涉及母亲、外婆三个血液相传、成长于不同时代的女人。作为婚姻牺牲品的外婆把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传递给了母亲,而母亲再次牺牲后又把同样的愿望传递给我。婚姻成为女人的梦想,也是梦想的杀手。
02
《自画像:47公里做梦》
年/77分
这是我的“自画像”系列影片之四。我在年初的冬天继续回到“47公里”村子。爷爷病危,我与爷爷的相伴,如同与死亡相伴。村子里是那些如同枯叶般的老人和记忆。我和村里的孩子们相识,并共同行动起来,在村子里建立一座图书室。一面是孤独困苦的老人,一面是阳光无邪的孩子。我的“梦”是否在此?
03
《自画像:47公里的窗》
导演、拍摄、剪辑:章梦奇
出镜:方红、李贵庭
片长:分
制作:年
这是我的影片“47公里”系列的第八部。在毛泽东肖像下,一个85的老人在夕阳中回忆着他追随“新中国诞生”的革命史。与此同时,15岁的女孩方红带着她的画笔在村子里穿行,敲开一个个老人昏暗的房间,坐在面前给他们画像,她像照亮记忆与废墟的一束光。我跟随在方红的身后,和她共同建造一扇47公里的窗。
策展人简介
//沈念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学士,日本大学艺术学研究科硕士,京都大学电影学博士在读。研究课题为电影中的戏剧与文学改编。同时是编剧、影评人、研究者与策展人。现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豆瓣ID:防寒对策。
//闻豪
就读于日本名古屋大学与英国华威大学联合博士项目。曾研究日本独立电影与作者的生产,现阶段研究主题为电影中的东京与全球化时代的城市政治。化名Methy进行电影评论、电影节报告、电影人采访及影展策展等多重活动。
联合策展人简介
//走走小姐
影评人、策展人。上海大学电影专业硕士,ONE签约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lsyg/1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