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试题探研凉州会谈

发布时间:2021/7/24 12:57:44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治的好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凉州会谈:又称凉州会盟。年,蒙古宗王阔端率军进入乌斯藏地区。年,阔端决定邀请萨迦派领袖萨迦班智达前来凉州会谈。63岁的萨班带着10岁的八思巴和6岁的恰那多吉两个侄子,从萨迦寺动身,历经两年长途跋涉,于年8月抵达凉州。年,阔端与萨班在凉州会晤,达成了吐蕃归顺蒙古汗国的协议。会谈之后,萨班执笔写下致西藏各僧俗首领的公开信,即著名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关于西藏归附问题,大致包括几点:西藏地方的僧俗官员和百姓属民,都要承认自己是蒙古大汗的臣民;各地僧俗官员及百姓有关行政方面的事务,须由蒙古指派的官员来管理;有关宗教和寺庙僧众的事务,由蒙古委托萨迦派首领管理。元朝建立后,蒙古统治者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此后,历代中央政府也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拓展阅读:元代对于吐蕃(西藏)的治理(节选自中国边疆史考研专题班讲义)年,蒙古派军进入乌思藏,招降吐蕃诸部。年,蒙古宗王阔端(窝阔台之子)遣朵儿达入藏召请最有影响的宗教首领之一萨斯迦派座主萨斯迦班智达(简称萨班),于是萨班携侄八思巴和恰那朵儿只同来凉州,史称“凉州会盟”。年,萨班与阔端议定了乌思藏归附蒙古的条款,遂致函(《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宣谕各教派、各地区僧俗首领,这是乌思藏被纳入大蒙古国治下的开始,自此蒙古与西藏建立了宗藩关系。年,忽必烈封皇子奥鲁赤为西平王,以西藏地区为其封地。随着元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藩王权势削弱,吐蕃作为一个单独的大行政区,西藏地区军民财赋由元朝朝廷设置的地方官府进行管理,并统辖于中央宣政院。元朝皇帝信奉吐蕃喇嘛教,尊喇嘛教萨斯迦派僧侣八思巴为帝师,此后元朝历届帝师均由萨迦派僧侣担任,并由其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宣政院兼领吐蕃之地。吐蕃地方官员皆由宣政院或帝师荐举,皇帝予以任命,低级地方官可由当地僧俗首领按本地习惯自相传袭。元朝政府在西藏地区设立了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分别为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吐蕃东北地区)、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吐蕃东南地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辖吐蕃中西部、今前后藏和阿里地区),设置都元帅、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等,统属于宣政院。前后藏又分13个万户,万户长以上的官员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元政府还在西藏设置驿站,调查户口、征收赋税、屯戍军队。总之,从元朝开始,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西藏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都由元朝中央政府所规定。在元朝,西藏地区与内地的来往交流更加频繁。由于管辖吐蕃地区事务的最高机构宣政院设在大都,历代帝师也在大都供职。所以,关于西藏地区的重要军政事务,都要从大部发布命令,或派官员到西藏地区处置。这样,西藏地区的僧俗上层人物经常往返于大都,加之设立驿站,交通方便,不仅有利于西藏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西藏的发展,而且也进一步巩固了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和治理,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加强意义重大。试题分析:关于元朝(蒙古)对于西藏地区的治理是考试的一个重点,如宣政院;以及元朝对于边疆地区的管理,都是考试常考内容。ps:本号近期将重启“试题探研”栏目,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xzqh/2157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