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波罗的海三国看不透的欧洲秘境,任凭你

发布时间:2020/10/8 17:07:11   点击数:
白癜风会传染么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欧式建筑、童话城堡、森林庄园、人民信仰......看过上一次新鲜发布的《全新欧洲路线!小众又逼格,波罗的海三国!仅此一团加赠热气球之旅哟~》的推文,想必有不少小伙伴已经对波罗的海三国这片“欧洲秘境”蠢蠢欲动,那么今天,就请大家跟随爱酱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三个国家,看看这里究竟能不能成为大家的心之所往~

01

产品设计师说:

我去过10几次欧洲,旅行了近30个欧洲国家,从西欧到东欧,从南欧到北欧,旅行的时候总是会被“新”东西吸引,欧洲的记忆也总是一次次被更新迭代,波罗的海不是那种第一眼就惊艳的目的地,但一直是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存在,从古老到现代,从风景到体验……她和我认识的“欧洲”不太一样,好像和朴树的歌的感觉有点像,“老‘旧’却很悦耳,保留而不效仿潮流,听见时便让人安心”,波罗的海三国,就是这样的存在。

没有古罗马及其帝国的伟大

没有文艺复兴的绚丽光彩

没有北欧空灵的自然风光

没有巴黎、米兰奢华现代的时尚气息

波罗的海,低调的存在于“前苏联的版图”里

有种与世无争的意味

这是三个从前苏联独立出来的小国家,有着各自的母语,中老年人大多会讲俄语,而年轻人的英文都很不错。国家的经济发展匀速而稳定,政府清廉,城市干净,基本没有高楼大厦,社会治安良好,人口也不多,居民友好。

波罗的海的高光时刻

小众目的地:游客不多中国游客尤其少,尤其是旺季旅游景点也不会人挤人

环境优美,有文化底蕴:历来就不是擅战民族,并且一战二战都不处于核心战区

天气舒适:温带海洋性气候,除了天气太冷且降雨多的冬季,春夏秋都适合旅行

基础设施发达:交通方便,吃住无忧

安全友善:国内没有任何不稳定因素

用直男的语言罗列一下,迅速get重点有木有~

02

先来交代一下波罗的海的前世今生吧,同时让历史控们种一下草,爱酱直接采访了产品设计师,让他来给大家划重点。

“我第一次去波罗的海是年,当时就扫荡了市面上大部分关于波罗的海的书籍,最近又刷新了一下书单,发现中文版的书还是非常有限,最全的就是这本了《波罗的海三国史》,但缺点是作者搜集的信息截止于年4月,那个时候,这三个国家都还没有加入欧盟。”

在一战以前,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都还没有真正的国家概念,基本上就是好几个城邦和公国。唯一例外的是最南边的立陶宛,它曾经以波兰立陶宛王国立世多年。虽然最初是立陶宛王子娶了波兰公主,但是波兰历史悠久,文化先进,国土广袤,反而使立陶宛波兰化,立陶宛的各个方面未能得到好的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丁稀薄却又地处咽喉要道的爱沙尼亚先后被普鲁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等列强殖民统治。

直至一战结束,这三个国家才正式成立。

不久后,它们又都被新崛起的苏联吞并,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直到年脱离分崩离析的苏联,它们又分别正式独立。

立陶宛,是第一个从前苏联独立的国家。年,苏联解体前一年,立陶宛以卵击石率先宣布国家独立,打开了苏联解体的多米诺骨牌。

之后它们于2年加入北约,年加入欧盟,分别于-15年加入欧元区。

历史的部分咱们就简单略带过了,毕竟iTravel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旅行组织,舒适的节奏、贴心的安排、灵光闪现的独特体验才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接下来我们就扒一扒这条路线到底有什么亮点呢?

03

当爱酱问我们的产品设计师对于波罗的海的印象时,这家伙丢出一句话:新”与“纯”的对比和融合是波罗的海独有的魅力。还伴随一副陶醉其中的模样并扔给我一本旧旧的笔记本,老天!都年了,居然还有人在写日记,那就跟着他的旅行日记,来感受这片土地的“神奇“的魔力吧~

波罗的海的“新”

V

S

波罗地海的“纯”

波罗的海的“新”

维尔纽斯的心脏

藏着一个放荡不羁的对岸共和国

U?upis,对岸共和国。这里之所以名声大噪,是因为它在年愚人节那天它宣布成为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并拥有自己的国旗、货币、总统、宪法,最初还成立了一支12人的军队,不过后来因为立陶宛加入北约,军队宣布解散。

不过这个“独立”并不具备政治意义,只能看作是一种“艺术形式”。说到底这里不过是一片嬉皮士聚集的地方,也有很多艺术家选择在此居住或者开办工作室。

他们的精神文化从他们设立的《对岸共和国宪法》里就可以看出来:第十六条每个人都有快乐的权利。第十七条每个人都有不快乐的权利。

/12/24晴??

