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9 22:16:51 点击数: 次
昨天德约一如既往保持了只要进澳网半决赛就夺冠的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墨尔本之王。澳网8冠,生涯大满贯数来到17!一切看来都是情理之中,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德约科维奇全部26次大满贯决赛经历中,这是他「第一次在盘分0-2或1-2落后时逆风翻盘」。诚然,塞尔维亚人曾通过多场五盘史诗对决问鼎大满贯,但在那些比赛中,他都是盘分先到2的一方。这也不由让人想起年温网决赛中,德约同样在面对费德勒两个赛点的绝境中实现逆转。德约大心脏的背后,有太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这篇旧文值得再看:想要了解德约科维奇,就必须先了解他的祖国塞尔维亚。塞尔维亚坐落于被誉为“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90年代初南斯拉夫解体,分裂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北马其顿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此后的塞尔维亚一直处于战乱当中,先和克罗地亚打了四年战争,年才正式停火。四年后,科索沃战争再次爆发。而年出生的德约科维奇,就是在炮火中长大的。小德四岁那年,父亲经营的披萨店外建起了一座网球场,小德借着送外卖的机会,得以进入球场练习网球。这座网球场,后来改变了小德的人生轨迹。两年后,小德在这里遇上了带他走上网球之路的伯乐,传奇教练伊莲娜·戈西奇。当时的小德带着网球拍在场外观看训练,戈西奇让他一起试练,意外发现这个小孩网球天赋极高,于是破天荒地让才6岁的小德,留在网球培训班参与试训。此后六年,德约科维奇一边在戈西奇的指导下接受正规训练,一边在防空警报的鸣响中迅速成长。年科索沃战争期间,小德一家人每晚都在公寓下的防空洞中度过,听着轰鸣声默默祈祷。白天为了练球,冒着生命危险在刚被空袭过的废墟上练球,因为小德觉得战机不会在短期内轰炸同一个地方。那时的塞尔维亚,每天要遭遇上百次的轰炸,小德也渐渐习以为常,当战斗机从头上飞过时,他头也不抬地继续训练。正是这样的童年经历,才练就了他在网球场上的大心脏和坚强意志。战争结束后,戈西奇劝说小德的父母,要想让他成为职业球员,必须离开塞尔维亚接受更专业的训练。为了支持小德,他的父母变卖家产,借下了月息高达15%的高利贷,把他送到德国慕尼黑的一所专业网球学校。12岁的小德明白,他只有成功才能拯救家庭。临走前小德告诉父母:“我一定会成为世界第一”。在网球学校的两年间,他是练习最刻苦的那个人,因为先天的轻微哮喘,让他的体型和力量比同龄人弱了许多。所以,在别的少年玩电子游戏、参加party时,小德坚持跑步、拉伸等高强度训练,毫不懈怠。天赋加上自律,小德找到了通往成功的钥匙。年,年仅16岁的他顺利转为职业选手。短短一年后,18岁的他成为男子网球世界排名前位中最年轻的球员。在网球运动中,澳网、法网、温网、美网统称四大满贯,是每个选手苦苦争夺的最高荣耀,德约科维奇也不例外。但他面对的,却是网球史上最伟大的两个球员:一个是早早被钦定为球王的瑞士天王费德勒,一个是只比他年长一岁的天才球员纳达尔。于网球,近二十年是最好的时代,于德约科维奇,却是最坏的时代。他在职业生涯初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这“两座大山”同时压制,无论费德勒和纳达尔缠斗得如何精彩,小德都只能当一个无奈的旁观者。▲早年网球迷戏称他为“三德子”这种被忽略的无力感,甚至让小德在年就萌生了退役的念头。幸好,“塞尔维亚”救赎了他。年底,德约科维奇和蒂普萨勒维奇、特洛伊基等人,代表塞尔维亚一路过关斩将,为塞尔维亚首次赢回了代表网坛团体最高荣誉的戴维斯杯。▲塞尔维亚队集体剃光头庆祝冠军为祖国赢得尊严的荣誉感,让小德真正找到了比赛的动力和自信,没有人能预料到,他在年将涅槃重生,属于德约科维奇的时代,来了。故事的高潮发生在年的7月,首次打进温网决赛的小德,在温布尔登球场干净利落地击败了当时的世界第一纳达尔。这次胜利,不仅让小德拿下了梦寐以求的温网冠军,更彻底打破了费德勒与纳达尔对世界第一长达八年的垄断。赛后小德躺在草地上双手高举,他用自己完美的表现宣布:一个统治网坛的新王,诞生了。两天后,创造历史的德约科维奇抱着冠军奖杯凯旋回国,数十万塞尔维亚人把街道堵得水泄不通,他们振臂摇旗,在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迎接英雄,整齐高喊着“Noleistheking”。