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二十三巴尔干实用指南塞尔维亚

发布时间:2021/7/1 20:14:30   点击数:
白淀风 http://www.niupixuanzl.net/m/

很多年前,签证一直是困扰巴尔干旅行者的难题,虽说并不像巴拉圭、尼加拉瓜之流拒绝大陆游客入境,也不像土库曼斯坦、沙特签证流程昂贵或繁琐,但由于穿行此地的朋友们大多一次性会拜访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签证要求各不相同,所以不想太操心的人在这一步就被劝退了。年与年,塞尔维亚和波黑分别宣布成为继圣马力诺之后,欧洲第二和第三个与中国签订双边互免的国家,自此一路横穿巴尔干的行程也就变得没有那么复杂了,特别是在美签和申根多次签证加持之下。具体来看,塞尔维亚、波黑和阿尔巴尼亚已经免签,希腊和斯洛文尼亚均属于申根国,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和黑山接受申根两次或多次,其中黑山还接受美签和英签,罗马尼亚、科索沃和北马其顿只接受申根多次,后者离境时还要求签证剩余超过5天有效期,最后的保加利亚则只需要单次申根签证。

(二十二)巴尔干实用指南——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ChapterXXIII巴尔干实用指南——塞尔维亚//从萨拉热窝出发的飞机全程只有不到一小时,甚至都不用飞到平日的巡航高度就已经开始降落了,好在天气不错一路上颠簸并不多。出来之后,很快就找到了机场大巴,沿着主干道从位于城区西部的机场一路前进。贝尔格莱德被萨瓦河与多瑙河围绕,其中萨瓦河以西区域是贝尔格莱德的新城,东边则是历史悠久的老城。而在新城的使馆区里,有一块中国游客都不会忘记的纪念碑。Belgrade,SerbiaNo.46塞尔维亚——没错,这里就是曾经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遗址。当年战火的痕迹早已被城市更新覆盖。几年前来到此处时,这里正在建造一片中国文化中心,而纪念碑只能被临时的隔墙围了出来,字迹也已有些模糊,但这并不影响来此祭奠的中国游客和当地华人。随着中国文化中心建造完成,从近两年的新闻里可以看到,这片遗址纪念区已经被重新翻修,纪念碑也焕然一新。使馆区附近的新城建筑明显有设计感不少,一会进了老城就不是这个风格了。太阳即将下山,我赶紧找了个公交车站,前往老城里的宾馆下榻。市中心这栋建筑的背面看上去饱经风霜,东欧老大楼的经典模样,我的住宿就在这栋大楼里面。大楼的正面还是认真装修了一番的,不至于看上去那么惨,内部应该是宾馆、民居和办公场所混杂,看着消防不太达标,不过宾馆还算干净整洁。安顿妥当出门溜了一圈,夜晚的贝尔格莱德街头人气还是挺旺的,城区的氛围与西欧发达国家并没有太大差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脉搏,每到一个新的国家,我都会花点时间研究每个城市的交通体系,大致理解了之后就会觉得自己成为了这里的居民,往后的出行就会变得顺畅很多。贝尔格莱德目前还没有地铁,市内以有轨电车和公交大巴为主,共和国广场与ZeleniVenac市场是两个比较大型的集散地。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圣萨瓦教堂,这座建筑的身影出现在贝尔格莱德大大小小的各类纪念品上。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东正教堂,为了纪念塞尔维亚东正教的精神领袖圣萨瓦,不过修建工作一直没有完全结束,于是也并不能入内。教堂外的公园里游人如织,小朋友们在泉水边嬉戏,非常适合在闲暇时刻坐一坐。附近的路牌上还有中文,可以看出目前中塞两国的交好程度。从教堂出来的下一站是贝尔格莱德郊区的小镇泽蒙(Zemum),从市区乘坐公交车一路向北,不出半小时就可以到达这个多瑙河边的小镇。一大早游客们都还没有起床,小镇里非常安静。坐在多瑙河边,时不时会游来几只天鹅,三三两两结伴。小镇里有一座著名的戛尔朵什塔(GardosTower),爬到塔顶就可以俯瞰整个泽蒙的风光。这里曾经是奥匈帝国的边境,至今也还保持着中世纪的建筑风格。沿着多瑙河边,一路上开了许多餐厅和咖啡店,中午时分游人开始增多,小镇也热闹起来,简单吃了顿午饭我就回到了贝尔格莱德城区。斯卡利亚步行街是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一条鹅卵石小道,到了晚上两边的酒吧和餐厅就会变得热闹非凡,据说这里以前聚集了许多塞尔维亚诗人,只不过下午路过的时候还是冷冷清清的样子。无意间路过的圣马可教堂,虽然同样是塞尔维亚东正教,它和圣萨瓦教堂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米哈伊洛大公街是贝尔格莱德的南京路,一边连接着城市枢纽共和国广场,另一边则是城市地标卡莱梅格丹城堡。