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年度总结2017都读了啥

发布时间:2018/1/6 6:11:13   点击数:

去图书馆还掉最后一批书,凭着记忆列了一下年书单。百本计划碎裂,但也完成了年初80+的设想。

把书籍当坐标来理清17年的生活轨迹,也算是一种记录吧。

年度十佳:

1.《台北人》

入坑白先勇。台北、南京、上海、香港,四个城市在上世纪的故事里重叠交织。白先勇对“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宴宾客,眼见它楼塌了”的刻画过于动人,《永远的尹雪艳》算是最喜欢的短篇小说之一了。(毕竟是老胡演过的话剧)

附:

《城门开》(北岛)

《老舍集》

《汪曾祺散文》

《琼美卡随想录》(木心)

2.《诗人的迟缓》

范晔可以算是西语文学界的安利大王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的魔幻现实文学过多,范老师的笔下,语言被重构,秩序被打乱,诗意被捡起。马尔克斯、科塔萨尔的故事被娓娓道来,实在可爱。十一月,范老师来学校办讲座,约到了他的专访,超亲民啊啊!!

3.《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流浪者之歌》

赫尔曼黑塞真迷人啊。文学与哲学在他那里得到统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宗教与艺术能救人吗?理性与感性能统一吗?为什么极度的欢乐与痛苦一致?他让笔下的主人公将世俗的、禁欲的,罪恶的、善良的,狂欢的、煎熬的,一切对立都体验一遍,看完只觉得道德律法都是自我赋予的,人生既是虚妄的,并无对错可言。

附:

《斯通纳》

《过于喧嚣的孤独》

4.《这些人,那些事》

吴念真的编剧能力帅……帅哭我。里面的短篇小说,写及亲情、爱情、友情,超多意想不到的反转。语言平淡,但深情有力。反正侯孝贤、杨德昌、张艾嘉、李安,他们那一票人,我都喜欢Otz。

附: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

《侯孝贤电影讲座》(侯孝贤)

《电影批评理论》(戴锦华)

5.《大师与玛格丽特》

小说还能这么写系列。上帝与魔鬼、猫与犯罪、剧场与地狱、善与恶,看得人心惊胆战,想象力边界被无限拓宽。

附:

同样走天马行空路线的

《袭击面包店》(村上春树)

《博尔赫斯全集》

6.《民主的细节》

威权主义步步紧逼的,当自由的空间被压缩,无制衡的权力被放大时,看到依旧有人谈自由色变,就很想安利刘瑜老师一百遍。

附:

《旧制度与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新视角)

《菊与刀》(用人类学分析日本民族)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卢梭)

7.《幸福之路》

治丧第一书。八月份正处在低谷期,存在意义全方位滑脱。在宿舍里翻读,罗素对“人为什么不快乐”的分析,实在是戳心。

附:

《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向死而生)

《重复》

(克尔凯郭尔;逃婚哲学家的心路历程)

《大问题》(罗伯特·所罗门;哲学入门)

8.《后台》

记录了南方周末优稿的生产过程。比起特稿选集,读起来更让人热血沸……沸腾。治丧第二书。

附:

《南方周末特稿》

《发行中国》

《新闻业的怀乡病》(许知远)

9.《谈美文艺心理学》

美学入门。看朱光潜先生的文章,是享受。(以后要是看到有人以道德为由限制艺术自由发展,是的,我又想安利朱光潜一百遍了。)

附:

《美学散步》(宗白华)

《美的历程》(李泽厚)

《艺术的故事》

10.《乡土中国》

很薄的一本,暑假读的时候觉得废掉了一堆脑细胞。但书中的道理,如熟人社会的特点、文字在乡村的普及问题,却影响着后来自己对许多社会问题的判断,也使得我对记忆里的乡村做出了新的注解。

附:《一个人的村庄》

其他:

《北京折叠》

《红楼梦》

《罪与罚》

《自深深处》

《流逝》

《夜莺与玫瑰》

《萧十一郎》

《倚天屠龙记》

《且听风吟》

《如果语言是威士忌》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莎士比亚悲剧选读》

《古希腊悲剧选读》

《给青年建筑师的一封信》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以学术为业》

《茶花女》

《广岛之恋》

《欲望号街车》

《常识与通识》

《春雪》

《人间失格》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如何阅读一本书》

卖安利使人幸福系列

#你最想推荐的年度书籍是?

没有糖吃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初期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lsyg/1452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