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哥维那

奔向德里纳河上的桥塞尔维亚波黑游记

发布时间:2019/9/6 22:07:08   点击数:
早上7:30点,在酒店附近的一个咖啡馆,我边喝咖啡,边等从萨拉热窝来的导游。时间马上就到了,好像还没见着导游的影儿,正有点捉急时,看见一辆车停在了跟前。只见一个高高的小伙儿从车里下来,边抱歉边拿过行李,同时解释因为约定的地点正在修路,所以导航不好使。上来车后,我才知道,原来导游兼司机是昨晚就从波黑的萨拉热窝赶过来的,在贝尔格莱德住了一晚。而且幸运的是,这趟旅行除了导游就只有两位中国客人,哈哈,赚了!导游开着车,手里拿着手机看地图,还一直与我交流,时不时还把头转过来,这样可以看见表情,我开始佩服这位多能的导游了。开了一会儿后,离开了闹市区,导游竟然把手机放在旁边的座位上,边看边开车,此时我尽量不跟他说话了,心里在想,他们咋没有语音导航,但又不好意思问,看来还是中国的IT或通讯技术先进、普及。车子开了大约三个小时,导游才在一个站点停下,一来加油,二来吃早饭、喝咖啡,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既不起眼,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景点,但却有着网红般的故事,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此。大家还记不记得米卢,对,就是至年执教咱们男足的教练,并且在年率领中国队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圆了中国足球44年的梦想。如此牛的米卢我们不仅熟悉,恐怕还很佩服和感激,而米卢就是前南斯拉夫人。米卢有个外甥,虽然也爱好足球,但让他出名的却不是足球。上世纪60年代末,他和小伙伴经常在镇上的德里纳河游泳、跳水,大概是为了换衣服方便,也许就是好玩,他们竟在河中央的一块岩石上盖了个小木屋。当然,那时的木屋可能没有现在的好,而且因为德里纳河常常发大水,因此这个小木屋被大水冲毁过好几次。不过听导游说,现在这个小屋已经不属于米卢的外甥,而是附近的渔民或钓鱼的人放东西用的公共空间。小木屋以前未必有名,但因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后,成为网红景点。从远处看,一个河流中央伫立着一个木屋,还是很吸引眼球的,只是不能进到屋里有点遗憾。这第一个景点就拉进了我与导游的距离,不过此时我们还是在塞尔维亚境内。导游很健谈,知识渊博,我们聊起了前南的人为什么爱喝咖啡。其实,塞尔维亚和波黑等地区,根本就不出产咖啡,十四世纪左右,因为奥斯曼人的入侵,才使得当地人也慢慢喝起了咖啡,而且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这个我在塞尔维亚和波黑都感受到了,尤其是萨拉热窝,几乎大街小巷,布满了当地风格的咖啡馆。他们喝咖啡的习惯和器具都与众不同,是用一种小金属壶煮开后,或加糖,或不加。器具大小不一,但从早到晚,人们都聚集在各种咖啡馆的遮阳棚下,让人感觉当地人生活十分恬静悠闲。又开了一段路,我们来到了塞尔维亚国家公园。一进入公园,顿感凉爽了许多,其实,来这两国前,天气预报显示最高33摄氏度,最低十度,但事实上,这里的白天天气相当的炎热,但走进这个公园,像是到了北欧。公园里参天的大树比比皆是,而且都是原生态的,方圆占地平方公里,这在面积只有8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塞尔维亚之肺”的美名是不虚传了。这里的植物种类有多种,还有50多种哺乳动物,种昆虫、种鸟类。让我非常惊讶的是,这里有许多的树木卧倒在地,却无人去挪动,而且这些树木要么是自然死亡,要么是因为生虫了才砍伐下来,不过听导游说,塞尔维亚的主要产业是木材和能源,因为河流较多,产生的电力还出口到了附近国家。也因为工业不发达,在塞尔维亚,包括波黑,这里的空气相当优质,PM2.5都是两位数,一般也就是二三十,我这来自盛产雾霾城市的人,看来是来此地洗肺来了。行进当中,我得知,这个优秀的导游其实专业是生物,他在刚入学时学的是工程,但因为不喜欢,还是改成了自己喜爱的生物学,我们在树林中行走,他突然就会在一片叶子上发现很小的蝴蝶,还轻轻地、很容易地就把蝴蝶捧在了手心里,那般呵护的姿态,让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真是颠扑不破。一小时后,我们继续驱车来到Sargan的八号小火车景点。这个景点有点类似台湾小火车观光项目。这的铁轨是窄轨,宽度为76厘米,它建于年,年废弃,后来作为观光项目重新开放,之所以叫八号,是因为从空中看,火车走的路线是个8字型,这样是有利于爬坡,而且是单向行驶。在45分钟的观光时间里,我们通过了22个隧道,5座桥梁,但看隧道的编号,似乎有50个以上,而且最长的一个是多米,火车在里面行驶了很长时间才重见阳光。导游介绍到,其实,过去这条铁路是可以乘坐客人的,但从贝尔格莱德到萨拉热窝,时间大概需要24小时,呵呵,我不得不感叹时代的进步。不过,也许过去那样的旅行才是真的旅行,要不怎么会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等文学作品的诞生?!说到文学作品,其实这个地方还真与艺术有关,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法国国家教育系统电影奖,年金棕榈奖和年凯撒电影节欧盟最佳影片奖提名的《生命是个奇迹》,就是当地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作品。大概内容就是年,前南内战前夕,贝尔格莱德的塞尔维亚族工程师卢卡,带着他的歌唱家妻子和儿子来到波斯尼亚的一个小城,要建造一条能够改变当地旅游的铁路。卢卡天生是乐天派,总以一种乐观态度面对战争等纷乱和嘈杂。但直到有一天,他的生活被打碎,妻子离情,儿子入伍,并成战俘。他自己从塞尔维亚士兵手下救出一个处于危情的穆族年轻姑娘……也许是因为这部走红的电影,此地又迎来了源源不断的新游客,不仅如此,因为导演本人颇有经商意识,他在火车站的旁边,开发了旧时小镇的项目,到本地坐火车的游人都纷纷来到他“导演”的新作,回味下古时当地人的生活习俗,欣赏传统建筑风格,加上如画的自然环境,游人到此绝对是不虚此行啊!带着一步一回头的心情,我们迅速乘车驶向两国的边境,导游帮我们办好过境手续后,高兴地说道,我们到波黑的地界了!导游很是自豪,因为此前我夸赞塞尔维亚很美,他说过波黑比塞更漂亮的“大话”。现在是检验真假的时候了!很快我们就到了一处波黑的景点,这是一家著名的修道院,位于Dobrun。这是一座塞尔维亚东正教的修道院,最初建于年。一进入院内,不仅立刻就感受到了自然的安宁,而且是一种从未感受过的寂静,这大概就叫空灵吧。导游说,这里曾经比现在范围大,围墙也是在河流外界,德国人为了方便运输,在旁边修了铁道,而且把围墙缩小到现在的范围。更让人遗憾的是,教堂现在其实是修复的,二战结束时,德国人把教堂的后半部拆毁了,仅剩下前不到一半的墙壁和仅存的一点壁画。其实像这样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不少,战争就是对生命、对文化、对精神的摧毁!离开修道院,已经夕阳初现,我们迅速来到了我最最期待的景点,坐落于维舍格勒的德里纳河上的桥。我老远就看见这座宏伟、神秘、传奇的桥。车刚停好,我人还没站稳,过来位中国女孩,她问我是不是同胞,并告诉我她遇到了什么困难。原来,她从早上11点就从贝尔格莱德驾车来到这里,他们一共两个女孩,但车子不幸坏了。有个当地人很热情,主动帮她们把车子重新发动了,但鉴于安全,建议重新换过一辆。但难在这位好心人不会英语,这时已经傍晚六点多了,看着同胞有难,当然要帮。我把情况跟导游说了后,他非常热情,赶紧用电话与车上的他的同胞通话,待事情安排妥当后,我们也开始我此行最为期待的,与德里纳河及上面这座不一般桥的亲密接触。

