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流光屑

发布时间:2018/7/17 3:13:08   点击数:

二十世纪初,世界格局大致是这样:中国正处于清末,风烛残年,但毕竟是泱泱大国,虽被欧洲强盗欺辱,可还没完全沦为殖民地。

相比之下,南面的几个小邻居就惨多了。被合称为印度支那的柬埔寨,越南,老挝的三个小国,一不留神便沦落成法国的殖民地。

印度尼西亚诸岛被荷兰船队发现后,就成了那个低地之国的别墅。印度以及缅甸早已向大英帝国俯首称臣多年,即便马来西亚的小岛上也遍插红蓝白三色组成的米字旗。泰国勉勉强强算是独立,然而放眼望去,左邻右舍都在劫难逃,这个象背上的民族免不了也要提心吊胆。

那时候,流行置办殖民地,即便日本如此卑微的国家也跃跃欲试,先是抢走台湾,然后又霸占了朝鲜的国土,这还不满足,坐在烂漫的樱花丛中,一边喝着清酒,一边做起独霸东亚的美梦。

自从日本武夫嗅到大清帝国病榻之上的腐臭后,便像鬣狗般一步一步逼近,同时还有一条叫俄国的鬣狗,也对大清帝国垂涎三尺。俗话说,一山不容二狗,一场撕咬在所难免。

俄国占有世界上最多的土地,却依然贪得无厌,整天惦念着怎样侵占别人的地盘。假如他们将扩张领土的精力用于开发西伯利亚,相信那广阔无边的草原也不至于荒凉满目。而俄罗斯人不这样想,他们吃着碗里瞅着锅里,结果将整个西伯利亚变成地球上最大的监狱,备受冷落的土地上怨气冲天,寒流此起彼伏。

对中国的土地,俄罗斯人虽然虎视眈眈多时,但它毕竟是横跨亚欧大陆的帝国,相对来说它对另一侧的邻居更感兴趣。自打老祖宗那会儿,他们就左一次右一次派兵骚扰,结果弄得从波兰到巴尔干半岛一带常年战乱,民不聊生。

战争,难民,迁移等因素,还造成那一地区民族众多,混乱而居,矛盾重重。就说地处巴尔干半岛的南斯拉夫吧,顾名思义,自然是指南面的斯拉夫,跟俄罗斯人本是同根生,可他们怎么背井离乡跑这来生活,还不是一次又一次征伐的产物。

当时,波兰被俄国厚颜无耻画进自己的地图上,而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虽取得独立,可依然还在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夹缝里求生存。

土耳其建立的奥斯曼帝国也不是省油的灯,尽管横跨亚欧非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不过还霸占着阿拉伯、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等地的部分领土,连最古老的两河流域与地中海沿岸的迦南之地也完全在其统治之下吞声饮泣,犹太人只能捧着旧约全书在世界各地遥望自己的圣地。

可能惺惺相惜的缘故,奥匈帝国尽管也抱着多一寸土地就多一份财产的想法,不过最近跟奥斯曼帝国却没太大冲突,仅仅在俄土战争之后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虽有趁火打劫之嫌,可四面受敌的土耳其人也没怪罪,这在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们能并肩作战便能看出,大概这跟德意志在奥匈帝国背后撑腰也有一定关系。

看着别人在世界各地置办了那么多殖民地,德国当然会眼馋。尤其是见到英、法这两个近亲源源不断地将非洲的奴隶,印度的香料,澳大利亚的羊毛运回本土,德国更是分外眼红,紧赶慢赶在东非割据一片土地,但是还不满足。

出于嫉妒的心理,德国对英法二国怀恨在心,以至于在不久之后的世界大战中撒破了脸。英法二国呢?也没消停,正兴冲冲带着刀叉漂洋过海跑到非洲,在他们眼中,整个非洲就是个硕大无比的蛋糕。

