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自驾漫游波黑和塞尔维亚

发布时间:2020/10/8 17:06:25   点击数:

年的八月,北京进入的三伏天,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炽热的火伞高张在空中,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尘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马路上发着白光,小摊贩不敢吆喝,商店门口的有机玻璃招牌,也似乎给晒化了。我们为了避暑,准备飞到波黑和塞尔维亚自驾避暑。我们乘坐飞机直飞塞尔维亚。到了机场,我们到了提车的地方,很快提出我们这次旅行的主角,一辆白色法国白色小车——雷诺。听着邓丽君的那首《君心我心》,开始了我们的行程。

已经是黄昏,塞尔维亚的八月傍晚真是凉爽,轻轻的晚风在空中舞蹈,丝丝凉爽让自然之物与人清醒,让我们的心得到平静;坐在车里,看着路旁不多的行人,他们皮肤白皙、男人身材高大、女人体型中等,穿着夏装,从容而和善。我们很快入住事先定好的宾馆,在附近的小餐馆吃些香肠、面包等达到果腹的目的。回到床上很快入睡。安静的清晨被鸟儿的叫声搅动,我们起床了,迅速梳洗打扮,在阳台上留影。阳台上有小花,这就是欧洲的精致,感觉生活水平没有比国内好,但享受生活的观念、对生活的热爱高于国内的人。到餐厅吃了早点。早点和在欧洲旅行的早点基本一样,有香肠、午餐肉、沙拉、面包、咖啡、红茶、水果、小菜等等。

吃完饭,我们开始向波黑驶去。波黑是波斯威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简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介于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两共和国之间。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波黑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个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

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在南斯拉夫时期便是联邦内较贫穷的地区之一,独立后又发生了内战,经济受到严重损害。目前波黑经济正在渐渐复苏,同时还要进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该国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三个实体,其一为波黑联邦(又称穆克联邦),另一为塞族共和国,再次为布尔奇科特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本身仅为历史学上两个地理区域名称,截止至年该国仍然没有直接使用这两个地理区域名称所代表的政治实体存在,仅有使用种族名称波斯尼亚人跟克罗地亚人(波黑联邦)、及塞尔维亚人(塞族共和国)所代表的政治实体存在而已。

我们首先来到中国大使馆遗址进行了悼念。照两张照片进行留念。

中午来到了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Sarajevo)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二战后萨拉热窝曾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在中部萨瓦河支流博斯纳河上游附近。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古城。人口37.5万,连郊区44.9万()。建于年。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国皇储在此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个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陆运交通枢纽。工业有动力设备、汽车制造、金属加工、化学、纺织、陶瓷、食品加工等。旧市区中心以产东方特色的铜、银手工艺品著名。设有大学、科学院、博物馆等。市中心保存土耳其时代的旧建筑。城郊有帕莱、伊利扎疗养地。

我们小的时候看过电影《瓦尔塔保卫萨拉热窝》。《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战争片,该片由哈·克尔瓦瓦茨执导,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留比沙·萨马季奇等主演。该片讲述了游击队长瓦尔特凭借个人出色的谋略与众多英勇的游击队员让打入内部的间谍现出了原形后,成功地挫败了敌人的阴谋的故事。这部电影给我们留下的深刻的记忆,是南斯拉夫民族英雄的象征。

我们到达了萨拉热窝的客栈,休息一下,看见周围普通的百姓在喝咖啡、闲聊。萨拉热窝的房子的窗台上、房顶到处挂着小花。再一次让我们体会到欧洲的精致和从容。

休息后我们来到萨拉热窝的鸽子广场。鸽子是和平的象征,鸽子广场能让您的萨拉热窝之行变得更加美好而难忘。遇见一位漂亮的当地小男孩,和他合影留念。

第三天,我们驱车去波黑的有名小镇——莫斯塔尔。

莫斯塔尔是因桥得名,因桥杨名,波黑最美的中世纪小城。是一座拥有传奇历史的小城,曾因纷飞战火差点毁于一旦,但如今重获新生,应世界为之惊艳!因世超凡脱作的16世纪石拱桥闻名世界,为世界文华遗产!

