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云赏端午middot品味龙江张裕

发布时间:2021/5/27 19:30:02   点击数:
本土·原创

为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职能,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宁安市图书馆新增本土作家原创作品展示专栏,将陆续推出本土作家原创诗歌、散文、杂文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把本土作家的优秀作品展示给读者,引导广大市民了解、阅读本土作家的文学作品,增强宁安市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欢迎宁安市本土优秀作家推荐其优秀作品,宁安市图书馆将以此为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文学作品推介、交流等文化活动。

经典美文“忆”端午

为发挥民族传统节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宣传普及端午文化、弘扬文明新风,引导新时代广大干部群众传承屈原胸怀祖国、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在年端午节到来之际,宁安市图书馆组织开展以“云赏端午·品味龙江”为主题的线上经典诵读、端午征文等系列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宁古塔满族端午节习俗百步草和癞蛤蟆塞墨文/张裕兴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每当端午节到来之际,人们总是喜欢谈论采艾蒿和吃粽子的事,还有就是门上插艾蒿、挂小葫芦和小笤帚以及小孩和妇女们手脖脚脖上绑五彩线、踏青等习俗。

其实,宁古塔满族过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只不过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有些早已不被人知了。今天,我写的“百步草和癞蛤蟆塞墨”就是古城宁安满族人过端午节中渐渐被遗忘了的两个习俗。本人现已是七十五岁高龄的人,这样的习俗是儿时每逢端午节必办的两件事,现在看来,在宁安七十岁以上的人,还有可能记得此事,知道是怎么回事,七十岁以下的人,可能都不知道了,为此本人写这两个端午节的习俗,旨在对宁古塔满族历史文化的传承。

先说说端午节,宁古塔的满族人,历来称端午节为“五月节”,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们还称端午节为“五月节”,虽然称“五月节”,但人人从小都知道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采百步草

就是在端午节的清晨,天亮了而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进行。头一天晚上要选择好江边、山边和荒地杂草丛生的地方,长度得够人行一百步的距离,采草时要面向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采草过程中不能说话,不能回头,走一百步,每迈一步采一把草,不管采一把是多少,都要立即装进准备好的布袋子里,采草中遇到坑洼和水都要直走,不能绕行,最好是采完最后一把草装进袋子时太阳出来,掌握好这个时间采的草为最标准的,据说它的治病效果最好。采完百步草后拿到家里,烧一大锅水,到了水开时,方能打开袋子,将草倒入锅里,盖上锅盖再烧开,然后凉到温度适当时捞出草,用这水洗泡腰、腿、膝、脖子等疼处。据说此法不分男女老少,凡有腰腿膝处疼痛的人,经过洗泡能止痛,去根,此水可反复多次烧热再用。

癞蛤蟆塞墨

时间仍是在端午节的清晨,太阳没出来前进行,在山边、草地、水塘旁抓癞蛤蟆(不是青蛙),抓到癞蛤蟆后,不管大小都要装进口袋里,同样是不能见太阳,回到家中,将墨块按癞蛤蟆的大小掰成大小块,塞进活着的癞蛤蟆嘴里,直至塞到肚子里,然后用没有釉子的泥坛子装上,埋在地下约二十公分的地方,一百天以后挖出来,把腐烂的癞蛤蟆和湿化了的墨块,用竹条或粗筷子搅拌均匀(不能沾铁器),即成了一味专治疮疖的特效药,人们习惯称作偏方。据说有的人长了疮疖老不出头或出头出脓后不爱封口,抹上此偏方即好,止疼、排脓、封口快,而且不留疤痕。这样的习俗到底灵不灵验,能不能治病,本人小时候不但亲眼所见,也是出自儿时的兴趣积极参与者。医院少,治病找不到大夫,所以每到端午节的清晨,江边、山边、荒地上,采百步草和抓癞蛤蟆的人特别多,我也是其中的一员,采过百步草,给癞蛤蟆塞过墨,亲眼看过姥姥和妈妈用百步草水洗泡腰腿膝,而爷爷还用癞蛤蟆塞墨治过脖子上长的疖子,这件事至今我都记忆犹新。有一年爷爷的脖子上长了一个大疖子(称火疖子),很长时间不出头,疼的很厉害,有的人说这是“砍头疮”,邻居家的好友好心的送来了这个癞蛤蟆塞墨的药,爷爷精心地敷了几次,果然好了,真的没有留下疤痕。说到这里,还得提一下,民国后期到建国初期,宁安街里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姓付的大夫,专门治疗疮疖病,因为他左手缺两个手指,人们都称他为“付秃爪子”,据说他自己配制的膏药里,就有癞蛤蟆塞墨的成分,但是不是端午节早上抓的癞蛤蟆就无法考证了。小时候还听大人们说,抓癞蛤蟆塞墨没有抓长虫(毒蛇)塞墨的效果好,如果有的疮疖用癞蛤蟆塞墨治不好,用上长虫塞墨就一定能治好。

百步草和癞蛤蟆塞墨的端午节习俗,现在已经失传了。本人曾有幸考察过河北、广州、云南、四川、甘肃等地有代表性的满族民俗,端午节都没有这种做法,唯独宁古塔地区的满族人有此习俗,可见一斑,如果失传实为可惜,特别是有可报专利的药用价值,让人刮目相看,值得深思!

另外,再说一下早期宁古塔的满族人过端午节,富人们不是以吃粽子为主的,而是吃凉糕,一般人家才以吃粽子为主,因为在那个年代吃凉糕,人们认为是高雅、有品位,再说,凉糕的价格也高于粽子,所以有钱人家多半是吃凉糕。那时候在宁古塔街里,一到端午节前后,或者一整个夏天,卖凉糕的店铺很多,五花八门,基本上是以凉糕馅的好坏竞争,其中玫瑰馅的凉糕成了上品,还记得当时有一个姓陈的老者,他家卖的玫瑰馅的凉糕,在宁安城里是很有名的,尤其是他走街串巷时的叫卖吆喝声调,成为了当时宁安城里卖东西吆喝声的“八大怪”之一。

今逢盛世,百废俱兴。古城宁安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几百年来,方方面面传统的宝贵财富,有待于我们挖掘、开发、利用、传承,用于国家、用于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年6月17日

特邀摄影:刘学军林维宁

作者简介

张裕兴,男,年2月出生,满族,中共党员,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历任牡丹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牡丹江市渤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雪城》和《渤海文化研究》副主编,现任牡丹江市满族联谊会副会长,宁安市宁古塔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1.作品征集邮箱:natsg

.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rkmz/2074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