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这首歌从未像今天一样悲壮又浪漫

发布时间:2021/7/24 12:57:45   点击数:

近日,一段视频在国内广为流传——隔离在家的意大利街头萨克斯演奏家DanieleVitale,在自家阳台为小区邻居们吹奏了一曲《BellaCiao》。熟悉的旋律唤起大家的记忆,这是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插曲《啊朋友,再见》,残阳如血,这份悲壮的浪漫让人感动不已,艺术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我们祈愿意大利保卫战早日成功!

相信绝大多数国人是看电影《桥》而认识这首歌的,都以为它是前南斯拉夫歌曲,其实它是正宗的意大利歌曲,意大利文歌名《Bellaciao》,中文意思为“姑娘,再见”,原唱为伊夫·蒙当(YvesMontand),被改为中文演唱后歌名也改为“啊朋友,再见”,更贴合主题,也成为二战题材最广为流传的经典歌曲。它是意大利的游击队之歌,委婉连绵、旋律优美,间奏口哨声豪迈而带着悲壮,表达了游击队员离开家园去和侵略者战斗的心情。歌曲赞颂了游击队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队员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说到南斯拉夫电影,先来回顾一下“南斯拉夫”这个已经彻底消亡的国家——

南斯拉夫解体

南斯拉夫解体是指一系列的冲突和政治动荡使得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的过程,南斯拉夫的八个联邦构成单位包括了六个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以及塞尔维亚境内的两个自治省: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邦彻底解体,由塞尔维亚与黑山两共和国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年4月7日欧共体承认南斯拉夫波黑共和国独立。同日美国宣布承认波黑、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独立。总统铁托一定是一代中国人最熟悉的外国领袖名字,他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这个敢叫板希特勒和斯大林的铁腕领袖,令南斯拉夫有几十年时间成为东欧最富有的国家,人们生活幸福安定,富足与统一,早在年,有车的国民达到了36%,每1.8个家庭就有一部电视机。当年见证了中南友谊的,必定是这些南斯拉夫电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这两部电影都风靡全国,每一个情节都成为国人谈论的话题。《桥》拍摄于是年,讲述的是年二战尾声时期,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将德军撤退途中一座必经的桥梁炸毁的故事。

《桥》承袭了南斯拉夫电影的一贯风格,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像鲜明,飞机大炮加游击队,突出英雄人物,台词经典,细节考究,在看惯样板戏的年代,这样的“大片”怎会不让国人热血沸腾看完又看呢?

同样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饰演瓦尔特的日沃伊诺维奇因为在《桥》中饰演“老虎”,导致许多人都认为“瓦尔特”的外号就是“老虎”。《桥》的原型就是位于黑山北部、横跨欧洲最深的塔拉河大峡谷的这座公路桥,全长米,初建于年,在二战期间被炸毁,后于年重建并保留至今,《桥》就是根据当年游击队炸桥的史实改编并在此拍摄的。《桥》很触动人,不仅仅是电影中班比诺在沼泽地上跳跃的身影,不仅仅是工程师拉响炸弹后那个浓烟遮盖的画面,也不仅仅是一群是战友也是朋友的游击队员走在山岗上的剪影。电影背后的真实命运,才是最触动人心灵的地方——曾经是中国人民朋友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已经永远消失,电影背后的那群因为电影拍摄而成为朋友的人,因为国家的分裂而不再来往。朋友再见,不光有电影里的一群游击队员,还有电影外一群活在真实世界的人,还有两个国家的人们藏在心底的感动。(新浪娱评)今日的南斯拉夫已从国际版图上永远消失,但那“啊朋友再见!”的经典,永远定格在光影的世界里。

《我的黑胶时代》在喜马拉雅FM上线

可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收听更方便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听喜马拉雅F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rkmz/2158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