塔林/鬼马乡村风格

连续加了2周的班,终于赶在圣诞前出来放风啦,正式开启今年的跨年旅行,波罗的海!昨天半夜到的塔林,老城里TAXI开不进来,拖着行李箱走了2条街区的鹅卵石小径,累死宝宝了。睡到自然醒看看表才9点多,那就抓紧出门吧,白天的塔林很不一样,有一大排古朴的灰色石头城墙,很像中世纪的欧洲城堡,到处都是红顶小房子,但是进入这些古老建筑的时候,突然感受到自已“咻”的一下又回到了现代社会。

温度比想象中得还低,前台小哥说我们赶上了降温,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开启“吃吃吃”模式,今天我们一共扫了5家餐厅......原本以为会遇到一些黑暗中世纪的装修风格或者乡村土味风格,没想到每个餐厅都有点小惊喜,视觉陈列够“洋气”,有童话元素的,也有时尚而“鬼马”的。我们吃了一家姜饼层为主题的brunch,装修风格和菜品一致都走童话主题;扫荡了一家爵士为主题的鸡尾酒吧,酒不错音乐更好听;还有一家布置得很像“疯狂动物城”的餐厅,但做得是分子料理,开放式厨房,菜品很惊艳关键是服务生小哥哥特别帅。去过这么多欧洲国家,感觉从餐厅来看,塔林一定能排进TOP3,虽然食物价格并不便宜,但每家餐厅都很用心而且都很有趣,下次一定要单独来这里旅行,每天“吃吃吃”就炒鸡开心了。

塔林,摩登和乡村两种相差很远的风格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从建筑到美食,这种’放荡不羁‘的创造力成为了塔林独特的风格,让人流连忘返。

波罗的海的“新”

公里的人墙,搭建起自由之路

在前苏联统治时期,近百万人被前苏联政府拘禁并流放到西伯利亚进行思想改造,很多人因此终生无法回到立陶宛。

这些立陶宛人只能在异国他乡唱民歌来思念祖国以及表达反抗精神。年8月23日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人民共计万人通过手拉手唱民歌的方式,将三国首府连接起来(三个国家首都相隔公里),铸成了公里的人墙,搭建起了“波罗的海自由之路”,来表达对自己祖国的爱与对殖民者的反抗,还因此申请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现在三国还会定期举办民歌表演。

/12/28雪??

立陶宛/人生第一次搭便车,无厘头的建筑师

今天实在太刺激了,早上5点多我们搭了第一班列车到了库尔斯沙嘴,发现搭错车那是海洋馆工作人员上班的班车,火速中途下车,沿着海岸线从天黑走到了天亮,啊啊啊,要知道今天可是零下15度,路上突降漫天飞雪,因为一些BUG,我们在同一家咖啡馆吃了早饭、午饭和下午茶,这个季节岛上的班车频次减少了,每隔2小时才有一班而且并没有TAXI营业,错过了一辆班车,我们在那家咖啡馆取暖,算着下一班的时间掐点出门,然后出门居然滑倒了,好不容易等的班车又开走了没有追上......下一班又要2小时之后,啊啊啊,而且那时就天黑了,雪也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时候,于是我们决定改变计划马上回撤,而离开的方式只能在路边搭便车!

我们在大雪的路线竖起了大拇指,好在运气还不错,第2辆车开过,看见我们的就停了下来,是一个女司机,她看到我们2个人问了情况,就马上从车里出来帮我们清理位置,非常霸气地将车位子堆起的塑料啤酒瓶哗啦啦的推到位子下面去,空出来一个小空间让我朋友坐进去,并且招呼我坐在副驾驶上。

车一启动她就开始热情地跟我们聊天,问我们从哪儿来,我们说中国。“哈哈,好的中国呀,哪个城市,东京吗?”“上海”“哦,抱歉抱歉,我刚刚晕乎了,东京是日本的”真是奇怪,要是平常,我碰到这种连中国和日本都分不清的老外,我肯定火气都上来了,但基于她一见面的人设,我却觉得这句话从她嘴里出来的,还挺合理的,一点都没有感觉被冒犯。然后她继续说,“你们为什么在这个季节到这里来旅行?是疯了吗?我在这里住了几年了,从来没有在冬天看到过任何亚洲人,你们是第一个!来这里玩,夏天比较好,现在太冷了。”

然后我们又聊到了工作和职业的问题,她说“我是个建筑师”,害怕我们不相信,她还立刻从车座后面抽出一个工地上的黄帽子,敲了敲它,“看到没,嘿,货真价实的!”

