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百年一战从民族主义狂热到共产主义兴起

发布时间:2020/1/5 2:07:16   点击数:

群众的脸就像“大海的脸”

那是一种所向无敌的强横力量

就在伸手可及之处

摘要:当一种意识形态(无论是民族主义,还是自由主义),变成一种近乎狂热、不容置疑的信仰后,群体即会丧失基本的利害分辨能力。从而使得人类整体或个人为此付出巨大代价,这种代价反过来会削弱大众对此类意识形态的狂信,使得社会信仰呈现出幻灭感,最终为新意识形态的崛起奠定基础:

正如年民族主义狂热导致的一战激发了布尔什维克思想,成就了年的列宁;亦如年左翼平权思想狂热导致了欧洲难民危机,激发了极右翼的反向复兴,成就了年的特朗普。历史的钟摆即是如此。

昨天是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百年纪念日,当我看着一群法国军人身着霞飞时代的军服,以示对战争的反思和英雄的缅怀时,恍惚间似乎回到了那个欧洲统治世界之“荣耀年代”,颇能让人产生错觉。

▲一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之一

政客的平庸与顺从

那是一个缺乏大政治家的年代,各个国家的领袖政客按照传统的旧规则侥幸拥有了权力,却不知道如何驾驭新思想沐浴下日趋桀骜的舆论烈马。在腓特烈大帝时代,旧君主用军靴就足以践踏人民;在路易莎王后和茜茜公主时代,王室可以借美貌征服市民;在俾斯麦时代,政府能够用战争荣耀和面包碎屑让大众闭嘴;但到了威廉二世时代,各国的国民意识已经空前加强却不够成熟,旧制度为了维系下去,领袖们不得不用“伟大帝国”的梦想来编织人民的团结。

由于缺乏真正的威望,决策者们看似强悍自信,实质上却不敢独断乾坤并指引历史;由于缺乏真正的自信,决策者们不得不盲目追随舆论,只求不被诟病。因此,民众渴望“世界帝国”,政客们千方百计地推动在全世界的扩张;舆论要求建立世界海军,政客就将这种认知视为不可妥协的原则。

真正奸诈的政客如德国将军提尔皮茨,通过组织支持海军的舆论组织和学术机构,大肆在德国社会鼓吹大海军理念,将世界海军的概念粗浅地与世界帝国等同起来,同时制定了完全经不起推敲的对英海军威慑战略,从而成功在德国公众心里种下了对世界海军的渴望,并使其个人获得了荣华富贵和无限经费,同时也驱使英美成为德国的死敌,最终毁灭了德意志民族的崛起前景。

在当时的西方政治舞台上,黎塞留的意志消失了,梅特涅的远见荡然无存,俾斯麦的审慎破灭了,甚至连塔列朗式的自知之明和适可而止都没有:

有的只有当仁不让的爱国正义,无可置疑的民族正确,不容妥协的国家原则。缔造现代文明的欧洲,竟然在一种近乎绝对的原则下,沦落为一座一点就炸的大型疯人院。

一战爆发后,面对疯狂的舆论,各国反对党大都转变立场,支持政府的战争行为,包括各国几乎所有的工人政党,第二国际由此陷入分歧并解散。列宁预见到了人民的本质自私将使其态度逐渐转变,于是始终坚持反战立场,这成为其年崛起的政治资本

天之所废,谁能兴之?

右翼思想疯狂的年代

假如你打开当时的报纸,就会发现那是当时言论是何等的疯狂与扭曲。

年波斯尼亚危机结束,面对俄国的对德妥协,当时一篇颇受欢迎的俄国评论写道到“俄罗斯民族的命运维系于塞尔维亚等斯拉夫兄弟民族的命运,如果塞尔维亚被征服了,被肢解了,那么俄罗斯的未来将会化为灰烬。”这句评价显然是对当时俄国政府理性政策的猛烈抨击。但是,按照现实政治的原则来看,一旦俄罗斯将各个斯拉夫民族的处境视为自己不容舍弃的历史责任,那么这就意味着俄罗斯与奥匈帝国乃是彼此不容的敌人——因为后者境内有大批的斯拉夫人——一场彼此毁灭的战争是可以预期的,事实最终也走向了这种结局。

与之相应的是,在德国,同样疯狂的认知亦在蔓延。“斯拉夫的海浪无时无刻不在冲击德意志人的堤坝,如果我们后退一点,那么我们就会失去一切。”这就是当时德国报纸最受欢迎的抨击俄国人时的怒吼,要求政府不能对俄国做任何让步;“整个民族都已经下定决心,随时向德国人射出法兰西的复仇之箭”,法国人在毫不退让的原则上亦是不甘落后。

就这样,整个欧洲的报刊都在呼喊着最狂热的战争言论,理智的言论难觅其踪,理智等同于卖国,会使言论人变成本民族的异类。殊不知,当理智之声消失之后,最疯狂的认知就会掌控局势。

革命不仅咬碎她的敌人,也将血祭她的儿女

狂热的民众

当政治家和舆论都鼓吹绝对爱国主义时,民众就会变得更加疯狂。

在一战爆发之初,大批少年平民男孩为了参军瞒报自己的年龄,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相当多的年轻贵族子弟为了家族的荣耀,竟然甘愿在前线与平民并肩作战,共赴死生;而后方的民众,在战争爆发的初期数月内,亦是踊跃贡献财物,支持自己的国家。

尽管这种令人热泪横流的举国团结场景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暂,但亦说明了,当时各国民众的爱国情感是真实的,更是狂热的,这种狂热使其作出了违背其自私本能的行为——虽然与所有美好一样,这种爱国激情很快就在物价飞涨面前消退了,但她毕竟真的存在过。

我从未改变,但时势已变

结论

正在这种政府软弱、舆论失智和民众狂热的大背景下,整个西方文明世界竟然为了欧洲遥远边陲的两颗子弹而变得癫狂,进而走向了你死我活的毁灭性的泥潭。整整一代年轻人,为此付出了他们的生命和健康;而欧洲的无上财富和权势,也在熊熊战火中被消耗殆尽。

最终,统治世界的勇气衰竭了,只留下了苟且;文明自恃的锋锐消磨了,自我否定占据了上风。到了战争结束的前夜,曾经勇悍彪健的欧洲,竟然成为和平主义、女权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拥抱者。而战前“声名狼藉”的布尔什维克,亦终于在俄国的废墟中崭露其峥嵘的头角,从而将整个世界拉入左翼时代。

这样的结果,对于那些以民族主义自诩的各国战争英雄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绝妙的嘲讽。

更多内容,







































白癜风专家会诊优惠
白癜风初期能治好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rkmz/1737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