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深情走过巴尔干
我是一个忧伤的旅者,一直喜欢行走在那些忧伤的地方。忧伤,并不代表悲伤,而是一种气质,有人与生俱来,有人后天而得。忧伤的斯拉夫民族,一直是我想去实地接近和探寻的民族。年3月12日至3月21日,我终于踏上了斯拉夫人的祖国,开始了10天的斯拉夫之旅。
作为在社会主义中国幸福成长和生活的我,不知为何,从小到大,对前南斯拉夫有着天赐好感,一直想去探寻和我们同在一个星球的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年,这个念想,从一开始在心中跃动,到愈发强烈、迅猛滋长,直到终于行走在西半球的它---曾经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而现在已经分裂为几个独立国家的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亚,还有已宣布独立但被托管的科索沃。
飞越两万里云和月,从东半球来到西半球,从社会主义中国来到曾经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跨越巴尔干半岛,从南到北,从东往西,穿越千里沃野、万丈雪原,驶过崎岖山路、旖旎海滨,从千年古城到现代都市,领略巴尔干异域风情,历经四季变幻,用我不知疲倦的双脚、用我世界的心脏、用我深切的双眼,去看见、去感知真实的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学习巴尔干历史、地理、文化及各国国情民俗,了解发生在巴尔干的诸多战争及了解战争后的巴尔干,见证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改变后的真实面貌,感受“一带一路”在巴尔干的中国自豪。我用十天的激情澎拜,深情走过巴尔干。
巴尔干各国一直与中国保持着传统友谊。此行所到之处,所见当地人都很友善,他们都很礼貌地向中国人问好,有的更是热情与我聊天,他们当中有曾经去过中国的且对中国有着美好的印象。我对巴尔干人的总体印象是:纯朴,安静,平和,友善,内敛,大多数人都不会主动提及战争,年纪长一点的眼里有一丝忧郁。经历过战争重创的巴尔干,从百废待兴到一点一滴重建,到现在的重振巴尔干荣光,巴尔干人擦干眼泪,边疗伤边重建自已的国家。普通民众每天努力工作、上学,平凡的日子和我们并无二异,只是,在平凡中,巴尔干人内心有着一丝挥之不去的伤痛,脸上有着一丝巴尔干人特有的微笑,心中有着一份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年7月19日
广州
(1)飞越两万里云和月
3月12日晚19:02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FlytoBalkans,tracingtheoldgloryoftheformerSocialistFederalRepublicofYugoslavia.
3月13日12:10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阿塔图尔克国际机场
TransitinIstanbul.Turkeytimeat7:05a.m,5hourslaterthanBeijingtime.DepartureforBelgrade.
过境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时间现在是早上7:05,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准备出发-贝尔格莱德。
3月13日16:20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国际机场
LandinginNiklaTeslaAirport,Belgrade,Serbia,after13-hourflightdeparturedfromGuangzhouandtransittedatIstanbul.Safeandsound.
广州出发,伊斯坦布尔转乘,13小时飞行,安全抵达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
(2)贝尔格莱德的春天
3月13日17:09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
刚踏进贝尔格莱德的土地,心情是沉重的,因为我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参观年被美军轰炸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旧址,和吊唁殉难的中国公民。
年5月7日夜间,北京时间年5月8日清晨5时45分左右,北约的美国B-2轰炸机在这场未经联合国授权的轰炸中投掷三枚精确制导炸弹(JDAM),击中了位于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樱桃花路3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当场炸死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人,造成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其中一枚JDAM未当场爆炸,直到五年后才由塞尔维亚方面取出销毁。年开始塞尔维亚政府在旧址之上修建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将成为西巴尔干地区中国文化中心,见证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塞友谊。
历史,不容忘记。
3月13日23:40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
贝尔格莱德印象(一):Beldrade贝尔格莱德,是塞尔维亚、也曾经是过去荣光巴尔干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研中心和最大城市,是仅次于伊斯坦布尔、雅典、布加勒斯特的东南欧第四大城市。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人。母亲河-萨瓦河穿城而过。
3月14日00:15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
贝尔格莱德印象(二):位于萨瓦河和多瑙河汇流处的古城堡“卡莱梅格丹”,是贝尔格莱德城史的最好见证,也是贝尔格莱德标志性的游览景点与休闲场所。卡莱梅格丹的意思是“战地城堡”,其历史也可以说是贝尔格莱德市的历史。这座城堡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城市城堡之一,历史上曾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至今仍可见古罗马、奥匈帝国的建筑遗风,但目前所存大部分遗址则主要是土耳其统治时期修建的。年6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夫妇陪同下参观具有悠久历史的贝尔格莱德卡莱梅格丹公园。
3月14日01:26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
贝尔格莱德印象(三):走进贝尔格莱德的大街小巷,找寻斯拉夫人与生俱来的刚勇与忧伤,见证斯拉夫人的城市的沧桑与浪漫。
3月14日13:45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
贝尔格莱德郊外早春的清晨。早安,贝尔格莱德!