同时赶来参加派对的,还有英雄末路的葡萄牙与罗马不争气的子孙。这是一场丰盛而又要绞尽脑汁的宴会,表面上谦谦有礼,实则尔虞我诈,为了多分一口,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在英法诸国的餐桌之外还有位食客,就是葡萄牙昔日的老战友西班牙,这次它没能抢上槽,那臭名昭著的战船只好停泊在加纳利群岛的海滩上。自从被拉丁美洲揭竿起义的好汉们赶回老家,西班牙的光辉时代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除了跟在各国屁股后面分一勺残羹,他们对血腥的欲望只有在斗牛场里才能得到满足。

南美各族人民经过漫长的斗争,终于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自由,可在加勒比海彼岸的北美还有一半的土地被大英帝国控制着。

至于加拿大人,真该向他们的老邻居学习一下,美国早在数年前便向整个世界高声宣读了《独立宣言》。尽管美国只是个移民国家,也不缺乏民族精神。待到羽翼丰满,不止以一方霸主自居,还暗暗滋生了雄霸天下的野心,菲律宾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杯开胃酒而已。

现在只剩下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这对难兄难弟了,在那个战火纷飞,流寇如鼠的年代,想隐居,那是扯。澳洲的敌人来了,是英国。

一开始,英国人不管看到在草原上蹦来蹦去装犊子的袋鼠还是笨拙古怪的鸭嘴兽,都觉得挺新鲜。然而时间一久,新鲜劲儿过去,英国士兵便感到漂泊在外的生活实在太单调,太乏味,百无聊赖的时候不由怀念起在家乡打野兔的快活日子,于是有人就从本土捎来几只兔子,用来消遣。万万没想到就是这几只温顺无比的兔子给他们的日后生活带来了无穷祸患。

兔子们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失去许多天敌,娱乐中的同乡们枪法又不怎么准,再加上环境优雅,水土适宜,这对它们来说如同突然置身于人间乐园。欣喜之余,英格兰兔子决定赖在澳大利亚不走了,欢天喜地繁衍子孙后代,结果就泛滥成灾了。

大片大片土地荒芜下去。英国士兵悔之已晚,不得不跟生殖力如此惊人的兔子同胞们开始旷日持久的斗争,这回他们是真的不寂寞了。

发生在澳大利亚的兔灾是一场始料不及的意外,谁曾想到,本来温顺可爱的兔子竟然能如此猖獗,突然变成被万人诅咒的对象。其实那些以侵略者身份出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与这些兔子没啥两样,他们在本国孝敬父母,体贴妻子,疼爱子女,温和善良,可亲可敬,然而一旦跑到国境之外就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强盗,这是个难解之谜。

自古以来,不管是一人还是一国都具有贪得无厌的本性,二十世纪之初,烧杀抢夺蔚然成风,这还仅仅是个开头,一场世界级别的战争即将爆发。

大战前的一个清晨,在伦敦大雾弥漫的街头,一行送丧的人群缓缓而行,死者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这个被称为‘欧洲之母’的老太太,非同等闲,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无独有偶,同一时间掌握中国命运的也是女人,相比之下,慈禧太后是个败家子,而维多利亚女王却为本国征服了众多领土,深受同胞们的爱戴。

不止在英国,即便整个欧洲对维多利亚女王的去世都深表哀痛。当然了,这里面还有个原因,当时的欧洲本就是个亲戚窝,许多国家君主都跟维多利亚有血统关系,比如,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是她的孙子,而希腊皇帝,挪威皇帝,以及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又都是她的孙女婿。

