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7月的10本新书

发布时间:2021/8/20 13:55:41   点击数:

“位摄影师和16家机构的幅摄影作品和80张制图,尤其是长长的1.6米拉页,将展现一个‘长长的中国’。”7月,我们通过奥运对世界说:你好,《这里是中国》。

本月新书榜更像拆盲盒,你也不知道会拆出那种感动或撼动。

首先欢迎光临《退稿图书馆》。《秋园》续篇《浮木》补上了一个家庭的遗憾:“我们一家人,终于齐全了。”可是,《白鲸》译者的遗憾呢?一生只译了这一本书的老教授,已经去世十六年,才等到正式出版,以及读者赞美。他的一生就像现实版《白鲸》,“所具备的唯一条件时也曾有过二十又一年风华正茂时的社会底层经历。而且动笔迻译时年已六十有四,名利与我已如浮云”,老人的愿望何其朴素:“我真心实意祈求的是读者最严格的批评。”虽迟未晚。

又或《穿过历史的针眼》看见中国《爪牙》,那些被正统历史忽视的“螺丝钉”们——书吏与差役。

夏天适合吹风和做梦,在《风》中感受口味非常清淡的女孩们的故事集,或进入《我从哪里来》——一位战争流亡者的幻梦:飞向太空的山羊、祖辈墓地的井水、向城堡涌来的魔兽。

商业与纯艺术分立两边,刻板印象是《广告的形象构建》的商业密码,而摄影师在北京的山谷里拾起一粒种子,破译其中自然的密码:“我总是一厢情愿的去看它,一次、两次、三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山谷里满是它的眼线。”无论哪种密码,都不该用对错粗暴评判。

01

《这里是中国2》

作者:星球研究所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副标题:百年重塑山河出版年:-7

奥运会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时,这本书会带来新的震撼:原来我们的国家,这么伟大!

这本书铿锵有力的四个部分,连接、重组、家园和梦想,细数了我国在国家建设上的宏大成就。从横跨高原的兰新高铁到三峡水电站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到跨越沅江支流的湖南矮寨大桥,再到途径十几个省份的西气东输工程。这些伟大的中国工程,发生在了短短的一百年时间,是每一个中国人树立坚强文化自信的基础。

出版方还准备了极致的视觉体验:“位摄影师和16家机构的幅摄影作品和80张制图,尤其是长长的1.6米拉页,将展现一个‘长长的中国’。”

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爱我们的国家。

02

《风》

作者:[日]青山七惠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原作名:風译者:蔡鸣雁出版年:-6-1

这本口味非常清淡的女孩们的故事集,让人想到了价格昂贵的素食餐厅:素雅而精致的叙事,佐之细腻的情感。

不出意外,这四篇不太长的故事里,最受欢迎的一定是《两个人》。这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女孩之间的友谊,精准地写给了每一个曾经极度重视友情的女孩子们:我们以为找到了一个一生的知己,愿意为留住这种情感做出巨大的妥协。但是很多时候,仍然无法避免要处理必然要分离的现实。而其实这种分离,从一开始就有了预兆。

其他三个故事也是同样的轻松细腻。有的女孩从小到大,从不跳舞,即使被认为是怪异的物种;有的女孩旅行回来,发现家被破坏得一点不剩;还有将入老年都尚未成家的姐妹花。

故事们就像是“风”一样,刮到人身上,添了片刻的舒适。

03

《我从哪里来》

作者:[德]萨沙·斯坦尼西奇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品方:世纪文景译者:韩瑞祥出版年:-6

这本书讲述的故事,就像这个书名一样:谁都能站出来说两句,但是谁说的都不是真的。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从作者亲身经历生发出来的故事。年,出生于波斯尼亚。为躲避年爆发的战争,他逃离家园,来到德国。出于对历史探索的欲念和对“家园”意识的执着,他用拼贴画的叙述模式,记录下了回访故乡的种种情景。这里不仅有对故人的描画,过去的记忆碎片,也有离奇又真实的想象:飞向太空的山羊、祖辈墓地的井水、向城堡涌来的魔兽等。

本书极其精彩的最后一章,“龙-守护神”,是极其需要功力来破译的部分。这种几乎全新的“答题”叙述模式,在叙述的刚开始便给出了不止一种的探索路径。就像是很多心理测试一样,选择a便跳到第3题,选择b便跳到第6题。最后得出的结论,虽然因人而异,但多面一体。

04

《退稿图书馆》

作者:[法]大卫·冯金诺斯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原作名:LemystèreHenriPick译者:吕如羽出版年:-6-1

这本书,书名是一种联想,正文前半部分是第二种联想,后半部分是第三种联想。三种联想交织在一起,便构成了活过一遭的意义:荒诞。

这个目的浪漫的退稿图书馆,接收了无数由作者亲手退还的稿件。职业的两位出版人,在探访这座图书馆的时候,发现了一部精良的作品,《爱情故事的最后时分》,字里行间充斥着文化人的才气,他们对其加以挖掘,运作成了一本畅销书。

但是一个谜团出现了:这位畅销书的署名作者是个厨子,据她的遗孀表示,他从不看书和写作。这本书的作者另有他人。

随着对悬疑的探索,这本爱情故事的作者也渐渐浮出水面。每个人似乎都是局中人。

05

《爪牙》

作者:[美]白德瑞(BradlyW.Reed)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品方:大学问副标题: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原作名:TalonsandTeeth:CountyClerksandRunnersintheQingDynasty译者:尤陈俊/赖骏楠出版年:-7

每月出版的众多新书中,最难读的莫过于学术专著了。降低可读性的不只有佶屈聱牙的术语,还有学术中人独有的学术写作思路。

但是学术专著的魅力,就是“专注”二字。也只有学术中人,才能有耐心和幸运拿着放大镜看历史。这本描写清代衙门的专著,把视角聚焦在巴县,放大了那些容易被正统历史忽略的“螺丝钉”们:书吏与差役。

