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两万公里欧洲东欧历史,梁二解释

发布时间:2020/11/29 21:04:53   点击数:

作为一个旅行者,观察、分析、解释你所经历过的地方,是一种思想上的锻炼和享受。理解当地的历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游览当地名胜,品尝当地菜肴,接触当地人,看他们吃什么穿什么,这种粗浅的了解是不够的,就好像走入一家书店,将书名浏览一遍就以为了解了其中所有内容一样。

人类的性格、欲望、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结构都是他们千百年来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而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常会强到人类自己都无法深刻理解的地步,这致使每个族群的发展历程天差地别。所以,不理解他们的历史,你所走过的路只是泥土和柏油而已。

我们都希望从历史中看到规律,希望作为现实的指导,但这样对待历史,其实过于功利了。历史是理解人类自身和理解他人的一把钥匙。

*

东欧是欧洲的一部分,和欧洲其他部分分享着一些共同的历史传承。但相比西欧、北欧和南欧,东欧却带着某些特殊的历史痕迹。

首先,东欧地理:东欧当然是个人文概念,地理上就是俄罗斯以西,波罗的海以南,希腊以北,德国、奥地利以东的地方,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

东欧有几片山脉和几片平原。捷克四面环山,中间形成一个盆地,捷克人在里面很安全;波兰平原、德国平原(普鲁士)和俄罗斯平原基本上连在一起,所以波兰人在历史上一直很艰苦;喀尔巴阡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巴尔干山脉使中间的匈牙利平原和东南边的罗马尼亚平原看起来很诱人,草原蛮族一般来了就不走了。东欧最重要的河流是多瑙河,发源于阿尔卑斯,流过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平原,最后注入黑海。和山脉一样,多瑙河也是自然的屏障和边界。大家都知道阿尔卑斯山将南北欧分开,山脉两侧的文化历史很不相同,而东欧大地上的这些地理特征也深深左右着历史发展。

*

说完自然条件下面开始说上场人物。

最初,有一群叫做原始印欧人的蛮族聚集在中亚草原上,因为当地比较冷,人又比较多,草和奶都不够吃,所以就南下找新的地盘。有一批跑到了希腊,成为了希腊人,他们从游牧民族变成农民,又变成了商人,后来又变成了哲学家、诗人、剧作家、运动员和传道士。另一批跑到了意大利半岛,和周围的原居民打了几仗竟然都赢了,在逐渐扩张的过程中成为了罗马人,他们也从农民起家,成为战士、将军、参议员、皇帝和教皇。

后来罗马从共和国变为帝国,将自己的疆域从罗马城扩展到几乎整个欧洲,直到莱茵河和多瑙河为止。而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的地区,是文明之外的蛮族。(公元后2世纪)

“文明”最终敌不过“野蛮”,罗马帝国在三世纪分裂成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在五世纪灭亡,取而代之的是一群蛮族王国。东罗马帝国虽然又生存了年,但地盘逐步缩小,首都君士坦丁堡又时常遭受蛮族的威胁与进攻。这里的关键词是“蛮族王国”:欧洲这时进入中世纪(五世纪到十五世纪),包括东欧在内,各片土地上由当时的蛮族建立起一个个王国(Kingdom)。这些蛮族最后逐渐皈依基督教,按照欧洲的定义,进入文明世界。他们是现代东欧人的直接鼻祖。

区分这些蛮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检查他们说的语言。我们可以将他们用语系和语族划分开,属于同一个语系的族群拥有共同的祖先:

(上图是从网上偷来的欧洲语言地图,其中粉红色地区是日耳曼语族,绿色是斯拉夫语族,蓝色是罗曼(拉丁)语族,灰色是乌拉尔语系,橙色黄色是阿尔泰语系。)

印欧语系

这些蛮族和希腊人、罗马人有着共同的祖先,也是从东边的草原而来,只不过来晚了。

1.拉丁语:这是罗马人说的语言,在帝国时期传到高卢(现在的法国)、西班牙,后来发展出了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值得一提的是罗马尼亚语,也是拉丁语系的一员,这是罗马帝国征服了达契亚(现今的罗马尼亚)后,留守在当地的罗马军队遗留下来的语言。

2.凯尔特人:原本居住于中西欧地区,后来被日尔曼人赶到法国西部和不列颠群岛上了。现在的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法国的一些地区还残存着凯尔特语。但凯尔特人大多与日尔曼人和拉丁语族人通婚同化,并开始使用他们的语言,成为现在的法国人、英国人。