自此之后,这个身材纤瘦的网球少年,一人扛起了塞尔维亚的骄傲与荣耀,带给了这个饱受战乱的国家重拾尊严的机会。他用自己的存在,告诉全世界——“塞尔维亚,不是只有战争和贫穷。”年至今,德约科维奇每前进一步,都在冲击着网坛记录。年,他在一个赛季中赢下了三座大满贯,其中连胜41场,被评价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赛季之一。▲年澳网夺冠至年赛季,他连续夺得四个大满贯冠军,被誉为“诺瓦克全满贯”,同时代没有人完成过这个壮举,哪怕是费德勒和纳达尔。▲年法网夺冠年,他在赢得辛辛那提大师赛后,成为了男子大师系列赛自设立以来,唯一一个集齐九个大师赛冠军的球员,被誉为“金大师”。一往无前的德约科维奇,在一场场的鏖战中向世人证明了自己是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网球选手,但他战胜了网球场面对的大部分对手,却始终无法征服全世界的观众。如果你看过温网决赛,一定会对现场观众的表现“印象深刻”。德约科维奇的对手费德勒赢得了全场的支持,每一次得分都能获得最热烈的掌声。而在德约科维奇出现失误时,你甚至能清晰地听到现场观众对他的嘘声。赛后的德约科维奇对此无奈地回应:“当场上观众呼喊‘Roger’时,我只能想象着他们其实是在为我加油,反正Roger和Novak的发音还蛮像的。”这番话听起来虽然辛酸,但其实小德早已习惯了自己“全球客场”的待遇。无论他在球场上如何强势,都很难在赞助商、媒体和球迷中获得支持。前年优衣库牵手费德勒,砸下了10年3亿美元的巨额合同。而他们的上一个代言人德约科维奇,代言费据传才每年0万美元左右。还有每次出席比赛发布会,小德都会分发塞尔维亚巧克力给全场媒体。然而在这些人的笔下,德约科维奇更多地被视为击败费德勒和纳达尔的反派角色。与费德勒和纳达尔同为网坛三巨头的小德,永远是不受重视的那个人,的澳网赛前活动上,居然把小德的名字“Novak”拼成了“Novack”;这一切不公平的对待,有一部分是源于他身上突出的“塞尔维亚”标签。德约科维奇其实是有机会撕掉这层标签的。在德国网球学校的第二年,德国网球协会就抛来橄榄枝,劝说他加入德国国籍,年轻的小德拒绝了对方,选择回到家乡贝尔格莱德。在他成名后,英国网协也曾邀请他加入英国国籍,德约科维奇依然不为所动。更好的广告赞助、更友善的支持者、更顺利的职业生涯,一贫如洗的祖国都不能带给他,但名誉全球的德约科维奇,选择了坚定捍卫祖国的尊严。“我为自己塞尔维亚的身份骄傲”,这成为了他在球场上拼搏的最大动力。当然,德约科维奇并不是一直顺风顺水,他也曾迷茫过、放弃过。年下半年,德约科维奇带着连夺四大满贯的气势出现在里约奥运会的球场上,为国家夺取金牌的愿望,从未如此急迫过。势在必得的德约科维奇,却在首轮比赛爆冷输球,无缘晋级。这场比赛被德约科维奇视为“职业生涯最痛苦的失利之一”,他在人潮汹涌的网球场中掩面哭泣,挥手向在场的国人道歉,哭得令人心碎。时隔三年,怪姐至今都没有忘记他那时的神情,自责、痛苦、失落……此后的德约科维奇一蹶不振,他好像失去了打球的动力,连遭败绩。直到年的温网,历经了两年的低迷,正当世界网坛似乎又回归到费德勒和纳达尔的二人转时,德约科维奇再次淬火重生。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塞尔维亚人,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与家庭优渥的费德勒、纳达尔相比,小德出生于饱受战争摧残的废墟中,他学网球、踏入职业网坛不是源于培养贵族爱好,而是为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网球运动自诞生以来,一直被视为绅士运动,而来自塞尔维亚的德约科维奇,就是其中最大的异类,他更是个无所畏惧的战士。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动人的地方,不是因为强大,而是因为坚定。背负着同胞的期待和国家的尊严,德约科维奇以一己之力,坚定地对抗着整个世界的傲慢与偏见,让那个历经战火摧残的塞尔维亚,在全世界人眼中脱胎换骨,重拾荣耀。或许,正因为有他这样的运动员存在,网球才显得高贵。作者简介:怪姐,写最标致的文,做最怪的姐,与这个不解风情的世界打情骂俏~-END-加小天宝宝个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kelaisilecar.com/dlwz/187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