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历史沿革 >> 匈牙利欧洲之盾02中欧雄国
《匈牙利进行曲》为法国浪漫乐派作曲家柏辽兹所作戏剧《浮士德的沉沦》第一部分的选曲,年首演于巴黎。此前一年,柏辽兹在旅居布达佩斯时,听到匈牙利民间乐曲《拉科奇之歌》后深受感动,于是将此曲改编为管弦乐曲。
(法国浪漫乐派作曲家:柏辽兹)该曲首先由圆号、小号、短号吹奏出进行曲节奏的号角性音调作为引子,其节奏型带有军鼓敲击的特点,表现了军队行进的步伐;接着,在木管和弦乐器的伴奏下,短笛、长笛和单簧管呈示出进行曲主要主题,其富于跳跃感的旋律,活泼而充满生气,使人联想到精神抖擞的匈牙利军队的行进队列。乐曲的中段存在一系列变化,由整个乐队在下属调上奏出了雄壮粗犷的旋律,经过多次演变之后,再现主要主题。最后在声势浩大的进行曲声中全曲结束。每当《匈牙利进行曲》那雄壮有力而又激情澎湃的旋律响起,匈牙利民族的热血与豪情令人心潮澎湃。刹那间,脑海中仿佛闪现出这个民族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那奔腾的骏马、那无畏的勇士、那血色般的如歌岁月......-欧陆新贵-
全球七大洲,只有欧亚紧密相连。乌拉尔山脉是欧、亚两大洲的分界线,山脉位于俄罗斯的中西部,大致为南北走向。马扎尔人世代居住在乌拉尔山脉南部的低矮丘陵地带,还有一部分居住在欧亚大陆非常寒冷的北端,与当代的芬兰人和爱沙尼亚人是近亲。(乌拉尔山脉?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之间)8世纪开始,由于气候的变化导致生存条件的恶化,及南俄草原其他游牧部族(佩切涅格人)的生存空间挤压,马扎尔人被迫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乌拉尔山,举族向西南方向移动。他们来到了乌拉尔河与顿河间的大草原繁衍生息,在这里他们接触到了其他的游牧民族如保加尔人、卡扎尔人和阿兰人。重视畜牧的经济模式让他们是马背上的好手,能骑善射是每一个马扎尔牧民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马扎尔人的迁徙)从南俄草原到中欧腹地,意味着从野蛮地带搬到了半文明半野蛮地带。喀尔巴阡盆地从罗马帝国时代起,就是罗马人与各种蛮族互相混战的桥头堡,直到马扎尔人入主这里之时,这里依旧是东罗马帝国抵抗北方蛮族的最前线。年,马扎尔人在阿尔帕德大公的率领下,决定在喀尔巴阡盆地西侧的潘诺尼亚扎根下来发展他们的基业。环境决定命运,马扎尔人今后的历史走向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喀尔巴阡盆地的地理人文环境。(布达佩斯?英雄广场?阿尔帕德大公居中者)从阿尔帕德大公统治时期开始,马扎尔人对欧洲发动了一系列毁灭性的侵袭。年入侵并洗劫了伦巴第(意大利);年再度向意大利发动袭击。此后又先后劫掠巴伐利亚(年)、克恩滕(年)、大摩拉维亚(年)、意大利(年)及萨克森(年)。年,阿尔帕德征服了大摩拉维亚公国并将斯洛伐克纳入统治范围,称上匈牙利。年,阿尔帕德去世后,马扎尔人失去了公认的首领,各部落各自为政。原属阿尔帕德的部落以阿尔帕德之子索尔坦为大公。(马扎尔人穆斯林诺曼人对欧洲的入侵)之后,马扎尔人开始肆无忌惮地展开大规模侵袭。在年的劫掠中,他们冲入士瓦本和巴伐利亚,跨过莱茵河蹂躏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年,他们向南直接突入北意大利,攻破帕维亚城之后遁入阿尔卑斯山,沿着山间小道向西进入勃艮第,大肆劫掠后又向西南进入了西班牙,距离之远令人震惊。年,马扎尔人再度横扫整个巴伐利亚和士瓦本,在沃尔姆斯渡过莱茵河,疯狂洗劫北部高卢,甚至在巴黎城下路过,向南再度进入勃艮第,最终沿着意大利海岸回到了潘诺尼亚。