也许各位不太清楚德里纳河,更不清楚为什么我如此青睐德里纳河上的桥?德里纳河是塞尔维亚和波黑非常重要的一条河流,全长多公里,流经很多的城市和乡镇。

关于这条河和桥,还得说说一位叫伊沃?安德里奇的前南斯拉夫作家。伊沃?安德里奇出生于现波黑的特拉夫尼克,年轻时他参加过爱国学生运动,二战后担任前南文联主席。他的波斯尼亚三部曲:《特拉夫尼克纪事》《德里纳河上的桥》和《萨拉热窝女人》,给他带来了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来此之前,这三部书是我了解前南以及更早些时候历史的重要史料,通过阅读,我对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敬佩。生于年的伊沃?安德里奇堪称世界级的文豪,特别是他经历了前南及之前的历史,对这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和民族,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爱戴,加上他个人极其丰富的生活体验,国家民族复杂多元的构成,历史上周边强国的不断侵略,世界外交军事的变幻莫测,这些都成为他作品丰厚的养料。伊沃本人是曾是“青年波斯尼亚”文艺团体的负责人,又是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地利王储斐迪南大公的普林西普的朋友,受普林西普牵连,伊沃被奥地利当局逮捕入狱,后又被流放,年才获得释放。不难想象,个人曲折的职业生涯,前南复杂的发展历程,这些都成为他坚实的创作源泉。读他的作品,即是欣赏,更是思考,加上作者讲究的文字,深刻的哲理,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人物情节,相信看过他作品的朋友,都会对此记忆犹新。记得《德里纳河上的桥》最后部分有这样一句话:“人类最不幸最可悲的弱点无疑就是它根本没有遇见能力,这与人类无数的天赋、技艺和知识形成截然相反的对照……”看来我们这两位同胞也是不幸里的一个小案例了,这也算是幽上一默吧。Anyway,《德里纳河上的桥》概括了这个国家年的历史,从16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统治开始,这座桥及附近居民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描述了当地各色人等,他们有的善良,有的刁钻,有的慷慨,有的疯癫,难怪瑞典学院在颁给他的授奖书上写到:诺贝尔文学奖金之所以颁发给你,是因为“你以史诗般的气魄从你的祖国的历史中找到了主题并且描绘了人类的命运。”实不仅如此,伊沃还是巴尔干地区首个获诺贝尔奖的人。更多文章可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elaisilecar.com/dlwz/1671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