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旅游景点 >> 老陈中东欧旅行必读amp一句英语0
Thetoiletisrunning.
抽水马桶漏水了。
因为这次路线里边好几个地方都有多瑙河,而且是维也纳出发,又回到维也纳,所以特意给大家选了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而且是由同样出生在奥地利的赫伯特·冯·卡拉扬指挥的版本。
昨天又到天津交通广播做了一次直播,专门讲的波黑。因为节目时间有限,只约略讲了萨拉热窝和莫斯塔尔的很小一部分。因为我还没拿到录音,所以没办法直接发出来。想听的师友请手机下载“津云”APP,点击“融媒”找到“天津交通广播”,选择11月25日中午节目《派》12:30之后的部分收听回放即可。
叔归正文。今天把这次旅行的路线先跟大家介绍一下。从北京飞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在维也纳机场租车自驾,直接南下到了奥地利南部城市格拉茨下榻。
(格拉茨俯瞰)
之后再从格拉茨往南纵贯斯洛文尼亚,进入克罗地亚。因为斯洛文尼亚和奥地利同属申根国家,所以两国之间是没有边检站的。和其他申根国家一样,两国交界的地方,只在路边有一个不大起眼的界牌。从斯洛文尼亚进入克罗地亚就不一样了,虽然这俩国家之前同属南联盟,但克罗地亚不是申根国家,因此入境要检查证件。如果持有申根国家的多次往返签证,就可以免签进入克罗地亚。所以我无需提供单独的克罗地亚签证,边检只盖章即可入境。建议只持申根多次签证的亲们最好从申根国家出发前往克罗地亚(比如从申根国家转机),我是开车从申根国家出发前往,意思一样。到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后下榻。
(酒店窗外萨格勒布的清晨)
之后再从萨格勒布出发前往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进入波黑境内同样要经过边检,因为波黑也不是申根国家。好消息是从去年5月底开始,波黑已经对中国护照持有者免签了,所以同样只护照盖章即可进入。进入波黑的第一站到达莫斯塔尔小镇,玩耍一番之后前往首都萨拉热窝。这一天最辛苦,开了公里,大部分还都是崎岖的山路。
(美轮美奂的内雷特瓦河,莫斯塔尔古桥)
从萨拉热窝出发,下一站到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这一路可谓翻山越岭,都是小路。波黑和塞尔维亚隔着一条德里纳河,所以有相当一段路都是沿河开的。这一路风景不错,我还特意在中间停了两次车。这边是波黑,对岸就是塞尔维亚。
(德里纳河。左边是波黑,右边对岸是塞尔维亚)
开过一座桥就到了塞尔维亚的边检站。塞尔维亚也不是申根国家,但是这里从年1月1日起对中国公民无条件免签,所以和波黑一样只需护照即可进入,盖章之后就放行。等候期间我看到有徒步从波黑进入塞尔维亚的当地人,只向边检官出示证件就走了过去。进入塞尔维亚你会发现路面和建筑会逐渐好起来,后半程有高速公路可走。之后到达贝尔格莱德下榻。
(从贝尔格莱德的卡莱梅格丹公园眺望,左边是萨瓦河,右边是多瑙河)
从贝尔格莱德再出发,开往匈牙利南部小城赛格德。匈牙利是申根国家,所以从塞尔维亚进入匈牙利时又要进行边检。我在酒店退房时前台服务生问我下一站要去哪儿,我说匈牙利,他告诉我他有个朋友当天一大早开车去匈牙利,在边检排了将近3个小时队,所以提醒我注意时间。当我开到塞匈边境时发现我前边只有几辆车在排队,我还想太夸张了吧,根本没几个车,估计几分钟就能入境。没想到的是,我紧跟的前边那车停下后直接熄了火。我正诧异的时候,发现前边的车子几乎都熄火等着呢,有的人还从车上下来往前张望。于是这个车队就越排越长,没多久我后边就看不到队尾了。没办法,等着吧。经过多次的启动、熄火,熄火、启动之后,终于快轮到我了。我发现边检人员除了要求前车打开后备箱仔细检查,还用专门的大镜子反复检查底盘有无私藏违禁品。原来这就是通过速度慢的原因,查得还真细。
轮到我了。除了把护照交给边检官,我还得下车打开后备箱配合检查。边检官看了一下我车牌照,因为是H字头的匈牙利牌照,他就直接跟我讲匈牙利语,我心说哥们儿你看我长得像本地人吗?我赶紧跟他说请讲英文。他于是改用英文说了一遍,我一听那英文,我的天呐……几乎跟匈牙利语没差别,我连蒙带唬估计他是问我有没有东西要申报,于是直接回答了No。他让我打开行李箱,一看就是几件衣服,另外的箱子根本没打开就跟我说OK了。所以我估计我是之前这些车里边耗时最短的一个,不然不可能等那么久,大概是看我朋友和我都面善吧。过了边检站我看了看时间,整整40分钟过去了,就这效率。好在天气不错,多等一会儿也无所谓啦。之后很快就赶到大学城赛格德下榻。
(安静的赛格德大学走廊)
从赛格德再出发就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了。这可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匈牙利的路比较好开,没什么盘山道,基本都是高速公路。在布达佩斯这样的地方最好不要开车行动,把车往酒店车库一放,去哪要么腿儿着,要么坐公交或打车。我选的酒店就在城中心,所以去哪儿基本都走路可达。看过大饭店的各位都知道这是曾被斯·茨威格盛赞的城市。