编辑在推荐语中谈到向来被负面化的书吏与差役们其实是一种经不起深究的错误:

“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研究清代地方政府的学术著作,皆漫画式地将衙门吏役普遍描述为贪腐成性、一心只为追求自身私利之辈,认为这些“为官之爪牙”的小人物在侵蚀着帝国统治的根基。本书利用清代巴县档案中的丰富素材,向我们展示了与上述刻板形象大为不同的另一幅历史图景。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创制出了并奉行着一些非常精细的惯例、规矩与程序,但这些事实上发挥着行政法律制度之功用的惯例、规则与程序,却不被清代的正式法律所承认,其中一些做法甚至历来被朝廷视为非法并下令禁止。不过即便如此,上述这些惯例、规矩与程序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实际上在弥补着由于缺乏正式规则所造成的空隙。”

06

《穿过针眼》

作者:[美]彼得·布朗(PeterBrown)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标题:财富、西罗马帝国的衰亡和基督教会的形成,~年原作名:ThroughtheEyeofaNeedle:Wealth,theFallofRometheMakingofChristianityintheWest,-AD译者:刘寅/包倩怡出版年:-7

“倚靠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困难!骆驼穿过针眼,比财主进天国还要容易呢!”

“AgainItellyou,itiseasierforacameltogothroughtheeyeofaneedlethanforarichmantoenterthekingdomofGod.”

——《马太福音》19:24,

这句话来自圣经的话,说明了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基督教,对于金钱的态度:财富会对灵性形成威胁。但是也有人解释,此句中的needle并不是“针眼”,而是城墙的门缝。也就是说,财主进天国并非没有可能。

本书通过梳理历史事实,对这个看似是历史问题,实际是包含宗教立场的哲学问题进行了回应。罗马帝国的日渐式微和彼时极其富有的教会之间,有什么关系?大量的财富涌进教会,基督信徒的精神面貌又是什么样的?

07

《白鲸》

作者:[美]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Melville出版社:后浪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品方:后浪译者:罗山川出版年:-6

这本年就翻译完成的书,为什么至今才出版?为什么译者的名字全网都搜不到权威具体的信息?

这些问题,都围绕着“罗山川”这个名字展开。这个已经去世16年的老教授,因为某些历史的玩笑,译本没来得及及时出版。而他在年译后记中表达的“真心实意祈求读者最严格的批评”,也无法成真了。

这本经典中的经典,不仅涉及大量的鲸鱼专业知识,也像百科全书般包括了正教和异教的纷争。就像是罗山川老先生在后记中提到的那样:“这本书的难译是预料中的。译者所具备的唯一条件时也曾有过二十又一年风华正茂时的社会底层经历。而且动笔迻译时年已六十有四,名利与我已如浮云。这至少能让我严肃认真尽我所能地来译好这部经受住了时间考验的名著。”

08

《广告的形象构建:商业中的语言与视觉符码》

作者:[美]费恩·L.约翰逊出版社:拜德雅

重庆大学出版社出品方:拜德雅原作名:ImaginginAdvertising:VerbalandVisualCodesofCommerce译者:庞惠莲出版年:-8

在巴黎世家翻车引发众怒的七夕广告中,两位亚裔模特被刻板地塑造成神似上世纪从事特殊职业的村花村草。而这批土成了黄土高原的包,售价竟然高达一万多人民币。

为什么在西方人眼中,亚洲人永远带着那种容易识别的丑陋和去不掉的落时呢?

这本书告诉我们:这本来就是广告商的刻意为之。通过传播广告中的刻板形象,达成一定的政治目的。

虽然读者的心智水平大有提升,不会被这种小把戏玩弄。但是这种广告商的“图像阴谋”和“文字诡计”仍然值得我们学习西方广告商充满政治雄心的手段。

09

《浮木》

作者:杨本芬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品方:乐府文化出版年:-7-2

感人至深的《秋园》续集。

作为八十岁才成为作者的杨本芬,在《秋园》中讲述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的故事。但这本动人的作品中,留下了不少遗憾:有些关键人物被删减,同时结尾不免仓促。

在续集《浮木》中,作者补上了弟弟杨锐这个人物。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十三个月大的时候,他因为染上肺炎去世,死在了姐姐的怀里。

作者在新书的序言中写道:“我们一家人,终于齐全了”。

10

《某「白洞」》

尺寸:**80mm装帧:精装折页封面丝网印刷,内文进口瑞典艺术纸,HUV印刷

人类应该如何捕捉与自然界其他神灵对话的瞬间?摄影这种媒介的存在,就是为了呈现文字无法实现的某种精彩。而好的摄影师,一定是被命运青睐的通灵人。

这本崭新发布的摄影书,作者用自身带有的灵气记录了她和自然的对话。她写道:

“我在北京东北部峡谷中偶然撞见了一个种子。它自纵横交错的藤蔓间跳出,种荚圈出了一对括弧(),在高高的枝头像一只眼睛与我对视。有那么一刻,它望向我的视线与我望向它的视线纠缠在了一起。在那个深秋夕阳已经落下的黄昏,我决定交付漫长的时间来通过这只()看看它所在的世界。这是秘密的带着敬意的探访,我没有查询有关这枚种子的任何信息,更想用本能的摄影去迎接它对于我的未知。我总是一厢情愿的去看它,一次、两次、三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山谷里满是它的眼线。”

任何一种自然界的生物都是神秘的,而参透这种神秘,也是一项很神秘的事业,这是一个验证自己是不是被选择的旅程。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喜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rkmz/2188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