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互联网)
斯拉夫语族是印欧语系里一支有趣的语族。它的前辈是古教会斯拉夫语(oldchurchSlavonic),今天它被下分成东(俄语、乌克兰语、白俄语),西(捷克语、斯洛伐克语、波兰语、索布语)以及南斯拉夫语支(前南境内的语言加保加利亚语)。由于斯拉夫语族较日耳曼及罗曼语言分裂得晚,至今斯拉夫语言的使用者仍比另两个语族的人们更容易理解自己语族的其他语言。对于每一支语支及每一门下面的语言,都可以有一篇文章来专门介绍。本文概括南斯拉夫语言中完全互通的几门语言: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波斯尼亚语、黑山语。
南斯拉夫王国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之前,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这个在一战以后,由塞尔维亚国王宣布成立的王国的语言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语”…虽然斯洛文尼亚语属于南斯拉夫语族,其是一门独立的语言,且拼写与其他两门语言相差很大。在其铁拳之下的社会主义共和国,铁托创造了“南斯拉夫族”的概念并倡导各国人民放弃自己的族裔将自己视作南斯拉夫族人;国家的语言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铁托虽出生在克罗地亚,但有斯洛文尼亚血统且被葬在贝尔格莱德。他强制性地推行打压塞尔维亚民族的政策且建立了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为事后的不和埋下祸根。在这位中立、致力于南斯拉夫民族大团结的总统死后,再没有一个人能代表整个南斯拉夫;随着民族概念的争议,一门共同语言的概念也渐渐受到排斥。
前南民族的渐渐分裂,也许甚至可以在接力棒上被目睹——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每一年举行的青年接力(?tafetamladosti/RelayofYouth)中,六个共和国以及两个自治区的亲年接连传递亲年接力棒(YouthBaton),并在铁托生日那一天将接力棒递入他的手中;铁托死后,亲年接力的传统继续了数年;然而在年,由斯洛文尼亚民族主义者设计的接力棒揭露了国家分裂的伤心事实;在这支“最后的接力棒”上,带有南斯拉夫红星的落叶飘落,下面的八滴血泪分别代表六个共和国与两个自治区。(图片来源: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铁托墓)
在今天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人们说着同一门语言,但“理论上”仇恨着对方,因而大部分人会骄傲地称自己的语言为克罗地亚语或塞尔维亚语。两门语言存在极微小的偏差,如克罗地亚语比塞尔维亚语拥有更多的软辅音(例:塞железница/?eleznica→克?eljeznica);这个现象的解释大致是原始斯拉夫语中的字母“yat”在发展过程中进化成三种不同的发音方法(ekavski,ikavski,ijekavski各对应"e""i""ije"的书写)。再给一个例子:塞Vreme——克Vrijeme。类似地,就像斯洛伐克语在辅音后加软音符代表辅音软化(或者颚音化),捷克语在很多相同的地方是发硬音的,或是加在元音上如ě代表前面的辅音发软音。
——但是实际上当我将拉丁塞尔维亚语复制到谷歌翻译中时,探测到的语言一直是克罗地亚语。
如今塞尔维亚语同时有两种书写系统,在各种场合平等对待。
在黑山宪法中,黑山语Crnogorski(年以前修改以前一直叫塞尔维亚语)也是可以同时用西里尔和拉丁两个书写系统书写的,而事实上今天几乎所有黑山文字都是使用拉丁字母的。
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语bosanski经常被国内的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族人称呼为bo?nja?ki,意为“波斯尼亚族人的语言”。年波黑战争爆发,反波黑独立的塞族人建立“塞族共和国”并清除其领域里的波斯尼亚人。塞族人拒绝承认“波斯尼亚语”的概念。战后波斯尼亚人收复领土,塞族人被迫承认波斯尼亚语,然而顽固地将它称为“波斯尼亚人说的语言”来避免“波斯尼亚语”一词的使用。
看完这篇文章以后,大家觉得封面的问题怎么回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