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历史沿革 >> 鼻炎验方汇总收集整理
1、鼻炎灵
苍耳子(捣)60g,白芷60g,辛夷60g,冰片粉6g,薄荷霜5g,芝麻油ml,液状石腊ml。
将前3味与芝麻油同放锅内,浸泡4小时,加热,待炸成黑黄色捞出,再下余3味药,搅匀,冷却后过滤,分装眼药水瓶内。
疏风祛湿,芳香透窍,清热消肿,化瘀止痛,滋润粘膜,收缩息肉。主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等。症见鼻粘膜充血,或干燥萎缩,鼻塞流涕,嗅觉失灵等。
用时仰头滴鼻,每次滴1~滴,日滴1-次。
《古今名方》
、通窍鼻炎片
苍耳子(炒)10g防风90g黄芪g白芷90g辛夷90g白术(炒)90g薄荷30g
上七味,取白芷、白术50g粉碎成细粉,剩余白术及其余苍耳子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8~1.3(80℃)的清膏,与上述粉末混匀,干燥,粉碎,制粒,压制成片,包糖衣,即得。
散风消炎,宣通鼻窍。用于鼻渊,鼻塞,流涕,前额头痛;鼻炎,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
口服,一次5~7片,一日3次。
《中国药典》
3、鼻炎丸
柴胡10克,薄荷10克,菊花10克,蔓荆子10克,防风10克,芥穗10克,黄芩10克,桔梗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枳壳10克,牛角克,细辛5克,龙胆草5克,辛荑15克。
共为细末为密丸,每丸熏3.5克。
发表散风,清热解毒,宣肺通窍。主风寒伏郁化热,肺热不宣,重蒸清窍。
日服-3次,每次1-丸,孕妇慎服。
《中医杂志》
4、千柏鼻炎片
千里光44g卷柏g羌活16g决明子4g麻黄81g川芎8g白芷8g
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黑色;味苦。
以上七味,羌活、川芎、白芷粉碎成细粉;其余千里光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羌活、川芎等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压制成片,包糖衣,即得。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宣肺通窍。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所致的伤风鼻塞,时轻时重,鼻痒气热,流涕黄稠,或鼻塞无歇,嗅觉迟钝;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见上述证候者。
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
密封。
《中国药典》
5、桔梗元参汤
成分为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熬水,大约五碗水熬剩两碗,然后早晚各服用一碗。
专门治疗鼻炎中鼻涕清的。可以升降气机,去除寒邪,但是如果鼻涕的颜色是黄色的,则不可服用。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卷八中
6、五味石膏汤
五味子3克、生石膏9克、杏仁9克、法半夏9克、元参9克、茯苓9克、桔梗9克、生姜9克。
:熬水,大约五碗水熬剩两碗,早晚各服用一碗。
多年鼻炎患者经服用,慢慢可减轻大半,甚至痊愈。
罗大伦《救命良方》
7、辛夷散
辛夷、细辛、藁本、升麻、川芎、木通、防风、羌活、甘草、白芷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6克,清茶调服。原书未著剂量,也可改作汤剂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疏散风寒,通利鼻窍。
感受风寒,鼻内壅塞,涕出不畅,不闻香臭,舌淡苔白,脉浮。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等病症。
《济生方》
8、苍耳散
辛夷仁半两(15克)、苍耳子二钱半(6克)、香白芷一两(30克)、薄荷叶半钱(1.5克)。
上为细末,每服6克,用葱、茶调下。现代常作汤剂水煎服,用量酌减。
祛风通窍。
鼻渊初起,症见鼻塞不闻香臭,流浊涕不止,前额头痛,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鼻炎等病症。
《济生方》
9、清热解毒方
当归10克,生地1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北沙参15克,川贝母10克,金银花1克,野菊花1克,桔梗6,阿胶10克(另冲),生甘草6克。
上诸药水煎取药汁。
滋阴养血,清热解毒。
适用于萎缩性鼻炎。
每天1剂,10天为1个疗程,治疗3-5个疗程。头痛头昏加用女贞子15克,冬虫夏草10克;鼻出血或涕中带血丝加用仙鹤草30克,墨旱莲30克;臭气重加用黄芩1克,知母1克,鱼腥草30克。
如需要了解更多秘方内容,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lsyg/2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