前去吊唁的各国君主的悲伤都是真的,同样,相互之间的敌意与戒备也是真的。维多利亚女王的孝子贤孙们在她尸骨未寒的时候,便已经开始酝酿一场波及整个世界的战争。

战争的导火索是我们所熟悉的萨拉热窝事件。因为当时在巴尔干半岛上百万的南斯拉夫人生活在奥地利的残暴统治下,俄罗斯便假惺惺地站出来支持巴尔干各族人民的解放斗争,英法二国也表示愿意助俄罗斯一臂之力,当然都是有利可图。奥地利不甘示弱,他同样也有支持者,就是德国和奥斯曼帝国。欧洲已经陷入剑拔弩张的局面,风雨欲来,人心惶惶。有趣的是,双方不少领导人都属于同一家族,他们刚刚在一起欢天喜地照完全家福,一转身就开始兵戈相见。

既然都已经准备好,一触即发,只等开战的借口了。一位塞尔维亚热血青年积极配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一枪打死正在萨拉热窝访问的奥地利王绪斐迪南大公夫妇。这是世界大战的第一声枪响,接下去自然将会有更多的人被卷进熊熊战火,卷进几个亲戚的家战之中。

塞尔维亚不满奥匈帝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可为什么选在这个节骨眼上行刺,权威版本上说,当时斐迪南大公主张吞并塞尔维亚,因此激怒塞族爱国青年。另外一个版本说是跟猪有关。在塞尔维亚生长许多栎树,猪吃了这种树的籽,噌噌长膘,所以塞尔维亚的猪个个膘肥体壮,成为塞尔维亚唯一值得出口的商品,可奥匈帝国对进口的猪总是苛以重税。本来抱着要想富卖猪肉思想的塞尔维亚民族对此相当恼火,久而久之,积怨成仇,决定用子弹来为本国的猪敲开出口大门,同时也拉开了世界第一次大战的帷幕。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再是刀枪相见。科技进步,战争也跟着升级。飞机大炮都派上用场,坦克首次亮相,据说第一辆坦克是拖拉机改装的。

总而言之,这一次打得挺热闹,不管无辜百姓,还是荷枪实弹的战士,死伤无数。俄国是主力,对这场战争都入迷了,可惜国民不支持,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攻克了冬宫,处决了尼古拉二世一家老小,沙皇统治的时代完蛋了。

俄国士兵撤离战场后,德国人也没感到如何轻松,因为美国人又来了。

本来,美国一直中立,趁机做点买卖,卖个炮弹,头盔之类的。别人拼死拼活,咱从中牟利,何乐而不为。但是俄国一撤退,美国就慌了,唯恐德国战胜,英法等国欠自己的钱就泡汤了,于是借口商船被德军击沉,向其宣战,随即匆匆忙忙在国内招兵买马。

美国公民自觉性都挺高,纷纷报名参军,并且无比自豪地宣称,这是为祖国的荣誉而战。卓别林还特意到大街上去讲演,动员市民参军,在台上跟大马猴子似的上蹦下跳,可能太激动,不小心从演讲台掉下来。

本来,对卓别林还抱有好感,可经过这事,越看他越像希特勒。两人尊容如此雷同,莫非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希特勒这时还只是个普通军官,医院养伤的时候,德国宣布投降。一听到这个消息,希特勒万分沮丧,同时也暗下决心,今后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政治家,让德国东山再起。

大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德国赔偿巨款,一下子,国内经济紧张,货币贬值,人民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吃不饱,穿不暖,日子不好过,举步维艰,都是战争惹的祸。

胜方之一的美国,恰恰相反,国内一片繁荣景象,人民在狂喜的心情之下,都不知道怎么嘚瑟好了。世界各地的移民纷纷自曼哈顿登岸,美国政府敞开胸怀,不管谁来了都热情拥抱,结果弄得美利坚共和国人满为患,种族冲突事件时有发生,本土人民一面歧视着外来人口,一面又充满戒备。

