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西藏波密绿水青山带来ldquo旅游红

发布时间:2019/7/11 15:45:15   点击数:

马霞

很多喜欢旅行的人都有一个“西藏梦”,就是一生至少到西藏旅行一次。

“到了西藏,氧气够不够,会不会有高原反应?”这是很多旅行者进藏前所关心的问题。近日,由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中国旅游报社、西藏自治区旅游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旅游好资源发现大会在西藏林芝波密县举办,记者一行迎着冬日的暖阳,顺奔腾的雅鲁藏布江而下,一路欣赏着林芝醉人的美景,来到了波密县。

波密县城风光颜国良摄

波密县城所在地扎木镇,海拔米,虽然是高海拔地区,但却不像西藏其他地方那样容易出现高原反应,这是因为波密在西藏已属海拔较低的地区,且当地森林覆盖率极高,是青藏高原难得的“大氧吧”。时下的波密,如絮的白云悠闲地游动着,荡漾在蓝天碧水间;山顶积雪不化,山间云雾缭绕,时而抱作一团,时而化作轻纱曼妙;与山水融合、与自然共生的一座座民族特色浓郁的藏式民居散落于公路旁,不时升起炊烟袅袅……这就是记者在波密采访时,波密美丽乡村留给我们的印记,行走在巴卡村、岗巴村、米堆村,乡村处处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高原上有了乡村旅游创客

波密县县域内冰川、草甸、森林和河流湖泊构成的景观十分奇特,山峦构造形如蛟龙起舞、千奇百怪,如盔甲山、易贡铁山、狮子山等。波密县还有“冰川之乡”的美誉,拥有中国最大海洋性冰川——卡钦冰川、中国最美冰川——米堆冰川等。

波密旅游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其地域资源也不像拉萨、山南、日喀则等有着十分浓郁的藏民族文化氛围。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破解波密发展“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有专家表示,波密生态优势明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驱车从波密县城出发,记者向采访目的地扎木镇岗巴村驶去。一路上,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森林密布,古树参天;湖泊草甸,尽收眼底。走南闯北的同行人员也不时停下脚步,在江畔、在湖边、在森林里、在花丛中摆弄着各种姿势,“咔嚓咔嚓”用镜头捕捉醉人的美景。

“‘岗巴’藏语意为地势较高的地方。岗巴村位于帕隆藏布江边,现有72户人家人。”波密县波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的岗云杉林就在这里,总面积达公顷,其中森林面积多公顷,森林覆盖率61%以上。

“岗云杉林里有高达90多米、树干周长达11米左右的千年云杉,有水草肥美镶嵌在林中纯净深湛、温柔恬静的蓝色明珠——草湖,有酷似人面的巨石——山神头像(子母像)……一个个奇特的景观,构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听着波密导游介绍,不知不觉就到了岗巴村。

“这里的生态环境太好了!湖面如镜,草地如毡,森林如画。”“这里就是人间的仙境,梦中的天堂。”“走在这样的生态村,呼吸都是甜的!”同行记者们赞不绝口。“可惜,以前的岗巴村处在这么美的环境中,捧着‘金饭碗’,过着砍树伐木、耕田种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增收渠道不多,经济来源单一,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导游说。

据波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扎木镇依托岗云杉林的优越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充分保存岗巴村原有样貌,对村里的农房、基础设施进行就地改造升级,使岗巴村水、路、电、讯、网全通。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不仅给美丽的岗巴村增添了几分亮色,还让这里成了当地藏民创新创业的热土。

尼玛就是岗巴村的一名创客。记者走进尼玛开设的“加龙农家客栈”,房间内井然有序、干净卫生,电视、沙发、Wi-Fi一应俱全。往窗外望去,青山、绿水、森林、雪山美不胜收。尼玛说:“目前岗巴村共有26个家庭旅馆,每个家庭旅馆年收入八九万元甚至10多万元,全村人几乎都吃上了‘生态旅游饭’,还带动了农业、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中药材、食用菌等带来的收入快速增长。”

据记者了解,生态旅游业和乡村住宿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岗巴村其他特色产业的发展。现在的岗巴村建起了农民专业旅游合作社、“岗嘎”天麻种植合作社、水磨特色糌粑厂等,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8万元,人均年纯收入由年的余元增长到现在的2.51万元。这也使岗巴村在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成为岗巴村人的共识并深入人心。

旅游产业鼓了农民“钱袋子”

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让波密县的生态旅游事业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在我国,其实大多数的冰川都没有名字,有些能叫出名字的冰川,因在离冰川不远的地方有个小村庄,就会贯之以村庄的名字,譬如米堆冰川。要想进到米堆冰川,就得徒步走过一个叫作米堆的村子。米堆村位于玉普乡,距离县城扎木镇90多公里。

遥望米堆冰川颜国良摄

走在安静的小村庄中,处处都是风景。由于这里海拔不高、温暖多雨的缘故,村子周围除了肥沃的耕地就是茂密的森林。村子里的房屋都是用原木搭建的藏式木屋,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嘈杂,有的是世外桃源般的静谧和恬然,让人心旷神怡。

“你好,扎西德勒。”村民跑过来问我们要不要租马去米堆冰川。记者在采访中了解,米堆冰川景区开发后,村民除了种地,有的开起了饭店、旅馆,或提供马匹租赁服务,大部分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据波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波密县在构建“一轴(国道)三线(桃花沟、多吉沟、易贡沟)”旅游布局和打造“藏王故里、冰川之乡、桃花世界、静好波密”的旅游品牌中,始终把乡村建设作为重要支撑点,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波密县乡村旅游的品质和知名度。

“之前,米堆村是一个隐世的村庄,年修通乡村公路可直接到达村里。米堆村村民在知足常乐的淡定中,与雪山森林相伴,过着平静的生活。随着波密旅游品牌的大力推广,来旅游的人多了,村民们也看到了商机。他们在种田耕地的同时,摆起了土特产、工艺品摊位,有的还办起了家庭旅馆,用贴心的服务迎接远方的客人。”该负责人说。

索朗平措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米堆村村民,以采伐、销售林木为生。旅游业异军突起后,他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并向亲朋好友借了些钱,与哥哥一起做起了家庭旅馆。目前,他的家庭旅馆规模已经从最初的两间客房扩大到现在的8个标间和两个三人间。“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索朗平措说,游客在这里吃饭和住宿的收入一年就有10多万元,同时,游客也会带上一些当地特产,比如松茸、羊肚菌等,这部分年收入也能达到6万多元。

在米堆村,利用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开办家庭旅馆,参与旅游开发、实现增收致富的村民还有很多。“3年前我们还在种田、打临时工,全家5口人年收入不到1万元。”40岁的米堆村村民卓玛说,“家乡的风景很美,但那时候没人能利用美景赚钱。年底,我们开始做家庭旅馆,去年收入11万多元。”

卓玛告诉记者,明年她计划对家庭旅馆进行改扩建,“我的家庭旅馆有1个大厅、1个餐厅和6个标间、3个单间。粗略估计,完工后的旅馆年营业额有望达到20万元,而且还能带动贫困户年增收3万元左右。”据记者了解,现在米堆村开办家庭旅馆的人家平均每户年收入达10多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1.6万多元。

尝到了由良好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带来甜头的米堆村村民,更加爱护自己的家园,他们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平台,全力打造米堆文化旅游品牌。导游说:“近年来,米堆村村民的思想观念悄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擦亮生态招牌成了米堆村村民的自觉行动。”

马霞

赞赏

长按







































偏方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dlwz/1655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