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当地气候 >> 社评罗兴亚,下一个科索沃
小评导读
自前年开始,缅甸西部的罗兴亚人问题就受到了西方和中东部分国家的聚焦。最近一段时间,罗兴亚问题局势升级,国际社会对此予以了更密切的 如今国际舆论对罗兴亚危机的选边站队,同二十年前的科索沃危机如出一辙:偏袒科索沃阿族人,将冲突责任扣在塞尔维亚族头上。
科索沃危机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以及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域外政治势力却全然不顾这场危机的敏感性,先将塞族人大肆丑化,然后再以此为借口干涉这场冲突,结果是将塞族军队彻底逐出科索沃,使后者成为一个阿族人独大的政治实体,并最终宣告独立。
时至今日,巴尔干地区更加支离破碎,包括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在内的地区都因为战争积贫积弱,但族群间的仇恨并没有在外部势力的干涉下缓解,反而变本加厉。 巴尔干地区的科索沃阿族人,以及波斯尼亚人都是外部势力袒护、扶持的受益者,但这些民族并没有因此对西方世界唯马首是瞻。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加之极端思想从中东而来的渗透活动,令上述这些民族的不少年轻人热衷参加极端组织、进行“迁徙圣战”,对地区安全造成挑战。 至于冲突中最大的输家塞尔维亚,其民族意志并没有在外来干涉的威逼下垮掉,该国近年来加大了同俄罗斯、中国的合作力度,并与俄举行多次军演,宣誓着塞尔维亚并不甘心接受现状。巴尔干半岛,这个欧洲火药桶依然危机四伏,毕竟族群间的对立是不可能在外部干涉中消失的。 同样道理,如果外部舆论继续对缅甸局势进行施压、干涉,那么缅甸西部“科索沃化”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大。以缅甸一己之力,显然不能对抗西方、中东多国的千夫所指。一旦缅甸政府妥协、退让,令罗兴亚人在缅西若开邦发展壮大,不仅缅甸陷入解体的危险,对周边地区也将造成严重危害。 甚至可以说,如果缅甸西部变成“新科索沃”,那还算是好的结果,因为很可能情况比科索沃更加糟糕。缅甸及其西边的孟加拉都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民众赤贫,远远不及欧洲的巴尔干。缅甸多数民族与罗兴亚人的矛盾由来已久,暴力活动百年不息,相较而言,科索沃阿族人和塞族人在几十年前尚能和睦相处,所以缅甸的民族仇恨更为积重难返。最关键的是,科索沃阿族人与塞族军队冲突还是以传统战争为主,但如今的罗兴亚人反抗缅甸则是以暴恐活动为主,并且受到了国际恐怖势力的援助。
因此,域外舆论将罗兴亚人描述成善良的羔羊,很可能会自取其辱。 缅甸在地缘版图上处于一个微妙的位置,其西部是从非洲延亘至孟加拉的伊斯兰世界,其东南开外则是历史上较为世俗、保存着大量本民族传统的东南亚穆斯林。近年来,源自中东的极端思想不断向东南亚渗透,东南亚穆斯林的本民族传统逐渐让位于极端教义,由此,缅甸成为国际极端主义势力连通的一个缺口。罗兴亚人遂成为国际恐怖势力的一枚棋子,以凿开这一缺口。 目前,罗兴亚人之中的极端分子已经成立了圣战组织,甚至与IS建立联系,IS领导人中就有化名为“布米”(即“缅甸人”之意)的罗兴亚人,他们也开始参与极端组织在缅甸以外地区的暴恐活动。所以,罗兴亚人与缅甸政府的战争,很大程度上与国际恐怖势力的命运相连,国际社会如果对这场冲突贸然拉偏架,后果不堪设想。
对中国而言,缅甸的冲突既是时机,也是不得不直面的挑战。
当前昂山素季与西方的友情基本荡然无存,缅甸政府也不得不放弃亲西方的立场,这为中缅友好提供了契机。当然,中缅之间也因为缅北问题而不和,但比起反恐大业的燃眉之急,其他问题可以退而求其次,况且缅甸政府如今焦头烂额,中国可以占据双边关系的有利位置。缅甸是中国绕开马六甲海峡、冲出印度洋的捷径,中缅没有理由不加强合作。 对于中东的乱局,中国远隔千里,可以置之度外。
但对于缅甸、阿富汗这样的邻居,中国将不得不直面这些国家的反恐形势。这些邻居家里生乱,中国也不可能长治久安。
因此,对于缅甸西部的危机,中国需要承担大国责任。当然,中国参与其中,亦绝对不能拉一方打一方,既要支持缅甸政府重拳反恐,也要顾及罗兴亚民众的生存保障,铲除极端思想滋生的土壤。 罗兴亚危机的解决,关键还在于相关地区人民自己的智慧。缅甸各民族的多数民众都不希望长期笼罩在战火之中,至于罗兴亚人涌入的孟加拉国,其政府也长期坚持和平、世俗的政治理念。这一地区并没有陷入国际冲突,那些搅乱了科索沃和叙利亚的域外组织,还是偃旗息鼓为妙,以免引火烧身。
来源:中评网
责编:福若拉
监制:中评社新媒体部
及时跟进中评社更多精彩?
微博:中国评论通讯社入驻一点号/大鱼号/企鹅号/百家号/网易号:中评社
私信小评请加
或进入中评粉丝读者讨论群
点击“阅读原文”打开返回中评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