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人口民族 >> 科大讯飞被高估了吗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分析
科大讯飞财务分析
前言:本文是对武汉纺织大学会计专硕《财务报表与企业经营分析》课程的课堂辩论展示。同学们对科大讯飞进行了战略分析,并对企业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基于这一主题,同学们分为A、B两组在课堂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与指导。充分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也让大家对案例分析的过程及结论更加深刻。
Round1:
A组观点:科大讯飞在行业竞争中缺少足够宽广的护城河
首先,A组一辩介绍了科大讯飞的业务收益,其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第一,教育业务,主要包括教学产品、考试产品、学习产品以及儿童智能硬件;第二,智慧城市业务,主要包括与政府的合作,涉及到社保、民生、交通、人口大数据等;第三,政法业务,主要涉及公、检、法,比如采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对庭审语音的实时转录;第四,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主要包括科大讯飞在信息技术上的应用,涉及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
其次,A组一辩对波特五力模型中行业竞争者进行了分析:A组在进行行业竞争者分析时运用了重点剔除原则,将所占市场份额达不到10%的企业(中科信利,接通华生,海天瑞声)进行剔除。
A组在进行行业竞争者进行分析时,主要分析了BAT、微软、谷歌,以及Nuances这些主要竞争企业的优劣势。BAT的优势主要在于,BAT不仅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BAT还拥有大量稳固的C端用户,为其语音识别检测提供了资源。BAT劣势主要在于其业务广、起步晚。关于占据了国外市场上大量份额的美国的Nuances企业,尽管其在美国市场上比较活跃,但是在中国市场上表现一般。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科大讯飞的竞争者众多,其外部竞争压力比较大。从市场份额的数据可以看出,科大讯飞在中国以44.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
虽然科大讯飞在中国市场上科大讯飞市场份额大,但是其在市场竞争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语音识别的技术门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比如BAT、微软的系统都已经涉及到语音识别领域,百度、腾讯、搜狗以及谷歌的输入法也都加入语音输入行业。第二,科大讯飞来自政府的收入和补贴比例过高,其与政府特别是军队的关系比较密切,这影响了公司的长远发展。比如中兴、华为,他们在海外市场受限便是前车之鉴。第三,科大讯飞的资源上和经验上都远逊于BAT。第四,在一些自然语义理解及声学处理的关键问题上,科大讯飞也并没有展现出特别的技术突破。
基于以上几点分析,A组认为科大讯飞在行业竞争中是缺少护城河的。
B组一号辩手就其发言提出问题:根据A组陈述的科大讯飞涉及领域非常广,希望A组同学给出科大讯飞所属行业?
A组一辩回应:根据其公司的简介,发现其所属软件行业。进一步根据其主营业务,其主营业务主要涉及云支撑软件及信息工程等。
B组一号辩手指出A组列举的科大讯飞领域很多,但是进行行业竞争分析时仅仅只围绕了智能语音方面在分析,希望A组说明其行业竞争分析,是围绕着它的智能语音业务还是公司整体?
A组对此进行解释,其行业竞争分析主要是围绕智能语音进行分析的。因为A组同学认为科大讯飞优势领域为语音识别。A组同学认为对公司进行行业竞争分析,最重要即是对该公司的优势领域进行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科大讯飞的一些竞争对手,并不是它所有领域的竞争对手,即不同的领域会有不同的竞争对手。
紧接着,B组辩手发出疑问科大讯飞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占比很小,A组所做的剔除原则是否合理?
A组同学给出的解释,其认为市场份额小与剔除原则没有相关性。
杨老师基于两组的发言提出以下问题:
科大讯飞的综合毛利率是多少,及各个主要业务营业收入及毛利率是多少?
A组同学进行回答:科大讯飞综合毛利率为51.38%;
教育领域营业收入为.42元,毛利率为15.16%;
软件和信息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为.24元,毛利率为52.12%
Round2
A组观点:科大讯飞的供应商以及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弱
A组二辩主要陈述科大讯飞供应商以及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衡量:业务集中程度与业务量大小以及差异化程度。在业务集中度和业务量方面:根据和的年报,科大讯飞的前5大供应商只占采购总额的15%—16%,说明前5大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对科大讯飞构成的威胁并不大。客户集中程度不超过20%,业务领域较分散,对科大的影响也不大。在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方面:科大讯飞是语音系统产业的龙头企业。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语音的技术门槛、语言的数据库积累及运营壁垒。科大讯飞在这些方面是属于领先的地位,其资源优势足以支撑智能语音的发展,所以其对供应商的依赖性不强,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在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上,因为科大讯飞的产品具有差异化,所以其产品转换成本也比较高,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
在纵向一体化当中,科大讯飞实施的是前向一体化。科大讯飞是中国移动的最大股东,使得科大的运营资金更加充沛。加上科大讯飞自身的基础优势。不断地投入研发,研发经费逐年增长。以及资金渠道的优势,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更加减弱。
B组二辩就其发言进行提问:为什么选择客户集中度来衡量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而不选择其他指标?
A组的回答,对于选用客户集中度来衡量,主要是因为其他的指标干扰因素很多而且复杂,收集一个公司前五个集中客户的数据对分析企业依赖供应商程度高低,讨价还价力能的强弱最有针对性。
之后,B组同学提出集中度来衡量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过于单一,还应考虑应收账款的增长率,请对方辩手计算年到年应收账款的增长率?
A组同学给出的答案为,年应收账款的增长率65.99%;年应收账款的增长率76.64%,年应收账款的增长率19.91%;年应收账款的增长率25.76%;年应收账款的增长率41.98%。
杨洁老师提出的问题:科大讯飞供应商具体是哪些供应商?为什么中国移动选择和科大讯飞进行合作,同时合作对二者的优势在哪?
