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那兰寿哥奥巴马最后的掌墨师

发布时间:2021/5/24 18:56:59   点击数:

最后的掌墨师

阳春三月,鸟语花香。村头的木棉树火一样灿烂。和煦的早晨,不堪病痛折磨的展叔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个春天。年轻的时候,展叔是掌墨师,如今他一走,人们忽然发现,屯里不单单少了一个人,更是少了一名工匠。

过去修房造屋,掌墨师就是总工程师,从堪舆选址、规划设计、地基开挖,到给柱梁掌墨放线、凿孔穿斗、起架上梁、固定横条,等等,一榫一卯,全由掌墨师统筹指挥。神奇的是,农村的这些掌墨师,建房子是不用画图纸的,施工前,他们只需察看一番地形,便成图于心,哪根柱子需要多高,需要在哪里凿孔穿梁,哪根梁不够长,需要在哪里拼接,都一清二楚,不差分毫。

在农村,没有什么比起房子更大的事了。小时候,无论哪一户人家起房子,屯里能帮得上手的都主动去帮忙,我们一帮孩子也没闲着,争先恐后去围观。常常是,展叔戴着围兜,一下子掌着墨池,一下子对着直角尺,有条不紊地指挥众人,或拉墨线,或凿孔,或锯木,或推刨,或穿梁……展叔这里瞄瞄,那里划划,手中的铅笔,一会用嘴巴叼着,一会夹在耳背,看他动作娴熟胸有成竹的样子,无人不敬佩三分。

展叔不仅帮屯里左邻右舍掌墨建房子,附近村屯有需要帮忙的,也有求必应。过去在农村,算个卦讨个吉时,先生都要收个辛苦费,按事情大小,要么收个三块六,要么收个七块二。可展叔替人家掌墨建房子,却从不收钱。家主不好意思,割一小挂肉,或留半个猪脚,送到展叔家,就当是感谢了。

一个人就是一面镜子。热心助人,不求回报——从展叔的身上,我幼小的心灵里,看到了乡村老百姓最淳朴善良的一面。

作为一个木匠,更多的时候,展叔是在给乡亲们做家具,比如哪家的姑娘要出嫁,需要打制婚床、衣柜什么的,必定得找展叔帮忙。展叔用自己的一双巧手,造就了无数人的幸福生活。

我小学毕业到乡里读初中的时候,父亲找展叔帮我做了一个木箱。那个木箱长两尺多,宽一尺半许,高约一尺。木箱做成的那天,父亲让我去请展叔来喝酒。展叔一边喝酒,一边炫耀说,他这辈子帮别人起了许多房子,做了无数家具,帮我做的这只木箱虽然简单,但很有意义,希望我好好读书,将来混出个模样,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这只木箱子陪着我翻山越岭,伴着我读初中、高中,上大学,从乡下到县城最后到省城。大学毕业,我没舍得丢,又把木箱子带回了老家,一直使用了很多年。

现在想起来,这是一只有生命的箱子。因为这只箱子装满了我求学路上的故事,也承载着许多美好的回忆。

奶奶将近70岁时,为了延年益寿,家里特地请展叔为她定制了一副寿棺。寿棺做好了,就放在堂屋的边上。也许是心理暗示的原因,奶奶果然长寿,将近90岁才离开我们。

奶奶去世之前,这副寿棺用处可大了,不仅可当米仓,储藏玉米或稻谷,还可以做沙发。家里床铺少,夏天劳作回来,闷热乏困,父亲和我,还有几个弟弟,常常抢着躺在寿棺上睡午觉。久而久之,棺面被我们磨得油光可鉴。第一次带妻子回老家探亲时,妻子见我们把寿棺当沙发坐,胆怯不敢靠近。后来去得多了,才习以为常。

身为木匠,展叔跟木头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对木材自是感情甚深。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号召植树造林,展叔积极响应,带领家人到山上开荒,种了很多杉木。在展叔的带动下,乡亲们纷纷效仿。因为造林有功,县林业局给展叔颁发了奖状。经估算,展叔的林木价值过万,最后获评全县第一批“万元户”荣誉称号。八十年代就是万元户,那可真了不得。那是展叔最为荣耀的一段人生,也是乡亲们津津乐道的一段记忆。

近二十年来,村里陆陆续续推倒了一间间旧房子,建起了一幢幢新楼。钢筋混凝土取代了木式结构的梁梁柱柱,从此属于展叔的舞台渐行渐远。

展叔的晚年过得相当寂寥,往往一二两酒也会一醉不醒。看他蹒跚落寞的样子,我心里不禁隐隐作痛。是啊,岁月流逝,青春不再,还有多少人记得,展叔曾经用他的一双手,为村里的家家户户绘就了一座座房屋?

村里的老人日渐远去,而古老的村庄则日新月异。清晨,送行的队伍路过村头,一夜的春风吹拂,落了一地的木棉花,娇艳如初。我随手拾起几朵,带上,轻轻地放到展叔的墓前——那是我对一只木箱子的深切怀念,更是对村里最后一位掌墨师的由衷敬意。

(年4月6日)

近期推文回顾:

那兰寿哥(奥巴马):告别一个村庄

那兰寿哥(奥巴马):与鸟有关的往事

那兰寿哥(奥巴马):昆明的海鸥

那兰寿哥(奥巴马):在版纳怀念一片森林

那兰寿哥(奥巴马):隆林从此不再远

那兰寿嫂

喜欢就打个赏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rkmz/2068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