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中

发布时间:2021/4/13 7:48:27   点击数:
18 如何克服拖延症美国零售商百思买(BestBuy)在最近的一份年度结算报告中指出,由于一些顾客没能赶在礼品卡过期之前把它们用掉,公司的收益增加了万美元。遇到这种情况的不止百思买一家。专门从事消费者研究的公司TowerGroup(塔群)估算,每年到过期日仍未用掉的礼品卡总额估计达到20亿美元。忘记消费的现金数额竟然如此巨大,一些消费者组织开始呼吁相关方修改法律,要求零售商把礼品卡的期限延长,好给人们留出一些富余时间来把它们用掉。但是,根据我们对说服过程的研究来看,这种改法非但帮不上忙,还有可能把事情弄得更糟。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一个完全不同的做法。事实上,只需要做一个小小的改动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就可以了。这个无需成本的小改变不但能促使你的亲朋把上次过节时你送给他的25美元亚马逊礼品卡花掉,还能帮你说服别人立即行动起来,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谁都有犯拖延症的时候,无论是多锻炼一点儿,还是启动一项新研究,或修剪草坪。说到为拖延时间找借口,咱们可谓是花样百出,创造力无穷。就像西班牙谚语说的:“明天总是一周里最忙的一天。”一般来说,人们拖着不想做的往往都是些比较无趣的事情,可实际上,我们经常也会把有趣的、喜欢做的事情拖到明天。为什么?原因之一是,人们总是一门心思去对付那些横在眼前的、争抢了注意力的“拦路虎”,同时错误地以为,一旦把这些解决掉,就会有更多时间去做更加有趣的事情了。当然,他们没想明白的是,拦路虎都是成群结队的,这个解决了,另一只必然会上来补位。这就意味着,将来他们照样也会很忙,结果有趣的事情就没空做了。研究者苏珊娜·舒(SuzanneShu)和艾莱特·格尼兹(AyeletGneezy)注意到,在这个繁忙的、信息过载的世界里,就像拖延那些“不想做的事”一样,人们对“想做的事”的拖延倾向也逐渐严重。于是他们设计了一系列非常有趣的实验。他们从中发现,对时间期限做一个小小的改动,竟能产生非常可观、而且是违反直觉的效果,大大提升了人们完成任务的可能性。研究开始之前,工作人员请受试者们评估一张礼品卡对他们的吸引程度,这张卡价值6美元,可以在当地一家高档面包店兑换咖啡和蛋糕。受试者也要回答,如果他们得到了这张礼品卡,会不会去店里把它用掉。但受试者们不知道的是,虽然卡的价值一模一样,但有效期不同:一个版本的有效期是3周,另一个版本的是2个月。毫无疑问,当受试者们被问到对有效期的看法时,他们都更喜欢期限长的那一张,而不是短的。有趣的是,似乎这种正面的评价也影响了人们对自己行为——会不会把卡用掉——的预测。评估有效期为2个月的那张卡的受试者中,将近70%都说自己会去,而评估有效期为3周的那张卡的受试者中,只有差不多50%的人声称会去。显然,大家都更喜欢较长有效期所带来的灵活性。还记得在本书引言中咱们列举过证据,说明人们对自身行为的预测能力是多么糟糕吗?真实情况会不会是这样:虽然大家都喜欢有效期更长的礼品卡,但有效期较短的那种反而更容易被用掉?这正是研究者们准备测试的议题,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与受试者们的预测相反,去面包店里兑换咖啡和蛋糕的人里,拿短期卡的人数是长期卡的5倍。人们或许更喜欢有效期较长的礼品卡,因为时间更宽松,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这一点反而会让去的人更少。为了做个最后确认,确保这项研究的结果主要是因为拖延,而不是其他原因,研究者们做了一系列的后续回访。那些使用了礼品卡的人都反映说,这次经历愉快又值得。