A组二辩进行解释,首先,科大讯飞的具体供应商在网上并没有查到。科大讯飞每一年的年报上面只是集中说了前五大供应商,并没有说这些企业是什么类型,什么公司。
其次,中国移动和科大讯飞结盟是互惠互利的。中国移动利用科大讯飞过硬的语音技术和数据平台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科大讯飞作为中国移动的最大出资方以此进行一定的资金融通。
Round3
A组的主要观点:潜在竞争者和替代性产品的威胁较大
A组三辩对于潜在竞争者的威胁和替代性产品的威胁,分别做出如下陈述:
有关A组做出的潜在竞争者分析;国内的市场竞争实际上是各种需求的差异化竞争,为了满足客户不同需求,智能语音行业的竞争壁垒在不断增大,从而导致企业的分销渠道不易改变。而科大讯飞由于其技术壁垒相对较高,其资金投入量比较大,并且现在智能语言行业的变革速度较快,潜在竞争者通过向前或向后整合形成纵向一体化,对科大讯飞的分销渠道易产生较大冲击。虽然科大讯飞目前受到政府大力扶持,但是有政府背景也不能保证政府会一直给予扶持。在这种情况下,假设若某一企业资金雄厚,并且技术壁垒也相对不是太高,那么该企业进入这个行业也不会很困难。所以,对于科大讯飞而言,潜在竞争者的威胁较大。
有关A组做出的替代品分析:首先,虽然科大讯飞的产品在国内电子产品这块,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而且在智能医疗方面也是有一定的成果的,但是随着虚拟技术逐渐成熟完善,科大讯飞的产品技术存在被替代的风险。其次,由于科大讯飞所涉及的领域并不广泛,从而会失去大量的消费者。比如科大讯飞在智能家居这块的研究投入较少,而在智能家居中代表性是就是快思聪,所以人们在选择智能家居产品时,会选择相对来讲比较有资历和名气的快思聪。最后,随着AI技术的发展,对于语音技术替代的威胁是不可估量的,也是最不可忽视的。综上,对于科大讯飞而言,替代品的威胁较大。
B组三辩就其发言提出问题,希望A组能够说明潜在竞争者有哪些,并且主要对科大讯飞哪些方面造成影响?
A组三辩对此的回答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有资本的大企业和一些可能通过分销渠道向前或向后整合形成纵向一体化的中小企业都是潜在竞争者。对科大讯飞造成的主要影响是大幅缩减科大讯飞在语音技术领域的市场份额,并因此致使科大讯飞每年的企业利润下降,对科大讯飞造成入不敷出的重大影响。
紧接着,B组辩手希望A组辩手能从智能语音角度分析替代者的威胁?
对此,A组三辩的解释是智能语音方面分析,科大讯飞的替代品威胁主要来自间接替代品,一方面科大讯飞的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相比转换成本较高,这一点会在消费者选择产品时会对科大讯飞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虚拟技术与AI的快速发展所衍生的产品,也是可以替代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产品。
B组辩手指出疑问,A组的陈述中并没有明确指出科大讯飞的与潜在竞争者相比的优势,希望B组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A组三辩的回答为,科大讯飞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主要有两方面优势,一是,政府对科大讯飞的大力支持,以及目前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杨老师基于两组的发言提出以下问题:科大讯飞这几年有多少语音识别方面的专利?它的竞争对手又有多少语音识别的专利?
A组的解释为:科大讯飞的专利:科大讯飞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国际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累计获得国内外有效专利件,技术研发优势显著。
竞争对手的专利:微软的语音识别专利主要集中在实现技术上,如语言模型、识别系统等方面,而百度的语音识别专利多聚焦于应用场景,如搜索服务、智能客服等。而科大讯飞,其在语音识别技术上的布局较为完善,不管是技术实现还是应用场景都有涉及。而思必驰在语音识别引擎上有比较完善的布局,但其专利申请总量较少。
Round4
A组观点:科大讯飞的前景并不明朗,整体被高估
A组总结:A组根据上述五力模型分析进行了以下四点总结。首先,是科大讯飞所处的行业竞争比较激烈,每个竞争对手都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例如在资源和经验方面,科大讯飞就远逊于BAT;其次,是根据年度报告中的资料及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科大讯飞的供应商及其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比较弱;再次,是对于资金雄厚的企业,其自主研发能力较强且资金充足,在未来的进入该行业(IT软件行业)壁垒可能并不高,但是对于大多数小型企业,它们在资金、技术差异化程度和政府的支持力度等方面都与科大讯飞有较大的差距,总的来说这个行业的进入壁垒比较高;最后,科大讯飞目前的优势之一就是拥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政府的支持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因此,科大讯飞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同时,在教育、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随着AI的逐步发展,替代品的威胁很大。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科大讯飞的前景并不明朗,整体被高估。最后A组给科大讯飞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科大讯飞应扩宽护城河,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和商业模式的优势;其次科大讯飞必须快速找到扩大其语言技术的应用前景,或者去找盈利更丰厚的其他领域;再者科大讯飞应把精力放在公司的技术积累、行业布局及适合它发展的商业模式探索上;最后科大讯飞应提高资源整合以及产品运营能力。
B组观点:赞同A组的观念,科大讯飞整体被高估,可能没有想象中明朗。
B组总结:B组根据A组的PPT展示和他们所做的回答作出以下三方面的总结。首先,B组从行业背景、供应商购买方的议价能力方面做出提问,并为A组补充了企业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增长率等数据,使得A组论证更加充分和完整;其次,科大讯飞供应商和购买方的议价能力比较弱,对应的科大讯飞的议价能力就比较强;最后,科大讯飞属于IT软件行业,资金和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这个行业的进入壁垒是比较高的。但是,随着国家对该行业越来越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rkmz/1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