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巨人与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发布时间:2021/3/24 20:31:12   点击数:
“历史视野第三期”导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现今土耳其共和国的前身,兴盛时领土曾横款亚欧非三大洲,土耳其是其主要民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于年由开国苏丹奥斯曼一世建国。年奥斯曼趁塞尔柱罗姆苏丹国分裂,正式宣布独立,号称“加齐”。奠定了奥斯曼帝国的雏形。年,奥斯曼帝国开始向小亚细亚的拜占庭帝国扩张。在后续的50年中,奥斯曼帝国击败了拜占庭帝国和十字军,在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打下了帝国的根基。年5月29日拂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军陆军同时对拜占庭帝国的孤城君士坦丁堡发起总攻。君士坦丁堡弹尽粮绝,又无援兵,被土军攻入城内,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眼看大势已去,化妆出逃,在混战中被杀害。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延续了余年的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灭亡,也标志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跑步前进的巨人——扩张期奥斯曼帝国在征服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名为如今著名的伊斯坦布尔,稳固了帝国作为西亚,东南欧,东地中海地区的霸主地位。由于奥斯曼帝国手中握有欧亚之间主要的陆上贸易路线,经济繁荣昌盛,为其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塞利姆一世在位时,于年查尔迪兰战役击败了塔赫玛斯普一世治下的波斯萨法维帝国,取得了阿塞拜疆的部分地区。年,奥斯曼帝国消灭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其海军势力亦扩至红海。继后的苏莱曼一世在年攻陷塞尔维亚王国首都贝尔格莱德,随后征服了匈牙利王国,并两次围攻维也纳。年,奥斯曼帝国大军继续进逼,迫使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家族于年正式承认奥斯曼帝国对匈牙利的宗主权。奥斯曼帝国曾与法兰西,英格兰和荷兰结盟,共同对抗哈布斯堡王朝,对欧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苏莱曼一世在位时,使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罗马尼亚的一部分)成为附庸国。至此,巴尔干半岛大部分已落入奥斯曼帝国之手,伊斯兰文化深刻影响了巴尔干半岛(例如后来的阿尔巴尼亚就信仰伊斯兰教),为后来的巴尔干诸多争端和战争埋下了伏笔。奥斯曼帝国在东面从波斯人手中夺取巴格达,控制了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湾。在海上,帝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击败了西班牙海军,征服了西班牙帝国统治的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奥斯曼帝国海军势力曾扩展到马六甲海峡一带,陆上在与波斯人长达百年的战争后,征服了伊拉克大部分地区。在年击败了葡萄牙人,控制了阿拉伯半岛。至此,奥斯曼帝国版图已横跨亚欧非三大洲,北及奥地利,东邻伊朗(地区),西及摩洛哥,南至也门。帝国所辖人口超过万,幅员辽阔,国库满盈,坐拥百万雄师,盛极一时。

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