塞尔维亚,纬度位置大致与我国辽宁相同,现在气温摄氏2度,感觉清凉舒适。
巴尔干半岛国家虽地理纬度位置较高,但因受亚得里亚海、黑海和地中海暖湿气流影响,冬季气温会比北半球同纬度地区高。地处巴尔干半岛内陆的塞尔维亚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3月14日14:43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
行走在贝尔格莱德的大街上,感觉到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气息依稀还在,而更多的则是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苍白暗淡。我无法用现实的语言来描述我的所见所闻,只能用文学的语言来描绘我的感受。
3月14日21:58塞尔维亚Zdrelo
圣萨瓦寺(塞尔维亚语:ХрамсветогСаве/HramsvetogSave)是位于贝尔格莱德的一座塞尔维亚东正教会教堂,是全世界最大的东正教教堂,排名世界十大教堂之一。该教堂供奉的圣萨瓦,是塞尔维亚东正教会的创始人和中世纪塞尔维亚的重要人物。它主宰着贝尔格莱德的市容,也是这个城市中最宏伟的建筑。教堂内设计和装饰奢华厚重,富丽堂皇,一幅幅湿壁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圣经故事和人物。前段时间刚看完的《十四世纪欧洲文艺史》跃然在现。
3月14日22:18塞尔维亚Zdrelo
每个强大的民族,一定有一个强大的领袖。社会主义南斯拉夫曾经强大,是因为他们有强悍于世的领袖铁托。当南斯拉夫曾经耀世的荣光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里逐渐黯然并最终演变成国家分裂和制度的改变时,从而改变国家乃至人民的命运时,南斯拉夫人开始无比怀念他们的领袖铁托,而又无奈于历史不可逆转。瞻仰铁托生平,我也忧伤着南斯拉夫人的忧伤,更多的,我幸福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5.25-.5.4),生于克罗地亚库姆罗瓦茨,参加过十月革命。年,铁托加入南斯拉夫共产党。年,他成为南斯拉夫共产党总书记。至年,他领导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战争。年,他当选南斯拉夫联邦总理。从年起,铁托连续当选南斯拉夫联邦总统。此外,铁托是世界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反抗德国法西斯侵略、赢得国家独立做出贡献。曾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战后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推行“不结盟运动”,反对苏联的干涉。在20世纪反对霸权主义、提高第三世界国家地位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年5月4日铁托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逝世,享年88岁。铁托是南斯拉夫现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也是国际舞台上德高望重的政治活动家。中国和南斯拉夫都曾遭受过法西斯的侵略,后来又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两国有着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当时有人说世界上有两个铁托,一个在南斯拉夫,一个在中国,而那个在中国的铁托,就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
3月14日22:59塞尔维亚Zdrelo
曾经处于社会主义体系中的前南斯拉夫,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受前苏联的影响,建筑风格亦不例外。行走在贝尔格莱德,前苏联式高宽厚长的建筑和巴洛克式建筑随处可见。-贝尔格莱德街拍。
3月15日03:27塞尔维亚Zdrelo
从贝尔格莱德往南行驶约公里,到达塞尔维亚南部最大城市也是塞尔维亚第三大城市-尼什。尼什是巴尔干半岛乃至整个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其中Zdrelo温泉疗养中心以其类似于中世纪的堡垒的建筑外观而著称。今晚宿Zdrelo.