那些没去成的人都流露出了后悔的心情,绝大多数都同意这样的理由:“我太忙了,没时间去”,或是“我总是想着过几天再去”,而不是“我忘了”,或是“我不喜欢甜点”“太麻烦了。”这项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如果你希望说服客户采纳你的提议,你马上就可以对常规做法做一个小小的修改。任何人都能做到。为了让目标受众响应你,不要把时间期限放得很长——以为长期限会让你的提议变得更有吸引力,这是个错误的想法。相反,这项研究建议我们,应该把时间期限大大缩短。例如,一家软件公司想鼓励更多的新用户注册使用他们的产品,如果把弹出窗口的内容从标准版的“现在注册”“明天提醒我”“下周再次提醒我”改成“现在注册”“明天提醒我”“三天内再次提醒我(最后注册日)”,注册率可能就会提升了。或许他们还可以给早早注册的用户发一点儿小福利或小礼品。如果金融顾问或投资经理想说服潜在客户参加在线研讨会或产品说明会,了解最新的投资小贴士,可以把邀请函上“敬请回复”的时间期限提早一点儿,而不是放得更晚,这样做会提升潜在客户的出席率。这个方法跟另一项研究成果是一致的:如果附在电子邮件里的邀请函标出了具体而且临近的截止期限,收件人点击注册的比率就会提高8个百分点。最后,如果你的伴侣、朋友或工作上的伙伴答应要跟你共享一瓶优质又很美味的红酒,却一再把日期推后,说是想等到某个足够特别的日子,舒和格尼兹会向你推荐一部热门影片《杯酒人生》(SideWays)里的一个片段,教你如何不露痕迹地说服他人:迈尔斯:我存了点儿好东西。一瓶年白马酒庄(ChevalBlanc)的好酒。玛雅:你有瓶年白马酒庄的酒,却放着不喝?……品尝它的最佳时期可能已经过了。你在等什么呢?迈尔斯:不知道。某个特别的日子吧。跟一个对的人共享。我本来想留到结婚10周年纪念日上喝的。玛雅:把年白马酒庄的酒打开的那一天,就是特别的日子。19 如何留住顾客跟定你年,英国朋克摇滚乐队“冲击”(TheClash)的一首热门歌曲打进了VH1百大摇滚金曲榜。在这首歌里他们唱到:“我到底是该走还是该留?”时至今日,歌词中的这个问题被人问到的频率大概跟30年前它刚问世时一样高,而且不只是用在恋爱问题上,商业问题里也适用。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在排队等待、而且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的顾客自问:“我到底是该走还是该留?”买完东西的顾客可能会从一个结账通道换到另一个,期望结账速度能快一点儿。网友们可能会刷新网页,希望内容能快点儿跳出来。拨打服务热线的客户可能会挂掉电话,等一会儿再打过来,盼着等候时间能缩短一点儿。我们大概是生活在一个有史以来步调最为迅速、资讯最为泛滥的年代,可我们依然得花费不少时间去排队等候(或是对着网页干等)。美国人一辈子平均花在排队等候上的时间大约是两年多。注意到这个事实后,研究者纳拉彦·加纳克拉曼(NarayanJanakiraman)、罗伯特·迈耶(RobertMeyer)、斯蒂芬·霍克(StephenHoch)想要找出哪些因素能够说服人们继续排队等下去,又有哪些因素会让他们彻底放弃,马上走人。他们的发现指向了一些虽小却十分重要的改变——任何一家企业或客户服务机构都能做到,并且在留住客户、提升满意度、提高服务评分方面能够得到显著的收效。这项研究的核心基于一个简单的直觉:很少有人会采纳“既然排队了,就值得等下去”的建议。例如,研究发现,当人们打电话给呼叫中心、等待服务人员接听的时候,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把电话挂掉,然后再重拨一遍——这主要是因为没耐心等。显然,极少有人会从这种策略中得益,因为将来再打过去的话,等待的时间加起来会变得更长。通过说服科学的透镜来审视这件事,“我到底是该走还是该留”的问题里包含了两个相对立的人类动机。一方面,人们排队等待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去琢磨“要是不在这儿等我就可以去做其他事情”。