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初见巴尔干之四萨拉热窝的另类体验

发布时间:2018/3/13 16:04:57   点击数:

波黑,在前南时期便是较贫穷的地区之一,后又发生了波黑战争,经济严重受损。波黑国内有塞族(信仰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穆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尼亚人,穆斯林)、克族(信仰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人)。

前面的游记都没谈及前南斯拉夫的内战,既然写到波黑,就无法回避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南斯拉夫内战,就得谈谈南斯拉夫的前世今生。我不是历史迷、军事迷,希望能用我有限的水平描述清楚。

14世纪时塞尔维亚曾经是巴尔干最强盛的国家之一,15世纪后至19世纪,巴尔干半岛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被奥匈帝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统治。大部分现有的巴尔干民族国家出现于19世纪到20世纪初,他们分别从奥斯曼帝国或奥匈帝国独立后,成为独立国家,其中塞尔维亚和黑山在年独立,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于年独立。年,以塞尔维亚人为主、倾向于斯拉夫人民族主义的革命组织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巴尔干打响。一战结束后,该地区组成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年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南斯拉夫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分别被德国、意大利占领。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和军队,击败法西斯,并于年11月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年南斯拉夫通过新宪法,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六个共和国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组成。

铁托执政下的南斯拉夫,与苏联保持距离,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这使得南斯拉夫变成欧洲唯一没加入华沙公约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东欧国家里是比较富有的一员。尽管在他执政时期被批评为威权统治,但他是南斯拉夫联邦内各民族统一的象征,他试图降低塞尔维亚的规模,控制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塞族垄断政治的倾向,他重划战前的行政区疆界,将某些塞尔维亚人口拨给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建立了伏伊伏丁那自治省与科索沃自治区两个自治地区,但也给日后这两个地区的独立倾向创造了条件。年5月铁托逝世,铁托逝世后,南联邦再也无凝聚力将各民族团结在一起,由于政治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上的差异,致使各成员国深层次矛盾日益尖锐。

年12月,斯洛文尼亚进行全民公决,88%赞成独立。年6月,斯洛文尼亚正式宣布独立。南斯拉夫随即派兵向斯洛文尼亚宣战,但十天内便从斯洛文尼亚的抵抗中撤退,双方基本没有伤亡,史称十日战争。

年6月,克罗地亚进行的独立公投,在塞族人的抵制下,独立一方仍以绝对优势胜出,克罗地亚宣布独立。年6月,克族与境内的塞族引发流血冲突,米洛舍维奇派“ ”到克罗地亚境内援助塞族人,战斗主要集中在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聚居区,后来扩散至克罗地亚同波黑的边境地区,最后由美国外交调停结束战争。克罗地亚在年后重组军队,年5月,克罗地亚发动“闪电行动”夺回了西斯拉夫尼亚,后来双方签订协议,冲突结束。虽然没因战争造成大量死亡,但是造成了20万左右的塞尔维亚难民,大部分都逃回了塞尔维亚,也改变了克罗地亚境内的民族成分,克罗地亚人比例提高到近90%,塞族人由之前的五分之一下降到只有5%。

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两共和国宣布独立后,在南斯拉夫引起连锁反应,另外一些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战后重建的南斯拉夫联邦制国家已逐渐解体。年3月波黑公投,有过半数的波黑公民赞成独立。年4月6日,欧盟的前身欧共体正式承认波黑独立,而就在独立的这一天,坚持留在南联盟的波黑塞尔维亚族(塞族)动用坦克和火炮将主要由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居住的萨拉热窝包围,不间断地对其进行轰炸,波黑战争由此爆发。波黑战争开始后,控制军队的波黑塞族由于得到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重组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支持,装备有坦克、大炮、飞机等重武器(穆、克两族在战争初期基本无重武器),军事上占明显优势。毫无防备的穆斯林城乡处处燃起战火,整车的塞族军人冲进穆斯林村镇烧杀抢奸,把男性的穆斯林全部捆绑上车,运送到秘密地点进行肉体消灭,被各界称为是一场规划周密的种族大屠杀。穆斯林被迫组织起来进行抵抗,向全世界发出求救的呼吁。波黑战争中,在民族情绪的煽动下,许多原本和睦相处的邻居因民族、宗教之异反目为仇,互相残杀,三族间的战争历时长达三年半之久。年7月,塞尔维亚再向穆族人开火,迫使北约轰炸塞尔维亚三星期,最后塞军投降。年12月,波黑和平协议签署,宣告波黑战争结束,波黑正式独立。

年9月马其顿从南联盟和平分离,但马其顿随即和希腊爆发国名争端,年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名义加入联合国。

