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人口民族 >> 萨拉热窝如果有天你回来,请在米里亚茨河边
波黑,全称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波黑是原南斯拉夫的六个社会主义共和国之一,于年宣布独立。
人口:万
面积:5万1千平方公里
波黑境内有三个民族:波斯尼亚族(伊斯兰教)、克罗地亚族(天主教)、塞尔维亚族(东正教)。
萨拉热窝Sarajevo,波黑首都——一个刻死在历史课本上的名字。
年6月起,南斯拉夫联邦开始解体,波黑境内的三个民族对国家的未来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波斯尼亚族和克罗地亚族都主张独立,但对于独立后的新国采取什么政体意见不一。而塞尔维亚族则完全反对独立。
年2月29日到3月1日之间,波黑国进行了独立公投。由于塞尔维亚族的缺席,63.4%的出席投出了90%以上的赞成票。3月3日,波黑宣布独立。
不满独立的塞尔维亚族,以此事件为契机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4月6日,欧洲共同体承认波黑独立。当天波黑的塞尔维亚人议会发布塞族共和国独立宣言,成立波黑塞族共和国并留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之内。
三族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波黑战争”爆发。
南斯拉夫人民军和塞族共和国陆军派遣1万3千名士兵驻扎在萨拉热窝附近的山区进行围城。
如今,整个市区建筑墙上都能看到当年留下的枪眼,有的涂抹刷新了,有的保留原状。
塞族军队使用炮击、坦克与步枪对市区进行攻击,城内保卫政府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军共7万人,他们武器匮乏,无法突破重围。
三年零十个月,萨拉热窝一直处于被围困中。
期间无数平民外出觅食被控制城市主干道的塞族狙击手击毙。
在这场战争史上时间最长的围困战中,11,人遭到杀害,其中超过1,人是儿童。56,人受伤,其中将近15,人是儿童。
波黑艺术家用红色树脂在曾经有人中枪的地方涂抹出斑斑血迹,为了永不忘记过去发生了什么,这样未来我们才不会重蹈战争的覆辙。
这期间,百万难民逃难欧洲及世界各地。
根据年11月21日所签署的岱顿协定,波黑境内被区分为两个政治实体:波黑联邦与塞族共和国,双方各自管理一半的国土,拥有自己的首都、政府、国旗、国徽、议会等。
年合并了各自的军队,波黑联邦军和塞族共和国军皆属于波黑国防部。
走过百年的战争阴霾,如今的萨拉热窝温暖轻巧。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并未舍弃对历史文明的保留。
奥斯曼帝国时期的精致教堂,奥匈帝国时期的华丽洋楼、南斯拉夫社会主义时期的质朴平房,勾肩搭背地挤满整条街。
千百年来,征服者来来去去,其实从未真正赢过,看起来被动的老百姓其实也从没真正输过。
你看GaziHusrev-beybezistan,这座年至年间建造的商业市场,年被烧毁,年被修复。
后来又经历了年的围困战,它还在,老板姓还在,民族与信仰还在。那些子弹飞过的地方,刮着记忆里血色的风,却不沾染这座城市今天的笑颜。
生活总是在继续,没有什么比市井生活更能温暖战争的殇。中国仿制品、土耳其特产、当地铜器、广场上的鸽子、巷道里的涂鸦、……叮叮咚咚地吵热了整个和平世纪。
在这座城市里,奔驰着萨拉热窝人民的小骄傲。
年的电车,如今还在运营。这是欧洲最早的全日制电车,当年率先在萨拉热窝启用。
坐电车去郊外llidza小镇,奥匈帝国时期的公园泉水潺潺,你可以坐着马车像古时的王公贵族般在林荫大道观景,也可以像我们一样租辆单车绕环线。
我们住的民宿在老城,离商业区域一公里,每日都是来回走路。萨拉热窝的公交、电轨车起步价7元/人。
“票价堪比欧洲发达国家,条件却差不少”,这是网友的评价。
房东夫妻自建的三层楼,最下层出租。他们夫妻是在德国避难时认识的,非常热情好客。
德语我们不会,用英语他们也没问题。
房东家的客厅虽然满满当当,但完全不觉得凌乱。
置身其中被包围的感觉很有安全感。厨房更是设施齐全,能看出女主人爱好厨艺。
入住后我们邀请他们喝茶聊天,他们邀请我们加入周末的家庭聚餐。
女主人为我们做的家庭食物,波黑地道美食。男主人也是个好帮手,说饺子皮是他擀的。
每一道菜肴和甜品都是手工制作,绝对的美味。
鸡肉汤是用鸡肉泥炖制,有胡萝卜陪衬,最后撒一些荷兰芹叶。
三角形饺子里面是饱满的纯牛肉馅不加蔬菜,煮熟后还加入奶油奶酪和香料。
烤箱制作的酥皮奶酪馅饼Burek在波黑是来自奥斯曼帝国(今土耳其)统治时期,也算是传统食物了。馅儿加的是新鲜奶酪,热乎乎外酥里嫩非常美味。
樱桃甜品则是新鲜樱桃制作的果酱覆盖在布丁上,没有另加糖,刚刚好。
最后吃撑了。
主人家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所以没有酒,但这不影响我们就餐的氛围。
饱足之后正欲离去,女主人说没有喝咖啡不算来过。
咖啡也是土耳其式,咖啡壶把适量水烧开后倒入研磨得极细的咖啡末迅速搅拌离火,待咖啡渣沉淀后就可倒入咖啡杯细品,咖啡碟旁放上两块砂糖,随意。
土耳其式咖啡豆炒制火候较轻,所以苦味较少。
一大堆的盘碟清洗交给洗碗机,女主人说:“洗碗机是我最好最好的朋友!”
家里没有酒,自是少不了出门觅酒的时候。
萨拉热窝啤酒厂SarajevoBrewery设有餐厅。很棒!我更偏爱黑啤。
酒足以后少不了迷人的街头小吃:烤碎牛肉条?evapi配洋葱、胡萝卜炖牛肉、牛肉小饺子、土耳其的pita、各式各样的面包……
传统的民间食物比餐厅食物更温暖,走在异国他乡的街道上,正是因为这样的人情味,多少异乡成故乡。
消食散步的时候,波黑国家博物馆是最好的选择。
共有三个主题馆,包括中世纪以来的考古类、民俗类以及自然科学类。制作精细类别全,非常值得游览。
在这种轻快的氛围里,一星期的萨拉热窝之旅后我将前往莫斯塔尔,那里有着一座战争创伤的老桥。
不知道当年离开波黑四处避难的人们有没有回来过,反正我会再回来。萨拉热窝,电影节我们再见!
作者
候鸟编辑
Sharon
浣都文化
读书
教育
品味
文化
浣花溪畔荇菜参差
娟娟美诗悠悠乐思
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