没能去做那些事情会被视作“损失”——因为人人都有避免失去的基本动机,排队等候的人可能会单纯因为避免任何可能的损失而放弃等待。然而,事情很少像表面上那么简单。排队的人往往都做出了一个主动的承诺,因此一致原则或许被激活了,导致他们留在队列里等下去。每多排一分钟,他们留下来的动机可能就会增加一点儿,因为他们离目标更近了。因此,在这场避免损失和保持一致性的拉锯战中,人们一般会怎么做?加纳克拉曼和同事们在研究中发现,绝大多数人做出了最糟糕的决定:在等到一半的时候放弃。毫无疑问,这个不够理想的决策多半都伴随着厌烦、挫折和不高兴的情绪。如果这些潜在顾客等待的是你的公司的服务,这情况可就不妙了。那么问题来了:你能做些什么来缓解这些情绪,并减少顾客在没打通电话之前就挂机的次数呢?一些明显的答案是,多雇用和训练一些接电话的员工;通过分析需求和承受容量来减少通话等待时间,然后用更有效率的方法来管控。虽然这些都很重要,但它们看上去都是大招,而且都挺费钱。鉴于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最微小、最不耗费资源的方法,还有哪些是我们能做的呢?在加纳克拉曼和同事们的研究中——他们在实验室里做了许多实验,也在印度一家呼叫中心获得了实地考察的数据——他们测试了一个很容易做到的“四两拨千斤”的手法,结果相当好:给拿着电话等的顾客找点儿简单的事干,让他们分分心,就能显著降低顾客提前挂机的比例。听上去太简单了吧,可它真的有用。我们想知道,这个方法是不是也能为企业所用,把绝大多数人都视为挫折沮丧的等待过程转换为开心愉悦的经历,甚至还能创造未来的客户忠诚度。金融机构可以把自动语音系统改一改,让拿着电话等待的客户收听一些理财小知识;对于那些在银行里等待的顾客,可以给孩子们设计一些小活动,教他们学一点儿关于金钱的知识。餐厅的领位员与其把那种可以兼做涂色游戏卡的餐垫留给桌前的孩子,还不如把它们拿给排队等位的家庭。当使馆里申请签证的人排起长队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给大家发点儿有用的资料,让大家分分心,比如印着当地常用语和风俗习惯(比如如何给小费,或是如何排队)的信息卡,等他们抵达目的地时就会用得着。说起让人分心的东西,我们想起了两个绝妙的例子。第一个是我们的博客里的一位读者讲的故事:有位顾客给他的手机运营商打电话,结果客服人员说她的系统很慢,为了替他节省时间,她过一会儿再给他回电话。可这位顾客已经等了一段时间了,他不想这么轻易就把电话挂掉,因此他坚持说不挂,要等。“好的,先生”,客服人员说道,“如果是这样,那您告诉我您最爱听的歌是哪首。”听到这么无厘头的问题,顾客彻底懵了,可他还是回答了。想想他震惊的模样吧:当他回答“是弗兰克·辛纳屈(FrankSinatra)的‘纽约,纽约’”之后,那个客服当即在电话那头为他唱了起来。第二个例子来自我们在英国的编辑,他告诉我们,有次他给猫咪保护组织(CatsProtectionAgency)打电话,等待服务人员接听的时候,他听到的不是音乐,而是抚慰人心的猫咪呼噜声。所以,或许我们给出的“四两拨千斤”的建议是,公司可以让人们自己选择喜欢的通话待机音乐。我们会选什么?当然是“冲击”乐队的歌了!20 把潜力变成现实假设你希望说服新客户跟你们公司签订一份利润丰厚的合约。或者,你希望自己能在招聘面试或升职选拔中脱颖而出。你是应该强调你过往的经验和出色成绩呢,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自己的潜力上,向客户或面试官指出你将来能够获得的成就?本书作者之一做了个快速调查,他在办公室里问了一圈(我们承认这个方法不够科学),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浮现出来:应该把重点放在以往的经验和成就上。乍一看这很合理。实实在在的成绩肯定比未来潜力更有说服力,这理由很充分:这些都是已经取得的成就,是千真万确,毋庸置疑的。