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波斯尼亚危机

发布时间:2020/8/8 14:35:16   点击数:

左望   波斯尼亚危机又名波黑危机,是年在巴尔干半岛发生的一次危机。

  十九世纪时,昔日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己无法回复以前强盛的局面,被喻作“欧洲病夫”,一群年青军官以“团结进步委员会”的名义组织起来,提倡君主立宪,被时人称为青年土耳其党人;在年驻马其顿奥斯曼军队兵变,要求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立即推行宪政及改革,最终苏丹被迫下台,使土耳其局势出现不稳,其时巴尔干各国早已希望乘土耳其衰落而作领土扩张。

  当时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阻碍了塞尔维亚在该地的扩张,塞尔维亚对此感到非常不满。

  鉴于局势危急,奥匈帝国与俄罗斯帝国达成协议,希望透过召开会议商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二省前途所属的问题,俄国允许奥匈由管理此二省改为统治,而奥匈则协助俄国修改柏林条约,虽然两国皆彼此作出妥协,但都希望先下手为强,最终奥匈单方面采取吞并行动,却将与俄国的协议废弃。

  塞尔维亚一直都希望可取得波黑二省作出海口以直接输出农产品,但奥匈的单方面行动却令塞国梦碎,故此塞尔维亚视吞并一事为屈辱,但俄国因为日俄战争后元气未复而未有实质支持,塞尔维亚亦唯有接受此一行动;不过此事件已种下两次巴尔干半岛战争的祸根,塞尔维亚西进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寄望取得仍是土耳其领土的阿尔巴尼亚才可突破;而奥匈帝国公然吞并土耳其土地,亦促成日后各国组成巴尔干同盟,掠夺土耳其在欧洲的剩余领土。

  德国自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后,他国皆与之敌对,使德国甚重视与奥匈的同盟,而这次巴尔干的冲突更使这种亲密关系表露无遗,反过来对俄塞构成明显威胁。至于俄塞,虽未能以强硬行动作回应,但亦因此加强彼此的联系,以对抗德奥同盟。此次危机大大加深了欧洲政治的不稳定,为一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左望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

44

我们为自己代言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dlwz/1797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