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维也纳会议后到意大利统一前的邦国及其钱币

发布时间:2020/10/14 16:28:30   点击数:
伦巴第-威尼西亚作为整个欧洲大陆几百年来最为富庶发达的地区之一,无论是米兰大教堂和斯卡拉歌剧院所在的世界艺术之都米兰,还是因叹息桥和贡多拉等鲜明城市特色而闻名遐迩的水城威尼斯,都是伦巴第-威尼西亚这个区域内最为光彩夺目的明珠。

1、纹章说明

与其他邦国的纹章有所不同,因受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的直接统治,故伦巴第-威尼西亚的纹章背景为代表奥地利的双头鹰。而奥地利帝国,本身就是由许多王国组成的一个联邦制帝国。双头鹰的标志最早出现在10-11世纪的拜占庭帝国。科穆宁王朝伊萨克一世(-年在位)统治时期,率先将原罗马帝国的单头鹰标志改为双头鹰,据说这是为了体现拜占庭帝国横跨欧亚的特点而做出的改进。从腓特烈三世(-年在位)起,神圣罗马皇帝们开始改为使用双头鹰作为自己的标识。年,在拿破仑的压力下,神圣罗马帝国宣告解散,但奥地利帝国继续使用双头鹰作为标记。纹章的中间部分代表米兰和威尼斯。蓝蛇的图案是米兰甚至是意大利最重要的家族——维斯康蒂(Visconti)家族的家族徽章。完整版的米兰城徽,图案由三个部分组成:龙头蛇、人、王冠。关于那条蛇背后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大概就是隋朝)。伦巴第人(德国人祖先之一)自北部侵入意大利,他们相信蓝色背景上的蛇会带来好运,并将这一图案用在他们的战旗上。到了13世纪,维斯康蒂家族成为米兰公国的大头目后,和古代历史上很多统治者一样为了展示自己的正统性,就得编造点自己的不一样的出身故事:相传在公元五世纪时,米兰城出现一只龙形的怪兽,威胁到米兰居民的安全,一个伦巴第人,同时也是维斯康蒂家族的祖先——乌贝托杀死了恶龙,拯救了村民。宫廷中的设计师借鉴了伦巴第人的图腾,创造了Biscione。它有一个伦巴第蛇的身体和一个龙的头部,从此,维斯康蒂家族就以这条蛇为家徽。而蛇嘴里出现的人是因为,在第一次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维斯康蒂家族的创立者Otone骑士打败了撒拉逊人贵族骑士,因此就将一个撒拉逊人的形象塞到蛇嘴里。后来维斯康蒂家族的后代升官封爵,就在蛇头上加了皇冠。不过在很多图案中,蛇口中人的形象又变成了小孩,据说蛇其实是吐出或者净化了一个人,有从蛇口中获得重生的含义,毕竟吃什么人都不太好。而飞狮的纹章则是威尼斯的城徽。据圣经中的记载,圣马可曾赴远方的亚历山大里亚传教,后于当地被杀。公元年,两位威尼斯的富商在当时总督的授意下,成功地把圣马可的干尸从亚历山大港偷出来,将他藏在一层一层的肉制品下,运回威尼斯,今天存放在圣马可大教堂的大祭坛下。从此,圣马可成了威尼斯的保护神,他的标志即是一只头顶光环的飞狮。飞狮左前爪扶着一本圣书,其上拉丁文内容为PAXTIBIMARCEEVANGELISTAMEUS,意为天主教的圣谕:“我的使者马可,你在那里安息吧”。飞狮的后腿站在水里,前肢站在土地上,表明了威尼斯共和国统领陆地和海洋的力量。整个纹章的中心部分,即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的纹章。