因此,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客户在选择应当跟哪家公司签订这份利润丰厚的合约时,比起一群毛头小伙组成的、只是有成功潜力的公司,一个已经营多年并获得过数个行业大奖的公司显然更有胜算。同样,更有希望在升职选拔中胜出的应该是已经取得了出色成绩的那一个,而不是只具备发展潜力的那一个。但在现实中,事情往往并不是这样。许多体坛新秀就是凭借未来的潜质谈下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大合同。曾经的NFL四分卫贾马克斯·拉塞尔(JaMarcusRussell)是年NFL国家橄榄球联盟、NationalFootballleague的选秀状元,奥克兰突袭者队(OaklandRaiders)跟他签下了数目惊人的、价值万美元的合同。显然,突袭者队看到拉塞尔的大好前景,所以他们愿意花大价钱把他签下来——他们购买的是尚未转化成赛场胜绩的潜质。在商业世界中,不少人都能记起这样的例子:一个前途被看好却没什么经验的候选人击败了更有资历的同事,赢得了升职机会。如果你曾经在业务拓展部门或销售部工作过,你肯定遇到过这样的事:一个工作经验和过往业绩压根无法跟你相提并论(至少从履历表上看不出来)的对手把客户从你这儿抢走了。所以,说服他人的时候,你应该把重点放在哪儿?是强调潜力呢,还是强调现实?根据说服科学家扎卡里·托马拉(ZakaryTormala)、杰森·贾(JaysonJia)和迈克尔·诺顿(MichealNorton)[这位是出色的好书《花钱带来的幸福感》(HappyMoney)的作者之一]的观点,你应该强调未来的潜力——这多少有点儿违背直觉——因为在决策者看来,能出色完成某件事的潜质往往比已经在这件事上取得过出色成绩更重要。换言之,潜力往往会战胜现实。在托马拉和同事们做的一个实验中,受试者对一名应聘者的能力进行评估。此人申请了一家大型公司的银行部门的高级管理职位。所有的受试者都得知,这位应聘者在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取得了学士学位,专业是经济学,平均成绩点数(GPA)成绩3.82,并在纽约大学(NewYorkUniversity)深造,拿到了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然而,一部分受试者得知,这位应聘者有两年的银行业相关经验,最近还在一个名为“领导力成就评估”的测试中取得了92分(满分)的成绩。而另一部分受试者得知,这位应聘者没有银行业的相关工作经验,最近在一个名叫“领导力潜质评估”的测试中取得了92分(满分)的成绩。所有的受试者都被告知,这两个测试评估的都是候选人在今后两年内的表现情况。结果非常明显。受试者认为,“潜质版”应聘者比“成就版”应聘者更出色,更值得雇佣。从客观上看,潜质版的应聘者实力较弱,因为他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但尽管事实如此,受试者还是得出了上述结论。有趣的是,当工作人员请受试者们预测哪一位应聘者会在未来五年内做出更好的业绩时,受试者依然更愿意选择“潜质版”的那一位。在后续的跟进研究中,托马拉和同事们发现了相同的结果:当受试者必须在两个条件相同,但在潜质与实际成就方面有差异的人选中挑一个的时候,他们总是选择有潜质的那一个。这些结果清楚地证明了潜质的力量。原来,“潜质的说服力胜过现实”的现象不仅发生在招聘的时候。托马拉和同事们在一个更以消费者为主导的环境中(社交媒体的用户群)也发现了这种情况。在该项研究中,Facebook(脸谱)的用户们看到了一些对一位喜剧演员的评语。一半人看到的评语强调的是这位喜剧演员的潜质,比如“这家伙能成为下一个大腕儿”,以及“到明年,人人都会谈论这位喜剧演员了”。另一半人看到的评论强调的是这个喜剧演员已经取得的成就,比如“评论家们说,他已经成为大腕儿了”“人人都在谈论这家伙”。