虽然算是一条购物街,不过大多是些平民品牌,林林总总的店铺和络绎不绝的游人告诉我们这里是贝尔格莱德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一路走到底就来到卡莱梅格丹城堡的入口,有几座仿真坦克和大炮提醒人民这个城堡最初的用途。这里原本是一个要塞,可以俯瞰萨瓦河与多瑙河的交汇之处,现在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公园,见证了贝尔格莱德的起起伏伏。登上城堡会看到许多当地人静静地坐在高墙上,打发闲暇时光。不远处的两河交汇点。顶上居然有个射箭的小场地,买了张票来重操旧业。黄昏时分,落日的余晖映照在残垣断壁之上泛起了金光,入乡随俗的做法是与周围的游客一起坐在城墙上放空,静静等待一天的结束。NoviSad,Serbia第二天一早我从贝尔格莱德坐大巴前往北部城市诺维萨德。诺维萨德位于塞尔维亚北部伏伊伏丁那自治省,是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历史上诺维萨德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并在那个时代成为了塞尔维亚文化的中心,获得“塞尔维亚的雅典”的美称。在南联盟的时代,国家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加盟国构成,塞尔维亚内部则有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与科索沃不同的是,伏伊伏丁那的人口以塞族为主,且临近的匈牙利与罗马尼亚政治稳定,也使得这片区域并没有太多纷争。走出大巴站没几步路就会看到这座诺维萨主教堂,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堂色彩艳丽的尖顶宛如一道彩虹,塞尔维亚是个东正教国家,因此这座天主教堂显得非常另类。旁边则是老城的自由广场,这里是诺维萨德市中心最大的广场,无数当地人在这里休息,广场中不时会组织小型集市,到处是奔跑的儿童和漫步的游客。主干道是浓浓的欧洲老城味道。一路走到底就会再一次看到美丽的多瑙河,而在河对岸有诺维萨德最著名的彼德罗瓦拉丁要塞。说实话在炎炎烈日下,要塞并不是很好逛,甚至也没有找到很好的打卡角度。彼得罗瓦拉丁被誉为“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历史上这里从罗马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军事工事,见证了许多场战争。在和平年代里,这里除了沿河风光以外,最有名的就是EXIT音乐节。音乐节最早从科索沃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萌芽,逐渐发展成欧洲最大的音乐节之一,每年七月都会在彼得罗瓦拉丁开启四天的狂欢。在诺维萨德附近有一个名为SremskiKarlovci的小镇,这里以葡萄酒出名,整个小镇非常悠闲,建筑色彩斑斓,到处是花花草草,非常适合躺一个下午。爬到小镇后的半山腰,风景与泽蒙倒有一些神似。跟着山路里的指示牌坚持不懈地爬了一会,终于到达了小镇观景台的顶点,这个巨大的十字架莫名给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在这个小镇里遇到了格外多的中国游客,看来都是穷游的功劳。回到诺维萨德,趁着时间还不晚来到了多瑙河边的沙滩,日常这里会举办小型音乐节。可能是因为快要关门的缘故,我来的时候人已经不多,但可以想象到在这里花上大半天的舒适清闲。离开沙滩,我赶往大巴站启程返回贝尔格莱德,在塞尔维亚的时间即将来到尾声。第二天一早我准备先去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馆转一圈,怎料人家任性地表示下午两点才开门。另一个打卡目标贝尔格莱德红星队的主场也不太顺路,以防万一就只能提前出发去机场了,想不到路上遇到了拍电影封路,围观了一波声势浩大的群演镜头。塞尔维亚航空这班前往索菲亚的航线终于不再是螺旋桨carry的小飞机了,不由得让我少许安心。塞尔维亚航空的前身是南斯拉夫航空,在科索沃战争之后由于制裁原因,机队老化,一度举步维艰。后来与来自阿布扎比的伊蒂哈德航空战略合作,逐渐成为了巴尔干地区最主要的航司之一。再过两小时,我也即将落地保加利亚,开启这段行程的新篇章。(未完待续)第三象限的小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rkmz/2129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