==================================

2、历史、行政区划、统治者简介

伦巴第-威尼西亚位于意大利的东北部,在当时属于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并且与撒丁、帕尔马、摩德纳、教皇国相接壤。哈布斯堡皇室的统治时期,伦巴第-威尼西亚在管理上分为两个独立的政府。伦巴第政府管理米兰、科莫、贝加莫、布雷西亚、帕维亚、克雷莫纳、曼图亚、洛迪-克立玛及松德里奥各省份;而威尼西亚政府则管理威尼斯、维罗纳、帕多瓦、维琴察、特雷维索、罗维戈、贝卢诺及乌迪内等省份。在年的维也纳会议中,欧洲各国制订围堵法国的原则,以防止法国再度扩张。奥地利帝国因此而失去奥属尼德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比利时和卢森堡)的领土。所以,列强在会议中再制订补偿原则,把意大利的伦巴第及威尼西亚重新划予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作为补偿,才有了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的建立,统治者为神圣罗马帝国不复存在之后,奥地利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弗朗茨一世。随着父亲弗朗茨一世于年3月2日去世后,斐迪南一世继承了王位,虽然在年他娶了撒丁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一世的第六个孩子玛丽娅·安娜公主(-)为妻,但由于他的智力缺陷,导致无法统治帝国,也并没有子嗣。所以他的父亲在他临死前起草了一份诏书,他请路易斯大公在国内政策的每个方面为斐迪南一世充当顾问,并且力劝他听从奥地利帝国外交部长克莱门斯·梅特涅的指挥。年,革命浪潮席卷欧洲,而伦巴第-威尼西亚境内的米兰也在同年3月22日爆发了反对奥地利的革命。米兰市民驱逐了奥地利的驻军,并以米兰作为伦巴第临时政府(GovernoProvvisoriodellaLombardia)的首都。在伦巴第临时政府成立次日,威尼斯城也发动了反对奥地利的革命,建立了威尼斯临时政府(GovernoProvvisoriodiVenezia),即圣马可共和国(RepubblicadiSanMarco)。这时,奥地利由老将拉德茨基元帅带领军队,在库斯托札战役(位于意大利北部,米兰与威尼斯中间的维罗纳附近)击败了撒丁王国的军队,故立即从战场调兵镇压两地的革命。8月9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撒丁王国将伦巴底、威尼西亚、帕尔马和摩德纳等地割让给奥地利。反奥战争失败激起各阶层人民愤慨,以马志尼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派再次起义。8月11日和23日,威尼斯和托斯卡纳人民相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斐迪南一世在年12月2日爆发革命后退位,由于没有子嗣,王位由他的侄子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继承。退位后,斐迪南一世前往波西米亚的布拉格城堡定居,直到年6月29日去世。其后的十八年间(-),两地一直由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皇帝统治,唯独在年至年间由总督马克西米连(即后来的墨西哥末代皇帝马西米连诺一世)暂时统治。年6月24日,撒丁、法国联军向奥地利帝国开战,爆发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其后,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见战事虽然取得进展,但伤亡者众,故在7月12日与奥地利签订《维拉弗兰卡停战协定》,并在11月10日签署《苏黎世条约》,奥地利割让伦巴第给撒丁王国,但仍占有威尼西亚,并从法国得到恢复托斯卡纳等邦君主政权的保证。此时,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只剩下威尼西亚一方的土地。后来于年,普鲁士与由撒丁王国演变而来的意大利王国达成协议,意大利将会在普奥战争中加入普鲁士一方,对抗奥地利;而普鲁士也承诺战后会将威尼西亚交予意大利,因此,意大利获得普鲁士1.2亿马克的援助。6月17日,普奥战争爆发。20日,意大利对奥宣战。普鲁士在普奥战争中获胜,战后,普、奥两国在同年8月23日签订《布拉格条约》,奥地利割让北部的荷尔斯泰因(Holstein)给普鲁士;8月10日,意、奥签订停战协定,10月3日签订《维也纳和约》,威尼西亚地区归并意大利,由此,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完全由意大利王国所合并,自此不再存在。

