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人口民族 >> 奥斯曼帝国的兴衰帝国覆灭之战,天降猛男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那是年6月28日一个非常普通的夏日,欧洲人尽情享受工业革命的果实。他们从未想到死亡正在逼近这片富饶的土地。
奥匈帝国迪南大公在访问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时,几声枪响,就在市政厅门口被一个名叫普林西普的刺客暗杀,一个改变人类历史的潘多拉魔盒打开了。
注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菲迪南大公被刺
民族主义代表着国家意识的觉醒,倾向于走向极端,而这个年轻人,普林西普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他属于一个年轻的波斯尼亚组织,该组织的宗旨是统一整个南斯拉夫。
而在年柏林会议后,波斯尼亚成为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共管区,而奥匈帝国也就成为了这个组织的新晋敌人。奥匈帝国是为了防止匈牙利在民族主义的影响下,从奥地利帝国独立,由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主导。
注释: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
年,匈牙利和奥地利选择了妥协的解决办法,建立了一个由三个不同政府组成的帝国。匈牙利政府,奥地利政府和皇帝领导下的中央政府。每个政府都有自己的权力,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那么随着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奥匈帝国失去了在中欧的势力范围,所以当下的奥匈帝国就把目光,转向了原属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巴尔干半岛。而本次拜访萨拉热窝的菲迪南大公,其目的就是检阅一场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而作为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人口占多数的塞尔维亚人,自然是对奥匈帝国恨之入骨。
注释:斐迪南大公
显然,继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半个世纪的和平,让欧洲人忘却了战争的痛苦,以至于他们都低估了萨拉热窝事件的严重性。之后,以皇储的死亡为借口,奥匈帝国民政府顺势地发动了对塞尔维亚蓄谋已久的战争。
蝴蝶已经在巴尔干半岛煽动了翅膀,一场席卷欧洲的飓风正在快速形成。
注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迪南大公被刺
为了保障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力,于是俄国在同年七月对奥宣战,加入战争。身为奥匈同盟的德国,在劝告俄国取消动员无果以后,在同年八月向俄国宣战。并且要求作为三国协约之一的法国保持中立,但法国没有回复,于是德国又向法国宣战。
8月4日,行动迅速的德国以侵占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时。而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国土安全的重要性,于是向德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玩家开始陆续加入战争。
注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战场
奥匈帝国,俄国,尤其是德国在这场大战中的积极行动一点也不让人意外。作为快速发展中的德国,此时已经是欧洲大陆实力最强的经济体。强大的德国早就对英,法等老牌帝国占据着大量殖民地心生不满了。
国内狭小的市场以及为数不多的殖民地已经无法承载德国的野心,它渴望重新瓜分世界,重构世界的秩序。德国为了在近东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帝国提供1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俄国一直以来都是奥斯曼在巴尔冈势力衰败的罪魁祸首。是奥斯曼的一生之敌,奥斯曼没有理由也不会拒绝参战。除此之外,能否重回巴尔干和夺回被英国殖民的埃及地区,这场战争都会给奥斯曼一个答案。
注释:俄土战争
这场战争对于奥斯曼而言是一场豪赌。如果赢了,那就是一场扬眉吐气的翻身之战,往日的荣耀也许就能再现。于是在同年十月,奥斯曼帝国加入战争。但可惜的是,奥斯曼的这一决定将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冲突可以追溯到年的第一次巴里尔战争。保加利亚,当时的巴尔干盟国之一,认为它在对抗奥斯曼帝国方面做得最多,应该得到更多的土地。他希望能够进入整个马其顿地区,因此当时与塞尔维亚有分歧,导致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四国结盟的保加利亚加入欧盟后,一战同盟国阵营国家悉数登场。
注释:巴尔干盟国
从年7月到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历经四年之久。这个时期科技不再造福人类,各种各样的新式武器如马克沁机枪、坦克等被送往战场。只为更加高效快速地消灭人类。一战约有万人参战,约万人受伤,超过万人丧生,估计损失高达约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可怜的亚美尼亚人再次遭到奥斯曼当局的野蛮屠杀。至少有万亚美尼亚人因害怕亚美尼亚叛乱而被杀害。土耳其政府方面,到目前为止,仍然拒绝承认大屠杀。这也导致亚美尼亚目前对土耳其的愤怒,直接体现在两国至今还未建立外交关系且两国边境线地区永久封闭。
注释:亚美尼亚大屠杀
截至目前,这两个相邻的国家边界完全封锁,没有建立外交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
