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为档案安全代言

发布时间:2020/11/10 20:39:16   点击数:

,为档案安全代言

消除火灾隐患共保档案平安

11月9日全国“消防宣传日”即将来临,都说水火无情,火灾带来的经济方面的损失尚可统计,精神财富方面的损失因其无法估量更令人扼腕叹息。

(一)三场火灾造成的精神财富损失

让我们先来看苏州工商档案管理中心编辑的“我是档案迷”丛书之《中国的世界记忆》一书中记载的三个事例。

事例一: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国家博物馆因为一场大火,馆藏包括巴西年历史文献资料在内的万件历史资料和文物被烧毁了九成。

事例二:年波斯尼亚战争的战火炸毁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国家与大学图书馆,万本书籍中所记载的人类记忆再难找回。

事例三:公元前3世纪末,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被战火吞没。无数珍贵古籍,包括希腊著名诗人荷马、数学家欧几里得、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学者阿基米德的手稿真迹,都消失在那场战火之中。

有没有从上述三个事例中找到共同点?大火造成无数珍贵古籍、历史文献资料、文物化为灰烬,馆藏文献记载的很多人类记忆再难找回。

(二)危及档案安全的隐患就在身边

如果你觉得上述三个事例都是国外的,都是博物馆、图书馆,其中两个还跟战火有关,火灾威胁档案安全跟我们国家,跟档案馆没有关系的话,来看下一个事例。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年1月28日晚8点40分许,深圳市档案中心C座4楼发生一起火灾。深圳消防表示,系配电房发生火灾,内存有蓄电电池。11时左右,明火被扑灭,无人员伤亡。火灾未造成档案资料损毁。

年1月30日,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档案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档发〔〕2号),要求各有关单位对照国家档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档发〔〕6号)和《关于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确保档案安全的通知》(档发〔〕16号)有关要求,春节前全面组织开展一次档案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下列情况:1.电气设备安全情况。电线有无超期和超负荷使用,有无定期检修,线路接头是否接触良好;电气设备是否存在过热、积热不散或放电问题;配电箱、分线盒、开关、熔断器等装置是否正常等。2.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安全情况。保存档案数据的临时存储载体是否妥善保管,节日期间仍需运行的信息系统是否有可靠的安全管理措施,UPS电源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并被实时监控等。3.消毒设备安全情况。消毒设备中是否存有档案,没有使用的消毒设备是否关断电源,有毒消毒气体保存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等。4.消防设备安全情况。消防设备是否定期进行检查,能否及时、准确报警,能否正常运行等。5.监控报警设备安全情况……

(三)多管齐下守牢档案安全底线

众所周知,档案馆内保存的大量纸质档案属于易燃物,电气设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消毒设备、消防设备、监控报警等设备的完好情况直接决定了火灾的发生几率、火灾发生后的发现及处置情况。正因如此,《档案馆建设标准》第三十四条规定,档案馆建筑应严格执行现行防火规范,档案库等重要用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设施,并采用相应的灭火系统。《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第6部分,专门对库区围护结构、防火分区、火灾自动报警设施等方面提出了防火设计要求。

档案资源不可再生,尤其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涵盖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不仅档案全宗数量多,档案门类多、档案数量多、时间跨度大,而且馆藏绝大多数档案只此一份。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底线。切实增强档案安全意识,筑牢档案安全屏障,建立档案安全机制,需要人防、物防、技防多管齐下,需要设备、技术、资金多方到位,需要人员、制度、监管有力有效。唯有如此,档案安全重于泰山才不会沦为一句空话,档案工作的底线才能牢牢守住。

,让我们凝聚档案安全共识,为档案安全代言!

(河南省新乡市档案馆梁艳丽)

~END~

版权注明:图片源于pixabay.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lyjd/1889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