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塞哥维那 >> 行政区划 >> 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Estonia
波罗的海三国通常专指地缘政治上的前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而波罗的海国家则是从地理角度指的是位于波罗的海区域所有国家。而相对于濒临波罗的海的北欧国家来说,一般都被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而非波罗的海国家。地理位置上的波罗的海三国属于东欧,文化上属于东北欧。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南岸,系前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年和年相继宣布独立。三国总面积17.40万平方公里,其中立陶宛6.52万平方公里,拉脱维亚6.37万方公里,爱沙尼亚4.51万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波罗的海三个民族都是纪元前年至年迁居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古代新时期时代居民的后裔。他们一部分从东方迁居到欧洲部分,原始渔猎民带来了芬兰语。另一部分来自南方维斯瓦河和第聂伯河流域,古代列托-立陶宛农牧部落在公元前年的初期向北迁移。
立陶宛人在13世纪时已处在封建时代,此时形成部族,这些部族主要是散居在涅瓦河流域的几个血缘相近的波罗的海部族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直到19世纪下半叶,立陶宛人才完成了资产阶级民族形成过程。
拉脱维亚人作为部族是在15-16世纪由波罗的海本地的一些部落(库尔什人、泽姆加尔人、谢尔人、拉脱加尔人)形成的。这些部落在5-6世纪时向北推进并逐渐同化了操芬兰语的立维部落以及一部分南方爱沙蒂人。这些部落在反对12世纪末-13世纪初日耳曼骑士入侵波罗的海沿岸的共同斗争中联合起来。拉脱维亚资产阶级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大量拉脱维亚人从19世纪起迁住西伯利亚。
爱沙尼亚人是古代波罗的海沿岸芬兰部落的后裔。如拉脱维亚人一样,在反对日尔曼骑士和瑞典人的斗争中形成一个统一的部族。爱沙尼亚的资产阶级形成于19世纪末。
爱沙尼亚(爱沙尼亚语:EestiVabariik,英语:RepublicofEstonia),全称称”爱沙尼亚共和国“。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南岸,西南濒临里加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主体民族为爱沙尼亚族,总人口.3万(年);首都塔林。
爱沙尼亚民族形成于12~13世纪。曾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沙俄和苏俄统治。年2月24日爱沙尼亚摆脱沙俄统治,成立了爱沙尼亚共和国。年7月成立了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加入苏联,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年,继立陶宛之后,爱沙尼亚也宣布独立。
爱沙尼亚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年加入北约,年加入欧盟,年加入欧元区。由于其高速增长的经济,资讯科技发达,爱沙尼亚经常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世界银行将爱沙尼亚列为高收入国家。爱沙尼亚也是全世界空气质量最优最舒适的国家,首都塔林被誉为“洗肺圣地”。
气候
爱沙尼亚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春季凉爽少雨,夏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多雪,冬季平均气温7℃,夏季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主要旅游城市及岛屿:塔林、塔尔图、帕尔努、萨列马岛、希尤马岛。
拉脱维亚(拉脱维亚语:LatvijasRepublika;英语:Latvia)全称“拉脱维亚共和国”,国名源自民族语,意为“铠甲”是位于欧洲东北部的议会共和制国家。西邻波罗的海,东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二国相邻,全国总面积平方公里;首都里加。
拉脱维亚历史上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年8月21日,拉脱维亚脱离苏联独立。目前由个自治市和9个直辖市组成。拉脱维亚人属于波罗的人,文化上接近立陶宛人。拉脱维亚人和利沃尼亚人是拉脱维亚的原住民族。拉脱维亚语属于印欧语系。拉脱维亚语和立陶宛语是波罗的语族仅存的语言。
拉脱维亚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年5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年3月29日成为北约成员国,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成员国。年1月1日,拉脱维亚正式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
气候
拉脱维亚属温带阔叶林气候。年降水量—毫米,较湿润。夏季白天平均气温23℃,夜晚平均气温11℃,冬季沿海地区平均气温零下2-3℃,非沿海地区零下6-7℃。平均年降水量毫米。湿度大,全年约有一半时间为雨雪天气。
主要旅游景点:里加古城、尤尔马拉海滨、希古达和采西斯风景区、露天民俗博物馆、隆达列宫等。
立陶宛(立陶宛语:LietuvosRespublika,英语:RepublicofLithuania)全称“立陶宛共和国”,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与拉脱维亚接壤,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
立陶宛是一个悠久的历史古国,自古以来一直与俄罗斯在北欧和东欧争雄,后由于国力衰退,成为俄罗斯帝国的附庸国并最终遭到吞并。一战后独立,但在二战时又遭苏联吞并,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再次独立,直到年9月6日苏联才承认其独立。后加入欧盟和北约。
立陶宛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食品加工、木材加工、交通物流、生物技术、激光技术为立陶宛的优势产业。年1月1日,立陶宛成为欧元区第19个成员国,此时恰逢欧元诞生15年纪念日。
气候
立陶宛气候介于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之间,冬季较长,多雨雪,日照少;9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温度最低,1月份平均气温为-4°C-7°C;夏季较短而且凉爽,日照时间较长;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最温暖,7月平均气温16-20°C。
主要旅游景点:维尔纽斯老城、尼达沙丘、凯尔纳维遗址、特拉盖古堡、百浪港、首莱十字架山、德鲁斯基宁盖市等。
开启真正的自游体验,在宁静与喧嚣之间自由穿梭,停停走走,走走停停,让身心纵情于自然,这才是真正的自由行,不一样的自游感受。
热衷于出国旅行的伙伴们,请长按下方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好白癜风治疗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xzqh/1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