这一年,他们整整环绕了阿尔卑斯山一圈,是历年来最成功的一次大突袭。(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年,马扎尔骑兵万余人侵入巴伐利亚和士瓦本,包围奥格斯堡。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率王室、巴伐利亚、捷克等八支部队会同从奥格斯堡突围的骑兵,于8月10日同马扎尔人交战,获胜。为切断马扎尔人退路,奥托一世把部队部署在距奥格斯堡约6公里的莱西河上游右岸,次日粉碎马扎尔人渡河的企图,并击退马扎尔人的迂回部队,随后率军发起进攻,经激战于第三天将马扎尔人彻底击溃。此战彻底阻止了马扎尔人西进,捍卫了德意志王国的独立。从此,马扎尔人被迫从游牧转变为定居生活。在冷兵器时代,任何已进入文明社会的军队能够打败蛮族的军队都是了不起的大事,奥托一生的威望最主要来自于这次胜利,被尊称为伟大的奥托和祖国之父。年,奥托一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首位皇帝,这也是德国的前身。(匈牙利?塞克什白堡)年,盖佐大公成为匈牙利公国之主。他一登基,便定都于塞克什白堡(今匈牙利西南60公里),并一直持续到16世纪匈牙利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入侵为止。盖佐大公时期,基督教开始传播;十年后,潘诺恩哈尔姆千年修道院建成,并成为迄今为止匈牙利天主教的发源地。(匈牙利?潘诺恩哈尔姆千年修道院)
年,伊什特万一世继承匈牙利大公之位,盘据西北方的潘诺尼亚平原,但匈牙利其他地方仍在其他酋长手中。伊什特万一世靠着外来的武士及一些地方贵族打败了受异教战士支持的叔父,成为拥有实权的匈牙利大公。
(匈牙利国家象征?圣斯蒂芬王冠)年12月25日,在教皇西尔维斯特二世主持下伊什特万一世加冕称帝,成为匈牙利王国第一任国王。最初的王冠由教皇赠与伊什特万一世,称为拉丁王冠。年,伊斯特万一世被罗马教会封为圣徒,加冕所用的王冠则被称为圣冠。年,东罗马帝国皇帝米海尔七世赠送给盖佐一世另一顶王冠,史称希腊王冠。后贝拉三世将两顶王冠合二为一,上部为拉丁王冠,下部为希腊王冠。
(匈牙利王国国旗?AD.-)年,伊什特万一世唯一在世的儿子伊姆雷在一次狩猎中受伤早逝,伊什特万的健康也每况愈下。他的堂弟瓦祖尔本为最有资格的继承人,但因为他涉嫌偏向异教,伊什特万一世不容许他继位,所以立了外甥威尼斯人奥尔塞奥罗·彼得为继承人。瓦祖尔被擒下并弄盲,三个儿子利云特、安德烈及贝拉被逐出匈牙利。(匈牙利?布达佩斯?伊什特万一世青铜像)伊什特万一世于年8月15日逝世,葬于塞克什白堡。他死后,因为内战、异教徒暴乱及外族入侵,匈牙利长时间不稳定,直至瓦祖尔的孙子拉斯洛一世于年登上王位才终结。伊什特万死后,人们将他的手保存在大教堂中,人称圣右手。伊什特万一世雄才大略,开创了一个时代,成为匈牙利的民族英雄。(欧洲?AD.)年,伊什特万一世被宣布为圣人。此时,马扎尔人已经在神圣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夹击之下顽强地挺了过来。他们皈依了基督教,从游牧生活改变为定居生活,稳稳地在潘诺平原扎下了根。在后世,马扎尔人凭借喀尔巴阡盆地的险要地形,东拒蒙古铁骑,南阻奥斯曼大军潮水般的进攻,匈牙利成为欧洲对抗东方异教徒最坚固的堡垒,被称为欧洲之盾!-雄踞中欧-
