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行政区划 >> 世界真美好,陈丹燕真幸运
"或许,在这样的梦里,她终将遇见安娜·卡列尼娜在转身。"
“世界真美好,陈丹燕真幸运”。这是陈丹燕在《捕梦之乡》的书末致谢辞里说出的一句心里话。这并非“外交辞令”,而是基于陈丹燕独创的“地理阅读”写作方法所得来的感悟。她真心感谢那些乐于支持和接受这种写作新方式的人。
陈丹燕八年的“地理阅读”成果是两本书:《驰想日》和《捕梦之乡》。前者是以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里的内容为线索,游历爱尔兰的都柏林。而后者是在探索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里隐藏的秘密的同时,穿行于巴尔干和土耳其之间。
相互比较,我更喜欢《捕梦之乡》。梦是对内心秘密的释放,令人期待。《哈扎尔辞典》的作者帕维奇先生堪称“做梦专家”。他的夫人告诉陈丹燕:“他从小就多梦,而且那些梦都非常有文学性,有细节,有人物,还有起承转合。难得的是,他醒来后还都记得清楚那些梦,能复述。”帕维奇的一生几乎就是梦与写作的组合。如果说《哈扎尔辞典》是本神书,那么帕维奇便是位捕梦人。
年,米洛拉德·帕维奇生于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他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是著名的作家、诗人和历史学家。他的作品尤其受欧洲文学界青睐,认为他的文学成就堪与博尔赫斯、科萨塔尔和埃科比肩。
可是,全世界的人只要提到帕维奇的家乡,脑海里涌现的便是炮火连绵、难民遍地的景象。但你很难想象,在贝尔格莱德这座被轰炸过四十多次的城市里,仍有依沃·安德里奇和帕维奇的青铜像。安德里奇是著名的“波斯尼亚”三部曲的作者,与帕维奇一样,是塞尔维亚的重要作家。
陈丹燕说,“与安德里奇相比,帕维奇对塞尔维亚的历史与现状的看法要丰富和含混许多,我想这正是帕维奇不得不采用迷宫式结构和超现实写法的出发点。”所以,她认为描述哈扎尔民族命运的《哈扎尔辞典》,正说明了“塞尔维亚的故事本身就是历史认知与道德判断的双重迷宫”。对于“地理阅读”来说,不懂历史的人,无法进行地理阅读。
一部小说,一趟旅行,构成了陈丹燕写作人生的“美好时代”。行走在贝尔格莱德街头的陈丹燕很酷:红夹袄、黄波鞋,蔚蓝色的牛仔裤,仿佛一幅梦的油画在行走。或许,在这样的梦里,她终将遇见安娜·卡列尼娜在转身。世界创造了美好,陈丹燕找到了幸运。
《捕梦之乡》
图片版权归丁晓雯所有
文章转自广州日报夏丽柠
《陈丹燕的文学地理》
赞赏
长按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银川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xzqh/1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