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当地气候 >> 价值投资的五力模型适用于股权权益
价值投资的五力模型---适用于股权、权益和项目运营
不知不觉,A股上证指数已经上涨点,个股翻倍的数不胜数,茅台-,海天55-88,中信证券14.7-27.88,中国平安55-80,中国国旅47-73,这是不是牛市?80%概率牛市真的已经来了,个股的最佳买点早已经过去。但牛市能走多远,走多高?不知道,不预测。我们只需要盯牢驱动市场中长期走势的核心驱动力如何演变,就一切了然。之前迅哥儿的随笔写到主导市场的驱动因素,多年总结下来归为四类驱动力:1.宏观政策(核心是信贷、货币、税收的政策周期)、2.经济周期(美林时钟、中泰时钟,复苏—繁荣—滞胀—衰退—萧条)、3.资金流向(大规模、持续性、杠杆大肆使用或者抽离)、4.市场情绪(即风险偏好)。现在一一对照,1、3、4都展现出向好的态势,这无疑是市场过去三个月走牛的强悍动力。唯有2还存疑,但对于聪明钱来说,2不是问题。因为1只要进入宽松周期,2出现向好是早晚的事,时间往往滞后一到两个季度。而资本市场是反映预期的,会提前动起来。至于经济能否进入良性复苏周期,迅哥儿认为大的强劲复苏概率很低,因经济转型尚任重道远,不能指望增速出现反转,而应在增速趋稳的情况下考究质量是否好转,这是关键。反映经济指标是否是质的改善,宏观经济社融、就业都是很重要的指标;而微观企业则是ROE是否稳步提高。至于为什么用ROE,仁者见仁,迅哥儿在这方面删繁就简,认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采纳该指标确实也省去很多不必要的工作,而投资效能却大幅度提高。很多人不理解美国经济增速只有中国一半,却牛了将近10年,A股却熊了一波又一波,让人欲哭无泪,对比一下两国市场ROE,基本可以发现,A股企业的ROE几乎惨不忍睹,连美股一半都不到,一句话,中国企业盈利能力太差了!光GDP跑的快是推不起来牛市的(当然货币如果大放水,GDP增速差点,牛市照样来,所以市场有钱是王道!)。但神奇的是,男足一般的A股,却出现了一批让美股最强者苹果、谷歌、亚马逊都汗颜的牛股,如果算上港股,那就更让人震惊。茅台、五粮液、海天、国旅、恒瑞、爱尔、腾讯哪个不是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涨幅?
你可以质疑说,这太难了吧!废话,不难不都发财了?正是难,才能凸显优质企业的可贵。正是难,研究才有价值。不管现在是不是牛市,既然来了,好好琢磨什么才是值得拥有的才是正经事,赌博也要有套路,死也要死的明白,何况每个人都是想发财才来股市的?
言归正传。我们反复折腾,不为别的,只为能找到一把钥匙,开启在资本市场存活并发展壮大的大门。当年,波特的企业竞争分析五力模型,改变了很多企业的发展战略,让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一下子豁然开朗,千头万绪的矛盾一下子就理清了。现在,迅哥儿谈谈自己摸索的价值投资五力模型。也许有人说,你说五力,我可以六力啊,七力啊,拜托,谁有空抬杠,你能找到两三个好好用就不错了!