(布达城堡,多瑙河上的塞切尼链桥)
离开布达佩斯,下一站是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同样是申根国家的斯洛伐克就无须再进行边检,所以直接走高速就到了。这地方我太喜欢了,因为它小而静。
(布拉迪斯拉发城堡,多瑙河)
再下一站就回到出发的原点——维也纳。奥地利同样是申根国家,所以也不必考虑边检的麻烦,况且从布拉迪斯拉发出发不到1小时车程就到维也纳了。同样,作为旅游热点城市,还是不建议在维也纳城内开车。很多地方走路可达,美泉宫距离市中心略远,可以选择购买维也纳卡(有不同天数可选),然后一卡在手,走遍全城。
(维也纳美泉宫的黄昏)
地理学得好的小伙伴大概整明白了吧?我们这基本是走了一个环形,而且是逆时针走的。这一圈总计公里多一点。最好玩的事儿是什么呢?就是各国使用的不同货币。您想啊,申根国家大都使用欧元了。但这几个国家里就有例外,匈牙利使用福林。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使用欧元。克罗地亚货币叫库纳,波黑货币叫可兑换马克,塞尔维亚货币叫第纳尔。我这脑子里敢说装着一个巴尔干半岛的地图,方向不会错。但是这些货币没办法都装下啊,因为每种货币和欧元的汇率相差悬殊,在这买瓶水还花两块呢,到那一下子要花几百。每到一地酒店入住之后,我就先跑门口学么一个ATM机取点儿当地银子,不然买瓶水都麻烦,因为东南欧国家能刷卡的杂货店很少。
再有一个好玩儿的事就是语言。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虽然克罗地亚、波黑、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这四个国家之前同属前南斯拉夫,但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我之前在朋友圈发过一个写着贝尔格莱德大字母的广场照片(见下图),不少师友跟我讲那不是俄文字母吗?您还真说对了。因为塞尔维亚语现在主要使用西里尔字母,俄文同样使用西里尔字母,所以这俩看上去就一样啊。亲俄的塞尔维亚人就主要用西里尔字母书写,而亲西方的人则更愿意用拉丁字母书写。斯洛文尼亚语和克罗地亚语使用拉丁字母。最让人晕头转向的波斯尼亚语则是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都会用,所以有时您来份当地报纸您会发现这一版还能凑合认识字母呢,翻过来那面居然全是西里尔字母了,它认识我、我可不认识它呀!您说够乱不够乱?!可是翻回头来说,虽然这一堆语言这么乱,但其实它们都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南部语支,要不当初叫南斯拉夫呢。估计他们这些语言的差异也就相当于京津冀再加上山东山西一带的意思吧,所以过去南联盟时候大家也互相都能听懂,你带点儿天津卫口音,我有点山西老醋味儿,反正差不多这意思吧。另外,您知道吗,俄文同样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只不过它是东部语支。一南一东,这么一说,估计俄文跟这些语言的差异也就是东北对华北了呗。
(贝尔格莱德公共广场上的西里尔字母版“贝尔格莱德”)
斯洛伐克语竟然也是斯拉夫语族,只不过是西部语支,我琢磨着也顶多到了陕甘宁的差别吧。而匈牙利语倒是乌拉尔语系了,终于不是一码事了,但是匈牙利族裔在周边国家有几百万人之多,所以我估计对人家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些国家里只有奥地利是讲德语的,但德语也是印欧语系,只不过是日耳曼语族。好在我上学时学过一些德语,多多少少还记得一点儿。说到这儿想起一个最好玩的事,我在布拉迪斯拉发开往维也纳的高速上加油,加油的大叔用斯洛伐克语问我话,我猜是问要不要加满。我于是用英文说,30升。大叔没听懂,于是用手指在后风挡玻璃上写了个50,我在旁边写了30。他于是用德文问我:drei?ig?(30?)我秒懂啊,赶紧回答:Si,Yes,Ja……drei?ig。您看清楚了吗,Si是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的“对”,Yes是英文不用说了,Ja才是德语的“对”,我倒腾了三遍才把这个Ja说对,然后跟着说了一遍德语的“30”,乱套了都。不过出门旅行的乐趣不也在此吗?
上期把萨拉热窝讲了,今儿把整个路线念叨了一遍,以后我会陆续把不同地方的更多照片以及好玩儿好吃的说说。今天字有点儿多,您要喜欢看我嘚啵,请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lyjd/2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