科索沃自治省,主要为阿族(阿尔巴尼亚人)。年,阿族人自行组织了公民投票,并宣布科索沃是一个共和国。年,阿族激进分子成立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开始运用暴力手段进行分离运动。塞尔维亚无力阻止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和马其顿从南斯拉夫独立,但它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科索沃独立,米洛舍维奇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地位,对科索沃的阿族实施暴力镇压,派遣大批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进驻科索沃,试图消灭“科索沃解放军”,导致科索沃战争爆发。年以后,科索沃地区不断发生武装冲突事件,随着战争的进行,成千上万难民背井离乡,无数家庭妻离子散,成为一场人道灾难。年底,北约开始介入到科索沃危机,对交战双方进行了多次的调停,但双方都不接受方案所提出的条件。年1月,科索沃拉查克村突然发现45具阿族人尸体,这起事件是由米洛舍维奇及塞尔维亚军队所策划实行,事件曝光之后,西方各国和联合国安理会都对南斯拉夫进行指责。随后双方开始进行和谈,阿尔巴尼亚人代表虽然接受了和平协定,塞尔维亚却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北约随即于年3月24日开始对南联盟进行空袭,空袭持续了将近3个月。米洛舍维奇后接受了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的条件。随后,科索沃维和部队进驻科索沃,科索沃战争宣告结束。科索沃战争之后,科索沃自治省由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实际管辖,虽然从法理上依然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并得到欧盟和美国外交担保,不支持科索沃独立,不会分裂南斯拉夫,但是实际上脱离了南斯拉夫以及塞尔维亚的管辖。科索沃在年宣布独立,并立即得到欧盟和美国外交承认,我国及俄罗斯等国仍未承认科索沃独立。

年5月21日,黑山举行公民投票,独派以55.4%的微弱优势决定终止与塞尔维亚的联邦关系。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国会亦宣布独立并且成为塞黑联邦的法定继承国,此举标志了南斯拉夫联盟的完全解体。

以上就是南斯拉夫的前世今生,以及南斯拉夫内战情况。其中波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现代化局部战争,战争期间,萨拉热窝居民经历了3年的围城战,期间15万人被清洗,3,栋建筑被炸毁,平民死亡5,人。全国85%以上的经济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多亿美元。

我们到达萨拉热窝,无论走在老城还是新城,一切的景象,都让你似乎触摸到战争,让你触景生情,硝烟过后的萨拉热窝,既美丽却又伤痕累累。

米利亚兹卡河穿城而过,有数座桥横跨河上,最有名的就是拉丁桥。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一世夫妇就在桥头刺杀了,成为了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

国家图书馆是萨拉热窝地标之一,年建成,最初作为市政厅,后改为国家图书馆。波黑战争期间,遭炮击而损毁严重,大批珍贵书籍和史料被焚毁。战后修复工程,在年启动,年重新对公众开放

熙熙攘攘的老城区,铺着大理石的庭院和小巷,到处都是奥斯曼时期的建筑

在小巷里遇到的少年帅气阳光,而他们身旁的建筑却弹痕累累

在旧城的广场上,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木制喷泉,16世纪从奥斯曼帝国引入,波黑战争中,喷泉曾被炮弹击中,年修复时,将塔身改成木制

萨拉热窝四面环山,在城外的山上几乎可以看到城市的全部,“狙击手大道”是萨拉热窝新城的主干道,当年塞尔维亚族人围攻时,就在城外的山上,对着这条街道上的行人射击。我们下榻的酒店,就在“狙击手大道”上,站在酒店门前,就可看到曾被枪击或炮击留下的痕迹

希望的隧道,是波黑战争期间挖掘的隧道,连接被围困的城市与机场之外的自由区域,为被围困的士兵、市民运输食物、饮水及药品

莫斯塔尔位于萨拉热窝西南多公里,是一个山区里的小镇,内雷特瓦河穿城而过,一座曾有年历史的石拱桥横跨奈莱特瓦河,莫斯塔尔老桥,是世界文化遗产,在波黑战争期间曾被炸毁,年重建完成,重建工程所用的石料,都是沉入河中的老桥原始石料,不足的材料也从当地取材,以保持材质和效果,极为逼真

虽然我们在波黑的旅程只有一天半的时间,而这样直接贴近战争遗留的气息,却是一次非常另类的体验。回来以后,波黑战争的故事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写到这里,我还在泪奔。硝烟已退,伤痕却还在,祈愿被战争夺取生命的亡灵,在天堂得到安息!?

相关链接:

初见巴尔干之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初见巴尔干之二|小巧迷人的斯洛文尼亚

初见巴尔干之三|掠过贝尔格莱德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好吗
白殿疯挂什么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rkmz/148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