她又问“你们的工作,一年有多少天年假?”,“20天左右”我说,“天呐!不可思议!不能想象”她惊叹道,“这太短了,我有9个礼拜,但还觉得不够用!”好吧,我们解释了一堆中国正常年假是5天,她越听越露出不可相信的表情。“我很喜欢大自然,每年都需要很多时间与自然亲近,如果少于9个礼拜的假期?哦!我简直无法想像我还怎么能好好工作?我们这里的人都很我一样,就很简单,我出生在城市,我选择住在这个岛上就是为了和自然亲近,每天下班后就开车回到岛上和自然很近,一年四季会有不同的风景,以前立陶宛和波兰都是这样的,后来波兰变快了,大家追求GDP追求物质上的东西,但我们保持这样,虽然年轻人可能没有那么多工作上的挑战,但工作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不是嘛!”

后来她很热心地坚持要绕路把我们送回寄存行李的酒店,还告诉了我们接下来要怎么搭车。分别之后,我一直在回想着我们聊的关于假期、关于生活的话题。

善良热情又不拘小节,是我对立陶宛人的印象,热爱自由、热爱大自然,或许是印刻在每个波罗的海人血液里的东西。他们有这个基因,我本善良,但却可以为了自由奉献一切!

波罗的海的“纯”

爱酒如蜜,也爱蜜蜂,所以诞生了蜂蜜酒

立陶宛的人们自古以来就爱酒如命。城市里的人们抱着及时行乐的态度,每天都会去酒吧喝酒。立陶宛人,特别是男人,把饮酒作为一种放松的方式,他们认为饮酒有助于忘记日常烦恼。有不少酒店和餐厅的老板喜欢跟人聊天,聊着聊着就端出酒请大家喝。街道上,随处都可以感受到那股子醉醺醺的文艺气质。

“蜂蜜酒”这个名字源自于希腊民间用语“亲爱的”“甜蜜的”一词。在立陶宛,蜜蜂是一种特别被尊敬的昆虫,因为她代表勤劳勇敢,据说蜜蜂死了,都不说“死了”,尤见蜜蜂在立陶宛人心目中的地位。蜂蜜酒在立陶宛有年左右的历史,在过去只有贵族和王室才能饮用。个人最喜欢12度的,因为6度的太甜,其他的又太大酒精味儿,你们呢?

/01/02多云??

立陶宛/行军礼的老兵

酒足饭饱后,我们想去逛一逛超市,没想到遇到了难题,这个小城市的超市没有英文标识,并分不清食物!这时候走过来一个老大爷主动找我们搭讪,问我们是否需要提供帮助?

看到我们亚洲人的面孔,他询问我们来自哪里。当我们说自中国的时候,老大爷的眼神中洋溢着激动之情。原来,他是一个俄国老兵,很多年前被派到这里守卫边疆,从此还愿意在这里安营扎寨了下来。对于中国,他仿佛还是只有脑中纯正共产主义的样子,他看着我们,想要努力把我们的样子和很多年前他脑中的样子对照起来。“你们应该对那些历史很有记忆吧”,说着说着他就跟我们分享了一些二战和冷战时期的故事,好吧,当时我脑子里就跳出了小时候看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最后我们要离开超市的时候,那位老战士突然站直了他原本有些佝偻的身躯,目光炯炯的看向我们,在立陶宛,在一个人来人往的超市里,这位俄国老兵,举起了右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我难以用言语表达当时看到这一幕时我的心情,我只记得一瞬间,有点恍惚。这一刻映在了我的脑子里,以至于他是怎样离开的,我都没有了印象。

不同讲述者口中的历史会呈现出不同的观点,但是生活总会继续,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波罗的海的日子,是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也是传统而念旧。

波罗的海的“纯”

琥珀,埃及人说那是北方的金子

话说万年前,还没有海,只有森林。在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以及加里宁格勒有非常多的松树,而气候炎热导致树木会流出非常多的松脂,从而形成琥珀。

立陶宛从古罗马帝国时代,就以琥珀闻名罗马帝国和埃及。罗马和埃及人因此给琥珀取名goldofthenorth,来自北方的金子,因为立陶宛在他们的北边。直到今天,如果你在大风大浪的天气去波罗的海海岸,还有可能捡到琥珀。