就像银行招聘实验和其他的进一步研究一样,Facebook的用户们也表现出了更重视潜质的倾向:当评论强调的是喜剧演员的潜质而不是实际取得的成就时,用户表现出更大的兴趣(以点击率测算)和喜爱之情(以粉丝比率测算)。但这是为什么呢?研究者认为,为何潜质总是比现实更吸引人,一个潜在的原因就是现实已经发生了,完全是确定的。当人们在评估一个具备“潜质”的候选人时,虽然这两个字会为信息或沟通带来明显的不利意味,但它给人带来的那种不确定的感觉却是相当有利的因素,换句话说,它激起了人们的兴趣。所以,这是不是意味着,当人们做决策的时候,潜质比现实更有说服力?很难说。但是,鉴于潜质可以勾起人的兴趣,进而让人们更加留意,那么沟通者可以借用它的力量。事实上,主持这项研究的学者明确指出,当对方把注意力放在你的潜质上之后,立即提供支持性的信息(比如来自可信渠道的证明信、领导力方面的高评分,或是其他类型的有说服力的信息),你获得对方青睐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假设你要说服一个客户跟你的公司合作。进一步假设,你认为你的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既有相关的经验,又有新颖的思路。你需要留意的一个虽小却很重要的点就是摆出这些优势的先后顺序。你应该先强调这份提案在将来能为客户带来哪些好处,借此吸引客户的注意力,然后再举出以前的成功案例。同样,如果你在申请升职,或是为某个申请升职的人写推荐信,上述研究建议说,更好的做法是你先强调自己(或你推荐的那个人)以后在这个新职位上能做出哪些成绩,而不是立即摆出之前的成就。这样做的话,你更有可能引起面试官的兴趣,这就意味着他会更专心地看你后续提供的、关于你实际业绩和工作经验的信息。高中毕业生在申请大学时也是一样,在申请文件的个人自述中,应该先让招生老师看到你的发展潜质。如果地产经纪想要推销一套不那么招人喜欢的房子,就可以把平常的做法做个小改动,在准客户的心目中创造出一幕更惹人喜爱的画面。例如,他可以强调这处破败房产的改造潜质:客户可以把它改建成家庭工作室,或是一个能让丈母娘安度晚年的舒适小屋,再或者,“从这个翻修重建工程中实现您的梦想”。对那些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对手们丰富的应聘者来说,强调自己的潜质也是个好方法。在推荐信中,不要强调工作经历,而是要把重点放在那种能证明你具备未来潜力的证据上。单凭这个改动,是不是就能确保你得到这个工作机会呢?或许不行,但它至少是块敲门砖,让你有机会去施展这本书中提到的其他“四两拨千斤”的方法,进而取得更好的结果。21 把会议开得更高效《星际迷航》里的寇克船长说,如果“开会纯粹就是浪费时间”的说法有半分正确,那你多半曾在开完会后犯过嘀咕——开这种会,能有一丁点儿用才怪!25年前,心理学家加罗德·斯塔瑟(GaroldStasser)和威廉·泰特斯(WilliamTitus)出版了关于“决策小组中的沟通状况”的研究成果。虽然这些成果已是四分之一世纪之前的东西了,但时至今日,它在很多情况下依然适用。他们发现,人们在开会的时候,有相当多的时间都浪费在听别人讲那些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上。更让人郁闷的发现是,真的带着新信息来的人(而且只有他们知道这些信息)往往无法提醒其余的参会者去了解这些信息。结果就是: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决策,往好里说是“还凑合”,往坏里说就是“相当糟糕”。更多近期的研究证实了他们的发现。例如小詹姆斯·拉森(JamesLarsonJr.)和同事们所做的一项实验:他们给一群医生看了两个诊疗录像。看录像时,医生们被分成了小组,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每个小组看到的录像都有一点儿差异。此外,有些医生得到了两个患者的个人信息。结果就是所有的医生都了解到了两位患者的部分信息,但没有一位医生掌握全貌。