年初,卡尔曼在塞克什白堡加冕为匈牙利国王,他是一位聪明和公正的统治者。即位后,卡尔曼解决了十字军东征时路过匈牙利的问题。由于允许十字军通过自己的领土,在整个欧洲博得好评。他和前任国王一样,企图给匈牙利找一个出海口。(《匈牙利编年史》中的卡尔曼形象)年,卡尔曼推翻克罗地亚国王斯瓦契奇,成为克罗地亚国王。年,卡尔曼控制达尔马提亚(克罗地亚沿海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同年,克罗地亚与匈牙利签订条约,同意让匈牙利国王担任克罗地亚君主,自此克罗地亚成为匈牙利的一部分。在卡尔曼的统治下,匈牙利的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稳定了国内秩序。(克罗地亚的位置)年,卡尔曼之子伊什特万二世继位。三年后,他率军大败入侵达尔马提亚(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威尼斯共和国海军,捍卫了克罗地亚与匈牙利王国的联合。贝拉二世在位时,匈牙利又迫使波斯尼亚的王公臣服(年),并干涉罗斯王公内讧(年),俨然成为中东欧的主宰。然而,十余年后,在塔拉河战役中,匈牙利王国却败在东罗马帝国手下。(克罗地亚?萨格勒布)
(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
年,伊什特万三世在位期间,匈牙利诸子争位,并延续了三年之久。之后,为巩固匈牙利在中东欧的地位,伊什特万三世出兵东罗马帝国,但一无所获。年,东罗马帝国决定性失败于罗姆苏丹国,退出小亚细亚。匈牙利趁机进占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今属罗马尼亚)。(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科文城堡)12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插手拉斯洛二世和斯蒂芬四世和他们的侄子斯蒂芬三世之间的斗争,对匈牙利曾有过很大的影响。但是斯蒂芬三世的兄弟和继承人贝拉三世重新恢复了匈牙利君主的独立和权威。贝拉三世在位时,阿尔帕德王朝趋于鼎盛,它从王室领地取得巨大的财富,占领塞尔维亚和加利西亚,加上之前占据的上匈牙利(今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和特兰西瓦尼亚,整个巴尔喀阡盆地尽入囊中,如此,匈牙利成为欧洲中东部的一个巨大强国。(喀尔巴阡盆地地形图)贝拉三世去世后,这个国家日趋衰落。伊姆雷和他的兄弟安德烈二世过分慷慨的向他的支持者赐予土地,从而减少了君主国财富和势力的来源。安德烈保证贵族的特权,颁发黄金诏书,允许他们控制伯爵领地的政府,这进一步削弱了君主国的力量。(成吉思汗雕像)年,在亚洲的蒙古高原上,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年,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的战争中去世。年,窝阔台大汗召集大会,决定征讨钦察、罗斯诸国。次年春,成吉思汗长子术赤长子拔都、次子察合台长子拜答儿、三子窝阔台长子贵由、四子拖雷长子蒙哥各统本王室军,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亦分遣长子从征,以拔都为统帅,速不台副之,共15万大军,自各地出发,秋季抵伏尔加河东岸集中。(蒙古第二次西征/拔都西征)