==================================

3、货币兑换关系

伦巴第-威尼西亚的货币换算关系分为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以下简称王国)和奥地利帝国(以下简称帝国)两个相互关联的体系。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部分加以详细介绍。在年王国建立后,米兰和威尼斯造币厂除制造王国的钱币外,同样也为帝国制造流通币和玛利亚·特蕾西亚贸易银币——即俗称的大奶妈。换算关系总体来说较为简单,先是银币方面,在王国体系中1Scudo(斯库多)=6Lira(奥地利里拉),1Lira=Centesimo(分)。在帝国体系中1ConvetionTallero(协定泰勒)=6Lira(奥地利里拉,在帝国体系内名为Svanzica斯万齐卡),1Lira=20Kreuzer(克鲁泽)。

Scudo制式为:直径39mm,重25.99g,含银量90%(约含23.g);

Tallero制式为:直径41mm,重28.06g,含银量83.3%(约含23.g)。

后期的帝国体系内增加了Fiorino(弗洛林),制式为:直径29mm,重12.35克,含银量90%(约含11.克)。换算关系为14Fiorino=40Lira,即1Fiorino=2.Lira;1Fiorino=Soldo。TallerodellaLega(联邦泰勒),制式为:直径33毫米,重18.52克,含银量90%(约含16.克)金币方面,王国的金币单位为Sovrana(索维林),制式为:直径25.5mm,重11.33克,含金量90%(约含10.克);金银之间的换算为1Sovrana=40Lira。帝国的金币单位为Ducato(杜卡特),制式为:直径21mm,重3.49g,含金量98.6%(约含3.克),金银之间的换算为1Ducato=14Lira。后期的帝国体系内增加了Corona(科罗娜)与王国的索维林并行,制式为:直径24mm,重11.11克,含金量90%(约含10g),金银之间的换算与索维林相同,仍为1Corona=40Lira。除此之外,流通于弗兰德斯地区(奥属尼德兰,约为现比利时西部及卢森堡一带地区)的SovranadiFrandra(弗兰德斯索维林),也于米兰和威尼斯在年所制造,制式为:直径29mm,重11克,含金量91.9%(约含10.克)。而伦巴第临时政府和威尼斯临时政府的币制则以金40Lira和银5Lira作为主币,40Lira制式为:直径26mm,重12.9克,含金量90%(约含11.61克),略高于之前的索维林。5Lira制式为:直径37mm,重25克,含银量90%(约含22.5克),同样也略高于之前的里拉。==================================