生病的巨人——衰变改革期苏莱曼一世逝世后,奥斯曼帝国对外扩张放缓。帝国各个层面积累数百年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经济上,欧洲各国开始着手应付奥斯曼帝国对陆路贸易通道的控制。西欧国家绕过奥斯曼帝国的贸易垄断,建立她们的海路通往亚洲。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上,从新大陆大量涌入的白银导致奥斯曼货币的贬值及通胀,对奥斯曼社会的各阶层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战术上,奥斯曼帝国逐渐被欧洲大陆的军事技术赶过,宗教及知识份子保守派的壮大扼杀了帝国的军事革新。欧洲军事革命对战略及军备的改变使以往令人闻风丧胆的西帕希骑兵的威胁减弱。欧洲提倡火枪而发展的长矛与火枪及线性战术对奥斯曼帝国军造成致命打击。在对抗哈布斯堡王朝的冗长战争里,帝国需要大量配备火器的步兵,于是放宽募兵政策,使土耳其新军的数量大为提高,但却引起了军纪、兵士素质等问题,政府甚至需要应付军士哗变。战略上,奥斯曼帝国四面树敌,多线作战。年奥斯曼附庸国克里米亚汗国(也称克里木汗国,位置就在最近乌克兰危机中的克里米亚)焚烧了莫斯科城,并计划征服整个俄国。翌年,克里米亚军在摩洛迪战役被击败。当时的克里米亚汗国无疑是东欧的一个强大势力,直至17世纪末被俄国吞并。在巴尔干半岛,与哈布斯堡王朝连年的战争使奥斯曼帝国不得不部署大量兵力于巴尔干前线,奥地利发明的星形要塞使奥斯曼战无不胜的陆军停滞不前,并且大量的巴尔干属地脱离控制甚至落入奥地利之手。奥斯曼军队还须防备蠢蠢欲动的波斯人,并镇压在百年间征服的土地上此起彼伏的反抗和起义。在南欧,腓力二世领导的天主教联盟在地中海挑战奥斯曼的海军,他们在勒班陀战役击败奥斯曼舰队,对于奥斯曼海军不败的姿态造成打击。奥斯曼帝国在这时期进行过科学及教育改革,包括建立高等教育机构,如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奥斯曼帝国的科学及技术仍处于中世纪时代,这是奥斯曼学者将伊斯兰的哲学及数学、中国的火药及磁铁罗盘知识综合得来。在这时期,科学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一些作家的同业工会抨击印刷机为“魔鬼的发明”。为改变不利局面,一些初步的改革开始实施,如降低税率,以尝试改善帝国的形象,国内开始出现私人投资及企业家。奥斯曼帝国军事改革在塞利姆三世在任时开始,他是第一位尝试沿用欧洲路线将军事现代化的苏丹,然而这些改革却被反动分子妨碍,阻力来自宗教领袖及土耳其新军,当时的土耳其新军耶尼塞里已失去控制及效用,他们对贫穷的不满及反对变动触发了叛变。塞利姆三世的改革终招致杀身之祸,其继承者马哈茂德二世在年对土耳其新军进行了惊人而血腥的屠杀,压制了叛变。在此停滞改革期间,虽有数位大帝做出挽回颓势的举动,但此刻奥斯曼帝国已积重难返,众多势力阻碍改革,盛极一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可抑制的衰落了。奥斯曼帝国失去了对巴尔干的控制摔倒的巨人——衰落期年,在英、法、俄三国的干涉下,希腊在希腊独立战争后宣布独立。改革未能抑制多瑙河大公国及大塞尔维亚主义兴起,两地已处于半独立状态。年,塞尔维亚、黑山、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宣布脱离帝国独立。年至年的俄土战争正式确立了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黑山及保加利亚的独立。波斯尼亚被奥匈帝国占据,巴尔干其他地区仍旧置于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土耳其人在俄土战争失败,奥斯曼帝国以塞浦路斯换取英国在柏林会议上的支持。年,英军以整顿治安为借口占据埃及。在19世纪,民族主义的兴起横扫许多国家,奥斯曼帝国亦不能幸免。民族意识与公民民族主义意识的增长令西方的国家主义思想引入奥斯曼帝国,使帝国须应付国内外的民族主义。国内滋生了不少革命政党。土耳其革命(年)及苏丹宣布复行年宪法、恢复议会后,政务被联合进步委员会掌控。奥匈帝国乘奥斯曼帝国陷于国内斗争在年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在年的意土战争中,奥斯曼帝国战败,失去了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随着东南欧国家民族主义的崛起,巴尔干同盟于年末向奥斯曼帝国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战争里失去了除了东色雷斯及埃迪尔内以外的所有巴尔干领地。此时奥斯曼帝国已彻底失去了对巴尔干半岛和北非的控制,在东部阿拉伯半岛和伊拉克伊朗地区的控制力也日渐衰弱,巨人生病的内脏和外来者的入侵使它的双腿再也不能支撑起庞大的身躯,巨人终于摔倒了。内忧外患的奥斯曼帝国欧洲病夫——帝国的倾覆奥斯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同盟国阵营,在战争初期,帝国取得了加里波利之战和卡塔之围的胜利。