随后,三k党应运而生。这个民间组织主要是针对黑人,其所作所为何止偏激,简直是惨无人道。人性要是挂不上挡,加多少油都白费。

社会太乱了,有些人归罪于酒,于是政府颁布了禁酒令。其实,酒是无辜的,不管尼古拉二世还是威廉三世之所以决定参战,估计都跟酒没半点关系。

不管怎么说,美国二十年代挺疯狂。民族解放之后是性解放,伴随着爵士乐跳爵士舞,大部分市民将钱投进股市,都以为自己的钱是雌性,结果呢?所有股票在某一天突然下跌,这是美国股史上最惨不忍睹的事件。

从此,全国经济萧条,破产者层出不穷,自杀者花样百出。到了三十年代,美国人依然疯狂,不过已经换成另外一种方式。

美国陷入窘境的同时,苏联正在肃反。斯大林一脸凝重地坐在神坛上指点江山,狂热的信徒十分听话,指哪打哪。开国功臣一定要镇压,异己分子一定要封杀,如此才能坐稳江山,这是千古不变的老规矩。结果弄得苏联境内的气氛异常紧张,噤若寒蝉的人们怎敢乱讲话。

精神镇压最可怕,人性不是被扭曲就是被逼到极致。上哪讲理去,还是夹着尾巴做人最安全,不仅管好嘴,肛门都得戒严,不然万一放个资本主义味道的屁,全家老小都得跟着倒霉。

俄罗斯老百姓鸦雀无声时,德意志境内却一片沸腾,希特勒在政治舞台上正如鱼得水,他的口号是民族复兴,恰逢这时德国人的日子不好过,情绪又低落,这个口号无疑是一支兴奋剂。一时之间,追随者无以数计,纷纷聚集在纳粹旗帜之下,准备大干一场。狂人希特勒就这样带着他的信徒们,自封为最优秀的种族,视不干净的民族为草芥,而他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就是将天底下所有草芥都除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地球上又死了很多人。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秘密开了个会议,无非是研究怎么分战利品。丘吉尔跟斯大林明争暗斗,已患绝症的罗斯福保持中立。

法西斯固然残暴,可代表正义的同盟国也不咋地,各怀鬼胎。被解放的国家,实际上只是换个新主子,他们的城头上依然要挂别人的国旗。比如波兰,苏联红军攻城前,先鼓动城内的波兰人造反,等波兰爱国人士跟法西斯干起来的时候,苏联红军却按兵不动,直到波兰战士死得差不多,他们才攻城,不止坐收渔利,节省不少子弹,还便于日后的统治。

雅尔塔会议的不欢而散,是意料之中的事,但这并不影响喝庆功酒,庆祝完,各自再去研究原子弹。

冷战时期开始,整个世界都打了个冷颤。

二战后,还没独立的国家,喊着要独立。

胡志明向法国提出独立申请,没批准,于是带着他的游击队在密林深处跟法国士兵较量。

甘地的不抵抗政策,取得功效,英军撤出印度国境。英国士兵前脚刚走,后脚甘地的两个小兄弟就干了起来。一个是代表穆斯林的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一个是统帅印度教徒的拉金达?普拉萨,结果穆斯林跟印度彻底决裂,另立山头,国号巴基斯坦。

甘地不忍看着印度分裂,从中调和,从而激怒某一狂热分子,他固执的认为甘地在偏袒穆斯林,当街朝甘地开枪。圣雄死不瞑目。

在苏联,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接班,他一上台,便开始破口大骂伟大的斯大林同志。骂够了,继续跟美国冷战。

二战后。

德国被一分为二。

朝鲜被一分为二。

越南被一分为二。

德国的东西分界线,自柏林中间穿过,西面学习资本主义,东面学习社会主义。分界线两侧各有电影院数家,东面播放的电影痛斥资本主义冷漠的拜金主义,西面播放的电影指责社会主义没有人权。柏林的市民都被搞懵了,还没等弄明白,‘柏林墙’就拔地而起。这回好,住在同一个城市里的亲戚间也不能正常串门了。