3.日尔曼人:这是一大群从北欧杀入南欧的蛮族,他们是西罗马帝国的主要刽子手。高卢、不列颠、西班牙、意大利、甚至北非都被他们一一占领。北欧语言、英语、荷兰语、德语都是日耳曼语的分支。在南欧虽然仍然使用拉丁语,但法国、西班牙、意大利都因通婚和同化而掺入不少日耳曼血液。(不知这么说是否政治正确)

4.斯拉夫人:斯拉夫语分成三块,西斯拉夫语包括波兰语、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东斯拉夫语:俄语、白俄罗斯语、乌克兰语;南斯拉夫语:一堆前南斯拉夫地区使用的语言加上保加利亚语。他们也是从中亚而来,在中欧和东欧各地区生根,建立王国。但很多时候被其他蛮族统治,所以“斯拉夫”一词和奴隶(Slave)同源。

这些印欧语的使用者由东向西一波一波进入欧洲,后来者逼着先到者向前跑。就算最后定居下来,他们之间仍然持续地相互争斗,一直到20世纪。渐渐地,每个族群都皈依了基督教,成为了西方世界的一员。

但到达欧洲的不仅只有印欧人。

乌拉尔语系

1.匈牙利人自称马扎尔人。匈牙利语完全不同于印欧语,但同样从东边而来。这个游牧部落跨过喀尔巴阡山进入匈牙利平原,最后就不走了,成为了农民和基督徒。注意,匈牙利人和匈奴人没有实际关系。

2.芬兰语也是乌拉尔语系的一员。

阿尔泰语系

1.突厥人:历史上中亚地区好多部落都说突厥语,他们比之前的蛮族更加凶悍,更完善了马背上作战的技术。虽然他们的主要活动地点在中亚,但东欧的早期历史上时常有说突厥语的蛮族王国出现。其中一支一直打到小亚细亚,并成为后来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它灭亡了东罗马帝国,征服了拜占庭以及整个巴尔干地区,甚至打到维也纳城下。奥斯曼帝国对东南欧的历史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蒙古人:蒙古语也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人虽然看似遥远,但也曾经征服过东欧,一直打到波兰及匈牙利。不过他们的撤退也和征服一样迅速,原因竟然是回家争夺王位。

*

OK,族群、语言搞定了,下面说说中世纪政治。

情况是这样的:各蛮族找了地方扎了根,称了王,成为现代国家和民族的雏形。他们同时也慢慢皈依了基督教。既然是基督徒,就属于基督教大家庭的一员,要遵守基督教行为规范,最重要的是和罗马教廷保持某种程度上的依从关系。

在这个基督教圈子里,王权的继承有很严谨的法律约束。因为欧洲国家数目众多,利益纠葛巨大,所以各国政权往往需要联合其他国家参与势力争斗,而最经济的方法就是王室通婚。经过几个世纪之后,几乎所有的欧洲王室都有了血缘关系。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德国人坐在英国王位上,法国国王有奥地利血统,而和俄罗斯沙皇是堂兄弟关系。有时甚至一人可以坐在几个国家的王位上。

除了国王,还有皇帝。这个帝国是罗马帝国名义上的延续,称为神圣罗马帝国,而其领土为一群王国、大公国、伯爵国、自由城市组成,主要占据现在的德国、匈牙利、波兰、意大利等地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利是有限的,和大公、公爵等地方君主分享,但因为通婚等原因,皇帝通常也是其他国家的国王。

封建这个字眼其实并不能用来形容中国大部分历史时期,因为中国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封建制度在欧洲是指国王或者皇帝和他手下的其他封建主分享很多权力,在很多情况下,国王无权干涉封建领地内的很多事务。这种分权的传统也是后来王权渐渐削弱,而民权渐渐高涨的原因。

同样,教皇也掌握着很大的权力,无论是宗教上的还是世俗的事务,这样就更加削弱了国王的实际权力。

*

哦,还有一项很重要,宗教:

基督教经过了几次分裂,最重要的两次是:公元年,天主教和东正教正式分离,除了教义上很多不同点之外,罗马天主教有一个核心教廷和教宗,而东正教各教会是平等的,没有核心领袖。在16世纪宗教改革之后,新教也脱离天主教。

上面这张地图中,蓝色是天主教,红色东正教,紫色新教。可以看出除了德国部分地区、瑞士、荷兰、北欧和不列颠之外,欧洲大部分信天主教。东欧国家中,俄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为东正教地区,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却是天主教地区。这是分割东欧的一条重要线索,很多人将这条线两边区分为不同文化圈。

还有,看那些点点的绿色,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和波斯尼亚的部分地区是伊斯兰教在欧洲仅有的地盘。

*

知道吗,每次我开始翻看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是云里雾里,看完第二天就忘的差不多了。原因很简单,每个国家的历史和其他地区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欧洲这些国家,所有的族群、宗教、王室、战争都有着庞大的背景,你无法叙述一个国家的历史而不重提整个欧洲的历史。所以,当我们不了解整体历史时,单个国家的历史几乎是无意义的。