当地人说,波罗的海里为什么能存有这么多琥珀,至今是个谜。立陶宛人相信,琥珀能治愈,琥珀能强身健体,琥珀与宗教也有联系。他们爱拿琥珀泡水喝,还把琥珀制成沐浴乳,琥珀膏,琥珀粉,琥珀油,用来洗澡,涂在身上,脸上。

琥珀共有种颜色,在琥珀博物馆,我们能看到最重要的7种。

透明琥珀,其实最不值钱,就只有松脂,没有其他成分。

白色琥珀,里面会有很多气泡,因为松脂和氧气结合而产生气泡,这种非常少见,只占琥珀的5%,因此也叫做皇家琥珀。而中国其实叫做:蜜蜡。你get到了吗?

所以默默的说一句,买白色的要比买透明的更值钱。看出来了吧,琥珀的颜色和大小都是非常重要的。

/07/11晴??

上海/产品设计师秃脑袋的一天

奋战了3个礼拜,路线的大框架确定了,开始确认小细节了,立陶宛最大的亮点是琥珀,但是怎么让“琥珀”的行程变得好玩呢?

在没有去那里旅行之前,我对琥珀的印象:俗和老气,是我妈妈这个年纪才会喜欢的东西,旅行的时候因为好奇和时间莫名多出来了,于是闲逛了一些店铺,才发现“琥珀”这玩意还可以被打造得如此“洋气”,还有一大堆好玩的知识点可以装逼。

我把当地所有的关于琥珀的元素都列出来,再列出第一印象的感性关键字,作连线题,然后团队内部进行了一轮头脑风暴。最终定下来这一版的行程设计:以“琥珀”为主题的体验,拜访博物馆解锁7种最重要的琥珀召唤神龙,一场琥珀吉他为主角的音乐会,一次手工钻探体验设计自己的琥珀护身符,当然还会请专门的琥珀手艺人老师来教我们辨别琥珀真假。

波罗的海的“纯”和“新”

宗教,历久弥新

LovePeace

十字架山是现在全球天主教徒朝拜圣地。

过去立陶宛的本国宗教属于泛神论的原始宗教,如崇拜雷神,河神等。后来基督教传入,一开始必然招到本土宗教的强烈反抗,虽然它是欧洲国家中比较晚进入天主教的国家,当时立陶宛的教徒对天主教进行各种迫害。

天主教传入立陶宛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少苦难,刚开始的天主教徒只能在偏僻的地方放置十字架偷偷摸摸进行礼拜,这就是十字架山的最初由来。

十字架山所在的地方现在看着很荒凉,但其实最早时是立陶宛公国要塞,后来要塞城堡失去作用成为了刚传入的天主教徒私下礼拜活动的地方。

这里曾经经历过两次铲平。一次是在沙皇时代东正教传入立陶宛,那时候对天主教进行迫害,于是铲平了十字架山。

后来前苏联时期,加盟共和国立陶宛是不能有信仰的,所以对十字架山又进行了一次铲平。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人们祭奠祭祀的地方。立陶宛人民为了怀念亲人便会到这里祭祀。

年,教皇保罗二世来立陶宛各城市进行宗教教堂巡礼,听到了十字架山的故事所以决定亲自过来感受。

当时教宗到了十字架山心理十分感动,没走几步就跪下了下来,并捐赠了一个十字架,感谢立陶宛人民,他说:是你们让立陶宛人及欧洲人民感受到了信仰和力量。

这里到底有多少十字架无人知晓!因为每天都在增加。很多虔诚的教徒会专门来到这里,留下自己的十字架,为家人祈福。

▲恰好翻到当时拍的这张照片,现在看是不是特别有感触

30s速读行程

横跨波罗的海沿岸的3个国家,全程造访3大世界文化遗产地,2个海边度假城市,4个城镇

◆住宿:包含9晚住宿(四星精品酒店,五星度假酒店)

◆用餐:包含12餐(9顿酒店早餐、3顿当地特色正餐)

◆体验:包含6种不同体验

世界遗产城市热气球之旅、乘船出海、跟当地人互动的农场体验、琥珀吉他小型音乐会、亲手制作琥珀护身符、老城Citywalk等等精彩体验,全部收入囊中~

波罗的海三国

欧洲之心,心之尽头

(10天9晚)

团期

.9.28-10.07(国庆,火速报名中)

价格

¥14,

点击下图进入iTravel旅行商城

即可报名路线

??

添加客服爱酱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xzqh/1854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