3月15日04:50塞尔维亚Zdrelo
DineinEtnoRestoran,atypicalSerbianfoodrestaurant.Coursesare:starter-ascared-mebigbread,vegetablegroundmeatsoup,cabbagesalad,mashroomjam,maincourse-grilledchickenchest,dessert.Yammy.
3月15日12:28塞尔维亚Zdrelo
塞尔维亚通用货币是塞尔维亚第纳尔,1元人民币约为15.59第纳尔(RSD),我买的这本书是RSD,折合人民币约73元。塞尔维亚还不是欧盟成员国,属于观察成员国,政治上的原因是塞尔维亚不承认科索沃独立。正因为塞尔维亚还未加入欧盟,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东南欧国家发展的大好时机,因此,塞尔维亚也是巴尔干半岛国家中首先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这些天所见不少中资机构(主要是基础建设)在塞尔维亚投资建设开发,而在战争中受重创的塞尔维亚又急需像中国这样的有实力重诚信的中资合作伙伴。
3月15日15:01塞尔维亚Zdrelo
Morning,BanjaZdrelo!
塞尔维亚时间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此时室外气温为摄氏1度。
3月15日18:51塞尔维亚Topola
活出了自已喜欢的样子,怎会在意你讨厌我的样子?
途经Topola小镇,随拍随想。在世界的某个小角落想起人生路上某些小波澜,不禁莞尔。
3月15日23:10塞尔维亚MokraGora
有部电影,叫《生命是个奇迹》;有座小村庄,叫木头村;有种境界,叫飞越千山万水,只为走进这个在西半球的遗世独立的世外桃园-木头村。
3月16日03:59塞尔维亚Zlatiborskanoc
在这家有着浓郁塞尔维亚民族风的小木屋咖啡馆里,喝一杯颇具塞尔维亚风味的超浓咖啡,消散一整天的疲惫,发发小呆,想想我的呆萌的小屁孩。西半球早春的这段小时光也很美,巴尔干半岛的这抹午后阳光也很暖。
3月16日14:29塞尔维亚Zlatiborskanoc
昨夜住在Zlatiboska郊外山林里,枕着梦幻山林入梦。Zlatiboska(兹拉提波尔),是位于塞尔维亚西部的一个州,西邻黑山和波黑。
3月16日14:35塞尔维亚Zlatiborskanoc
如果Zladiborska山林中有幽灵,我便是那个幽灵,来自遥远的东方,神游在巴尔干寂静清晨的这座小山庄。
3月16日14:40塞尔维亚Zlatiborskanoc
Zlatiborska山林里的这顿早餐,让人留恋难忘。
(3)啊朋友再见
3月16日16:48黑塞边境
飞驶千里沃野,穿越早春雪原,向黑山挺进。
ontenegro(塞尔维亚语:ЦрнаГора,即“黑色的山”),是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亚得里亚海东岸的一个多山国家,面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3万。黑山东北部与塞尔维亚毗连,东部为科索沃,东南部与阿尔巴尼亚接壤,西北部与波黑及克罗地亚交界,西南部濒临亚得里亚海。黑山是世界贸易组织、地中海联盟成员国。年12月17日,欧盟决定给予黑山欧盟候选国地位。年6月5日,黑山正式成为北约第29个成员国。首都波德戈里察(PODGORICA),人口约19.6万。黑山是前南斯拉夫较为落后的共和国,经济基础薄弱。旅游业和制铝工业是黑山的经济支柱,前南斯拉夫解体后,黑山因受战乱、国际制裁影响,经济一路下滑。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改善及各项经济改革推进,黑山经济逐步恢复,总体呈增长态势。黑山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落后,能源匮乏,经济规模小,商品缺乏竞争力,外贸逆差严重。官方语言为黑山语,会讲英语和塞尔维亚语的人也非常多。全国大多数人信奉东正教,沿海地区信奉天主教,内陆地区信奉东正教。东部地区信奉伊斯兰教。
3月17日00:53黑山TaraMB
“…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请把我埋葬在山岗上…”
