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8 18:31:29 点击数: 次
关键词:十天共读一本书《文明的冲突与社会秩序的重建》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提到民主,人们也许第一个想到的是西式民主模式,不论是美国的众参两院,还是英国的上下议院,都是西式民主的具体形式。若提到西方文明的成功,民主二字一定算是功不可没。在我国五四时期,有识的知识分子们一直认为,民主和科学是解救身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良方。民主和科学,也被亲切的叫做德先生和赛先生。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西式民主必不可少。读完亨廷顿的这本《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很明显的一种感觉就是,这是由一个西方学者站在西方国家政治立场上分析所谓“非西方文化”国家对他们的体系所构成的威胁的一次精彩演说。并且仅仅是演说。他的一些观点的形成是在意识形态差异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偏见下产生的,而不是站在各个文化的角度分析不同国家、经济体系合作或者冲突的原因。在全书一开篇,作者就说“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分别列举了非洲的部族冲突,塞尔维亚及附近的民族争端,两德、两朝及台海等问题。作者的文明观点为研究国际关系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从文明的角度思考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从这个角度理解国际问题确实可以解释许许多多的国际冲突或战争,比如俄罗斯与车臣,巴尔干地区的各种武装冲突,穆斯林社会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制造的各种恐怖袭击和自杀式爆炸案。但是文明终究只是研究国际关系的一个视角,想成为一种范式多少有点难度。国际关系的研究视角应该仍然是以国家利益、国家主权、意识形态等等为范式。如果不是为了确立一种范式,作者为什么又会如此强调文明在国际冲突中的作用?答案可能因人而异,但我认为,作者的这些观点,为美国在全球伸张自己所为的正义,推行自己所谓的西方价值提供了一个非常合理的借口,虽然作者自己可能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和愿望。首先,作者把在南斯拉夫战争中俄罗斯向塞尔维亚人提供外交支持与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和利比亚向波斯尼亚人提供资金和武器等做法看作是“由于文化亲缘关系”而造成的,但他却没有看到其中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如果就按作者所说,那么二战前一直排斥犹太人的欧洲国家为什么又要在中东战争中与美国一道支持以色列复国呢?难道西方国家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对立仅仅是因为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么?如果放在几百年前,这个理由也许还成立,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造成他们两种文化体系冲突的最直接原因只有一个——能源。几百年前,凶残的“十字军”打着驱除异教徒的“圣战”旗帜东征耶路撒冷,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掠夺东方的财富;几百年后的今天,北约帮助以色列复国的间接目的是为了在阿拉伯世界建造一个据点,直接目的还是为了沙漠中的石油。在我看来,西方社会要承认自己的文明并不是万能的理论,要正视世界社会的变化,要正视其他文明的崛起,要正视自己已不能成为主宰他人死活的文明。西方文明不再一枝独秀。要顺应世界的发展,多元,以及多极化。才是未来的方向。当然,我们自己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所谓西式民主这种舶来品,是不可能完全适应于我们自己,西方民众用自己千百年的心血,从中世纪的黑暗,走到了现在社会的幸福美好。而我们,也应该有着同样的决心,以我们自己国家的现状,以我们自己文明,不断改变和拓进,来寻找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属于千百年中华文化伟大硕果的路。而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正是我们应有的使命。而我觉得,我们正在这条路上大踏步的迈进。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我们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地信一组:郝江涛,尚少博,刘艺,冉东杰,孔德佩,杨宏茂,徐皓,金添,赵杨天峥,石嘉丽,董瑾河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国旗队文明冲突怀想亨廷顿说“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的,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显而易见,他对冷战后全球政治的演变做出了解释和预测,渴望提出一个对于学者或者决策者有意义的,有用的看待全球问题的框架或者模式。首先,从整体上讲,作者从西方文明写到了东方文明,从中世纪文明,华夏文明写到了冷战结束后的文明以及对未来文明的预测,采用纵横结合的方式将文明对整个世界局势的影响剖析得非常精湛。同时又用对比的手法将每一地域的文明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用议论的方式深刻论述文化对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主要影响,并由此得出结论“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最大的威胁,建立在文明之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也就是说,世界要和平,国际要稳定,只有建立在被世界认同的文明基础上的秩序才是可靠的,才是可以起到作用的。我认同作者的逻辑形式,但通过相关对文明冲突这本书的书评的相关阅读,内心不免也产生自己的看法。从美国的视角而言,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风起云涌,黑人,拉美,亚裔等族群的力量越来越强,欧裔白种人的权益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个美国人,作者的出发点是美国的立场,所有的问题都是用美国的标尺去衡量,无法站在世界的高度去俯视众文明。所以在我们看来这种西方中心论的思想是否导致亨廷顿只能看到别的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挑战,而忽视了西方文明对其他众多文明的冲击呢?同时,这种单纯认为世界动荡的根本因素在于文明冲突的看法,是否还是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文明,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文化,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在思想领域的反应。