4、钱币版式、版别

这一时期的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钱币图案较为单一,金银主币的设计均为正面君主头像,背面纹章或简化版纹章。弗朗茨一世时期,正面铭文为君主称谓+D·G.AVSTRIAEIMPERATOR或其简写,意为蒙神之恩,奥地利皇帝。背面铭文较为复杂,为GAL·LOD·IL·REX·A·AHVN·BOH·LOMB·ETVEN·或其简写,意为加利西亚,洛多梅里亚,伊利里亚国王,奥地利大公;匈牙利,波西米亚,伦巴第和威尼西亚国王。皇帝和使徒之王陛下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托上帝鸿福的奥地利皇帝,匈牙利使徒国王,波希米亚、达尔马提亚、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和伊利里亚国王,耶路撒冷国王,等等,奥地利大公,托斯卡纳和克拉科夫大公,洛林、萨尔茨堡、施蒂利亚、克恩滕、克雷恩和布科维纳公爵,特兰西瓦尼亚大公,摩拉维亚藩侯,上西里西亚、下西里西亚、摩德纳、帕尔马、皮亚琴察和瓜斯塔拉、奥斯威辛和扎托尔、切申、弗留利、拉古萨和扎拉公爵,哈布斯堡和蒂罗尔、基堡、戈里齐亚和格兰蒂斯卡伯爵,特伦托和布里克森亲王,上、下卢萨蒂亚和伊斯特里亚藩侯,霍恩埃姆斯、费尔德基希、布雷根茨、瓦尔德堡-松纳贝格伯爵,等等,的里雅斯特、科托尔和温德马克领主,塞尔维亚总督区大总督,等等,金羊毛骑士团团长,等等。这个像相声贯口一样,完(又)整(臭)版(又)的(长)头衔,一共提及了个51个地区和1个组织,像中国的“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这种就只能甘拜下风……这个头衔几乎列出了历代奥地利哈布斯堡统治者所获得的所有领地和荣誉,其中一部分(如大部分意大利方面的)只具名义上的意义,另外的一些,如耶路撒冷国王,其实际作用只是为了纪念某一段历史。历代奥皇头衔如此之长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奥地利帝国及其继承者奥匈帝国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是由许许多多小王国和皇家领地组成的。这一时期发行的金币为1Sovrana(索维林)、1/2Sovrana两种面值。发行的银主币为1Scudo(斯库多)、1/2Scudo、1Lira(奥地利里拉)、1/2Lira、1/4Lira三种面值。与其他面值不同的是,1/4L的材质为60%银。辅币为5Centesimo、3C、1C三种面值,材质为铜,正面为王冠,背面为面值和年份;正面铭文为REGNOLOMBARDOVENETO,意为伦巴第威尼西亚国王。这一时期还发行过材质为金银铜的三枚章型纪念币,主题为弗朗茨一世誓言纪念。正面图案为伦巴第铁王冠、米兰和威尼斯的城徽、重叠的犁和锚,背面图案为帝国皇冠及誓言。正面铭文同其他流通币,背面誓言内容为FIDESNOVIREGNI//SACRAMENTOFIRMATA//MEDIOLANIXV.MAII//MDCCCXV,意为,新的王国,神圣的圣礼,米兰,年5月15日斐迪南一世时期,正面的铭文增加了HVNG·BOH·R·H·N·V,意为匈牙利,波西米亚,五世国王。这一时期发行的金、银、铜币,在制式和面值上与上一时期完全相同。而同样也有材质为金和银的四款大小面值不同的章型纪念币发行,主题为斐迪南一世米兰登基纪念。正面图案为斐迪南一世头像,背面图案为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冠。正面铭文同其他流通币,背面铭文内容为AVITAETAUCTA(传承和发展,此处是我自己翻译的,存疑)正文为:REX·LONGOB·ET·VENET·//CORONAT·MEDIOL·//MENS·SEPT·//MDCCCXXXVIII,意为伦巴第-威尼西亚国王,米兰王冠,年9月。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时期发行的金、银币,在制式和面值上与前两个时期也是基本相同。金币背面铭文新增DALM·,意为达尔马提亚,位于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克罗地亚地区。而铜辅币增加了15C、10C两种大面值,15C正面图案为奥地利鹰徽,正面铭文IMPEROAVSTRIACO意为奥地利帝国。所有面值中10C到1C的几种铜辅币,均分为前期的皇冠版和后期的鹰徽版两种。除此之外,还有面值为1Soldo和1/2Soldo的两种铜辅币发行。背面铭文为MONETASPICCIOLAPELR·LOMB·VENETO,意为伦巴第-威尼西亚的辅币。伦巴第临时政府于年发行的金币为40Lira和20Lira两种面值,正面图案为人格化的意大利女神,手持象征权力的长杆,头顶象征独立城邦的城堡型冠帽及六角星站在底座上,背面为面值与年份。正面铭文为ITALIALIBERA,DIOLOVUOLE,意为意大利自由,上帝之愿;背面铭文为GOVERNOPROVVISORIODILOMBARDIA,意为伦巴第临时政府。银币5Lira一枚,与金币图案铭文一致。威尼西亚临时政府于年发行的金币为20Lira一种面值,正面图案为威尼斯飞狮站在高台底座上,背面为面值与年份。正面铭文为INDIPENDENZAITALIANA,意为意大利独立;高台底座铭文为XIAGOSTOMDCCCXIVIII,意为年8月11日。背面铭文为ALLEANZADEIPOPOLILIBERI,意为自由的人民联合起来。边铭为DIOPREMIERàLACOSTANZA★,意为上帝永恒。另有5Lira的银主币及15Centesimo低银辅币、5C、3C、1C铜辅币发行。5Lira正面图案分为有底座和无底座两版,无底座版正面铭文为REPUBBLICAVENETA,22MARZO,意为威尼西亚共和国,年3月22日,背面铭文为UNIONEITALIANA,意为意大利统一;其余辅币图案为简化版。辅币正面铭文为GOVERNOPROVVISORIODIVENEZIA,意为威尼西亚临时政府;背面面值另有DILIRACORRENTE,意为(按)当前里拉的(币值)。除此之外,威尼西亚临时政府还发行过按照斐迪南一世时期及弗朗茨一世时期年份和图案,60%含银量,重1.6或1.7克的1/4奥地利里拉,它们通常被称为“Daotin”,由于当时白银的短缺,所以同样也被被流通市场所接受,等同于1/4意大利里拉的面值。============================