从小就特别喜欢南斯拉夫电影《桥》,特别喜欢忧伤而悲壮的主题歌《啊朋友再见》。我曾经想,如果今生能走在那座悲壮的桥上,定也不负我满腔热血和爱国情怀。今天,年3月19日,真正走在了这座桥上。重温故事背景: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面临东西夹击的德国已走到了失败边缘。为了挽救危局,德军将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故事就发生在南斯拉夫,德军撤退将经过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桥,一个游击小分队奉命炸桥,如果炸掉了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德军当然也明白这座大桥的重要性,部署了一个团守卫,大桥四周戒备森严,另有对付游击队的专家党卫军上校霍夫曼坐镇。经过一系列惊险、曲折、惨烈的斗争,在桥梁设计工程师的最后舍命帮助下完成了任务。
3月17日04:48黑山扎布里亚克
正午时分抵达黑山北部城市、巴尔干半岛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扎布利亚克时,这里刚下过一场大雪,雪后天晴,阳光明媚,蓝天、白雪、小木屋,俨然深山里童话世界。
3月17日05:8黑山杜米托儿国家公园
深邃的森林,陡峭的山石,洁白的冰雪,神秘的冰蚀湖,美丽绝伦的天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DurmitorNationalPark-杜米托尔国家公园。
3月17日13:53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
Morning,Podgorica!
波德戈里察(Podgorica),是黑山共和国首都、波德戈里察大区首府,年至年间名为铁托格勒(Titograd)。位于黑山东南部斯库台盆地莫拉查河畔,靠近斯库台湖。年首见于史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毁于战火,仅存土耳其钟楼、清真寺一处和几处房屋。现重建为一座新城,基本上可称为一座游乐城,全城面积1/7被辟为公园和游乐设施。
波德戈里察市区的自行车专用道由中国援建。
3月17日23:10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
巴尔干午后的阳光,波德哥里察街角的黑咖啡,阳光和味道恰正美。
3月17日00:10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黑山大学
黑山大学-UniversityofMontenegro(塞尔维亚语,UniverzitetCrneGore),于年建校,是黑山共和国唯一的国立大学,本院设在首都波德哥里察,分院分设在其它5个城市,共有19个院系和3个研究所,有学生人。目前中国仅有几位留学生在黑山大学学习斯拉夫语。
3月18日11:54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
黑山印象(一):黑山,一个我很早以前就知道的国家,一个我仅通过零星新闻报道而获得些许了解的国家,一个让我对其名字有着很多幻想的国家。今天,我正真实地穿行在黑山的山水之间,行走在黑山的街巷之中,了解和感受着我眼中的黑山。
黑山,国名全称:黑山共和国,英文:RepublicofMontenegro.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亚得里亚海东岸。正如其名,黑山确实是个多山的国家,大大小小的山脉山体绵延贯穿整个国家,并且很多山看上去都呈灰黑色。曾经是前南联邦和前南联盟国家经济较落后的国家,在战争中遭到重创,经济支柱主要是旅游和制铝业,因各位资源匮乏而严重依赖进口。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玩在的民主制议会共和国。通用货币是欧元。囯民人均收入约欧元(税后)。
官方语言为黑山语,讲塞尔维亚语干的英语的人也很多。黑山大多数人信奉东正教。
3月18日15:04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
波德戈里察的清晨,沿着中国援建的自行车道旁,一直向前,心中是满满的自豪感。
3月18日16:25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
逛戈德波里察的一个农贸市场,从一个侧面了解黑山的民情民生。从和当地人的交谈和购买当地物产来看,黑山的物价总体上还是比较低的,我买了6个大红苹果,花了1.2欧元。很多当地人每周都会去一趟农贸市场,购买几天或一周的吃喝用品。
3月18日22:31黑山科托古城
OEMcoffee:basedonlocalstyle,average(notMontenegrostrongandnotlight),withmilkandsugar,and,atacozycorner.-Kotorcoffeetime.