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是否也是由经济基础推波助澜,在文明形式上逐渐发生量化和质变,由此引发世界的动荡局面呢?老实说,只看一遍,我并没有读懂,尤其是一些学术名词和专有名词也会搞得自己晕头转向,我想或许是问题的本身就有争议,又或许人们并没有领悟到亨廷顿思想的深刻意义,言论或是预测本身就具有局限性,一切也许需要实践才能给出最真实的答案吧。河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国旗队级郭莹莹外国语学院我眼中的南海危机——读《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感据亨廷顿书中所言:在冷战后的世界中,国家日益根据文明来确定自己的利益。它们同具有与自己相似或共同文化的国家合作或结盟,并常常同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发生冲突。自苏联解体以来,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伴随着自身实力的下降以及众多潜在竞争对手实力的增长,美国全球部署战略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近来美军撤出伊拉克以及“重返亚太”口号的提出,其策略实质是美国对年提出的东亚政策的三大支柱的再次强化,遏制中国发展。仔细考量冷战后的国际秩序,不难发现山姆大叔为何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亚太地区。从经济秩序而言,欧盟货币一体化虽已形成,但伴随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弱小的国家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诸如希腊等国家甚至一度走向了破产的边缘。作为欧元区的核心国家德法发挥的提振作用也十分有限。总体而言,欧元是最有可能对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进行挑战的货币,但不幸的是整个欧元区的协调机制以及每个国家的小算盘严重影响了欧元与美元相抗衡的能力。俄罗斯是苏联解体后最大的财产继承者,但是由于90年代经济改革的失误,俄罗斯的经济实力较前苏联有了很大程度的削弱。虽然在普京担任总统期间国家的实力有所恢复,但其严重依赖能源发展的经济模式受外部影响较大,整体的经济实力仍十分有限。日本自上世纪80年代签署“广场协议”后,经济就没有什么大的起色,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期间日本首相走马灯似的不停轮换,但日本经济似乎还在迷失当中持续。即使现在也有诸如: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但在可预见的将来对美国的冲击程度有限。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而今已然坐上了世界经济的第二把交椅。虽然经济规模与美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但这足以使山姆大叔芒刺在背,欲先除之而后快。特别是作为儒文化圈的核心国家,不仅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与西方国家有着巨大的差异,而且文明起源、文化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据亨氏所言,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纵然不论其观点公允与否,文明的不同确实是引起国家间冲突的诱因之一,但个人认为决定国与国之间远近亲疏的关键因素最终都要归因于“利益”二字上来。任何的国家角色都可以转变,只不过就看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去背叛罢了。从世界政治秩序来看,当下世界政治的内核是以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为核心再辅之以德国、日本等区域性大国组成了世界政治权利的中心。而其中,美国的盟友又占去其中的大部。虽然西方文明内部也有着或大或小的矛盾,但当出现影响西方世界的关键性事件时,几个国家总能互相妥协,达成较为一致性的意见。而从中国以往在世界政治舞台所扮演的角色来看,尚不足以对西方的政治格局施加大的影响。中国现今实力也决定了中国对外政策的走向是亦步亦趋的,不可能有大的动作。最近中国宣传了自己的六大“核心利益”其实质是基于对外部威胁的一种隐形情绪表达。中国要想获得更大的政治话语权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美国现在也面临着经济不景气、阿富汗等诸多棘手问题,但遏制中国的企图一刻也没有放松。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想通过货币手段打压中国的想法绝不明智。台海局势而今较为缓和,这张牌所起效用有限。而人权、西藏等问题在某一时间点或许能够对中国有着较为严重的冲击,但基于整个中美关系的时间段而言,这两张牌定然不是主流。因此,南海问题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崛起所惯用的一张牌。南海是中国大陆濒临的四大边缘海之一,位于中国南部方向,曰:南海。众所周知,先前 有种剑拔弩张的感觉。中国渔政船切断了越南石油探测船的电缆、越南扣押中国南海捕鱼渔民、菲律宾引进美国二手巡逻艇等一系列事件不断上演,南海面临着危机。上世纪70年代南海勘探出蕴藏量巨大的石油矿藏,因此南海也就拥有了“第二个波斯湾“的美誉。而后南海问题才渐渐暴露出来。先前各国对中国拥有的岛礁海域并没有过多的异议,但当此海域发现石油之后,众多东南亚国家不愿意放弃嘴边的肥肉,纷纷对南海提出了主权要求。但由于当时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以及海洋策略的缺陷,导致了南海纷纷被地区各国所瓜分。截至目前,南海海域所开采出的油井,没有一口属于中国,越南通过开采南海地区的石油获得了超过亿美元的石油收益。并通过与西方石油公司合作,让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南海问题愈加难以解决。就南海问题相关方(台湾除外)而言,海军实力与中国海军实力全然不在同一水平上,中国忌惮的是其背后美国强大的海军实力。美国拥有十一艘核动力航母,而中国首艘航母才下水试航不久,且为常规动力,各项配套武器系统均与美方有着巨大的差距。就算今后各项武器系统成型,组建成中国的航母战斗群,其象征意义也远大于其实质所起的效用。南海其他国家深知中国的崛起需要时间,因此,对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建议也是充耳不闻,中国的海洋权益面临着严重威胁。而对中国自身而言,南海问题不能永久搁置下去,但就目前的实力而言,中国采取的各项行动也必须限制在不引发武装冲突的限度以内。南海危机依旧会持续下去,南海的前景不甚明朗。(注:此文不对其他大国如:俄罗斯、日本参与南海问题进行论述)外国语学院级翻译一班刘丹
责编:NINI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laisilecar.com/lyjd/187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