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汕头电台FM993心灵驿站王健读海

发布时间:2018/1/7 18:40:28   点击数:

汕头电台FM

心灵驿站

汕头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与您分享

每天一首经典诗歌

今天分享的是

王健

朗诵

(德)海涅作品

《幸福和不幸》

海因里希·海涅《幸福和不幸》

海因里希·海涅年出生年59岁过世,是德国著名的抒情诗人和散文家,被称为“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有人评价:在德国文学中既是作家又是思想家的不乏其人,但像海涅那样将二者完美地统一起来,而又没有让诗歌负担哲学的沉重的,却不多见。

年东德发行

海涅诞辰周年

10马克纪念银币

德国诗人海涅,一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对于幸福与不幸,他有独特的感悟。他眼中幸福像一个轻薄的姑娘,拈花惹草,心性不定,忽然对你示好,忽然又转身不见了,幸福就是这样的,偶尔露出她的美貌,很快,你就看不见她的踪影。而不幸,却像一个坚韧的、忠贞的、心如止水的老妇人,非常有耐心地守在你的病床边。假如说人生就像一场疾病,躺在床上,不幸就守在床边,很耐心地看护着你,而且一边看护着你一边为你打毛衣,要把你包裹起来,让你沉浸在不幸的快感之中。所谓“不幸的快感”有些多愁善感的人,有种悲剧性人格,很难体会到快乐,常因痛苦难以自拔,沉浸其中。

幸福是多么奇怪的东西,很多人认为它在未来等着,更多人认为它已经过去,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认为它就在身边待着。

意大利诗人,人称“生活之恶的歌手”的蒙塔莱在《幸福》一诗中,用“幽光、薄冰、晨曦、气球”等意象来描绘幸福的短暂、美丽和难以捉摸。他在代表作《生活之恶》中声称:“我时时遭遇生活之恶的侵袭,像被扼断喉管的溪流,又像奄奄一息的鸟儿。”怎么办?蒙塔莱认为只有用“清醒的漠然”对待不幸,像雕像,像云在蓝天,像鹰在飞,就这样,不逃避,也不被生活之恶击倒。追求幸福的前提就是:直面不幸并拥有抵制恶的意志和勇气。

诗人黑塞认为,人在猎取幸福时,不能体会幸福,“只有当你放弃一切欲望,再也不知道目标和追求,不再以幸福之名称呼幸福,那时,万事的洪流就不再冲到你心头,你的灵魂就安静下来”。黑塞喜欢中国的老庄,这个理念近似于道家思想:超然于时事之上,无为而无不为。不汲汲索求幸福的时候,幸福便可能悄然而至。

尼采的幸福观与众不同,他认为幸福是个相对的概念:“是的!我的幸福,要使人幸福,确实,一切幸福都要使人幸福!”独善其身的幸福是不存在的,只有先给别人幸福,自己才能感到真正的幸福。尼采在《醉歌》中向人们呼唤:痛苦是深沉的——快乐!却比心疼还要深沉;痛苦说:消亡吧!可是一切快乐都要永恒——要求永恒,深沉的永恒!

痛苦也许是人类常态,而快乐的力量却更强大,因为痛苦或许不请自来,而快乐,是人类永远主动追求的方向。而且感受幸福是一种能力,我们曾提到过的美国诗人狄金森。

这位女尼一样的诗人,一生都躲在小屋里,穿着一袭白裙,在那里安静地写诗。她在生前没有发表过几首诗,甚至没有人知道她的诗歌才华。偶然有一个牧师发现了她的才华,帮她发表了几首诗。狄金森死后,人们在她的抽屉里找到了几千首诗,从而将她评价为美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甚至是世界诗歌史上自古希腊的萨福之后最伟大的女诗人。狄金森说:我啜饮过生活的芳醇。付出了什么,告诉你吧,不多不少,整整一生——他们说,这是市价。他们称了我的分量——锱铢必较,毫厘不爽,然后给了我我的生命所值:一滴,幸福的琼浆!

哪一首诗歌,曾经经过你的青春?

哪一段文字,留有你生命的印记?

汕头电台FM99.3每天

6点、8点、13点、15点、18点、20点

长按







































北京最大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rkmz/1454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