年初,蒙古军除留3万军镇守南俄罗斯外,其余12万人分三路向匈牙利进军。3月,蒙军败波兰军,攻取都城克拉科夫。然后蒙军向波兰藩属国西里西亚进攻,攻其都城弗罗兹瓦夫。蒙军乘胜南下,攻入摩拉维亚,遂向匈牙利与拔都会合。(蒙古第二次西征/拔都西征?匈牙利战役)拔都和速不台所率中路军分两路向匈牙利进攻。国王贝拉四世仅派少数军队扼守喀尔巴阡山诸隘口,伐木塞道。蒙军奇袭喀尔巴阡山诸隘口,后将其全部攻破。贝拉四世闻讯,集结10万大军守城。蒙军抵城下,攻而不破。匈牙利军不出战,拔都率军引退。贝拉四世出城追击,至蒂萨河河西驻营,蒙军三面伏击,尽歼其军,贝拉四世逃入奥地利。蒙军进抵佩斯城。此役,蒙军亦损失惨重。年12月,多瑙河封冻后,蒙军进攻奥地利都城维也纳。贝拉四世闻蒙古军追至,避入亚得里亚海岸边的岛上。合丹至海边,掠斯帕剌托(今克罗地亚)、卡塔罗二城(今黑山)。年初,窝阔台死讯传至,拔都召回合丹。合丹经塞尔维亚,与拔都会合。3月,拔都率军东还。同年,蒙古帝国钦察汗国(金帐汗国)正式建国,拔都为首位大汗。(匈牙利?布达佩斯?布达城堡)蒙古大军向东退出后,贝拉四世返回匈牙利,为防蒙军再次入侵,于布达的城堡山东侧建布达城堡。十余年后,贝拉四世又于城堡山下建造圣母教堂,这座新哥特式的建筑如今已成为布达佩斯的象征。到15世纪时,该教堂被改名为马加什教堂,因为历代匈牙利王的加冕仪式皆在此举行,又有加冕教堂之称。(匈牙利?布达佩斯?圣母/马加什教堂)贝拉四世给世人留下了诸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但在这一过程中,他被迫减少国王的统治力量。他的儿子斯蒂芬五世与一位库曼人的公主结婚,他们所生的儿子拉斯洛四世继承王位后,王室的威望更加下降。拉斯洛四世没有婚生后嗣,由安德烈二世的孙子安德烈三世继承王位,年,安德烈三世也无嗣而亡,权力已经大大削弱的阿尔帕德王朝断绝,此后匈牙利王位成为与阿尔帕德王室联姻的几个外国王室争夺的目标,最先一个是为捷克的普热米斯尔王朝。
(匈牙利?维谢格拉德?维谢格拉德城堡)年,波希米亚(捷克)国王瓦茨拉夫二世为支持其子瓦茨拉夫三世与安茹的查理争夺匈牙利王位,对法国发动了匈牙利王位继承战争。瓦茨拉夫二世是波希米亚普热米斯尔王朝最为强大的国王奥托卡二世与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之女库尼贡德之子,也就是贝拉四世的女婿。而安茹的查理则是匈牙利国王拉斯洛四世与西西里公主伊丽莎白之子。瓦茨拉夫三世虽获得匈牙利王位,但年在其父去世后主动放弃匈牙利王位并继承波希米亚国王之位。之后,王位被让与来自德意志巴伐利亚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奥托一世。3年后,奥托被匈牙利贵族推翻,并由安茹的查理取而代之。由此,匈牙利的安茹王朝建立。
(欧洲?AD.)查理一世即位后,致力于镇压匈牙利大封建主一波又一波的叛乱,这些人已经习惯于安德烈三世死后的无政府状态。年,查理一世在罗让诺夫采战役中打败了最后一个大贵族恰克·马加什和他的支持者,结束了长期的内战。(匈牙利王国国旗?AD.-)查理一世在匈牙利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把权力从贵族议会收回到国王手里;发展匈牙利的经济和贸易。查理一世与波兰结盟,共同抵制统治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力量。年,他与波兰国王卡齐米日三世和波希米亚国王卢森堡的约翰在维舍格勒会晤,三方达成了共同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协议。查理一世希望使匈牙利和那不勒斯统一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因而为他的儿子拉约什图谋那不勒斯王位。这引起了教皇和威尼斯的巨大恐惧。查理一世与威尼斯进行战争,但遭到挫败,被迫放弃了自己的计划。(匈牙利王国国徽?AD.-)查理一世在位时的另一个重大事件是匈牙利在巴尔干半岛势力的相对衰落。阿尔帕德王朝早年在巴尔干进行的征服使那里的一些居民成了匈牙利的附庸。在查理一世时代,这些附庸中的一个,瓦拉几亚(今属罗马尼亚)的统治者巴萨拉布一世准备脱离匈牙利的控制。查理一世企图维持匈牙利的霸主地位,遂率军前去讨伐,但在年的波萨达战役中遭到惨败。