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巴尔干群雄大乱斗,奥斯曼借机收人头

发布时间:2023/3/29 13:55:04   点击数:

话说自年塞尔维亚倒台后,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又变得一片浑浊,马其顿,色雷斯,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地区纷纷脱离了塞尔维亚“老大哥”的麾下,这让塞尔维亚很受伤,市中心价值千亿的房产被人瓜分殆尽,换了谁也不高兴。可想是这样想,事到如今它能自保就已经很不错了。相比之下,它的邻居拜占庭同志就惨太多了。

干过保险行业的人都清楚,推销保险最喜欢那种人傻钱还多的客户,不费口舌,直接白给。拜占庭就是这样一个冤大头,白白给奥斯曼了许多政治利益,让奥斯曼这个平平无奇的穷小子一跃成为巴尔干的新星。当拜占庭回过神来时,当年那个穷小子俨然已成为一方巨擎,它想动都动不得了。

年,奥斯曼新君穆拉德一世即位,立即对拜占庭展开攻势,色雷斯地区的堡垒和富饶平原尽数被奥斯曼控制,对拜占庭来说,奥斯曼已经把刀架在脖子上了,再不反抗它真的要完,年拜占庭同奥斯曼帝国在阿德里安堡交战,拜占庭全面溃败,守军开城投降。这下事情大条了,阿德里安堡一丢,拜占庭就如同一个没了四肢和躯干的废人,只能任人摆布。

占领了阿德里安堡,奥斯曼一下打开了巴尔干半岛僵持的局面,向北可进军保加利亚,向西可蚕食斯拉夫诸国,巴尔干霸主的称号已近在咫尺。而此时西方的诸侯们显然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匈牙利甚至对同为基督徒的保加利亚发动了一次十字军东征,双方在边境大打出手,俨然一副非要分出你死我活的架势。

趁这两大帮派大战元气大伤,奥斯曼毫不犹豫地背刺保加利亚,占领菲利波要塞,切断了保加利亚同西方诸国的联系,控制了保加利亚和拜占庭的经济命脉,同时把这两个“难兄难弟”变成了自己的附属国,虽然它们的忠心并不怎么可靠。

拜占庭倒了,抗击异教徒的重任落在了匈牙利的肩上,它迅速抛弃宗教纠葛,同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组成联军抗击奥斯曼帝国的侵略,战争是一边倒的屠杀,史学家记载,奥斯曼对驻扎在马里查河谷联军进行了偷袭,数以千计的军队被赶到河里溺亡,匈牙利在第一次博弈中就以惨败的结局收场。

奥斯曼对巴尔干频频用兵之际,拜占庭也没有坐以待毙,它先后两次前往教廷,乞求教廷能够发动十字军打退奥斯曼人的进攻,但两次拜访的成果都所得寥寥。其实不怪西欧国家不愿意出兵,而是奥斯曼进攻的时机选得太好了,十四世纪是什么?正是“黑死病”肆虐的时代,其对欧洲造成的后果甚至等同于一次世界大战,高达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率几乎瘫痪了整个西欧社会,在这种大背景下,谁还有心思为一个微不足道的二流小国出兵呢?

要我说,奥斯曼真的是十四世纪的天选之子,蒙古人入侵导致罗姆苏丹国的灭亡为奥斯曼的独立创造了条件;拜占庭的“引狼入室”让奥斯曼的侵略得以名正言顺;黑死病的爆发让整个西欧社会都无暇东顾;我想如果有什么能解释这一切,那可能就是命运吧……

年由塞尔维亚领导的巴尔干联盟再战奥斯曼,矛盾重重的联军根本架不住凶悍团结的奥斯曼人,塞尔维亚在这一战后彻底崩溃,分裂为众多小公国,这一仗的胜利给奥斯曼一个消化的机会,它的目的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占领地盘,而是将征服的希腊地区彻底同化,成为奥斯曼的“东西”,用个时髦的概念来说就是所谓的文化殖民。

奥斯曼攻打巴尔干的思路很明确,消灭敌方有生力量,占领关键要塞,破坏当地经济,同时辅以威逼利诱的手段,分离巴尔干联盟,让其不攻自破,这种方法屡试不爽,奥斯曼凭借其高明的厚黑手段合纵连横,巧妙地建立起奥斯曼在巴尔干地区的支配地位。

奥斯曼是一个伟大的导演,巴尔干诸国更是杰出的演员,它们竭尽全力地配合奥斯曼去演出一场内斗大戏,其敬业精神不能不让人感动,但它们在巴尔干上演的好戏还远远没有结束。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lsyg/241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