先来到古街。古街是当时的贸易地。像中国的大理古镇。有银器、丝绸、艺术品、地毯、服饰、还有时尚的首饰,周围的建筑色彩鲜艳。

穿过古街,我们来到打卡地——拱桥,并留影。

在莫斯塔尔郊外的布纳河畔,有一座奥斯曼风格的伊斯兰修道院-特基雅修道院,历来都是莫斯塔尔地区的伊斯兰教圣地。脚下是碧绿泉水和湍急瀑布,不时有鸟群飞过,宛如人间仙境。

离开了修道院,我们去参观了苏捷斯卡战场遗址。苏捷斯卡战役(battleofsutjeska)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为粉碎德、意军队"围剿"于年6月进行的战役。此役,南军以寡敌众,殊死搏斗,损失惨重,但主力终于突破重围,粉碎了德、意军的"围剿",为最终解放南斯拉夫保存了有生力量,是二战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年专门拍摄电影《苏捷斯卡战役Sutjeska》以纪念这场战争。

离开波黑,我们向塞尔维亚进军。四周的景色是一望无际的乡村田间。天气温热。庄家油绿茂密。可以偶尔看见乡村教堂,我们也下车去祈祷。还可看见当地人的花园了吹到墙外的苹果,有些掉到地下,祥和的躺在那里。

路过一片马圈,我们喜欢马这种生机勃勃、象征力量的动物,到马圈旁和他嬉闹。

塞尔维亚的乡村很美,人也很热情,我们路过当地人家的庄园,他们请我们去做客,用当地的酒招待我们,让自己养的狗在自己家的湖里游泳给我们表演。

塞尔维亚大部分地区山水文丘起伏,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和山区。而北部则是平原。东、西部分别为斯塔拉山脉和迪纳拉山脉的延续;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平原为多瑙河中游平原的组成部分,河网稠密,土壤肥沃;南部多山脉、丘陵,由科索沃盆地和梅托西亚盆地组成。塞尔维亚最高点位于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边界的贾拉维察山(?eravica),海拔米。

多瑙河在此与支流萨瓦河、蒂萨河汇合后,折向东南流,构成与罗马尼亚的界河;另一支流大摩拉瓦河南流纵贯。

七夕那天,我们开到一座由潺潺流水环绕的酒店,酒店周边有花园。我们买了小菜,买了当地的葡萄酒,坐在花园里品酒,都有些微醺。花园里当地人也在享受假期。真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塞尔维亚我们大多住的是民宿,下面这个民宿叫安娜小屋。

木头城是位于塞尔维亚兹拉蒂博尔山北部附近的一个小镇,在英语中MokraGora意为“湿山”,木头城的形成是由于当时塞尔维亚的一个著名导演因拍电影的需要而建立的小镇。这个小镇从地面到房屋,全部用木头建成,木屋是百年前的木屋,也就是塞尔维亚早期的民居,基本都是木质结构。

 这些木屋有的是主屋,有的是粮仓,有的是牲畜棚。其中有的木屋竟然还是用片岩做屋面,片岩屋面不仅耐用,而且既不腐烂也可以防火,所以这里的木屋经历了百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屹立着。如今木头城的这些百年木屋已经成为知名的景点,吸引很多人来此观光。木头城还因为建造了世界上唯一的窄轨距铁路Sargan8而著名,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从天空往下看,窄轨距铁路行走的路线像是数字8,蜿蜒曲折。这是在坐小火车时老公和同行人留影。

米哈伊洛大公街(UlicaKnezMihailova,塞尔维亚语:УлицаКнезМихаилова(УлицаКнезаМихаила))是贝尔格莱德主要的步行商业街,年命名。沿街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19世纪70年代建成的建筑,当时贝尔格莱德最有影响力和最富有的家庭在此建造住宅。年,长1公里的米哈伊洛大公街作为该市最古老和最有价值的标志之一,被宣布为受国家保护的历史文化保护单位。

去贝尔格莱德的教堂参观。金碧辉煌。有一个信仰神圣无比。

卡莱梅格丹城堡既是一个城堡,也是一个公园,它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贝尔格莱德标志性的游览景点与休闲场所。卡莱梅格丹城堡的主体始建于17世纪,但是其内部也有一些中世纪的大门、伊斯兰风格的坟墓和土耳其浴室。卡莱梅格丹城堡分为四个部分,即下城区、上城区、小卡莱梅格丹和大卡莱梅格丹,每个部分都各具特色,都很具有观赏价值。   

卡莱梅格丹城堡由巨大的石块建成,该城堡历史上曾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至今仍可见古罗马、奥匈帝国的建筑遗风。之前这里是重要的军事基地,其遗留的大炮等仍可在公园内发现。卡莱梅格丹城堡也是塞尔维亚最著名的公园,因其蜿蜒曲折的小路、绿荫下的长椅、风景如画的户外喷泉、逼真的雕像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建筑而闻名于世,每年都会吸引无数游客来此参观,一方面可以了解其历史,另一方面可放松身心、融入自然。

我们最后去了多瑙河,在多瑙河旁看夕阳西落。留影纪念。

生活属于个人,不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做内心的强大的自己,不攀比、不计较,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让每个醒来的清晨都不辜负他们的到来。内心丰盈的人,从不去炫耀什么,因为明白指缝间的阳光、沿途的风景、携手的好友、相伴的爱人,世间万物都是上天无言的馈赠,所以更懂得知足,也更淡泊心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xzqh/1854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