看完录像之后,医生们需要跟另一个小组讨论病例,商量出一个诊疗方案。研究者对实验的设定很聪明:只有当所有医生都把自己知道的消息分享出来的时候,才能做出最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然而研究者发现,信息的共享程度极少能达到最准确诊断的要求。因此,不那么理想的决策就导致了没那么好的治疗方案。简言之,结果不好。那么,我们能采取什么措施来确保人们毫无保留地共享信息,高效地进行沟通呢?以下就是4个“四两拨千斤”的开会方法,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适用。第一,请参加会议的人在会议开始前提交信息。这或许听起来有点儿太简单,可极少有人真的付诸实践。这样做之后,大家提交的看法和意见就不大可能受到他人影响。这个方法对那种希望得到创新想法的会议尤其管用。请大家事先提交想法,往往能让更多人的意见得到倾听,于是就能收集到更多新创想。培训课程和家庭会议也能使用类似的方法。例如,如果你面临一个问题或一项挑战,需要每个组员都贡献智慧,那么,与其让每一个人都同时说出想法和建议,更高效的做法是请大家花几分钟静静地想一想自己的主意,然后写下来,提交给全组。这样做能让那些比较安静的小组成员也能畅所欲言,免得他们的声音被大嗓门的组员淹没。除了一小段静悄悄的时刻之外,这个方法的成本几乎为零。第二,组织会议的人最后一个发言。组织会议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意见会影响大家,这个问题之普遍简直令人吃惊。如果一个领导者、经理或家长先把看法说了出来,小组成员往往就会下意识地听从,其他的想法和意见就没有机会产生了。避免这种潜在的不良影响的方式之一,就是让领导者先听完大家的看法,然后再表达自己的意见。第三,做个任务清单会很有用。医生们确保自己做出准确诊断并采取正确措施的常用方法之一就是列一个简单的清单。就像阿图·葛文德(AtulGawande)在他的著作《清单革命》(TheChecklistManifesto)中所说的,这些清单中包括一些简单得令人吃惊、可万一漏掉了就会要人命的条目。患者的名字跟真人对得上吗?我有他的病历吗?他对什么东西过敏吗?我知道他的血型吗?就像飞行员在登机前会列一张清单一样,会议的组织者也需要仔细想想,准备清单上该有哪些必不可少的条目。参会的人选恰当吗?大家的经验是否平衡得当?有没有那种以积极正面的方式提出反对意见的角色?第四,朱丽叶·朱(JulietZhu)和J.J.阿戈(J.J.Argo)近期的研究指出,对会议的座次安排做出微妙的调整,就能够影响人们的注意力重点。例如,他们的研究发现,圆桌式的座位能够唤起人们的归属感。因此,参会者更容易重视小组的整体目标,也容易被强调全组利益的信息(而不是个别人的收益)和提议说服。相反,当座次安排呈现出带角的形状(比如L形)或方形的时候,效果刚好相反。这种座次安排激发了人们对独特性的追求。因此,人们更容易响应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和提议,容易表现出个人主义。研究人员总结说,如果会议目的是创造合作互助的气氛,那么圆桌式的排位更有利。因此,如果一个团队领导者想要说服员工齐心合力行动起来,那么他最好把大家的座位摆成圆桌式的。如果员工中有平素不大合群的人,这样做就愈发重要。然而,如果团队领导者希望让团队成员为自己的行动负起责任,那么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桌型会更好。当然,某些会议既需要合作,也需要个人采取行动。因此,你或许需要在进程中调整桌型。例如,一名会议组织者发现会议初期需要大家团结合作,那么他就把这段时期的座位摆成圆桌式的,等到会议的重点转变成需要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rkmz/1997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