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历史沿革 >> 它眉清目秀,超凡脱俗,就是眼睛有点小
猫头鹰
是鸮形目鸟类的统称
总数超过种类
它们体型大小不一,体态各异。
这期给大伙介绍其中一种——长尾林鸮
长尾林鸮的颜值在猫头鹰界名列前茅
相比于乌林鸮的五大三粗
灰林鸮的灰头土脸
长尾林鸮简直就是帅哥靓妹
长得眉清目秀、超凡脱俗
唯一有点瑕疵的就是眼睛有小点。
长尾林鸮(学名:Strixuralensis)体型中等,体长45-54厘米,体重-克。头部较圆,没有耳簇羽,面盘显著,为灰白色,具细的黑褐色羽干纹。皱领也很显著。
体羽大多为浅灰色或灰褐色,有暗褐色条纹,下体的条纹特别延长,而且只有纵纹,没有横斑。尾羽较长,稍呈圆形,具显著的横斑和白色端斑。虹膜暗褐色,嘴黄色,爪角褐色。
长尾林鸮除繁殖期会成对活动外,通常单独活动。白天大多栖息在密林深处,直立于靠近树干的水平粗枝上,由于体色与树的颜色很相似,因此即使站立位置不算十分隐蔽,也很难被发现。
它们偶尔也会在白天活动和捕食,寒冷的冬天里常在树洞中躲避风雪,有时甚至敲击树干也不飞出。平常多活动于树林的中下层,只有在进行远距离飞行时才越过树冠之上。
当追捕猎物时,长尾林鸮会随猎物的上下而起落,时常边飞边发出“呼呼”的恫吓声。飞行时两翅煽动幅度较大,飞行轻快而无声响,多呈波浪式飞行。一般飞行距离不远,每次多在50-60米左右。
主要以田鼠、棕背鼠、黑线姬鼠等为食,也吃昆虫、蛙、鸟、兔,以及松鸡科的一些大型鸟类。
长尾林鸮在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北京、辽宁、吉林、河南、四川、青海和新疆等地,是稀有留鸟。
北方亚种分布于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北亚种在吉林、辽宁的长白山等地区。
国外分布于阿尔巴尼亚、奥地利、白俄罗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等地区。
长尾林鸮繁殖期为4-6月。通常营巢于树洞中,也有在树根下的地面上或林中河岸的石崖上营巢。每窝产卵2-6枚。卵为白色。孵卵由雌鸟承担,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化期为27-28天。
感谢大家的观看
如果希望看到更多关于猫头鹰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