俄国在战争期间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中途退出战争。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装置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出现了。从此,共产主义将开始在世界各国扩展势力范围。
注释:十月革命
而作为一战战败的同盟国,接下来等待他们的是一场极为严酷的惩罚。因战争的失败,同盟国遭到肢解,众多民族国家诸如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匈牙利等国家兴起。
年签署的《凡尔赛条约》把发动战争的责任完全交给了德国。对德国实行了严厉的经济和军事制裁。条约的严厉和掠夺性质导致了德国货币的疯狂贬值。
注释:凡尔赛条约
德国人民对强加于他们的条约有强烈的抵制和反感情绪,这导致德国民众产生了民族报复的强烈感情。它为极权主义和种族主义纳粹党提供了萌发的机会,并在人类历史上为未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种子。
奥斯曼帝国方面,年8月10日,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色弗尔条约》。条约规定,奥斯曼帝国所得的税收,必须优先支付战争赔偿及协约国占领军队的费用。领土方面规定,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大部分领土由希腊瓜分,土耳其海峡地区由协约国共同管制。在阿拉伯及伊拉克地区引发两国各取所需,不按任何地理现实和民族宗教因素随意划分领土,为之后中东地区动荡的局势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注释:《色弗尔条约》领土概述图
《色弗尔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土耳其人已经到了濒临亡国的境地。不破不立,乱世出英雄。土耳其人如此危亡的时刻,也为接下来土耳其人英雄的诞生提供了时代背景。
土耳其人与西方列强之间矛盾的加剧,让土耳其人的民族主义运动达到了高潮。一个叫做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男人出现了。这个眼神锐利的男人出生于古希腊境内的一个木商家庭。他于年毕业于伊斯坦布尔军官学校,在青年土耳其党改革时期,凯末尔开始涉足政治,从此开启了他传奇般的人生。
注释: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
一战期间,凯末尔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出任过师长和军团司令,并且之后还晋升成为了将军,获得了帕夏的称号。年,凯末尔在安卡拉组建新的民族政府,旨在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同时,他谴责时任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出卖国家利益,沦为协约国的傀儡。同年,协约国进入伊斯坦布尔,帝国议会成员纷纷逃往安卡拉,加入凯末尔组建的大国民议会。
此后,安卡拉取代伊斯坦布尔成为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战斗的中心。凯末尔领导的安卡拉政府拒绝承认《色弗尔条约》,进而拒绝承认伊斯坦布尔苏丹政府的合法地位。《色弗尔条约》签订之日继8月10日后来被土耳其共和国定为国耻日。之后,凯末尔领导土耳其军队反抗协约国对国家领土的瓜分。
注释:苏丹穆罕默德六世
年8月,土耳其军队从希腊手中夺回了小亚西亚西部和色雷斯东部,迫使协约国接受停战协议,废除《色弗尔条约》。同年11月,大国民议会决议废除苏丹制,同时宣布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勾结西方列强,出卖国家利益,犯叛国罪。之后,穆罕默德六世畏罪潜逃,流亡国外。
他在之后曾多次写信给凯末尔,希望能够重回祖国,但这些信件均石沉大海,他最后于年孤独地死在了意大利。
自此,统治奥斯曼帝国近多年,延续了30多任的苏丹彻底退出了土耳其的历史舞台。随他们一同退出的是,曾经将于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一笔的奥斯曼帝国。
注释:奥斯曼帝国被瓜分
年7月,土耳其大国议会与西方列强签定《洛桑条约》。条约规定了土耳其与希腊以及英法委任统治的叙利亚和伊拉克地区的边界线,取消列强在土耳其的一切特权和战争赔款。条约签订以后,协约国军队撤出伊斯坦布尔和达达尼尔海峡地区。同年十月,凯末尔在议会支持下出任土耳其总统,伊斯梅特伊诺努出任内阁总理,定都安卡拉。
注释:土耳其共和国国旗
一个新的主权国家土耳其共和国诞生了。次年,大国民议会还宣布废除哈里发制度,驱逐苏丹王室。自那以后,伊斯兰世界再也没有公认的宗教领袖了。
也许在我们看来,哈里发的存在无关紧要,但在穆斯林的心中。哈里发是伊斯兰世界的绝对精神领袖和中心。也许是因为它缺乏指导和教导,一些极端的穆斯林开始无法区分正确与错误,这可能与一系列未来的恐怖事件有内在联系。
注释:恐怖主义
新土耳其已表明它决心与过去的奥斯曼帝国划清界限。那么,这个完全脱离了旧时代枷锁的土耳其,又会在这个新世界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这个国家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下一次,让我们见证最后的故事和最新的真相。
参考资料:
1、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2、唐朝的疆域为什么那么大?
3、知乎:奥斯曼帝国
4、历史的拐点——突厥人的复兴
5、国际关系史——土耳其的前世今生
6、史诗影集《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7、《奥斯曼帝国史》(斯坦福.肖)
8、帝国的中心(土耳其影视剧)
7、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养了一只猫,天天都掉毛。
吃的有点多,拉屎还特臭。
当初啥魔性,说要养只猫。
弹尽粮绝时,铁锅炖肥猫。
师先生家的包子想给你喵一句
点了点个赞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