一.品格。拆开看,为人品和格局。特指投资标的(含股权、权益、项目)的大股东、创始人、董高监等能决策、影响企业发展战略和重大执行的人的人品和格局。这个力(power)很有意思,有很多可以聊的多方,但实事求是,有几个人能做到自知、知人?难于上青天!这就是为什么天使投、PE、VC投资极其看重企业创始团队人品和格局的原因,企业初创期带有创始人很深的烙印,个人色彩过于浓烈,一旦看走眼,后果比赌博更严重。有些企业掌门人人品很好,对员工对家人对周边人都很好,但随着企业做大,财务自由后,斗志就没有了,维持现状或者企业卖个好价钱也不错。对他们自己是不错,对投资人来说一般就是噩梦了。此类事情一级市场比比皆是,但股市里大部人是接触不到的;接触到的就是今天这个股东减持,明天哪个股东质押,后天这个实控人换了,当这些新闻天天充斥一家公司时,你会发现,此股绝对不是好股,因为掌管企业的人出了问题。人品好、格局小,企业做不大,此类企业掌门人充其量是生意人,做不了企业家。人品差、格局大,更危险,因为他所谓的格局大更准确地形容是野心大。此类企业短期也许可以混的不错,但一有机会,他们跑路、造假甚至违法犯罪。他们的股票会好吗?也许会短期牛的一塌糊涂,之后就是崩盘,一地鸡毛。A股这样的例子还少吗?自己对照自己是不是踩过这样的雷?迅哥儿一二级都踩过,所以才时长反思。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已经是所处区域或行业的翘楚尚且经营困难,何况作为小小的投资者,再大点,就是机构,你能做到比董事长、大股东更了解这个企业的真实情况吗?不可能!所以只有绞尽脑汁才可能多了解这个企业,尽量清楚这个企业的掌门人是什么样的人,做不到这点,离赌博不远。退而求其次,一个企业存续超过10年,甚至20年,上市超过五年且财务数据良好,掌门人、大股东、董高监没有劣迹,企业市场形象比较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绝大部分人无法深入了解“品格”这一关键驱动力的缺憾,但依然不可掉以轻心。
二.生意。这又是个内涵无比丰富的驱动力。生意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产业,但不完全是。很多人将对产业的研究等同于生意,有合理性也有瑕疵。在我们探讨一个产业的前景时,主要着眼于该产业的全景而非个别企业。也即该产业处于周期的什么阶段,是否有天花板,产业发展的纵深如何。比如传统行业的钢铁水泥和新兴行业的医疗,短期是没有可比性的。十五年前明显前者比后者牛气的多,但今后的几十年,可以断定,前者注定是夕阳产业,想赚大钱概率接近零,而后者却会出现一批伟大的企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决定的。再如白酒和食品,有没有周期?有,但不强,头部企业可以轻松穿越且越来越强。如何针对整个产业来判定一个生意是好还是坏,用一句定性的话来说就是赚钱难不难。这个层面分析,夕阳产业、传统行业或新型行业都有赚钱难和容易的时候。当年聚氰胺把蒙牛、伊利都打得快趴下,根本卖不出去,股价腰斩后还不行,但产业大洗牌,别的都死的差不多了,留下蒙牛、伊利俩寡头;同样,塑化剂把茅台股价都摁下去50%,现在却牛气冲天。钢铁水泥在11-16年苦的一塌糊涂,若非17、18年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战略,哪有他们的春天?!但这并不等同于说钢铁水泥就一定是或者不是好生意。迅哥儿认为,是否好生意,可以有很多说法,但有一个财务指标却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那就是毛利率!不要想太多,思考的指标越多,会发现越迷糊。一个产业毛利高说明企业存活的条件不苛刻,理论上可以赚很多钱,企业在产业链中有一定话语权或者产业竞争生态良好,波特五力模型中的四个外力没有恶化甚至是友善的。这样来看,强周期行业显然不适合,而医疗尤其是医药、品牌食品、白酒、海康为首的安防等产业则非常突出。并且时间拉长五年这样的周期来看,什么产业毛利率最稳定,就一目了然了!80%的产业的毛利有剧烈波动。虽然这个指标会错杀部分优质企业,但毕竟是少数,其他指标会弥补回来,互相佐证才能确保坏生意走开,好生意留下。用好毛利率,两个维度:稳定(至少3-5年很少波动)和高(至少30%,50%以上更好)。比如格力,年以来,毛利率就定格在32%,对于家电行业,这是个极其恐怖的数字,格力股票也自然也不会差。
三.企业。这才回到大部分分析师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白癜风最好用中药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ddqh/16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