但很快中东地区的频繁起义和对俄战争的失利让奥斯曼帝国显出颓势,最终因国力不支而战败。《色佛尔条约》的签订确立了奥斯曼帝国的分裂。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过度动员而损失惨重,不仅丢失了中东地区,除伊斯坦布尔的东色雷斯也被划入协约国共管范围。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已是内忧外患,动乱和冲突此起彼伏,在数百年间征服的土地丧失殆尽。大厦将倾,树倒猢狲散,随着凯末尔革命的枪响,年《洛桑条约》的签订,曾经横跨亚欧非三大洲,人口达万的大帝国成为了历史书上的名词。巨人是如何成为病夫的?1政治奥斯曼帝国实行的是军政合一政体,虽然苏丹是至高无上的君王,但苏丹的政治及行政权力会被分割。始自年,苏丹任命的大维齐尔代表苏丹行使权力。大维齐尔在很大程度上独立行事,掌有几乎没有限制的任命、开除及监督权力。十六世纪末,苏丹不再参与政务,大维齐尔实际上成为国家元首。奥斯曼帝国国土辽阔,然而通讯系统不足以及时联系边远地区,地方官僚主义,结党营私和腐败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降低,随着国内矛盾的严重,中央的的影响力大减,直接降低了奥斯曼帝国的行政效率。在奥斯曼帝国的历史里,地区首长在许多时候都能独立行事,甚至违逆统治者的意愿。2经济自从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至大西洋,欧洲各国对亚欧贸易的陆上路线依赖逐渐降低,导致了奥斯曼帝国在亚欧非经济体系中地位降低,在贸易竞争中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商人击败,逐渐丢失了了中东,北非等地区的势力范围。3社会奥斯曼帝国社会结构以米利特统合多样性人口。米利特是宗教组织,可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建立各自的社区,在苏丹的保护下能保留宗教法律、传统及语言。帝国对民族差异有着相对较高的宽容,然而这种宽容导致了对其他民族缺少同化能力,以至于在帝国遭遇危机时各地民族起义此起彼伏,对帝国内部造成了巨大的破坏。4科技和思想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虽然换装了火枪和火炮,但军事思想依旧停留在中世纪时期,禁卫军抑制了欧式新军的发展,导致了帝国军队战斗力的大幅降低。国内的文化,政治,法制思想在18世纪后严重落后于欧洲,国内种种旧势力和利益共同体成为了改革的阻碍,改革的失败使奥斯曼帝国的发展处于停滞,对外扩张的脚步减慢。5军事奥斯曼帝国初期过于依赖帝国禁卫军,使奥斯曼禁卫军在军事和政治中有了巨大的影响力。然而随着禁卫军的扩编,纪律逐渐松弛,丧失了战斗力,成为了国家严重的财政负担,甚至成为了宫廷阴谋的工具。年禁卫军杀死苏丹奥斯曼二世,拥立患有疯病的穆斯塔法一世;年又勾结宫中的保守分子,推翻实施新政改革的苏丹谢利姆三世。帝国后期禁卫军实际上已成为国家进步的严重障碍。6战争奥斯曼帝国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四面树敌,多线作战,拖垮了国内本就脆弱的经济。帝国扼守亚欧咽喉,是地缘政治中兵家必争之地,成为众列强垂涎的猎物,最终在奥土战争,巴尔干战争,俄土战争,希土战争,意土战争(讽刺的是意大利自建国以后唯一独立获胜的一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等战争中逐渐丧失了数百年间征服的土地,连年不断的战争,严重消耗了帝国的国力和人口,直接导致了帝国的解体。结语纵观世界历史,近东的奥斯曼帝国和远东的清帝国,从傲视群雄到人见人欺,因而分别被西方称为欧洲病夫和亚洲病夫。奥斯曼帝国和近代中国的历史及其相似。统治者在国家一时的兴盛中忽视了进步与隐藏的危机,致使国内科学,文化,和思想停滞不前。表面看是几场对外战争的失败,实则是国家长期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总体国力已被西方各国远远超过,国内各种潜藏的矛盾爆发,自上而下的改革受到重重的旧势力阻碍,导致国家内忧外患,积重难返,最终不得不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推翻原有政权,在倾倒的大厦的废墟中用血与火重新建立国家。报名方式如下永远不会迟加入海事模联海事模联永远为你敞开大门欢迎加入DMUMUNA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xzqh/1971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