谈到波兰,就要有德国和俄国的历史做准备;谈到捷克,就一定要知道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匈帝国的背景知识;罗马尼亚的历史和罗马帝国、日耳曼殖民史又是缠绕在一起。

所以,我以上将这些关系简化为人群、语言、政治、宗教,是为了勾勒一个大体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之下,每个地区和国家的描述就有了背景和依据。以下是对我们经历过的国家做几句简单的描述。

*

西欧

查理大帝统一了日耳曼人的众多王国,成立了神圣罗马帝国,领土包括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他死后领土一分为二,东边的土地的国王后来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这一头衔。这个头衔是由一群选举人选出,我们熟悉的哈布斯堡家族,就时常登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宝座,他们在欧洲的统治一直延续到20世纪。

奥地利

奥地利一直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被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9世纪初帝国解体,哈布斯堡王朝建立了奥地利帝国,并在年和匈牙利王国合并成为奥匈帝国。

捷克捷克原是莫拉维亚公国的一部分,是西斯拉夫族的分支。捷克的主体,波西米亚王国,在11世纪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首都布拉格还一度是帝国的首都。捷克在一战之后和斯洛伐克组成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并独立。

波兰

波兰人也是西斯拉夫人的一支,在11世纪组成波兰王国。在16世纪和北边的立陶宛合并,成为波兰立陶宛联邦。波兰在历史上一直遭受东西两方的夹攻,例如来自德国的条顿骑士团,作为北方十字军一直是波兰的死敌。在18世纪波兰被普鲁士、俄国、奥地利瓜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重新独立。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族和捷克族是近亲,斯洛伐克也一直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作为捷克的“小弟”,斯洛伐克发展比较落后。直到年,两国才正式“离婚”。

匈牙利

马扎尔人到达匈牙利平原之后组成了匈牙利王国,之后一直是东欧的强国。先后遭蒙古人和土耳其人的入侵但占领时间都不长。和奥地利组成的奥匈帝国在一战前后解体,之后匈牙利独立。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的北部山脉包围着一个盆地叫做特兰西瓦尼亚,一直是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匈牙利王室邀请了日耳曼人在此殖民,所以此地区一直有很强的德国传统。罗马尼亚西部摩尔达维亚和南部瓦拉奇亚原本都是公国,居住着说拉丁语族的罗马尼亚人。他们于年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独立。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原居民是色雷斯人,古希腊人的老邻居,后来此地区重复被不同的蛮族入侵,最后大部分居民都逐渐改说了斯拉夫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保加利亚近五个世纪,直到年才由俄土战争中独立。

波罗的海国家、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

还没去过,以后连着俄罗斯一起去。

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

这些国家正在前面等着我们,所以还是等到我游历之后再说吧。(我的下一步是想整理整个希腊时代和土耳其历史,所以巴尔干半岛会包在其中。)

*

现代

关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这里就不提了,用一句话概括:欧洲在乱哄哄中进入了现代。

而东欧各国,总体上落后于西欧,但在二十世纪也走向了共同的未来。

一战之后,三个帝国解体:俄罗斯帝国发生布尔什维克革命,奥匈帝国分崩离析,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失去大片领土并最终变为土耳其共和国。东欧各国脱离了这些帝国的束缚纷纷走向独立和民主化,可惜20年代末的大萧条使其中大多数放弃了民主制度转向独裁统治。

二战开始,捷克、波兰、立陶宛亡国,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投靠轴心国。战争对东欧的蹂躏比世界上其他地区都残酷的多。而战争的结束使所有这些国家变为苏联的卫星国,和世界的联系被铁幕斩断,从某种程度上说,二战在东欧并没有结束,而一直持续到80年代。

89年苏东波,东欧各国脱离苏联,纷纷成为民主国家,加入北约,再加入欧盟。虽然各国的改革成果不同,富裕程度也不一样,但作为一个集体,他们正在稳步地重新回归欧洲。

从蛮族的森林草原到欧盟的大家族,一眨眼。

*

我们的欧洲之行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开始,经历了捷克、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现在我们刚进入保加利亚。

行走了五千公里,从阿尔卑斯山到捷克盆地,普鲁士森林到波兰平原,跨过喀尔巴阡山脉进入匈牙利大平原,再登上米的弗格拉什山,滑入多瑙河平原,最后来到黑海。东欧的山河在这里凝聚为一点,而我们的学习和路途也在此做一个总结。

前面就是伊斯坦布尔,前面就是希腊,我有一本久违了的书,名叫:历史

*

谢谢阅读我的文章,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rkmz/1906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