(4)历史,不容忘记
3月19日01:23黑山和波黑边境
午后从黑山古城科托尔出发,一路北行,在暮色中到达BosniaandHerzegovina-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进入波黑境内的第一印象:几百里、3小时的崎岖山路两旁,是荒原旷野,虽零星可见村庄小镇,但人烟稀少,有比较多的空房子,甚至是连片的,断壁残垣和墓地也随处可见。战争结束后的二十几年,战争留下的悲凉仍触目所见,触手可及,不忍直视…
3月19日04:57波黑莫斯塔尔
走进夜幕笼罩下的波黑南部城市Mostar-莫斯塔尔,轻轻撩开波黑神秘面纱的一角,迫不及待等天亮,去迎接莫斯塔尔的第一缕晨曦。晚安。
3月19日14:06波黑莫斯塔尔
走在波黑清晨的雨中,发现这个曾遭受战争重创的国家不一样的色彩。早安,波黑!早安,莫斯塔尓!
3月19日19:38波黑莫斯塔尔
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那场战争,虽然我来自中国。-波黑战争图片展,莫斯塔尔古城。
莫斯塔尔街道两旁的断壁残桓和布满密集弹孔的房屋随处可见,这些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的遗址无不让人心情沉痛。
3月19日21:10波黑莫斯塔尔
Bosnacoffee,inMostarOldTown.
3月19日21:10波黑首都萨拉热窝
离萨拉热窝越来越近,天空下起了雨夹雪,心境不由开始凝重起来…
3月20日04:07波黑首都萨拉热窝
半年前,我在耶路撒冷的哭墙祈愿和平。年3月19日下午,我走在“欧洲的耶路撒冷”的雨夹雪里,用心去感受战争留给这座城市的创伤,迎面捕捉这座城市人们眼里的阴郁。这场雨夹雪下得绵长冷冽,犹如萨拉热窝的忧伤。任凭雨雪湿了我的脸、乱了我的发、伤了我的心,在世界的这个角落里,我的眼里全是它和它的忧伤。-萨拉热窝。
这是萨拉热窝的老城区,战争留给这座城市的伤痕随处可见,不少战争痕迹仍保留原貌,以此铭记历史,但随着战后重建和发展,也有不少正逐渐消失。
3月20日16:50波黑首都萨拉热窝
走进萨拉热窝,看见和了解真实的萨拉热窝。老惯例,租辆车、租个帅哥,带我去见识萨拉热窝。老帅哥Aden是土生土长的萨拉热窝穆斯林,他沿新城、老城、市中心慢行,耐心讲解车前方和两边景致和相关故事及趣闻。Aden并没有刻意提及战争,但每当经过战争留下的痕迹时,我发现他的神情是凝重的。他告诉我:这个大的幼儿园被战争毀了,到现在还没恢复……这里是穆斯林居住的地方……这一大片墓地葬着在战争中逝去的人们……这里是新城区,这里也许是我们这个城市欢乐最多、最容易搁置痛苦的地方……
3月20日19:30波黑首都萨拉热窝
走访萨拉热窝大学。
萨拉热窝大学,是波黑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大学,最早可上溯至年的萨拉热窝奥斯曼伊斯兰学校,现代大学始于年,现有学生约5万人。所走访的是主校区,分校区分布在其它不同地方。有少数中国留学生在此学习BosnianLanguage.
3月20日20:18波黑首都萨拉热窝
走进萨拉热窝旁边的一个小书店,坐下来喝杯咖啡,看会儿书,听着波斯尼亚语蓝调。意外发现了中国作家郭小路的英文版书和XinRanxue的波斯尼亚语书。惬意的午间时光。
3月20日23:40波黑首都萨拉热窝
HappyafternooninSarajevoonMar.21st,.
3月21日02:24波黑首都萨拉热窝
我眼中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曾经的战争,永恒的伤痛;边疗伤,边发展。传统与时尚共进,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共存。
波黑的通用货币是可兑换马克(这和德国长期在波黑投资建设有关),也可用欧元。波黑的官方语言是波斯尼亚语,很多人都会讲英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