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南斯拉夫解体后,这座县城宣布ldquo

发布时间:2021/8/7 10:55:56   点击数:
夏天怎样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141113/4516786.html

20世纪90年代初期,曾经强大一时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族群纷争与宗教对抗中走向了解体。南斯拉夫解体后,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黑、波黑等新兴主权国家,在其废墟上逐渐建立起来,由此奠定了今日的巴尔干半岛版图。不过,南斯拉夫的解体,同样促使了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小政权诞生。曾崛起于波黑境内的西波斯尼亚共和国,便是其中之一。

一,南斯拉夫复杂的民族分布格局,是这一政权出现的前提

说起西波斯尼亚共和国,就要谈到南斯拉夫的民族分布。众所周知,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联盟体,人们常用“一个国家,两种文字,三种语言,四种宗教,五个民族,六个共和国”这句话,来形容南斯拉夫民族的复杂性。在多民族混杂的基础上,南斯拉夫又形成了“大杂居”式的民族分布格局。各民族相互交错居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因此,当南斯拉夫趋于解体时,一些多民族杂居的地区,由于四面受敌,政令难通,更容易产生独立于中央体系之外的“割据政权”。而西波斯尼亚共和国,就是在这种客观形势下出现的。该政权以大克拉杜莎(VelikaKladua)为首府,面积仅平方公里,人口仅30万。这样的规模,充其量只是个县级城市。而这个“县城政权”兴亡的历史,就要从南斯拉夫解体前后说起。

二,实权派领袖的诞生,是这一政权出现的基础

80年代末期,南斯拉夫已日薄西山,其国内激进民族主义思潮大行其道,各民族都有了自己的“民族领袖”。当时,波黑穆族人在伊泽特贝戈维奇(Izetbegovi)的领导下,谋求建立一个独立的波黑穆族国家。但是,穆族人的定居点相当分散,有不少还被塞族居住区包围。仅靠伊泽特贝戈维奇一人之力,尚难以统领整个穆族。在此情况下,一个名叫阿迪奇的穆族人,便于乱世中崛起。

阿迪奇原是一个生意人,60~80年代,他通过精明的手段,在家乡大克拉杜莎建立了一个“商业帝国”。南斯拉夫解体时期,受时局的影响,阿迪奇投身于政治。年11月,阿迪奇凭借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当选波黑七人主席团成员,其声势和伊泽特贝戈维奇不相上下。此时,阿迪奇已经拥有了足够的钱财和权力,完全具备了建立割据政权的基础。

三,同中央当局矛盾激化,是这一政权出现的关键

年3月1日,波黑进行独立公投,而波黑塞族人极力抵制公投,穆、塞之间的矛盾骤然激化,波黑战争就此爆发。此时,阿迪奇由于不认同波黑政府(由伊泽特贝戈维奇控制)的政策,开始有了“自立门户”的想法。~年,阿迪奇在自己的家乡囤积物资、组建私兵,日渐脱离伊泽特贝戈维奇的控制。年9月29日,阿迪奇宣布西波斯尼亚自治省成立。

西波斯尼亚自治省成立后,阿迪奇立即主张与塞族人缓和关系。原因很简单,西波斯尼亚的周边都是塞族人的聚居区,仿佛塞族“大海”中的一座穆族“孤岛”。在此情况下,西波斯尼亚只有与塞族人交好,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更有甚者,西波斯尼亚甚至与塞族军队结盟,共同对波黑政府的穆族军进行征伐。因此,在伊泽特贝戈维奇看来,阿迪奇和西波斯尼亚,俨然是穆族中的“叛徒”。

四,该政权建立后,在参战各方的夹缝中生存

年8月,伊泽特贝戈维奇发起了“老虎行动”,命令穆族第5军对西波斯尼亚实施进攻。战斗初期,西波斯尼亚作战不利,首府大克拉杜莎也很快丢失。但是,伊泽特贝戈维奇的穆族军,在当地没有群众基础,故而难以建立有效的统治。年末,阿迪奇策划了“蜘蛛行动”,依靠私人武装“西波斯尼亚省人民自卫队”发起反攻,顺利夺回失地,成功“复国”。

年7月27日,西波斯尼亚自治省宣布改名为“西波斯尼亚共和国”。此时,阿迪奇已经到达了自己人生的巅峰:他统治一个实际独立的“王国”,掌控着数万兵马,同时还拥有成规模的家族企业,完全是一个实权派的地方军阀。西波斯尼亚共和国虽然面积狭小,人口稀少,但是其重要性却不可低估:在穆、塞、克三族的混战中,西波斯尼亚总能够平衡各方势力,对时局产生影响。

五,随着战争的结束,该政权也宣告覆灭

但是,西波斯尼亚的“国运”没持续多久,就逐渐走向了灭亡。年下旬,由于北约的空袭与援助,波黑穆族军已经在战场上掌握了越来越大的优势。年5~7月,塞族军队在战场上连续失利,地盘逐渐缩小。而西波斯尼亚在失去了塞族“挡箭牌”后,就不得不独自面对波黑穆族政府军的征伐。波黑政府向来将西波斯尼亚视为“异己”,早就欲除之而后快。

年8月,波黑穆族政府军和克族军结成了同盟,共同发起了“风暴行动”这一大规模军事进攻。西波斯尼亚势单力薄,自然无力抵挡波-克联军的兵锋。年8月7日,西波斯尼亚的首府大克拉杜莎再次陷落。建立仅10多天的“西波斯尼亚共和国”,也就此宣告灭亡。年底,波黑战争的各参战方签署《代顿协定》,西波斯尼亚被划归波黑穆克联邦。

如果从西波斯尼亚自治省建立时算起,那么这个割据政权仅存在2年;如果从西波斯尼亚共和国建立时算起,那么该政权寿命仅10多天。该政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南斯拉夫错综复杂的民族分布格局;而它的存在,则依赖于穆族政府、塞族共和国、克族武装三方的相互制约。因此,当波黑战争进入尾声时,西波斯尼亚共和国自然难以避免覆灭的命运。

参考资料:《南斯拉夫的兴亡》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rkmz/2174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