这次战役使瓦拉几亚成功地获得了独立。查理一世也曾在巴尔干地区进行扩张,如在年兼并摩尔达维亚(今属罗马尼亚),但很快这些地方就又都摆脱匈牙利的统治了。年,查理一世去世。在他死后,长子拉约什一世继承了王位。(拉约什一世?AD.-)拉约什一世统治时期,中世纪的匈牙利国力达到了顶峰;任内对外进行多次战争,扩展匈牙利的领土。他曾与那不勒斯王国(年)、威尼斯共和国及立陶宛大公国等国家作战(年、年、以及年)。年,拉约什一世几乎征服了全部达尔马提亚。克罗地亚在他统治时期被确认为圣伊什特万王国的一部分。拉约什一世成功延续其父的政策,恢复匈牙利在保加利亚、波斯尼亚、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等巴尔干半岛的小国承认匈牙利的宗主国地位。但是在年时,那不勒斯王国和摩尔达维亚一度脱离了匈牙利的统治。年,拉约什一世击退了入侵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帝国军队。(罗马尼亚诸区域地形图)年,波兰的皮亚斯特王朝绝嗣,拉约什一世作为波兰国王卡齐米日三世的外甥,经王朝贵族协议入主波兰。他于年给波兰的小贵族颁发科希策特权,其中规定贵族上缴给国王的税减少最多84%,而且国王必须给参与对外战争的贵族报酬;作为交换,波兰贵族承认拉约什的女儿可以继承波兰王位。拉约什一世被形容为匈牙利最强大的君主,其王国领土直达三片海洋(指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以及黑海)。拉约什一世无子,他和第二任妻子,波斯尼亚的伊丽莎白,育有四名孩子,其中存活的两个小女儿玛丽娅和雅德维加分别继任为匈牙利和波兰的女王。这个安排招致匈牙利贵族的反对,他们不愿迎来一位女性君王,而认为其堂弟卡洛三世为更合适的继承人;波兰贵族则在年承认雅德维加为波兰国王。玛丽娅和雅德维加分别在年、年过世,没有留下后嗣,而她们的丈夫(西吉斯蒙德和雅盖沃)作为共治国王于是继续各自把持匈牙利和波兰。
-灭顶之灾-
卢森堡家族的西吉斯蒙德,曾任勃兰登堡选侯、德意志国王、波希米亚国王、匈牙利国王、波兰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是皇帝查理四世次子,查理四世是首位将捷克布拉格设为神圣罗马帝国帝都的皇帝,布拉格在他统治时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年,西吉斯蒙德继承其妻拉约什一世之女玛丽娅的匈牙利王位,成为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德)年,西吉斯蒙德组织十字军,解救东罗马帝国之围,但在尼科波利斯会战(又名尼科堡会战)中为奥斯曼帝国苏丹雷霆巴耶济德一世所败。不但象征奥斯曼帝国取代匈牙利成为东欧第一强国,更让西吉斯蒙德在匈牙利的威信大衰,好几个贵族巨头要求他为战败负责,而将其权力剥夺(他在年还被贵族软禁了几个月)。这使他耗费十数年,才在匈牙利重建权势。年,西吉斯蒙德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年他在在康士坦兹召开宗教大会,终于在费时数年的会议中,解决了数十年来的教会大分裂,但是会议中神学家胡斯被处死,引发了波希米亚长达十四年的胡斯战争。年,其兄波希米亚国王在胡斯战争中受惊吓而死,他即位为波希米亚国王。此后西吉斯蒙德在捷克的胡斯战争中屡屡失败,因此迟迟未能加冕为帝,直到年,他才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捷克?布拉格?胡斯铜像)西吉斯蒙德由于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