朝鲜、越南的格局都跟德国一样。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代言人,先是出兵朝鲜,未遂。又出兵帮着南越,南越的傀儡主席是吴庭艳,老百姓不服他,经常示威游行,尤其是僧侣的抗议方式最特别,坐在马路边一言不发就将自己火化了。不过政府对此不以为然,吴庭艳的弟媳说的话最气人。她说,好像是烤肉,并且用的汽油还是进口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可正在他犹疑不决的时候,遇刺身亡。

肯尼迪的死至今还是个谜。接下来当选总统的是约翰逊,他对越战兴趣盎然,可几年下来,还没等将北越游击队摆平,国内的人民炸庙了,强烈呼吁和平,其中大多数是学生和知识分子。这会儿的人们已经醒悟过来,再也不像一战时那样踊跃报名参军。

反战的游行越来越多,筋疲力尽的约翰逊也到任了,下一任总统尼克松表面上应允结束越战,可迟迟不肯撤兵,并且煽动自己的支持者跟游行队伍对峙。很奇怪,支持尼克松的多是蓝领阶级,以安全帽为象征。一个工人代表义正言辞地说:我们只想代表自己的感受,就是我们在支持尼克松。那些有钱人的儿子巧妙的逃避兵役,还口口声声反战,就好像他们在掌握国家。我承认他们有抗议的权利,但是却不能容忍玷污星条旗的行为。这句登峰造极的蠢话,相信上帝听了也会忍俊不禁。

越战最后还是结束。

一九七五年,柬埔寨内战也结束了,得胜的一方自称‘红色高棉’,领导人叫波尔布特,长得文质彬彬,实际上心狠手辣。在他统治期间,屠杀的同胞足有二百万,而战前这个国家的人口仅有七百万。这是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据说,当时还有个规定,凡是戴眼镜的人都得被杀。那是个不允许近视的年代。

七十年代末,苏联出兵阿富汗,随后美国的轰炸机又出现在波斯湾上空。

不管个人还是国家,一旦强大了,总想活动一下筋骨,并非是出于锻炼身体的目的,而是为了打家劫舍,你看,即便弱不禁风的巴拿马,美国大哥也没放过。被战火灼伤的民族,他会牢牢记住烫伤的疤痕,可一旦自己变得强大,往往会带着这块疤痕再去给别人制造创伤。

最后再说一说巴勒斯坦,自从阿拉伯人占领地中海沿岸,犹太人就已经没有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分散在世界各地。这是个没有人缘的民族,不管到哪都受迫害。尤其在二战时受到法西斯灭绝人性的屠杀,幸存下来的犹太人醒悟过来,寄人篱下的日子应该结束了,于是纷纷踏上归乡之路,这情景与当年摩西带着他的子民出埃及很相似。

这时候,原巴勒斯坦的版图已经不在土耳其的国土之内,操控权掌握在英国人之手,开始他们不答应犹太人留下来。犹太人愤怒了,联合国慈悲了,这样才将巴勒斯坦一半土地让给犹太人居住。这里原来居住的阿拉伯人很不高兴,他们联合起来对抗犹太人,信誓旦旦要将这个被上帝拣选的民族赶跑。

犹太人并不示弱,将积攒了数百年的火气全发泄到新邻居身上,正所谓哀兵必胜,犹太人的版图又扩大了,几乎占据大部分巴勒斯坦。

那些被赶出家园的阿拉伯人变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过着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不知道当犹太人看到敌人的悲惨境遇,是否能联想到自己当年过的苦日子,或许这样能生出稍许的同情,扣动扳机的手会略微迟疑。非常不幸,他们很快就忘记了被赶出家园的滋味。人最缺乏的是理解力和记忆力。似乎这是希特勒说过的话。

时间一晃到现在,远处还有寥寥的枪声。很多人都在担心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实,我们现在还有个敌人是环境。地球要是不高兴,整个人类都完蛋。

木糖

赞赏

长按







































如何攻克白癜风
白癜风精细诊疗优惠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ddqh/1562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