5、品相识别要点、珍稀度及市场参考价格

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系列虽然看上去不起眼不漂亮,同质化高又单调,也不著名,但是——整体难度极高,王国部分不适宜作为该系列的起始,只有临时政府部分较为容易。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

铜辅币大多常见,但是金币不好找,银币更不好找;银主币很不好找,银辅币极不好找。

王国部分全年份金币均少见且高价,但同质化程度高,好品多数处于美元以上这种普通玩家遥不可及的价位。

从银主币来看,一阶段弗朗茨一世主币Scudo在三位国王中更容易些,但普通年份稀有度虽为NC也不太常见,MS品相也要美元以上。

二阶段斐迪南一世主币Scudo,从-全年份高稀有度,Gigante目录甚至未给出FDC品相估价,市面所见极少,缺少评级记录及成交记录。

三阶段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主币Scudo为单年版,年一枚MS63成交价格为美元。

该款正面高点位于头像鬓角及头部花环,背面高点位于中央哈布斯堡皇室纹章,一般作为识别品相的依据;实际上对于MS以上品相真正的稀有程度而言,如果不是状态距离自己的心理预期差到一定程度……价格合适就拿下吧。

铜辅币价格较为低廉,除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时期的15C(R2+,FDC品相目录价格欧元)和10C(R,FDC品相目录价格欧元)价格较高外,全系列MS品相价格基本处于美元以下的区间,市场上很常见,故不再详细说明。

银辅币方面,全线稀有,好品罕见,价格高低放一边,关键是见不到。

两枚章型纪念币独立于流通币体系之外。誓言纪念金质罕见且贵,银铜质不少见,价格也较为低廉,但好品极少;加冕纪念金质两枚罕见且贵,银质两枚较为常见,好品相对较多,价格处在美元以下。

伦巴第临时政府的40里拉金币价格较高但较为常见,年HA一枚40里拉NGC评级MS62成交价为美元。20里拉稀有度更高(R2,Gigante),但价格与40里拉类似。

银币较为常见,细分版别较多,一般MS品相的主币价格亲民,位于美元以下,适合作为该系列的入门品种。该款正面高点位于女神上衣及面部,背面高点位于花环结扣处,一般作为识别品相的依据;头部细节的丰富程度是评价状态的关键因素。

威尼西亚临时政府的金币略微少见一些,价格也更为高昂。年HA一枚20里拉NGC评级MS62成交价为美元。

银铜币较为常见,一般MS品相的两种版别5里拉主币价格类似,位于0美元左右,适合作为该系列的入门品种。辅币价格低廉,单枚MS品相价格处在美元以下。该款正面高点位于狮子前腿,背面高点位于花环,一般作为识别品相的依据。

============================

下期预告:

维也纳会议后到意大利统一前的邦国及其钱币(五)——两西西里王国及合并前的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王国(上)

勘误:上期St.JoannesBaptista的翻译“圣约翰受洗”应为“圣约翰施洗”,特此更正。

往期目录:

维也纳会议后到意大利统一前的邦国及其钱币(序)

维也纳会议后到意大利统一前的邦国及其钱币(一)——帕尔马、皮亚琴察和瓜斯塔拉公国

维也纳会议后到意大利统一前的邦国及其钱币(二)——摩德纳公国、马萨-卡拉拉公国、卢卡公国

维也纳会议后到意大利统一前的邦国及其钱币(三)——托斯卡纳大公国、托斯卡纳临时政府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lyjd/1857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